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

加拿大教會突破框架 電影院禮拜促進革新

【曾偉宗編譯】加拿大北蒙克頓(Moncton)的聯合展望教會(Visions United)在電影院裡崇拜!2012年秋天,當地2間教會會友逐漸變少,於是他們決定聯合起來,離開原教會地點,改到電影院聚會。此安排讓會眾擺脫教會建築框架,自由發揮。聯合展望教會建立了社區、靈性和社會3大目標,期待人人找到適合的靈修方式,並利用社群分享3大行動:同在一起、連結關係、保持活躍。 該會牧師麥里歐(Christine MacLeod)說:「這絕對是一項革新。」他指出,聯合展望教會重視理念,也重視產生理念的人,「這是豐富的禾場,在這裡你有機會全然知道你是誰。」這種態度在青年中更明顯,他們甚至把主日學更名為「夢想隊」。每個月,大一點的孩子會與大人一同參與整場敬拜。青年領袖琳達‧泰勒(Linda Taylor)說:「牧師認真策畫出許多活動來拉近兩代間的距離。每個人都很享受這些安排,因為家長總期望小孩一起參與禮拜;這也讓大一點的孩子透過禮拜,有機會更深入、多元地了解信仰。」一位青少年說:「我很享受這些禮拜。我們演了很多短劇、吹長笛、打非洲鼓、唱很多歌,我們真正參與在禮拜中。」 夢想隊也把一些活動跟成年會眾生活結合。去年,孩子們拜訪由志工組成的亞特蘭提斯野生協會(Atlantic Wildlife Institute),該協會負責照顧受傷的野生動物。在4月地球日前一週,夢想隊來到這裡幫動物辦慶生會,也把會眾準備的禮物交給協會。 聯合展望教會試著讓成年人,甚至青少年與兒童覺得教會生活是有趣的。「聖靈組」小組長史洛普斯基(James Slupsky)說,重點在於讓來到教會的每個人,都得到所需的靈命滋養。「我們結合許多元素,讓每次禮拜都有會眾能認同的部分。」教會鼓勵會眾將想法與興趣帶進教會這個大家庭,因而籌組了兒童音樂小組、詩班、手搖鈴班、舞蹈班等團隊,只要他們達到某種程度,就將所學融入禮拜。敬拜時,教會也提供小兒照顧服務,在繽紛、安全與充滿互動的環境中,小朋友由青少年照顧,並有一位成年人在旁協助。為了歡迎家長陪同參加,也提供椅子與靠枕給家長。 史洛普斯基說:「在電影院聚會化解許多障礙,它幫助我們跳脫對教會的固有框架。每次禮拜聚會,我們都要組裝些什麼,也拆解些什麼,這讓我們更容易革新。」每個禮拜天9點是「咖啡對話」時間,大廳變成咖啡廳,提供公平交易咖啡和無麩點心;接著是非洲鼓表演;10點開始主日禮拜。這些都讓會眾明顯感受到,聯合展望教會真正致力於建立一個友善、友愛的空間。(資料來源:The United Church Observer, www.visionsunited.ca)

