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禱告會台南場 連結在地為民主守望

(攝影/Dalul)

【Dalul台南報導】國會擴權法案的內容與程序不正義之爭議,引起關心議題的群眾迴響與行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5月24日晚間舉辦北、中、南場「為台灣禱告會」,台南場於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進行。

(攝影/Dalul)

禱告會現場聚集不同背景的人們,也收到來自各界提供的茶點。「烏克蘭台灣隊」創辦人林岳與林歐莉亞(Olga Kulish)夫婦也到場支持,並帶來事先準備好的烏克蘭點心與民眾分享。

​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主任牧師劉炳熹引用彌迦書6章8節,指出人們往往都知道要行公義,也知道如何指出別人的錯誤,但上帝也在經文中告訴提醒,行公義時還要秉持好憐憫、謙卑的心;目前這些社會議題,都是讓台灣人更多思想未來;而不論是公民團體、教會或群眾自主舉辦的活動,也是與他人討論的機會。「民主深化、同心向前」更成為一種呼召,讓台灣人面對不同挑戰時不但承擔責任,更要攜手同行。

(攝影/Dalul)

除了當晚禱告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青年也在5月22、23日舉辦促進公民教育討論會、公民專講、佈置連儂牆;此次活動主辦人之一、東門巴克禮歷史教育推廣協會總幹事李新元指出,太陽花運動的發生促使社會思考議題,而如何持續投身於社會運動的行列,更是社會需要學習的課題。

(攝影/Dalul)

其中公民專講中,台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石牧民受邀分享國會擴權法案的影響,另邀請過去投入社會運動宋信喜牧師,談社會運動的歷程與重要性。宋信喜指出,基督教信仰就是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實踐;面對不公義、無道理的事情,勢必會有被欺壓的一方,因此教會應該站出來發聲。而在走上街頭或訴說公義的背後,應該是彼此相愛的心;即便面對不同意見的人,都要透過愛與非暴力的方式,幫助社會、家庭和個人的生命有所提升。

5月24日下午2點至晚上6點,在國立台灣文學館前也有學生自發的靜坐抗議活動,藉由安靜舉牌、不喊口號的方式呼籲社會關注。參與活動的教會青年葉粲暘受訪時表示,他發現有很多高中生願意站出來,很高興看見新世代台灣人用自己的角度關懷社會、展現不同的社會力量。

(相片提供/陳薏平傳道師)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