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品味.誰的舞台?

◎林佩蓉(國立台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

從國家圖書館《全國新書月刊》每月出版記事、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文學年鑑》年度新書分類選目中不難看出,華人文學世界以台灣為舞台,精彩展演。台灣成為華文繁體創作重要的發表市場;只是從創作人才、年度出版的結果來看,政府任由大量的境外華文佔據出版資源,又以守著繁體中文命脈為使命,這樣的文化生態要如何成為台灣優勢,令人不解。

讀者在2013年7、8月時,將可自《2012台灣文學年鑑》或接近年底時的報紙副刊,如《自由時報》的年度文學大事回顧查驗,以年鑑目前編纂2011~2012年年中的成果,中國作家閻連科、張振剛、黃美之、韓少功、阿來、王安憶、賈平凹等;香港作家林詠琛、黃碧雲等;菲律賓華僑作家許少滄、楊美瓊,小說、現代詩、散文作品皆有,著作豐富。以小說類為例,這些作家即佔一半以上,其他如現代詩、散文在總量雖未如小說來得多,也能看見活躍的中國作家身影。

出版與市場是息息相關的,出版成本在經濟蕭條下節節升高,紙類出版品迎接電子書的挑戰,出版社以閱眾多寡作為出版的選擇;新穎的議題、研究也是考量的原因,獲得文學大獎的作品,當然更獲得積極出版的機會。閱眾輻射之廣,只要是能閱讀華文/繁體中文者,其品味也會成為一本書暢銷與否的因素,那麼載入這樣大量台灣之外的華文作家,相關的動機不言而喻。商機、閱讀的品味,讓帶有台灣味的本土作家作品,越來越邊緣。

台灣作家作品到哪去了?在不到50%版面中,還涵蓋再版書(如紀大偉的《膜》,聯經重新出版,名為復刻),這樣新瓶裝舊酒偶加一點新滋味的形式,在小說類中可謂常見。散文類倒是年年有清新的面貌,談文學回憶、社會關懷,台灣文學創作力在這樣的題材中展現生命力,而這些作者多半是手持健筆步入晚年的作家,只是新血、新世代的作家的作品,誰來餵養?

隨著數位化發展越來越風行,出版社汲汲開展網路電子書,政府鼓勵、投擲經費號召、培育數位創寫者,昔日撫摸紙張,聽著風吹過書本發出的聲響彷彿就要成為絕響,所幸授權問題沒有那麼好解決,作者含辛茹苦生育的作品,怎能被輕易上網閱讀?技術可以,配合的版權如何計量?我想到費盡心血完成的部落田野原民大河小說《巴代》;與生命的黑暗徹底訣別,企圖用書寫治療傷痛回憶如《其後????》,這些伏案的情感、作家的內在世界,如何能被網路、電子書、epub取代?而這樣的台灣作家,除了靠自己拚命、運氣,誰來與他們並肩作戰?

一個民國百年過去,冬天卻還在,新時局被喧嚷成數位時代,又在現實與理想口號間布滿問號,華文市場既已在台灣形成氣候,並獨佔鼇頭(拜繁體中文作為台灣文化優勢之官僚想法所賜),卻已有行將就木的霉味。這樣的出版生態,應該被注意、被反對,在這之前也得從我們的閱讀品味開始。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