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排灣語聖經,從進行式到完成式

近年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不少中會投入族語聖經翻譯,不只幫助各族信徒用族語了解上帝的話語,更為族語的文字化與書面化帶來正面幫助。但是,各中會在推廣族語聖經的過程仍遭遇一些困難和挑戰。本期特別企畫邀請讀者一起來關心,希望族語聖經的出版與應用,能豐富人們的心靈與文化視野。

◎樂歌安.督達里茂(Payuan中會總幹事)

猶記得2010年,Payuan(排灣)中會重新啟動並受邀請加入排灣語聖經翻譯事工時,我才得知尚有萬餘節舊約經文尚未翻譯完成。正值年輕氣盛的夥伴們,當年便洋洋灑灑地向中會提出「聖經翻譯五年計畫書」。計畫書豪氣干雲地載明,五年內完成聖經全卷的族語翻譯,來響應本中會十年宣教白皮書計畫,也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宣教150週年的獻禮。

不過,理想與現實之間,總是有遙不可及的距離。首當其衝的狀況便是訂定聖經翻譯的工作日,有的委員主張週一是牧者休息日,不宜排工作;有的同工認為週三有祈禱會、週五有家庭禮拜,盡量不要排工作;有的說週四是松年大學上課日,委員們都要擔任講師,排工作不理想……。不少夥伴在中會擔任重要幹部,三不五時就有會議,再加上部落裡時不時的婚喪喜慶,光是工作日的選定這十多年就變換了好幾種方式。

翻譯工作進行了二、三年後,台灣聖經公會提供了翻譯軟體Paratext供委員會使用,同時安排了顧問麥昱道牧師協助事工。該軟體工具的運用讓聖經翻譯事工更便利,但聰明的電腦軟體也指出我們在新舊約聖經翻譯的違和。換言之,排灣語聖經翻譯工作經過Paratext的檢視,已不再只是當初的舊約萬餘節經文,而是全卷聖經的翻譯。在重挫下,委員會考量必須有專人全時間服事,2017年中會遂聘任瓜樂牧師擔任聖經翻譯專員。時間軸來到2022年底,瓜樂牧師卻以身體不堪負荷為由提出辭呈。2023年初,中會聘任了新科傳道師蔣明福銜接前任專員的事工。

除此之外,在翻譯族語聖經的過程中,地方方言的差異性,常常需要多次折衝及轉圜。另外的問題還有母語文字的創新,如聖經裡的容量、面積及長度單位;還有沒見過的動、植物,究竟是沿用長輩熟悉的日語,還是考量年輕一輩較常接觸的英語,也常是爭執不休的議題。性別議題也常會在聖經翻譯過程中,讓男女同工有不一樣的切入點。無論面對的難題是什麼,最後仍需同工們彼此包容與接納,以完成該有的進度。

排灣語聖經翻譯同工一起合影。(相片提供/樂歌安)

2024年是Payuan中會設立60週年的日子,聖經翻譯同工們已向眾弟兄姊妹宣布,排灣語聖經初稿,將是2024年10月6日設立中會60週年感恩禮拜的獻禮之一。

五千多個翻譯的日子,中會眾會友可說望穿秋水,不斷詢問何時可以預訂。照目前加入本中會家庭祭壇的戶數有1600戶,每戶至少要4本族語聖經,需求量為6400本。若照1996年出版的《排灣聖詩》一刷再刷的情形來看,包含族語與華語的現代排灣語聖經,我們有信心,會是值得排灣族人手一本的典藏好書。

延伸閱讀

【特別企畫】魯凱語有聲聖經的喜與憂

【特別企畫】泰雅爾語聖經推廣的現況與困難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