海燕重創菲 教界速救災

普世教會投入救援重建 天主教領袖籲政府捐款用途透明化 ▲一位信徒的家,整個屋頂被颱風摧毀。(相片提供/UCCP) 【蔡聖欣編譯】被喻為魔鬼颱的海燕颱風(Haiyan,菲律賓稱為Yolanda),11月8日席捲菲律賓,災情嚴重。災民在無水電和糧食下,開始搶奪賣場物品。據官方統計,約3000多人不幸喪生;但外界認為死亡人數恐怕更高。來自全球的救援單位正全力協助災民,但仍有幾個村莊處於失聯,情況令人擔憂。 普世教協(WCC)對此發出聲明向災民致意,並呼籲各界為此代禱。WCC會員教會紛紛動員投入救災重建工作,同時盼望菲國政府和救援單位不要離棄那些已失去一切的災民。 亞洲教協(CCA)也發出代禱函,除了為喪生者表達哀悼,也為災民和救援工作者的安全代禱。CCA提醒,如此災難再次顯示人類在巨變中的渺小。CCA相信,菲律賓人民會再次堅強站起來,也期盼他們能勇敢堅定地轉向神。 世界學生基督徒聯盟亞太區(WSCF AP)亦發函譴責菲國政府沒做好防災措施,導致死傷慘重,而災後只重視維持秩序,卻不提供人民最需要的食物及飲水。積極投入救災的菲律賓學生基督徒運動(SCM Philippines)懇請大家為災民禱告,讓他們能儘快脫離險境。 菲律賓基督教聯合教會(UCCP)則發函給各夥伴教會,描述當地令人悲傷的狀況。東維薩亞斯的主教杜爾賽‧皮亞羅斯(Dulce Pia-Rose)沉重地表示,原本有40萬人居住的塔克洛班市(Tacloban)宛如死城,到處可見大體,災民挨餓絕望。UCCP已在馬阿辛市(Maasin)設災難應變中心,待確認服事區域和救援供需,隨即啟動救援。 11月11~22日在波蘭華沙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19),有超過190國代表與會,首要目標之一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菲律賓代表薩諾(Yeb Sano)開幕時,以自己國家遭逢的巨變為例,極力呼籲各國做出具體決議,並以禁食表達訴求。鑑於近年各地氣候災難頻傳,世界信義會聯會(LWF)也支持薩諾的呼求,並加入禁食一日行列,呼籲各界加速因應提出方案與決議。 無國界醫生(MSF)菲律賓緊急項目統籌狄純娜醫生(Dr. Natasha Reyes)9日抵達,隨即赴災區統籌救援工作。她表示,目前能掌握的訊息不多,沒有看到的地區令人擔憂。MSF正設法把救援人員和物資送到災區,協助醫療設施遭破壞的城鎮,並邀請心理學家加入團隊,協助輔導心靈受創的災民。 面對颱風肆虐後的景象,菲律賓紅衣主教路易.泰格(Luis Tagle)心情十分沉重,也相當關心重災區內教會主教和會友的安危。他語帶哽咽地表示,雖然到處都是斷垣殘壁,但仍處處可見希望、信仰和愛。泰格感謝上帝和眾人仍記念他們,努力救助當地的人們。 在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的消息傳出後,來自各界的愛心和捐款不停湧入。為此,菲律賓羅馬天主教主教團呼籲政府要把捐款用途透明化。2009年,菲律賓曾接收大筆風災善款,但流向不明,甚至部分款項落入不肖商人手中。主教團鼓勵會友們盡一己之力協助災民,但也要力促政府捐款透明化,如此需要幫助的人們才能真正受惠。(資料來源:WCC, LWF, CCA, WSCF AP, UCANEWS, UCCP, the Guardian)

加國媒體民主日 訴求媒體獨立自由

【林楷夫編譯】加拿大「媒體民主日」(Media Democracy Day,MDD)於11月8日在卑詩省溫哥華展開。MDD被認為是獨立及自由媒體的最重要活動,而主要目標是聚焦於加拿大的非營利媒體。這個活動把不同的社群與媒體業者、社運人士、學者聚集起來,共同討論媒體與民主的關係。今年主要討論兩大主題:資訊控制與原住民的聲音。除探討加拿大政府的媒體政策,也討論偏鄉原民的資訊匱乏。其中,媒體自由與獨立性的部分被廣泛討論,也討論了關於媒體資金來源影響報導方向的問題。 在此同時,梵蒂岡教廷也於最近將「.catholic」列為教廷專用的網域。教廷認為,這個網域具有絕對的代表性,因此應確保使用此網域的團體確實為天主教團體。這個動作衝擊了許多天主教部落客,也使得.catholic的網域所發布的資訊,將完全由教廷所掌控。 論及教會媒體主體性,根據《宗教新聞社》(RNS)報導,許多改革宗教會媒體相繼停辦,已經降低了宗教新聞的專業水準。由於這些教會媒體的財務困境,使他們的報導失去獨立性,而成了所屬教派的公關工具。 《衛理公會記者》(United Methodist Reporter,UMR)的執行編輯伏羲斯(Jay Voorhees),在UMR因財務問題而停辦後,購買了UMR的數位資產,並以網路版的方式繼續出版UMR。伏羲斯說:「我們仍然認為,應該要讓衛理公會有專屬的媒體發聲管道。但現今的環境很難找到一個讓媒體能有足夠運作資金,而又不被其教派牽制,得以有完全媒體自主的方式。」他表示,許多教會媒體仍以紙本發行為主,他認為這些媒體要回應現今社會生活方式的轉變,會十分困難。 《聯合教會通訊社》(Associated Church Press,ACP)的宗教新聞主席史卻爾-艾孟斯(Meinrad Scherer-Emunds)說:「過去在多數教派中對於提倡宗教媒體的獨立性,及其專業程度的熱情比較高,近年則有下降的趨勢。」ACP執行主任托馬(Joe Thoma)則表示,ACP許多會員媒體,因資金來源問題,選擇報喜不報憂,已失去真正的媒體自主。有鑑於此,ACP於9月底發表聲明,關切教會媒體因資金、公關等因素而犧牲媒體自主與宗教新聞的專業性。聲明中呼籲各教派領袖,應停止以資金方式影響媒體報導方向,並應與ACP成員會談,討論教派媒體的運作方向。ACP認為教會事工應以透明信任為基礎,讓會友可以知道教會在做些什麼,才能真正符合基督精神。(資料來源:mediademocracyproject.ca, RNS)

