埋首書冊 探求二二八歷史真相

二二八事件70週年  特搜學者陳芳明推薦書單  重新上一堂台灣人的歷史課 

編按,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0週年,相關的紀念活動已成為每年不可或缺的重要儀式。然而在這些儀式背後,政府對過往凶手的追究卻始終付之闕如,民間社會對當年消逝生命的認識也始終停留在表層,更多人只關心這一天是否放假。若想要深入認識這場影響台灣往後70年政治社會發展的關鍵事件,唯有深入的閱讀才能更加廣泛的看見事情的全貌,提出更深切的反省與思考。

本期新聞專題邀請到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陳芳明撰寫〈我所接觸的二二八事件〉,提供一條路徑的指引;另外,也介紹相關書目成為翻找史料的線索。

除了介紹相關文學、歷史經典著作,本期新聞專題也將介紹兩本最新出版的專書《湯德章: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認識這兩位對台灣人而言十分陌生的二二八消逝菁英,勾勒出他們的血肉、輪廓與樣貌,補上一堂被政府教育體制刻意打壓遺忘的歷史課。

 

【特稿/陳芳明】我生於1947年6月的高雄,一直對二二八事件處於無知狀態,如今就要進入70歲,這個事件對我生命的意義越來越鮮明。1974年出國留學,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東亞圖書館中,第一次認識了二二八事件。我在圖書館發現了葛超智(George Kerr)所寫的Formosa Betrayed,那是我對事件的最早認識,這本書後來被譯為《被出賣的台灣》。

以這本書為起點,我發現謝雪紅的名字,這位歷史上的女性,不僅引導我去了解二二八事件,也讓我開始研究殖民地時代到戰後初期的台灣左派運動。從那時開始,我慢慢掌握了對事件的看法。謝雪紅在香港之際,她的男友楊克煌以林木順為筆名,寫了《台灣二月革命》;同時期的台共蘇新,也完成了一本《憤怒的台灣》;他們都參與了事件的反抗,應該是第一手史料。

在台灣,當時的另一本第一手史料,應該是蔣渭川的《二二八事變始末記》。蔣渭川受到行政長官陳儀欺騙、利用,到台北放送局廣播,希望台北市民不要動亂,結果21師上岸清鄉時,第一個要滅口的對象就是他,於是開始逃亡,躲避了1年的時間,祕密寫了《二二八事件始末記》,這也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見證。

1987年,鄭南榕、李勝雄、陳永興第一次打破二二八事件的禁忌,聯手推動「二二八事件平反公義運動」,這個運動確實使台灣社會開始具備勇氣面對真相,從此,二二八事件的研究逐漸蔚為風氣。在那段時期,我專注於謝雪紅的研究,其中有關謝雪紅與二二八事件的關係著墨甚多。《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出版於1991年;同年,由行政院所主導的《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也付梓問世。無論受到如何批評,這可能是到目前為止較完整的事件研究。參與者也都是相當傑出的歷史學家,包括:賴澤涵、許雪姬、吳文星、黃秀政、黃富三等。

其中,許雪姬是目前為止最佳的專家,她在高雄市所進行的田野調查,做得特別徹底,最好的成果是《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共3冊。同樣是台灣史專家的李筱峰教授,也是事件研究的風氣開創者,他的重要著作包括《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林茂生、陳忻和他們的時代》。到現在為止,我認為這是了解戰後初期台灣知識菁英與時代交錯的最佳研究。

在口述歷史方面成果最佳的工作,當推早逝的張炎憲教授。他很有計畫進行受難家屬的訪談,到今天有關的事件研究,都必須參考他的系列訪談成果。包括:《花蓮鳳林二二八》、《新竹風城二二八》、《台北都會二二八》、《淡水河域二二八》、《嘉義平野二二八》、《諸羅山城二二八》、《嘉義驛前二二八》《台北南港二二八》、《嘉義北回二二八》、《基隆雨港二二八》、《悲情車站二二八》,這些是最完整的口述歷史史料。此外,張炎憲與李筱峰又編輯了《二二八事件回憶集》,可說用力甚深,不能忽視。

張炎憲、薛化元、李筱峰幾位學者所寫的《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直指蔣介石是事件元凶,陳儀、柯遠芬、彭孟緝是共犯。這個責任歸屬雖然引起統治者後代的抗議與控告,卻是相當值得參考的重要研究。至於公家機關所公布的二二八文件,更是浩繁。但是最不能錯過的應推蔣介石的《大溪檔案》,其中收入了事件當時的電報往來文件。尤其是蔣介石與陳儀之間的密切聯繫,可以窺見國民黨在事件中的處心積慮。

