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全年有效的福音工作

◎唐詩偉

教會年輕人常在母會寒暑假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回家鄉幫忙,儘量在寒暑假多辦一些營會,好吸引社區間的居民來參與教會事工、活動,試圖透過這個管道來傳福音。而當寒暑假結束之後,往往可以跟進、追蹤、輔導的社區居民,也逐漸消失,直到下一次的營會或活動。

我接觸許多外出的年輕人,他們對家鄉教會常覺得無聊、沒有同工;每次寒暑假,年輕人好像都儘量排時間,在教會中忙東忙西的,雖然最後感覺很有收穫,但當回到學校之後,感動只持續幾天就結束了。

年紀稍長後,寧可留在城市的大教會中與同儕一同服事,甚至排時間出短宣隊。這些年輕人回到家鄉教會,會產生一種比較的心情,並逐漸離開自己的母會。這種情況不只有鄉間、弱小教會發生,城市中的小教會、或是衛星城鎮的教會,也有這種情況出現。嚴格說起來,這都不是誰的問題,而是這個世代將要面臨許多的挑戰,包括:1.年輕人總是要找到適合他們的平台,如:工作、學業、服事禾場;2.教會發展總是需要人力,如:年輕人第一、中壯年第二;3.教會發展需要的是事工團隊,如:人口外移、專業能力不足;4.世代的交替,服務取向、策略與目標也應改變,如:創新、有效、扎根的服事。

那麼,我們可以自問,教會需要什麼?聖經說,末後的世代福音要廣傳地極,我常提出挑戰說:「我們不斷的往國外去,而使徒行傳1章8節卻告訴我們,要我們從近而遠福音行動開始,那台灣的復興要什麼時候才會開始呢?

台灣95~97%的人口還沒有認識耶穌,是否就是我們的責任呢?所以我認為在這挑戰之下的核心,應該是每個教會要先有區域性的在地復興。第一步是興起教會服事團隊的核心價值:「傳福音」,進而思考要如何經營一整年都有效的傳福音行動,最後再來想如何整合資源。簡單來說就是:1.興起在地傳福音的動機與使命;2.建立目標與行動策略;3.創建平台與人力、專業資源整合。

這些思考的原則仍然是以信仰為中心,只是方法、執行對教會都將是個挑戰。第一步都很難,這是人之常情。怎麼跨越?以一般教會、團隊的經驗,通常都找一些大教會來協助,不過大教會的經驗常很難植入或複製在一般教會。我認為第一步是要突破教會的「舒適圈」,接受將要面臨的挑戰,放下過去的經驗與想法,花一整年尋找適合在地的經驗有哪些,整合在地人力、資源,建構核心團隊,留住年輕人,過去的限制是有可能突破的。

(作者為命定工作室實務工作者)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