WCC大會 和平領導 婦女發光

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分享女性推動和平挑戰 中央委員會選出首位女性主席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蕾瑪.波伊出席WCC大會分享和平理念。(相片來源/WCC)   【張洵宜編譯】女性在普世教協(WCC)第10屆大會當中有許多亮眼表現,不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現身說法,中央委員會也選出首位女性主席,展開歷史新頁。 WCC第10屆大會11月7日的公義論壇,以故事、影像及盼望的記號彰顯上帝如何帶領我們邁向公義與和平。會中邀請到201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蕾瑪.波伊(Leymah Gbowee),她是和平運動者、社工、女權推動者,也曾帶領基督徒及穆斯林婦女以非暴力運動促使賴比瑞亞內戰在2003年畫下句點。 波伊分享她在賴比瑞亞成長的故事,也提到原本祥和安樂的生活遭受戰爭摧殘。那年她17歲,人生從此徹底改變。當她看到身邊的人死去、無數的男孩子被吸收成為童兵,心中滿是憤怒與悲痛。她說:「對我來說,這是一段領受醫治的過程。因為我了解到,除非自己先領受醫治,否則不可能參與推動和平的工作。」 波伊當天在記者會上也呼籲,教會及普世必須重新喚醒推行社會運動的心志。她提到,促進和平的婦女往往不受重視。身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她成為眾人目光所在,她也運用此優勢促使眾人的目光轉向攜手促進和平的一般女性。她說:「賴比瑞亞的婦女運動充滿活力,人們繼續討論著相關的議題,強暴及虐待女性的行徑仍是很大的挑戰。」 婦女之光也展現在WCC的新團隊當中。新任中央委員會的150位委員,於8日選出肯亞聖公會的艾格妮絲.亞本(Agnes Abuom)擔任主席,成為65年以來首位女性及非裔主席。亞本在選舉結果出爐之後說:「儘管我們彼此有分歧之處,我祈求上帝讓我們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一同向前邁進。我也盼望WCC能繼續提供安全的空間,給所有前來分享盼望、期待、異象、先知之聲的人們。」她尤其認為,先知性的聲音是21世紀的普世運動及教會的要素。 身為首位女性主席,亞本認為,WCC所採納的共識決模式跟女性作決定的方式很像,都是透過徵詢意見、細心聆聽、認真了解他人的想法。 亞本曾是WCC執行委員,自1999至2006年擔任非洲區主席。她目前在肯亞及國際的機構擔任發展顧問,協調非洲各地促進宗教及公民社會運動的方案。她也是和平協進會(Religions for Peace)及肯亞教協(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of Kenya)的主席。她專長的領域包括經濟公義、和平及復和。(資料來源:WCC)