我今年70歲了,仍然無法從事件陰影中走出來。寫出這份書單,只是對自己有一個交代,若能完整寫出自己的記憶,也寫出父母在事件中的遭遇,縱然不能擺脫陰影,卻也是屬於一種自我救贖的方式。(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新書

《湯德章: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

作者│門田隆將

出版│玉山社

2016年12月,玉山社出版了《湯德章 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一書(原文:汝、ふたつの故国に殉ず ―台湾で「英雄」となったある日本人の物語,日本角川出版),日本獨立記者門田隆將耗時多年,寫下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湯德章波瀾起伏的人生。

序文中,門田隆將開門見山提到:「要訴說現在的台灣,那麼就絕對不能遺漏此一事件──1947年2月28日發生的二二八事件。」他稱呼湯德章為「英雄」,因事件波及台南、整個城市即將陷入暴動狀態時,是湯德章拚命阻止事態惡化,為拯救台南市民而奔走;當國民黨軍開始鎮壓市民時,也是湯德章奮而起身,與之對抗。門田隆將認為,湯德章奉獻自己拯救了眾多台灣人,加上父親為日本人、母親為台灣人的原生背景,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展現出「日本與台灣」之間羈絆的例子。

1月6日晚上,台南政大書城舉辦新書發表會,邀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擔任主講人,他期許眾人「了解悲劇、走出悲劇」,並且不忘記這段台灣人必須知道的台灣歷史。李筱峰透過老照片、文史資料等在發表會上講述湯德章的一生、導讀這本書。湯德章的日籍父親在噍吧哖事件中喪生,身為台日混血兒,他突破重重難關,成為日治時代的台灣籍警部補;後又遠赴日本進修苦讀並一舉通過考試,成為執業律師。戰後,先後擔任台南市南區區長、列候補省參議員,並出任「台南市人民自由保障委員會」主任委員,致力人權保障。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湯德章擔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台南分會治安組組長以及3名台南市市長候選人之一。

然而,當時任台灣省行政長官的陳儀展開報復性鎮壓,軍隊進入台南市後,正因血統及名望,湯德章首當其衝遭到逮捕。歷經連日刑求,湯德章不願供出維安人員名單,使台南免於流血浩劫,最後3月13日在民生綠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遭槍決,享年40歲。適逢二二八70週年,台南在地文史人士、教會團體預定3月13日在同地點舉辦追思禮拜。(整理/曾菀妤)

 

►新書

《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

作者│王克雄、王克紹編

出版│遠足文化

在二二八事件中遭國民黨政權殺害的台灣菁英王育霖,其子王克雄和王克紹2017年委由遠足文化出版《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期盼大家面對二二八事件此一不幸史實時,能先釐清事實真相,並追究元凶相關責任,藉此早日達成轉型正義。

王育霖出生於日治時期台南州,台北高校文科第一名畢業後便赴日求學,1944年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先在京都地方裁判所成為日本第一位台灣籍檢察官,他曾說過:「救台灣人離開艱難處境是我的理想。」他在日本戰敗後,急忙搭船回台,懷抱著「為祖國、為故鄉、歸國服務吧!」崇高理想,並且付諸實踐。

根據已故王育霖胞弟王育德的回憶錄,王育霖回台後不久就任新竹地方法院檢察官,可是當年新竹市長郭紹宗與新竹縣長劉啟光交惡,加上台灣那時發生嚴重糧荒,為打擊缺德商人私下屯積或走私食糧,王育霖嚴格執法逮補多人,雖獲人民讚揚,卻敵不過官商勾結猖獗,王育霖多次拒絕賄款,執意要偵辦郭紹宗的救濟物資貪瀆案,並強行搜索市府,卻遭郭指控非法搜查,而王育霖也因此憤而辭官,後來北上建國中學教授公民與英語,後被林茂生、王添主導的《民報》招聘為法律顧問。

  王育霖1947年3月14日在家遭人押走,自此音訊全無,有一說是遭郭紹宗狹怨報復,趁著混亂時局未判即殺,不過王育霖大兒子王克雄在新書發表會中指出,父親王育霖當時就曾在《民報》發表評論,要求司法改革,強調司法獨立與維護言論自由不可淪為口號,要成為具體行動,甚至看到國民黨軍隊與警察在街上亂抓人,就提筆寫《提審法解說》,早就成為國民黨人的眼中釘,才會因此以鎮壓二二八為藉口將其謀殺、滅屍。

王育霖次子王克紹直言,從許多史料顯示,二二八是政治謀殺事件,「白色恐怖」更是其延伸,當年國民黨極權統治的統治者要負完全責任,「元凶就是蔣介石!」社會絕對不可以用「省籍」來模糊二二八是政治謀殺的史實。(整理/林宜瑩)

