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造就】一塊餅一個杯

哥林多前書10章16~17節

Image by kjpargeter on Freepik.

◎陳宇光(七星中會退休牧師)

哥林多前書11章17~34節提到,信徒恭守聖餐時,應該要遵守的規矩與正確的心態,而同卷書的10章16~17節也是在談論有關聖餐的問題,強調信徒們要藉著恭守聖餐,在主耶穌基督裡合為一體。這可分成兩方面來分享──外在的意義和內在的意義。

外在的意義

外在的意義是指物質的意義。從共觀福音書所記載的內容,無法知道當時耶穌與祂的門徒守逾越節筵席,是否只有用一塊餅與一個杯子。因為聖經只記載耶穌在守逾越節的晚餐時,拿起餅,獻上感謝的禱告,然後擘開,分給門徒。接著,耶穌拿起杯向上帝感謝後,同樣分給門徒(參馬太福音26章26~28節、馬可福音14章22~24節、路加福音22章19~20節)。

根據猶太人的傳統,守逾越節時所吃的餅是很大的一塊餅,而且沒有經過發酵。當耶穌與門徒們吃逾越節的筵席,也就是在吃最後的晚餐時,大家圍著一個桌子,在桌上擺著一塊或是若干沒有發過酵的大餅來吃;吃完了,才再擘一小塊餅。因此,從這些有限的資料中,我們沒有辦法明確知道當時耶穌與門徒守逾越節的筵席時,餅有幾塊。另外,也不清楚當時耶穌是拿一大杯的葡萄酒,然後給每一個人喝一口,還是耶穌拿一大杯的葡萄酒,然後分裝給門徒喝。不過我知道有的教派,例如:召會(教會聚會所)就根據哥林多前書10章16~17節的經文,以及他們推測當時耶穌與他的門徒守逾越節的筵席時,只有用一塊餅與一個杯子,所以他們守聖餐或擘餅聚會時,也只用一大塊的無酵餅與一大杯的葡萄汁。然後每人擘一小塊來吃,也拿那一大杯的葡萄汁輪流來喝。

大部分的基督教教派,包括長老教會,都沒有採取這樣的觀點,乃是每一個人用已經先切好的一小塊土司,或是一小片無酵餅來領受聖餐餅,以及每一個人用裝有葡萄汁的小杯子,分別來領受聖餐杯。因此,大部分的聖經學家與教派都認為哥林多前書10章16~17節所說的「一個餅」,不可以用字面的外在意義去解釋,乃是需要用內在的意義來仔細分析。

內在的意義

內在的意義指屬靈的意義。保羅說:「因為我們只有一個餅,也都分享同一個餅;所以,我們人數雖然多,仍然是一體。」(哥林多前書10章17節,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從這一節的經文可知,保羅確實強調只有一個餅。但如果將這一個餅用外在的物質來解釋,那麼就會發生很多無法解釋的問題。譬如說:當時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他是住在以弗所城,在這個城市有保羅所開拓的以弗所教會。當保羅在以弗所教會守聖餐時,如果是只用一個餅,而在哥林多教會守聖餐時也是用一個餅,那麼這兩個教會合起來應該就是兩個看得見的餅。因此,保羅說的「因為我們只有一個餅,也都分享同一個餅」,不可以當成是在指外表看得見、屬於物質上所說的餅的意義來解釋;而是應該用內在屬靈的意義來解釋,這樣才是保羅所說一個餅的真正意義。

陳終道牧師認為,哥林多前書10章17節所說的「一個餅」是指在基督裡面合一的一個,不是在指屬於物質上的一塊餅。我認為這樣的解釋很好,如此才可以體會保羅在17節b所說的,就是:「我們人數雖然多,仍然是一體。」

保羅會這樣強調的原因,乃是他發現在當時的哥林多教會裡面,已經結黨分派(參1章12節)。會造成這個現象,應該是當時這間教會信主的人數漸漸增長所導致。本來教會的信徒人數增加是很好的現象,但是人數愈來愈多時,閒話就愈多,而且在不同的意見也同樣增加的情況之下,就造成教會分派。保羅知道以後,就用守聖餐來做比喻勸勉信徒,教會人數雖然增加,但是在耶穌基督裡面仍然要合一,因為大家都是屬於耶穌基督的一個肢體。

這就如同耶穌曾經說過的葡萄樹比喻,耶穌如同是葡萄樹,我們是連在這棵葡萄樹的枝子(參約翰福音15章1~8節)。枝子需要連結於葡萄樹,才能生存,並且結果子。由此可知,基督徒應該要連結在耶穌基督的裡面,與祂合一。

合一的普世聖餐主日

每一次守聖餐時,我們吃的那塊餅象徵主耶穌的身體。因此,哥林多前書10章17節記載的「仍然是一體」有雙重的意義:一個,是指耶穌的身體;另外一個,是指凡是連結在耶穌基督裡面的基督徒,都屬同一個身體。

從這屬靈的角度出發,「一塊餅一個杯」是在強調合一。跟什麼合一呢?這是在強調跟基督合一。在每一次守聖餐時,從所領受的餅與杯,可以讓我們的心靈再一次合一。不僅是與基督合一,也是與人合一,就是與你四周圍的基督徒合一,因為他們也與我們一同領受相同的餅與杯。此外,我們也與「道」合一,就是與我們所聽的道或所行的道合一。每一次我們在恭守聖餐時,可以反思,自己是否有與我們所聽的道理合一呢?

「一塊餅一個杯」也是代表教會間的合一。目前在世界各地有許多的基督徒和教會,當中又有很多不同的教派,那麼,這些不同的教派要怎樣做,才可以在耶穌基督裡面合一呢?

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侵占波蘭。幾天後,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因此,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隔年,世界各國的基督徒非常著急,很關心世界的和平,非常期待可以聚集在一起,為世界的和平禱告。就這樣,他們聚集在一起禱告以後,有一個共同的異象,認為要促進世界和平最好的方法,就是聯合所有基督徒,共同恭守聖餐。

儘管不同教派的聖餐解釋和儀式各有差異,造成跨教派舉行聖餐禮有困難。然而,普遍的看法是:各地的基督徒仍然可以在各自的教會中,或聯合各地區的教會來舉行聖餐。特別是在舉行聖餐的過程中,要為全球的和平來禱告。因此,眾人決定在每年10月的第一個主日舉行聖餐禮,以促進不同教派在這一天達到合一,成為耶穌基督身體的一部分,這也是「普世聖餐主日」的由來。

普世聖餐主日除了記念主耶穌為我們打破身體,犧牲流血,另一方面,這是用聖餐來連結世界各地的教會,歸於同一個身體。也就是在屬靈的意義上,用相同的「一塊餅與一個杯」,連結在以耶穌基督是主與祂是教會的頭的肢體裡面,並且為了世界的和平來禱告。

願我們能夠了解「一塊餅與一個杯」的外在與內在意義,也就是物質與屬靈的意義。同時讓我們在普世聖餐主日時,可以透過所吃的餅與所喝的杯,再一次來思考:我們在心靈上,是不是有與主合一、與人合一、與上帝的道合一、與教會合一呢?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