全球神學教育評鑑出爐 呈現宣教挑戰契機

【吳銘恩編譯】普世教協(WCC)轄下的全球神學與教育數位圖書館(GlobeTheoLib)9月20至21日舉辦年度會員大會,會中提出一份全球神學教育評鑑,呼籲眾教會在關注神學教育的事工上,把重點放在平信徒領袖的培訓與協調合作、支持學術研究方案及造就神學生實務能力的開發等領域。 這份評鑑可說是全球教會自1910年在愛丁堡舉辦世界宣教會議以來的歷史性創舉。進行此評鑑的計畫,源於2011年在印尼舉辦的一場WCC會議。參與提議及規劃的單位有WCC的普世神學教育委員會(ETE)、McCormick神學院的跨文化神學教育協會,及Gordon-Conwell神學院的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CSGC)。 此評鑑作業於2011年10月啟始,2013年6月為止。在長達21個月的全球研究調查中,共匯集超過1650位神學教育者(包括個別和機構的參與者)對現況發展、面臨之挑戰及對當今趨勢的判斷之實證訪談數據,進而分析對照所獲致之寶貴成果。此評鑑在南韓釜山舉辦的WCC第10屆大會公開呈現在眾教會與世人面前。 評鑑報告的詳細內容總計8頁,可從普世教協的官網或從GlobeTheoLib網站下載。報告的結論共計15項,每項皆佐以實證數據及圖表,詳實地呈現當今全球基督教神學教育的風貌、所面臨的挑戰與契機。 跨文化神學教育協會的主任Dr David Esterline舉出這份報告的要點:1.基督宗教快速發展的區域──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及部分亞洲地區──神學院(校)明顯不足;2.全球的神學教育在很多地區均呈財務不穩情況;3.福音派及五旬靈恩宗派的神學教育呈現增長趨勢,主流歸正教會及羅馬天主教會則呈現衰退。 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CSGC)主任Todd Johnson被詢及此份評鑑的意義時,說:「這份評鑑彰顯了面對處境快速變化的世界基督宗教,神學教育在宣教及社會見證的戰略重要性!」(資料來源:WCC)

在地見證 宣教更新 男女平權

WCC第10屆大會內容多元  普世眾教會期許在宣教旅途與聖靈同工 【張洵宜編譯】普世教協(WCC)第10屆大會內容十分多元,呈現世界各地不同的面貌,眾人期許在宣教旅途上與聖靈同工,並構築男女真正平等的世界。 出身埃及科普特東正教會的陶菲珂博士(Wedad Abbas Tawfik)在10月31日專講中提到,本屆大會主題「生命的上帝,帶領我們邁向公義與和平」已成為全球各地的禱告。她特別提到中東、埃及、敘利亞基督徒的狀況,邀請眾人一同為該地區的和平祈求。 陶菲珂指出,基督教跟埃及的歷史息息相關,埃及近年的情勢發展令人遺憾。她提及2011年亞歷山卓教堂遭炸彈攻擊,說:「這場恐怖攻擊當時促成基督徒與穆斯林因苦難而相連,一同哀悼。穆斯林也常挺身保護在教會裡禱告的基督徒。」即便在苦難中,教會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角色。「上帝明白我們所面對的困境,祂是我們忍耐的指望,也為眾人成就美好的旨意。」 她最後說:「教會因這份信仰而努力邁向公義與和平。要在苦難中見證生命的上帝是一項真實的挑戰,不過埃及教會做了很好的見證,也敬虔地如此祈禱著。」 WCC中央委員會2012年9月通過〈一同邁向生命:在不斷改變的世界中宣教與福傳〉為新的宣教聲明,期待教會以普世眼光尋求異象、概念及方向,藉此更新宣教與福傳的內涵與實作。此外也邀請教會及組織共同成就眾人整全的生命,由生命的上帝帶領實現公義和平。 大會11月4日以「宣教」為主題安排系列專講,呈現當前的宣教挑戰與契機。天主教宣教學者貝文斯(Stephen Bevans)引用前坎特伯里大主教威廉斯(Rowan Williams)所言:「宣教就是找到聖靈在哪裡動工,並參與其中。」指出WCC的宣教聲明「秉持對聖靈的信念而提出嶄新、充滿動能的方法,在瞬息萬變的現代世界參與宣教的事工。」 智利五旬節宣教教會南賈牧師(Cecilia Castillo Nanjar)以「傳福音的新方法」為題,分享在當代情境如何廣傳福音。WCC世界宣教與福傳委員會(CWME)主席柯里羅主教(Geevarghese Mor Corillos)分享「從邊緣出發的宣教」等宣教概念。最後大會播放影片介紹1910年世界宣教師大會至今的變化,並安排創意的舞蹈及音樂演出,體現宣教聲明的精神,也描繪聖靈如何在各種當代情境中使生命得完全。 值得一提的是,WCC積極推動男女平權已60年,這次與韓國婦女共同設計Umulga(韓文「水井」)作為會期間Madang的常設展。Umulga是男女交談、休息、祈禱、默想的地方,也在此討論男女平權議題。入口處有一棵祈禱樹,象徵韓國傳統村莊入口的櫸樹。來到Umulga的人將祈願男女平權及婦女不再受暴的禱告寫在彩帶上,再掛上祈禱樹,如同盛開的花朵一般。 積極參與Umulga活動的Job說:「對我而言,這是我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還年輕時就決定不要當施暴者,也致力反對向女性施暴。身為男人,我相信性別平等是對的方向。女性不該被視為次等。」 Umulga也提供宣傳「週四黑衣日」的別針,鼓勵與會者在週四當天著黑衣及別針,延續WCC自1980年代發起的運動,以和平方式抗議在戰爭及動亂中對女性施暴的惡行。(資料來源:WCC)