 

《被出賣的台灣》 

作者│葛超智(George H. Kerr)

出版│台灣教授協會

《被出賣的台灣》是部影響台灣人深遠的巨著,作者葛超智(George Kerr)1965年出版此書,揭穿擔任美國駐台北副領事期間,親身經歷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中國國民黨鎮壓屠殺人民的實況。1974年陳榮成在美國號召留學生為此書翻譯發行華文版,許多海外台灣人讀後,紛紛投入台灣民主獨立運動,成為海外台獨運動的一件大事。

本書出版迄今已逾一甲子,但仍被法學、政治學、歷史學界視為重要的參考資料與入門。葛超智經歷中華民國接收台灣後,政治腐敗、經濟崩潰和社會動盪的局面,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他屢次在美國規勸華府能重視台灣人權益,卻不被採納。

葛超智批判美國在二戰後處理台灣歸屬問題時,忽略台灣人的意向,以武器和金錢資助國民黨統治台灣;美國為了反共拋棄人權正義,罔顧台灣人期望美方援助脫離苦海、獨立自主的訴求,是對台灣人善意的「出賣」。   

葛超智在二二八事件中因援助、同情台灣人,遭國民黨施壓離開台灣。回美後心繫台灣,支持台灣追求獨立從不間斷,1965年決定利用其豐富的典藏及近30年參與台灣事務的經驗,出版《被出賣的台灣》。

2014年台灣教授協會結合現今研究成果,重譯此書並加以校訂與註釋,繼續推廣這部經典。(整理/林家鴻)

 

《解讀二二八》 

作者│李筱峰

出版│玉山社

二二八事件相關文獻,經民間不斷挖掘,及政府公開當年機密檔案,許多資料已被整理出來。而當中歷史學者李筱峰於1998年委由玉山出版社出版的《解讀二二八》,就是一本帶著讀者去認識事件的入門書。

1945年10月,台灣正式納入中華民國版圖,然而「光復」1年4個月後,爆發了全島性的反抗事件,繼而引來了政府軍隊的鎮壓與屠殺。為何短短1年多,台灣的民心會有如此巨大的轉變?作者認為這是一個極其嚴肅的歷史課題。《解讀二二八》一書,希望透過終戰後台灣的社會、政治、經濟的實況,來探尋二二八事件前的歷史背景及成因,並且,從事件的經過與結果,來了解此事件對台灣人的心靈影響。

李筱峰指出,台灣人過去應付考試,必須熟記中國歷史,卻不知道台灣的二二八事件怎麼發生的,史觀錯軌是全世界絕無僅有。在學界已然共識事件元凶是蔣介石的今天,許多台灣青年仍然不清楚二二八事件真相始末,一般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加害者無心道歉,反而一再要求被害者原諒。該書犀利指出,二二八事件的發生,可說是文化水平落後的一方,統治文化水平較高的一方,所產生的壓制與抗拒。(整理/邱國榮)

 

《花蓮鳳林二二八》

 作者│張炎憲、曾秋美等編

出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口述歷史書《花蓮鳳林二二八》,2010年由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曾秋美與故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共同主編。

吳三連基金會於1999年4月4日首次採訪花蓮鳳林的張七郎遺族,2009年,其子張依仁終於同意受訪,道出許多二二八家屬不為人知的辛酸。當年因花蓮鳳林尚無西醫,加上受到馬偕行醫傳教的精神感召,張七郎於1921年舉家遷往花蓮鳳林定居、開業「仁壽醫院」。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時任花蓮縣參議會議長、制憲國大代表的張七郎與長子宗仁、三子果仁同時遭殺害,次子依仁被關3個多月才得釋回,其妻詹金枝,含悲收埋父子3人屍首,以無比的堅毅力量,支撐全家度過最陰暗的死陰幽谷。

在日治時期,張七郎的3個兒子分別前往日本本島、日治滿州國取得醫師資格,終戰後,父子4人同心、滿腹壯志,想要建設新台灣。父子3人遭殺後,家屬於鳳林教會舉行簡單告別式,卻沒有什麼人敢前來參加,3人墓碑上刻下「兩個小兒為伴侶,滿腔熱血灑郊原。主後1947年4月4日屈死」,道出不平冤屈。

張七郎父子3人去世,留下3個寡婦和5個孤兒,如何生存下去?如何走出苦難、迎向未來?答案,都在本書中,逐一呈現在讀者眼前。(整理/邱國榮、曾菀妤)

 

