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元情慾到多元成家

◎陳小小

台灣的老百姓大多善良,富有深厚的同情心。對於同性戀者所持的態度,大多認為只要不傷害別人,而當事者自願,便可以接受。然而2011年,國中、小的性別平等教育中,納入「同志教育與多元情慾」內容,有些爸爸媽媽和老師們開始覺得不對勁了。同志教育為何是多元情慾?

《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83頁寫著「教師要正視青少年性經驗,在性交過程中,青少年學習作身體的認識與探索,並且學習尊重彼此的身體,隨時關心彼此的感受,讓性愛成為愉悅的事,才不會讓做愛只帶來無知造成的傷害與大人的責怪。……積極教導學生正確使用保險套、指套、製作口交膜,及使用水性潤滑液;所有性玩具也保持乾淨……」大人們看了眼珠都要掉出來了。同志教育應該只是教導孩子們尊重同性戀,為何成了情色教育?

何春蕤教授〈回歸身體回歸性〉就明白地說了,「如果我們自己在這個議題的辯論過程中也極力撇清,劃地自限,強調多元性別教育並不是鼓勵多元性別認知,不是鼓勵青少年發生性行為,不是引導青少年發展多元情慾,不是鼓勵他們嘗試建立多元家庭,那麼,這個多元性別教育還剩下什麼東西是值得我們費力去推動、去爭戰的?」意思是多元性別教育不僅鼓勵多元性別認知,也鼓勵青少年發生性行為,引導青少年發展「多元情慾」,鼓勵他們嘗試建立「多元家庭」。可見同志教育只是多元性別教育其中一部分。

果然,兩年後的今天,多元家庭運動來到。多元成家方案日前分成3案送進立法院。我們還用自己滿富愛心的定義來看待這件事?此刻我們應該放下自己的認知與想法,實際去了解多元性別教育的定義與多元家庭運動的內涵。

有哪一對新人在結婚典禮時,不盼望兩人共走一生?有哪一對夫妻離婚是開心的?有哪個小孩樂見自己變成單親家庭?成為單親家庭都是不幸、痛苦、無奈地。但在高舉自由性愛的多元情慾運動者眼裡,單親家庭逐年增加之趨勢是他們「合則來、不合則去」的多元家庭的喜訊。

同志遊行的活動,會見到各樣性解放的口號,這哪裡是我們這些單純的人們對少數弱勢同志的想像呢?實在不需再將多元成家法案的討論,聚焦於同性戀上。因為,整個法案訴求的主軸就是一種沒有界限的全面「性解放」。極端的「性自由」最終只會摧毀自由社會的根基。你我應該正視多元情慾運動對台灣社會及下一代孩子們造成的危害。

(作者為高雄中會三一教會主日學老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