Madang普世交流 主題多元活力滿點

【義工記者Ispalakan Umav釜山報導】WCC最有特色內容之一就是「Madang」的設計,韓語意思是「廣場、市集」,各會員國代表在WCC大會期間,設攤介紹自己國家及教會特色。不少世界組織也呈現其工作內容和相關事務,包括紐西蘭非核家園、日本反核聯盟東北救援組織、菲籍勞工議題、全球眾教會共同行動聯盟、普世倡導聯盟等,帶來跨宗教和區域交流。PCT由青年聚焦成為展場亮點,介紹台灣青年貧窮化、反核、性別、國際孤立等議題。 紐西蘭非核家園協辦的反核工作坊,舉辦數場演講,傳達核災家屬的傷痛和環境正義的決心。舉辦「耶利哥繞城」活動的東北救援組織(Tohoku HELP)展出一系列福島核災照片,激起人們哀悼與反思。台灣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希婻‧瑪飛洑(Sinan Mavivo)也分享長期為核廢料所困的蘭嶼現況,獲得日韓等國共鳴。韓國反核NGO於11月2日上午在釜山古里核電廠舉辦集會演說和祈禱禮拜,讓反核之聲藉WCC傳到更多人耳中。 擁有40多萬外勞人口的台灣必須正視菲勞議題,亞太移民組織(APMM)以在韓菲勞為例,呈現外勞及外籍配偶遭受社經地位上的歧視與剝削,呼籲基督徒一同來關注他們的人權和社會保障,提供法律諮詢與教育課程等協助。 「全球眾教會共同行動聯盟」與「普世倡導聯盟」是WCC衍生出的機構,前者由「眾教會共同行動國際組織」(ACT International)及「眾教會共同行動發展組織」(ACT Development)合併而成,與世界眾教會進行災害防治與降低、人道緊急救援,並致力於削減貧窮等事工。後者代表全球千萬名信徒,在共同關注的議題上追求公義,推動糧食、愛滋、身心障礙者等議題。 此外PCT特別關注印尼西巴布亞省的人權議題,擬安排URM(城鄉宣教)的合作計畫。展場中還有世界各國的十字架展、韓國傳統服飾體驗、大洋洲歌舞以及台灣青年的創意快閃活動,讓Madang普世交流充滿活力。  

意見分歧尚無定論 反核議題持續延燒

【義工記者李信仁釜山報導】反核議題在普世教協(WCC)第10屆大會延燒,達悟族反核人士希婻‧瑪飛洑(Sinan Mavivo)在大會Madang工作坊,陳述蘭嶼深受核廢料傷害與污染,呼籲立刻停止核能,實現非核家園。WCC各教會代表議事中,熱烈討論反核,正反意見各自表述,本屆大會未能達成共識,之後將繼續討論對話。 現任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的希婻‧瑪飛洑,分別於11月5日「生命自由,核武與核電」、11月6日「跨島嶼團結」等工作坊,分享蘭嶼核廢料問題,以及達悟族和台灣的反核運動。她痛陳,國民黨政府謊言欺騙族人要在蘭嶼放置魚罐頭,事實上卻是高污染的核廢,導致蘭嶼是全國罹癌率最高的地區,蘭嶼居民近30年來辛苦反核,拒絕核廢,她期盼蘭嶼和達悟族的後代「承接上帝賜下美麗文化,而不是對抗惡靈(核廢)文化」。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助理總幹事徐望志則介紹,1992年PCT〈反核宣言〉,引起韓國、日本教會人士的矚目。日本因311福島核災,教會普遍有反核共識,但沒有類似PCT對反核的聲明;而韓國運轉與興建中的核電廠近30座,核電用量極高,韓國教會界對反核意見分歧,尚無定論。 11月2日分組訪視,有60人參訪釜山古里核電廠,討論核電議題,PCT普世幹事葉景安傳道師和多位青年參與。當天,日、韓教會與民間反核組織在核電廠外發起「繞行耶利哥」反核行動,邀請PCT參與,葉景安代表台灣表達廢核訴求,青年高舉「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旗幟。此外,大會期間,PCT青年的反核裝扮吸引注意,照片刊登在WCC大會發行的Madang新聞上。 11月8日,WCC大會總結論壇中,代表們對於反核的意見不一,日本、德國等代表呼籲大會應將反核列為WCC政策,但英國聖公會等代表反對,因WCC採共識決,反核未能在本屆大會列入正式政策,反核議題將由WCC的新任中央委員會繼續討論。  

