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踏話頭|

因著資源的爭奪,以及宗教信仰的差異,巴勒斯坦地區數千年來積累的恩怨難解,在加入了當代國際社會因素後,複雜度沒有絲毫降低。哈馬斯出其不意的恐怖攻擊,駭人聽聞,再次攪動敏感神經;以色列的大規模報復轟炸,也讓受難人數直線上升,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本期新聞專題透過地圖解析局勢,釐清概念,盼讀者認識該地的苦難與哀愁。

總編輯|陳逸凡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

中東關係複雜難解 勿輕易分黑白對錯

【林宜瑩專題報導】「這次以色列遭哈瑪斯攻擊造成重大傷亡,第一時間以色列情報系統未能事先掌握,且戰事一發生,遭難區域未能立即回報。」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直言,這是台灣的借鏡,應及早建立民間防衛通報及回應系統。另外,台灣各界對中東情勢的分析理解,似乎是追究以巴衝突到底是誰的錯、誰錯得比較多,「這表示大家對中東地區局勢複雜性的了解還不夠深入。」

賴怡忠說,這次哈瑪斯是刻意屠殺以色列屯墾區的平民,甚至人都已躲到自宅地下室還遭害,「一種是蓄意無差別殺人,一種是執行報復傷及無辜,這兩種罪行怎能相提並論?」他說,身為基督徒,都不願意看到流無辜人的血,雖說以色列未必就是無辜者,但就哈瑪斯這次專找手無寸鐵的婦孺平民進行屠殺,還把人擄回去當人肉盾牌,在以色列發動回擊時,哈瑪斯又利用加薩走廊平民當人肉盾牌,「這種行為怎能被允許?」他認為,應先嚴厲譴責哈瑪斯這些暴行。

賴怡忠指出,當眾人譴責以色列對加薩走廊實施制裁,給予受苦的巴勒斯坦人無限同情時,卻沒看到過去同為穆斯林國家的埃及、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等,沒有一個有意願接納巴勒斯坦難民,反而以色列境內有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還可以組黨參政。因此他認為,不能因以色列是「有瑕疵的受害者」就不予支持,另一方面又塑造巴勒斯坦是「完美的受害者」,卻完全忽視、甚或刻意掩蓋巴勒斯坦內部各勢力在權力爭奪廝殺的事實。

至於指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有中國勢力介入的說法,賴怡忠表示,這個說法有點牽強,連這次哈瑪斯攻擊以色列的行動是否為伊朗直接教唆,各界仍存疑。他認為,哈瑪斯的攻擊,與以色列即將跟阿拉伯建交有關,因為建交後隨即會碰觸巴勒斯坦建國問題,屆時恐怕會是位於約旦河西岸的法塔,被承認為巴勒斯坦合法政權,這對位於加薩走廊的哈瑪斯而言,無疑會被邊緣化得更嚴重。

賴怡忠直言,中國與伊朗之間的合作很多,因此這次哈瑪斯攻擊以色列的飛彈,應該是伊朗提供給哈瑪斯的,飛彈是中國製造的可能性很高,但這不表示是中國援助哈瑪斯,反而像是被轉了一手後,再落入哈瑪斯手上。他直言,中國不會想透過哈瑪斯攻擊以色列,來鞏固或延伸中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因為這理由並不充分。

至於中國會不會趁勢對台灣發動攻擊?「這種可能性實在太低了。」賴怡忠說,習近平現在在整肅中國內部人事派系,還針對軍委會的五人進行調查,都自顧不暇了,哪有心力對台發動攻擊?更何況,中國此時對台灣動武,不正擺明中國、俄羅斯、伊朗是同一陣線,聯合起來引發事端嗎?

賴怡忠提醒,近來共機、共艦不斷騷擾台海區域進行實戰演練,與過去用文攻武嚇不同,台灣確實需要提高警覺,也顯示習近平政權具敵意,放任解放軍敢於對外發聲,在軍演上不斷壓制台灣防禦空間。但他直言,目前共軍還不具備足夠的渡海、登陸能力,因為中國軍機、航艦的質量還未達到發動台海戰爭的實力。


|新使者雜誌編委|吳祈得

放下焦慮不必選邊 關心受害者展現愛

【邱國榮專題報導】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哈瑪斯發生衝突,基督徒的誤區是什麼?研究去殖民與後殖民的《新使者》雜誌編委吳祈得傳道師直言,最大的誤區,就是過於快速地用二元對立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

