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記憶日」確立 各界齊聚記念歷史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新北報導】行政院將5月19日正式確立為「白色恐怖記憶日」,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等民間組織,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聯合舉辦「519白色恐怖記憶日宣示大會暨人權市集」。許多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出席了活動,他們一同呼籲社會永遠不要忘記這段歷史,以防歷史重演。在大會上,播放了紀錄片《519》,並且全體與會者手持燭光共同默哀30秒,以表達對過去的敬意和對未來的期望。

行政院長陳建仁在宣示大會上致詞時表示,過去的記憶是未來希望的基石。他回顧自1949年5月19日戒嚴令頒布以來,台灣長達43年的白色恐怖歷史,許多人在獨裁統治下遭受無理迫害。陳建仁強調,現今所享有的自由、民主、法治、多元和開放是許多民主先驅努力爭取的成果,政府有責任讓年輕人和後代記住這段歷史,體認到生命珍貴和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陳建仁特別感謝「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董事長王美琇及政治受難者前輩們共同發起的白色恐怖記憶日倡議,並提到近期根據總統蔡英文的指示,在國安團隊和行政團隊的合作下,完成了對原本永久保密的2萬5000餘件政治檔案的全面檢討,目前只有865件檔案維持保密,占比不到4%。

(攝影/邱國榮)

監察院院長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致詞坦言自己在此心情非常沉重,因為這是她熟悉的地方,曾在此接受軍事審判。她提到許多前輩和同志也曾經走過同樣的道路。觀看紀念影片《519》時,她直言內心感到極度痛苦,但她認為有必要代表國家人權委員會感謝蔡英文和陳建仁制定「白色恐怖記憶日」,國家願意積極面對歷史,彌補受害者的傷痛、推動和解。她強調,只有記住過去,才能反省國家過去的暴力本質,學習相互尊重和包容,共同推進台灣的民主深化。

(攝影/邱國榮)

遭關押10年、今年95歲的政治受難者、台灣大學退休教授張則周,在致詞中提出四點:一、今天所享有的自由、民主和人權來之不易,應對那些為爭取權利而犧牲的前輩們心存感激,效法他們的精神。二、自由民主國家不一定尊重人權,如以色列對加薩的報復行動,對人權的侵害甚至超過了納粹對偤太人的態度,以及,全美大學的學生和教授站出來反對以色列的行動,但他們的呼籲未被聽取,甚至警方進入校園予以逮捕,這些事件都發生在所謂的自由民主國家。三、不論國籍、性別或民族,每個人都應具備終極關懷的信念和實踐力,尊重和珍惜生命和環境。 四、希望台灣能成為一個崇尚人權、自由、民主、平等、公益、多元、環保與和平的永續發展國家,並期望台灣人民能活出自己的尊嚴、意義和價值,並希望台灣的經驗能夠分享給其他國家,建立一個共生共榮的理想世界。

張則周。(攝影/邱國榮)

出生於馬來西亞的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陳欽生致詞時指出,二二八紀念日近年來逐漸被社會遺忘,他期望政府能策劃有意義的活動,宣導白色恐怖記憶日的重要性,並提醒社會不應忘記過去的痛苦和無奈。他懷念那些未能見證這一天的前輩,感到深深的痛楚。陳欽生強調,如果社會不理解設立這一紀念日的意義,那麼其存在將毫無意義,呼籲必須讓全國人民清楚認識到當年在威權統治下發生的悲劇。他認為,應該放下悲情,但不能讓歷史被遺忘,也承諾將繼續努力,確保後代能夠享受民主自由和平的日子。

陳欽生。(攝影/邱國榮)

籌備會召集人王美琇強調,歷史記憶是國家最重要的基石。她認為,只有當基石穩固,建立在其上的民主政治才能堅定不移。她呼籲行政院、文化部和教育部應持續致力於將歷史記憶轉化為台灣人民的共同記憶,使其成為社會文化的深層基礎,才能鞏固國家的民主根基。她表示將持續推廣「白色恐怖記憶日」,將其打造成影響深遠的文化運動,以重建歷史記憶。她相信,經過歷史的洗禮和覺醒,年輕一代將更加珍視民主自由的價值,理解台灣人的驕傲與存在意義。

大會場外也有各議題團體組成的民主自由市集,提醒執政者記取歷史教訓,務必深化轉型正義工程,促進社會更積極認識台灣的悲愴歷史,共同守護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與人權。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