《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談記錄》 

訪問│許雪姬 方惠芳

紀錄│吳美慧 曾金蘭 丘慧君 林世青 蔡說麗 

出版│中研院近史所

本書係由高雄巿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訪問計畫,由許雪姬等人執行,其目的為發掘並保存二二八事件相關史料。全書依發生時間、發生地點與職業性質分成三冊,目前中研院已開放該書全文免費下載。

曾有學者推估二二八事件約死了2萬5000人,當時行政院長郝柏村知道事態嚴重禁止公布。許雪姬強調:「人死多死少不影響這件事的嚴重性,而是一整個時代的台灣菁英因此死亡噤聲,對台灣是很重大的打擊。」 

本書特別之處在於,不僅留下受害者的證詞,同時也採訪了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等人的說法,並留下完整紀錄,供後世進一步的追索及研究,是十分珍貴的史料。

第一冊共61篇,分成要塞司令部、巿政府、火車站、高雄中學等單元;第二冊計80篇,包括左營煉油廠、高雄監獄、警察、路途遇難、自宅受難、槍決、出獄後亡故,及卒於牢獄、失蹤等部分;第三冊共50篇,包含被捕、受傷、證人、外地傷亡等單元。書中並佐以當時的報紙《國聲報》、《民報》、警備總部、大溪檔案、高等法院等相對資料,希望能在官方資料與受訪者說詞間做出對照,還原真相。可說是目前為止,區域性二二八相關事件中,資料最完整、也最豐富的一套書。(整理/陳逸凡)

 

《埋冤1947埋冤》 

作者│李喬

出版│海洋台灣出版社

台灣作家李喬出生於苗栗客庄,以35萬字的小說《寒夜》三部曲,描寫客家人在台灣開墾艱辛過程而聞名於世,近年來仍持續發表新書,展現豐盛的創作活力。多年前李喬受洗成為基督徒,他曾說,「文學只有一個祕密,也只有一個手法,就是誠實。」 

《埋冤1947埋冤》是李喬描寫二二八事件的作品。他於戒嚴時期進行史料搜尋與調查,1990年於《首都早報》及《台灣時報》連載,歷時3年半完成寫作。故事從1947年2月27日的查緝私菸開始發展,敘述國民黨政權來台後發生二二八事件,藉此呈現中國與台灣在政治、社會、文化、族群心理的差異,反映二二八事件遺留在台灣人心裡的受創經驗與族群創傷後遺症,並且以「還原歷史」真相之雄心挑戰官方隱而不談的歷史論述。 

女主角葉貞子是台灣大學醫學生,是二二八事件後政府軍隊攻擊中山堂後唯一的倖存者,因遭軍人強暴懷孕,墮胎不成後產子,陷入精神異常,她在眾人的歧視中辛苦的生存。葉貞子為了告別讓她不堪的台灣人身分,改名葉貞華,穿旗袍說「國語」,但也發現縱然全面「中國化」,仍無法被認同,深深感到被殖民者的悲哀。她的孩子蒲實在土地的孕育下順利成長茁壯,並剖析自己是獨立的存在,順利替自己和母親找回自我。(整理/陳逸凡)

 

《怒濤》 

作者│鍾肇政

出版│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出生於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家鍾肇政,是經歷語言轉換的第一代,被迫拋棄精通的日語,努力摸索學習中文,進而從事文學創作,他的第一篇長篇小說〈魯冰花〉因得到林海音賞識在《聯合報》連載,很快打開知名度。

鍾肇政畢生精華歲月幾乎投入創作,被稱為是開啟台灣大河小說的第一人。他同時致力串連散落各地的文友,更大力推動客家母語復振運動。1993年由前衛出版社出版的小說《怒濤》,是鍾肇政描述二二八暴風雨來臨前夕台灣社會情境的作品,其中重視精神層面的描寫,不強調血腥的畫面,而是著重捕抓時代中年輕人的感受。

故事描寫出生於醫生世家的陸志麟,原本在東京帝國大學就讀,日本戰敗後被迫返台,結識了來自中國的韓萍。當時台灣剛「光復」,來自中國的人往往流露出勝利者的高姿態,相對台灣人則是一方面覺得自卑,一方面又不是滋味,而兩人就在詭譎的社會情境下相戀進而結婚。

這場跨文化的婚姻,因著生活習慣、男女觀念、語言等差異,逐漸產生摩擦,到了二二八事件爆發後,雙方的摩擦加劇,一方認為政府野蠻、另一方覺得台灣人造反排斥祖國,終於產生無法彌補的裂痕。這部作品呈現出時代的悲哀,同時也象徵了鍾肇政對不同族群結合的看法。(整理/陳逸凡)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