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宣70週年論壇南部場 探討台灣原住民族處境

(攝影/王子恆)

【王子恆、林婉婷屏東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為記念設立70週年,特別舉辦全台分區議題論壇,第一場於6月1日、在Payuan(排灣)中會宣教中心登場。主辦單位期盼透過研討、共議,針對宣教困境與期待、族群傳統文化、土地正義等議題尋求有效、符合需要之因應策略。

(攝影/林婉婷)

總會原宣主委Peto Ukan(魏錫欽)牧師在開會禮拜中提醒,世代改變快速,教會應當關心世界,而原住民教會也應認識所處環境,並祈禱尋求更開闊的眼光。而原宣教社幹事Omi Wilang(歐蜜・偉浪)牧師透過原住民權利運動紀錄片,介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原住民族宣教和權益爭取過程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他表示,台灣文化就是山海文化,原住民族是見證國家的根源,因此這場論壇聚焦社會、文化、權益等議題。

第一場專講邀請福摩薩學院執行長謝易宏(Ljavakaw Tjaljimaraw),分享台灣的處境及教會投入全民國防的重要性。他首先歸納出戰爭與天災的差異,戰爭較天災影響範圍更廣、持續持間更長、政府需投入的救災成本更高;相似的地方在於突發性。他舉例烏俄戰爭、以哈戰爭的爆發皆是「說來就來」,顯示平時做好民防準備的必要性。

(攝影/王子恆)

謝易宏也說明福摩薩學院「挪亞方舟計畫」內容,將全台1200間長老教會打造成一艘方舟,在戰爭來臨時能自救救人,以實際行動宣揚基督福音;接著他邀請學員填寫調查表單,依據教會所在區域、附近重要政府設施、是否有飲用水、食物、電源等資源來擬訂出民防計畫。

從講師準備的各中會/族群區會教會分佈圖中可看出環境條件不同、民防要點也有所不同,例如Bunun(布農)中會的教會多處於山區,較不易成為戰時敵方目標,而Payuan與Ngudradrekai(魯凱)中會許多教會鄰近軍用設施,應更多考量戰時應對策略。謝易宏強調,中會/族群區會必須成為戰時的組織中心,在緊急時刻統籌轄下眾教會,才能協助確保部落與社區的安全。

(攝影/王子恆)

下午進行第二場專講,由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Ljegay Rupeljengan(樂鍇・祿璞崚岸)分享原住民的社會困境以及觀點轉換。他指出,若從人口數來看,原住民族看似少數,但若從文化發展時間來看,原住民族在台灣歷史脈絡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事實是,台灣原住民族長期被客體化、失去主體性,因此族群的差異性沒有獲得重視。

這導致現在仍有許多族群等待正名,需要向主管機關遞交申請與接受審核,卻也違背族群自治的觀點。國有土地需要經過申請才能恢復為私有原住民保留地,然土地、土地與族人的關係都是早於政府即存在。而原住民族的狩獵傳統是依循山林智慧、部落倫理,卻經常被與大量屠宰、破壞生態的營利行為劃上等號。「刺球」是祭儀、不是運動,以依循社會階序的族群文化為主體詮釋,理應不會有家族的特殊竿子是否影響公平性、女性不能跨越或觸碰竹竿是違反性別平等的爭論。

(攝影/林婉婷)

Ljegay Rupeljengan強調,台灣主流史觀缺乏原住民族觀點,也顯示「全民原教」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支持原住民族學生,一方面也是促進非原住民學生的觀點成長,避免不自知的歧視與偏見複製。如今雖有原住民本位教材、傳統文化智慧課程、民族實驗學校,不過學術機構與部落仍存有權利、資源不平等現象,學術機構應反省並協助部落文物返還、典藏、展覽、保存等,也應避免落入本質論。

Ljegay Rupeljengan認為要解決問題,要意識到真正的加害者是誰?而現在原住民族的處境是與土地情感斷裂,造成集體的心靈創傷與無力,在台灣歷史論述中缺席,傳統文化遭到汙名化,且主流族群沒有進步、對原住民的認識原地踏步;而真正的原住民族知識解放,是尊重和恢復其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原住民族觀點蘊含非人類中心、受造物皆是親屬、人類屬於土地的一部分等論點,對當代的「永續」概念有相當啟發。

(攝影/林婉婷)

專講後為綜合討論,由Nanpu(南布)中會副議長Tahai Palalavi(大亥・芭拉拉非)牧師主持。眾人討論恢復傳統姓名、教會土地登記、長老教會關心國會擴權法案的重要性、福音與文化、教會如何面對國家安全和原民處境的危機、中會與教會如何在主日學中探討族群文化等議題。

針對青年提出的教會如何透過教育來關心原住民族處境問題,總會原宣教育幹事Rii Taljimaraw(日依・達里瑪勞)牧師表示,現在年輕人接收資訊、理解聖經的方式已與過去不同,不再適用權威性、單方面教導,於是總會原宣推動「原住民青年查經營」,邀請青年們親自去理解聖經、認識基督信仰和教會,學習如何面對各種議題的衝擊。另也舉辦「主日學師資培育」,鼓勵同工們結合族群處境、運用族群語言和部落環境等來訴說聖經故事,也希望未來能夠出版原住民族主日學輔助教材。論壇最後由Cou(鄒)族群區會議長Sayungu(李佩琪)牧師帶領結束禱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