吳祈得解釋,基督徒對以色列的特殊情感源自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聖經舊約的教導以及耶穌是猶太人。基督教也是由猶太教逐漸發展而來,這使基督徒更容易與錫安主義產生共鳴。然而,這種支持並非始終如一,而是受到歷史和政治影響。他提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主流基督教群體普遍持有反猶或反閃族主義的觀點,主因是猶太人被認為是殺害耶穌的元凶。但隨著二戰後猶太大屠殺的發生,西方國家對於神學觀點和以色列問題進行全面評估和調整,從而改變態度。

吳祈得強調,要小心「猶太人等於以色列」的邏輯,這個邏輯就跟「中國人等於中國政府」類似。他認為,不能一味把哈瑪斯貼上恐怖主義這個標籤,也不能一味認為巴勒斯坦就是受到迫害。

吳祈得表示,在這次衝突中,最困難的就是讓彼此有和解的可能性。他提醒,在做價值判斷之前,要看到兩國的複雜性,這牽涉到以色列的流浪史,以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權力關係。他建議參考《耶路撒冷三千年》,該書描寫耶路撒冷在千年歷史裡的變遷。他也呼籲基督徒要有更多的同理心和批判思考,不要被簡化或極端化的觀點誤導。

許多基督徒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這個涉及宗教、政治、民族等多重因素的衝突。吳祈得點出,基督徒要能分辨不同群體的主張與觀點,而不是一概而論。他說,巴勒斯坦有很多不一樣的群體,譬如哈瑪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平民等;以色列內部也有極右派、和平派、一般居民等。這些不一樣的群體對兩國關係有不同的想法和立場,也會影響人們對事件的詮釋和回應。因此,基督徒要仔細關注並了解這些各式各樣的群體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以及他們如何了解自己。

吳祈得提到,基督徒在關心以巴衝突時,要先放下焦慮,然後回到和平主義的立場。許多基督徒可能會因為台灣跟中國的緊張關係,或者基督教跟以色列的淵源,而對以巴衝突有過度的道德焦慮,甚至覺得必須選邊站。他說,基督徒要問自己:「耶穌基督會怎麼看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群體?」他認為耶穌會追求和解,而不是暴力。

吳祈得強調,和解不僅是基督徒的理想目標,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追求。作為基督徒,應努力避免陷入仇恨和報復的惡性循環,而是朝著更高的道德水準前進,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雙方的互相理解。他表示,基督徒也可以採取行動,支持以巴衝突的受害者。例如,支持巴勒斯坦的難民,或是以色列遭受恐怖攻擊的傷者和家屬;也可以參與一些協助雙方進行社交的活動,讓衝突減緩。他說,這會是一個比較適當的觀點,也是沒有道德問題。

吳祈得表示,或許可以理解以色列在遭受恐怖攻擊後,採取報復行動,但他並不支持以暴制暴。對哈瑪斯的恐怖主義行為,要有嚴厲的譴責態度,基督徒應該無法接受任何針對無辜民眾的暴力行徑;既然如此,基督徒是否也能用同樣標準去看待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轟炸呢?能否發現自己也有雙重標準的問題呢?能否承認,在指責別人雙標時,忽視了自己的偏見呢?


以色列與周遭國家概況簡介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並非一朝一夕導致,涉及其中的也不僅是這兩者。本篇專題透過地圖呈現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周邊國家位置,簡要呈現各國的歷史、關係與現況。

以色列:約旦河以西、現主要為以色列領土的區域,曾經歷不同政權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鄂圖曼帝國因戰敗退出,1922年由聯合國前身「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理;1947年聯合國通過分治方案,將在該地成立一個猶太國家與一個阿拉伯國家,耶路撒冷因其宗教特殊性由國際管理。

由於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早就存在移民問題,該方案未獲得阿拉伯國家聯盟接納。1948年5月、英國託管結束前一日,以色列宣布建國,緊接著迎來第一次以阿戰爭,後仍數度因領土擴張、管轄問題,而和鄰近阿拉伯國家交戰。

1990年代接連簽署的《奧斯陸協議》和《懷伊備忘錄》,曾為以巴衝突趨緩帶來一線曙光,然而以色列內部選舉後的主政者異動,加上阿拉伯武裝組織的接連攻擊讓這個契機破局。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黎巴嫩武裝組織真主黨長期以來衝突不斷。

