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照顧網絡 公民團體提保母政策改革建議

(相片提供/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

【林婉婷整理報導】日前發生的兒虐事件,促使社會大眾開始思考現行保母政策是否有需要調整之處。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台灣勞工陣線協會、全國教保產業工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在4月3日、「兒童節」前一日召開記者會,提出保母與居托訪視制度的現況與改善建議。

全台灣有2萬7281名保母、照顧4萬3701位孩子,各縣市共計有71所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提供保母訪視輔導、家長媒合諮詢等服務。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在記者會中提出五項訴求:第一,重新定位居托中心回歸訪視輔導專業。第二,邀集有實務經驗的居托中心督導參與研議訪視指引與指標,並進行全國訪員培訓。第三,有效建立地方社會局、處與居托合作,成為安全守門員。第四,加碼保母獎助金和訪員薪資,廣招優良人才。最後她也呼籲衛福部修改現行《直轄縣市政府居家托育服務中心執行業務處理原則》。

而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居家托育部組長李庭欣則進一步點出,訪員無法有效訪視,是因為「居托中心定位不明」,例如必須協調保母與家長的履約賠償,錯置專業、壓縮訪視時間。其次,訪員「缺乏訪視工具」,中央僅提供六項觀察指標,難以有效察覺危險。她盼望中央應掌握、支持中心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才不會造成各縣市各行其是。

台灣勞工陣線副秘書長楊書瑋則強調,「照顧」應該「公共化」而非「自由市場買賣」,但現況因為保母人力不足,導致家長先求有、再求好,部分縣市保母薪資更低於基本工資,導致人們不願意投入。而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明旭指出,保母工作相對封閉、情緒波動常被忽略,應建置喘息機制,尤其針對全日托型態;另居托訪員薪資低、工作量大、流動率也大,導致訪員沒時間與保母建立信任、合作,形成惡性循環。他強調托育制度應回到保母跟訪員互助支持。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認為,保母托育管理制度發展多年、潛力無窮,中央政府應正視自己統籌、帶領角色,提升訪員薪資、調整工作量,訪員專業值得投入大量資源、建置訪視指標與指引,讓托育制度發展更好。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