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日治時期的台灣基督教簡介

編按:被稱為台灣山地宣教之父的井上伊之助,除了著名的以基督之愛轉化冤仇的故事,他「無界限」的宣教人生,能提供當代宣教不一樣的看見嗎?也一起來認識日治時期的台灣基督教歷史。


◎高井由紀(南神神學院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實際上是為了使台灣「文明化」、「西化」和「現代化」,但在心靈層面促進台灣的「日本化」(即「同化」)。

最初,基督教的宣教師和教會被視為能替前三者做出貢獻的友好力量,而受到統治當局的歡迎。然而,在台灣人民的游擊武裝抵抗於1900年代初被鎮壓後,日本從1910年代開始推行「同化政策」,進而引發基督教與相關政策的衝突,尤其是在教育領域。

1920年代的氛圍相對自由,新的信仰運動在基督教會內外不斷湧現,但到了1930年代,在軍事化的背景下,教會面臨了許多困難。例如:被懷疑與「敵人」——英美兩國有聯繫;在信仰上,獨一上帝的絕對信仰與天皇神化彼此衝突;對「愛」的教義與戰爭之間的矛盾。因此受到軍警特別的干涉和關注,也經歷許多磨難。

1940年的戰爭年代,宣教師被驅逐,統治當局向教會要求用日本人來取代基督教醫療和教育機構的領袖。最終,南部與北部的長老教會,與在台日本人的教會合併,命名為「日本基督教台灣教團」。

1932年3月井上伊之助於馬列巴原住民部落診察室。(相片提供/人光出版社)

這給戰後的教會留下深遠的影響,台灣的基督教在日治時期的發展,就是從這樣的背景下展開,以下列舉四個特點:

 1  台灣教會的組織與自治精神

日治時期台灣教會的發展,可解釋為從外國宣教師領導,逐漸轉由本土信徒自治的過程。教會逐漸被組織成長老教會的結構,包括小會、中會和大會。1895年,日本即將來台統治時,「南部大會」成立;1904年,成立「北部中會」。

長老教會的正式名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在1912年全台灣「大會」成立時首次採用的。1910年代後,本土傳道人開始強調教會的自養、自治和自傳,使領導權逐漸從外國宣教師轉移到本土領袖手中。1920年代的民族自決運動也對教會產生了影響,催生出台灣基督徒青年的「Y.M.C.A.」運動和對「四百萬同胞」的宣教使命感。

 2  中產階級的形成與日本教育的影響

日本統治前的台灣,一般民眾受教育的機會非常有限。然而,宣教師透過教會、中學教育和神學教育,為信徒及其子弟提供現代西方教育。早期信徒主要來自社會底層,但透過基督教,他們比其他台灣人更早接受現代教育,也積極參與日本當局引入的現代教育,讓子女前往日本「內地」留學。結果,教會的子弟高比率受了高等教育,成為醫生、律師、教師、實業家和藝術家等,形成殖民時期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

透過在日本的留學,這些基督徒青年接觸到法治觀念、民主主義、民族自決主義等政治思想,同時也接觸日本教會和神學教育,進而使自由主義神學和無教會主義影響到台灣教會。

 3  基督教的多元化

在日治時期之前,台灣的基督教只有天主教和長老教會,但隨著日本殖民統治的開始,日本基督教會(長老會)和日本聖公會進入台灣,建立了日本人的教會。1910年代,日本組合基督教會(公理會)也在台北建立教會。

1920年代以後,靈恩或類似形式的基督教在台灣迅速發展,例如日本聖教會和中國的真耶穌教會,或者從日本來的天幕傳道隊舉辦的復興式佈道會。在1930年代,宋尚節的奮興佈道會取得了特別的成功。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日本衛理公會、日本救世軍、日本復臨安息日會陸續在台灣建立教會。另外,台北地區也開始有無教會主義者的聚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日本基督教會一直保持友好關係,但由於日本教會主要是針對日本人,因此除了台北一些教會領袖和青年,台日基督徒的交流相對有限。

 4  福音開始傳入山地原住民社群

當時,英格蘭和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會,皆認為原住民宣教是日本教會的責任,但因日本政策嚴禁,任何教會都不可能組織原住民宣教。僅能支持在特殊情況下入山的基督徒,如井上伊之助。直到1930年代,才因著第一位受洗而信主的太魯閣族婦女Ciwang Iwal(姬望)等原住民傳道人,福音繞過了警察的審查,傳遍了許多部落。

延伸閱讀

【特別企畫】無界限的傳道者,井上伊之助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