巴勒斯坦:自治區域主要為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國際普遍承認由多個派系組成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為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PLO在1988年發表獨立宣言,1994年正式成立自治政府;不過巴勒斯坦內部對於建國路線有不同主張,甚至在2007年於加薩爆發衝突戰。戰後簽署協議,確認PLO管理約旦河西岸,而哈瑪斯則管理加薩走廊。2008、2011、2012、2014、2017年雙方陸續有和解協議,但因為區域動盪皆未能落實。

哈瑪斯成立於1987年,集政治、軍事與宗教於一體,宗教上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被歐美國家視為恐怖組織,但阿拉伯國家視其為抵抗組織。

黎巴嫩:這次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中,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互相炮擊,並擊斃越境士兵;截至10月17日,真主黨對以色列陸續發動十次襲擊,其中七次針對軍事標的。第二戰線儼然展開。

真主黨於1987年正式成立,宗教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雖然在黎巴嫩國內屬於合法政黨,不過美國、加拿大、德國等歐美國家仍將其視為恐怖組織。1975年,黎巴嫩的基督宗教勢力與伊斯蘭教勢力爆發內戰、動盪長達15年;當時雙方民間武裝部隊的軍事資金,有不少是來自包含以色列、敘利亞在內等周邊國家的援助;伊朗也藉機悄悄在當地扶植真主黨勢力。

敘利亞:這次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中,以色列於10月12日空襲敘利亞的阿勒坡機場和大馬士革機場,阻止伊朗運送武器與另闢戰線。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與其資助的武裝組織包含伊拉克人民動員等,16日部署在黎巴嫩南部和敘利亞西南部。

關於敘利亞與以色列的歷史衝突,其中之一是兩國相接、擁有豐富水資源的戈蘭高地所有權。該地區原屬於敘利亞,以色列於1967年的第三次以阿戰爭期間擊敗敘利亞、占領戈蘭高地;直到1974年第四次以阿戰爭後,以色列才撤離、讓出部分地帶,並有聯合國部隊進駐緩衝地區。2016年,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強調戈蘭高地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部分,該地主權爭議一直持續至今。

埃及:埃及的西奈半島緊鄰以色列,歷史上曾多次因此引發爭奪戰爭。有鑑於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性,早在1956年,以色列就與英國、法國結盟向埃及發動戰爭,欲奪取西奈半島。而在第三次以阿戰爭中,以色列不只占領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還有約旦的約旦河西岸和埃及的加薩地區與西奈半島。直到埃及與以色列簽署和平條約,當中包含西奈半島成為非軍事區,以色列才陸續撤出軍隊與居民,於1982年完成。(整理、製圖/林婉婷)


贖罪日戰爭

背景:1973年贖罪日戰爭發生在中東地區,年份主要參戰國包括以色列、埃及、敘利亞,以及其他阿拉伯國家。這場戰爭可追溯至1967年的六日戰爭,當時以色列在短短六天內擊敗了埃及、約旦和敘利亞,並占領了包括西奈半島、戈蘭高地和西岸在內的大片土地。埃及總統穆罕默德・艾爾・沙達特(Muhammad Anwar el-Sadat)於1970年上台後,首先試圖透過外交途徑解決與以色列的矛盾,但受阻於以色列和其主要盟友美國的強硬立場。於是沙達特決定用武力來改變戰局,他著手籌備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並與敘利亞達成協議,共同對以色列發動攻擊。

1973年10月6日贖罪日戰爭爆發,當時以色列士兵正在慶祝贖罪日,而阿拉伯軍隊則藉機靠蘇聯提供的武器取得先機,伊拉克與敘利亞也隨之加入。但以色列的反擊隨著美國的支持,逐漸扭轉戰局。最終,美蘇談判結束後,聯合國通過停火決議。

後果:對埃及而言,儘管戰爭未能完全實現目標,但其展示的軍事能力和決心贏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尊重,也為後來的埃以和平奠定了基礎。1978年,埃及和以色列簽署了《大衛營和約》,成為首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對敘利亞來說,除了在戰場上遭遇失敗,還失去了更多的戈蘭高地領土。敘利亞因此與埃及關係惡化,甚至參與了將埃及逐出阿拉伯聯盟的行動。

贖罪日戰爭成為中東和平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讓阿拉伯國家重新找回了一定的信心和主動權,也讓以色列意識到僅靠軍事手段無法解決與阿拉伯鄰國的根本矛盾,這為後來的和平談判和協定鋪平了道路。(整理、製表/Dalul)

 


封面圖片提供|Freepik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