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蔣中正日記》新書發表 更看見歷史輪廓

左起呂芳上、錢復、蔣方智怡、陳儀深。(相片提供/國史館)

【邱國榮整理報導】國史館於10月31日舉辦《蔣中正日記(1948-1954)》新書發表暨座談會,總統府祕書長林佳龍特別出席,並表示政府有責任揭露威權統治時期的加害體制及加害者,讓人民充分理解歷史真相,才能促進轉型正義的進程。而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在致詞時表示,日記的出版是多位蔣家家屬無私捐贈的結果,他們對國史館的信任和支持,讓日記的出版成為可能;他也呼籲台灣社會不要停留在0分與100分的兩極化立場,而是要有功說功、有過說過,對蔣中正的歷史角色做出客觀的評價。

蔣中正自青年時期即用毛筆寫了50多日記,記錄國事、家事,及對中國和台灣的思考。這些日記原本保存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今年9月14日,59箱兩蔣文物回到台灣,預計明年3月開始於國史館提供查詢服務。而紙本日記出版則由民國歷史文化學社負責,首先出版的是蔣中正1948年就任第一任總統任期的日記,後續再依序出版。

林佳龍強調,《蔣中正日記》的公開及出版,對台灣當前轉型正義的未竟之業有向前推進的作用。他指出轉型正義最重要的基礎工程就是究明歷史真相,也就是要正視過去的威權統治,釐清當時國家不法行為的相關責任,讓歷史輪廓更加清晰;沒有歷史真相,轉型正義就永遠難以取得社會的共識,沒有歷史真相,就沒有真正的和解與寬恕。而蔣中正家屬代表蔣方智怡則感謝國史館的努力,使蔣中正的日記能公開出版,讓國家永遠的重要資產能被更多人看見。

林佳龍。(相片提供/國史館)

座談會中,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組長高純淑介紹新書編輯過程,並表示這次出版的《蔣中正日記》是最具權威與公正性的版本,學界人士再也不用千里跋涉、遠赴美國抄錄。薛化元教授、林桶法教授和蘇聖雄助研究員則從不同的角度,分析《蔣中正日記》的內容和意義,並提出研究上的建議和注意事項。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助研究員蘇聖雄認為《蔣中正日記》主要是寫給五類人看的:第一是蔣中正本身反省之用;第二是蔣經國,因為父子長期會交換日記、互相省察;第三是特定黨政人士,第四是呼應中國長久以來藉由日記寫作呈現的修身與道德傳統;第五則是給耶穌基督看,這反映在《蔣中正日記》內存有大量的經文。

最後,陳儀深也在閉幕式中預告,國史館正進行「蔣經國日記」的校訂與註解,預定在今年年底會先出版1970年至1979年的「蔣經國日記」。

陳儀深。(相片提供/國史館)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