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發展實務亦提:創新

這次要談創新這個議題。創新是發明加上推陳出新。在教會,要推動新事務不容易,創新要面臨的挑戰是:改變,進一步令人擔心創新會超出信仰、真理的原則。教會基礎由人組成,而人對自我改變、進步通常有所期待,卻又有拒絕改變的習慣,故推動新的事務是教會第一項要面臨的挑戰。
以教會為核心,再往外推展一層,我們身處環境在社區中,是更龐大的人群組合。社區和社區中的機構,如果面臨創新的變化,會比教會的接受度更難,即使教會的人群、會友所有的人都要求改變,而這個教會、社區的文化或傳統也不一定允許這樣做,因為畢竟社區中心並非以教會為核心。
做創新的工作是一門功夫與藝術。有人說要理解創新的過程,那是科學的研究精神。但我們端看信仰本質,創造的上帝有由零到有的能力。從創始神就已經把創意、創新的精神傳給我們,同時也進入了我們的科學、心理、文化甚至是技術。
創意從技術層面來看,有兩個面向。這是我的解讀:就是老觀念加上新的經驗;或是老經驗加上新的觀念。舉個例子。最近看到電視美國一所長春藤大學,談技術應用。他們正在進行:「將可食用的蔬菜水果等,組裝成車子。各隊共同由斜坡上方,在安全及不解體的情況之下,比賽車子跑出最遠的距離。」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同時也充滿了問號。要如何進行?材料能支撐滾動嗎?從創新的角度看來,這群學生將所學習動力學的概念,應用在任何材料及任何可能性中。台灣各地的高工、大學也常常拿綠色能源作相關主題。而應用在食物的層次上,除了科技之外,還得加上藝術層次與可食用性的。這是老的觀念加上新的經驗。過去,學校教學生用已知的方法解決已知的問題,鼓勵學生用已經確立的方式進行處理。現在,學校需要鼓勵學生把握變化,發現新問題,設計新的解決方法。
回到教會,教會能夠講創意嗎?往往面臨的是很激烈的對話。通常是兩派或三派的對決。有時我站在旁邊觀察,通常不分軒輊,而且都無疾而終。但教會團隊總是談創意的事工,到最後面臨的挑戰是另外一半的人群的反對或是無疾而終,而無法進行。
其實,我們不禁大膽的想一下,目前許多大型教會的情況,是否一開始就這麼大?我認為,通常都是從創意出走開始的。並不是他們聚會模式、團隊進行或是上帝比較大,絕大部分是教會面對這個世代,需要用這個世代的方法與策略,才能進行傳福音的行動,同時教會團隊看見能夠走向的路徑。而大型教會所走的路徑,對小教會來說是創新嗎?部分是,對於大型教會的事工模式,普遍是因應這個世代的需求而規劃與執行。不過,我仍然要強調,事工的絕大部分核心價值仍要以信仰與真理為基礎。
談到這裡,通常這會衍生教會提出另一問題:是否因為他們人才多,所以才能作這些。我就目前普遍教會的觀察,上帝給每間教會的恩賜與恩典都是一樣多的,只是有不同的類別而已,不然這些大型教會應該都是相同模樣,不會如同現在一樣不同的教會有不同的樣貌。
既然上帝給教會有足夠的恩賜與恩典,同樣,人才、創意也一定是足夠的。那麼我們從另一個面向:執行面來看,創意是有風險的,我們需要知道如何將風險在管控下,如何讓教會面對問題即解決問題後,來使用這些神的恩賜與創意呢?
當然所有的事情在神的眼中都是看為有好的,而神也說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那關鍵的議題在哪?關鍵就在是否有能協助教會發展的、協助觀察的、協助企劃執行的團隊來輔助技術層面,並在教會穩定發展之後,能夠讓教會自行運用。當教會試圖面對創新的議題時,同時也是開始使用神給教會的恩賜與能力,通常得到正面的答案是不在話下的。
祝福教會廣傳福音得人如魚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