WCC第10屆大會閉幕 致力公義、和平與合一

【方嵐亭、義工記者馬慧真釜山報導】長達2週在韓國釜山舉辦的普世教協(WCC)第10屆大會於11月8日下午2點15分以一場象徵多元基督教傳統的差遣禮拜落幕。這場禮拜以打鼓聲及韓語聖詩開場後,由主辦單位韓國教會播放短片回顧這幾天以來的大會點滴。主持人藉此呼籲與會者說:「讓我們為這次的大會向上帝感恩。為了許多真誠的相遇、思想的激盪、靈命的增進,更為了有機會合一地一同向主祈禱,及分享基督肢體合一的異象,我們獻上感謝。願上帝的名被尊崇直到永遠!」值得一提的是,WCC大會最後一天的議程,場外仍有抗議的韓國基督教團體,而閉幕禮拜時甚至有人衝上台去抗議,但很快就被安全人員制止,帶出會場。  禮拜的證道由南非聖公會神父拉普斯利(Michael Lapsley)主講。因為支持公義而成為種族隔離政策受害者的拉普斯利神父曾在一場恐怖攻擊中失去雙臂及一隻眼睛,他在講道中回顧他個人恢復歷程及大會主題時強調,當人們能夠聆聽彼此的痛苦時,才能夠一同委身於建立一個包容性的公義(inclusive justice)。再者,聆聽使「我們」與「他們」的隔閡消失,因為人類共同的經歷,比起一切使人類分歧的因素更為根深蒂固。 這場禮拜以新任中央委員會的就任儀式畫下句點。這次選出的中央委員共有150人,其中以正教會、非洲教會、亞洲教會、歐洲教會、北美教會佔最多席。在比例分配方面,男代表佔61%,女代表佔39%;平信徒佔32%,神職人員佔68%。在這場簡單的就任與差遣儀式中,WCC按照韓國習俗贈送每位當選委員一顆薰蛋,象徵希望及路途所需的力量。主持人也為他們代禱,懇求上帝加添他們力量能與世界分享WCC的故事,並且致力於公義、和平、合一。 新上任的委員當中,中國基督教協會(CCC)佔2席,台灣佔1席。當天晚上CCC副會長、同時也是新上任委員之一的闞保平牧師,則當選擔任中央委員會的執行委員。台灣則由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牧師當選中央委員會委員。 會議中,WCC總幹事戴維德特別安排於11月4日下午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幹事林芳仲見面,林芳仲在助理總幹事徐望志、普世幹事葉景安的陪同下與戴維德相談甚歡。戴維德口頭承諾表示十分樂意接受林芳仲邀請,擔任PCT150週年慶典的演講者。 戴維德在談話過程中也連續以No、No的字眼表示,WCC並沒有支持「一個中國」的紀錄,他個人也沒有承諾過支持此事。而原本極有可能當選亞洲區域主席的徐望志,由於大會性別平衡考量下未能出線,戴維德也在這場會面中表達惋惜之意。 閉幕禮拜的前一天,戴維德與各教會媒體開最後一場記者會。會中有記者指出正教會會員很注重傳統家庭生活,並詢問WCC未來會如何將同志議題放入正式議程裡?戴維德回應:「我們需要空間來對話,因為我們還沒預備好承認這議題使我們分裂。我們必須努力面對這議題,但這不單單是個『議題』,因為我們是『人』。但是身為WCC的會員,我們都有責任避免將教會合一的重擔放在我們的同志弟兄姊妹們的肩上。」  

[WCC特報]教會市集 各會員國展現特色

「Madang」韓語意思是「廣場、市集」,所有會員國代表在WCC會期間,將設攤介紹自己國家及教會特色。此次也有展示各式各樣十字架的攤位及書攤;書攤明顯處,展售張瑞雄牧師所著的黃彰輝牧師傳。 青年Madang花絮: 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希婻‧瑪飛洑(Sinan Mavivo)長期關注反核議題。 PCT總幹事林芳仲牧師繼續與夥伴教會建立事工合作,包括哥倫比亞長老教會與日本基督教團。 CWM邀請會員國餐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