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家基督徒女性靈修協會論壇 靈性傳統對話

(攝影/左涵淨)

【義工記者左涵淨台南報導】台灣國家基督徒女性靈修協會於922日舉辦「靈性傳統的對話」論壇,探討跨教派的靈修方式,與談人葉寶貴老師、潘雪雲牧師及潘忠杰牧師,分別談論避靜、泰澤、靈恩的靈修方式,相互交流。

葉寶貴談及2000多年來天主教靈修的各種方式,包含心禱、托缽、方濟靈修等,其中使徒靈修是強調「道成肉身」的靈修,將日常瑣事融入禱告,從日常生活領受神,將屬靈的生活融入當下,以想像式的默觀祈禱。一般而言,完整的避靜需30天,也可以簡縮為8天避靜,她表示,避靜靈修對忙碌的現代人很有幫助。

潘雪雲以自身領受聖靈的見證談靈恩運動,起初從神學院的畢業講座內容引起興趣,翻閱了所有聖靈相關書籍並大為感動,隨後參加愛修園得到說方言、聽預言、聖靈充滿的喜悅,並成為之後牧會的動力。她表示,將近30年的時間經歷了太多神蹟奇事,下跪流淚禱告,一切順從神的旨意,與家人修復關係,也帶領會眾抄寫聖經、宣告、讚美和火熱祈禱,照各人恩賜作主器皿。

潘忠杰則簡介泰澤和其創辦起源,並分享泰澤靈修的經歷和見解。他說,泰澤祈禱是在溫暖的氛圍中重複吟誦旋律簡單詩歌、在讀經中靜默祈禱,在無壓力中學習靜默、禱告,泰澤「共融」的精神和讓很多不同宗派、國家的人交流,打破既有印象,也了解各國不同困境,激勵彼此。他表示,泰澤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普世的靈修運動,從團體的領受回到個人靈修。他期待,泰澤不要侷限於一般禮拜形式,不單是唱歌,而是從中學習靜默祈禱。

協會副理事長廖安惠說,靈修和祈禱沒有所謂的派別,這些都是基督徒的一種自我操練,學習更親近神。過去的傳統有很多形式的靈修,都是一種經歷聖靈感動、上帝恩典的途徑。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