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教會兄姊姊妹總動員,參與舊堂物件搬遷與拆除。(相片提供/三峽教會)

│總編踏話頭│

人類內在的心靈世界,蘊含了多元且複雜生命經驗,深切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情緒、觀點與行動。在人際關係疏離的現代社會裡,身心狀態更成為許多人不願輕易啟齒的難言之隱。本期新聞專題以三峽教會如何送別與會友情感深厚的舊禮拜堂做為起點,探索靈性關懷與內在需求議題,認識自我察覺的重要,成為面對生命難題時的幫助。

總編輯|陳逸凡


李仁豪。(攝影/林宜瑩)

三峽教會建物有情 兄姊齊心送別舊堂

【林宜瑩專題報導】台北中會三峽教會目前正處於拆除舊禮拜堂及籌備新堂建設的階段,如何告別這間陪伴眾會友走過人生許多階段的舊禮拜堂,協助割捨不下的弟兄姊妹邁向教會的下一個階段,成為重要的事工之一。2021年7月24日就任三峽教會牧師的李仁豪說,當初小會聘牧時,就提到新建禮拜堂的事,因此研究過教堂建築的他,便思考要如何帶領教會兄姊走這條建堂之路。

李仁豪說,三峽教會從2015年即著手改建禮拜堂的計畫,但因疫情及人工、物料上漲,導致聚會不穩定,重建進程因而放緩。在他上任後,除重新確認新禮拜堂規劃與應保留舊禮拜堂哥德式建築樣式外,自己也開始對舊禮拜堂裡外進行考察研究,甚至親手按比例製作舊禮拜堂模型。

李仁豪發現,這棟戰後面臨舊台幣換新台幣時期興建的建物,不但沒有施工圖,還是台灣泥作工匠憑藉真功夫所搭建的洋樓。二樓禮拜堂屋頂採半弧形,前後屋頂開氣窗讓空氣流通,也考量到聲音的傳遞;門窗旁易剝落的水泥牆上,可見當年從三峽老街小火車鐵道上拆下來的生鐵塊,呈現早年建料缺乏的景況;禮拜堂講台正面有「三」字型的彩繪玻璃,直到這次改建才重見天日。

台灣許多教會在舊堂拆除與新堂建設的過程中,常因會友對舊堂的情感與期待新堂的落成之間的認知差異,而引起內部紛擾。為此,李仁豪與長執開會後決定,從2023年3月起,每個月都辦理大型活動,以喚起兄姊對於舊禮拜堂的歷史記憶,也開始用義賣油飯來募集建堂款項、凝聚向心力。

2023年3月18日有認識三峽教會建築之賞析;4月的繪畫以「母親節」、攝影以「三峽教會禮拜堂」為主題進行比賽;5月31日邀請台灣神學院手鐘團舉辦母親節音樂會;6月有「三峽長老教會歷史、建築及展望」講座;7月邀請在地畫家聯展,以三峽教會、老街和自然為主題,舉辦「土地有情、人有愛」畫展;8月整理教會物品,27日舉行禮拜堂啟用71年感恩禮拜,全員大合照,聖歌隊在舊禮拜堂錄製紀念集;9月辦理建堂募款市集、中秋節(住棚節)園遊會、烤肉、告別舊禮拜堂感恩會以及守夜活動;10月8日舉行設教147年感恩禮拜,並於當天下午舉行「破土感恩禮拜」。

之後,拆除舊建物門窗、整理物品、搬家、倉儲等過程,都邀請兄弟姊妹參與,連搬運、貨車都是會友提供的。李仁豪也用縮時攝影、筆記一一記錄下來,到2024年1月7日辭別老教堂,舉行卸下十字架及招牌感恩禮拜,約有60名兄姊參與;11日正式將禮拜堂交給營造公司,由教會弟兄許國偉與長老王連丁交接,禮拜堂正式成為「工地」。

事實上,李仁豪也保留包括風琴、舊建物門框、彩繪玻璃、歷史檔案等,也有用數位錄影舊禮拜堂的影像,在新禮拜堂設置兩間文史室陳列;用舊窗框製成十字架讓大家認購,使會友保留、懷念;甚至在建堂期間於附近中園國小聚會的這兩年多,也舉辦各樣活動凝聚三峽會友的情感,積極邀請過去在三峽聚會的老會友回來。

「教會不能沒有歷史,但也不能被歷史羈絆不前,而是在關鍵時刻,帶著歷史祝福一起往前走。」李仁豪坦言,有會友割捨不下舊禮拜堂,如何與他們對話,是身為牧者在這過程必須學習的功課,他正在經歷,也請眾人多多為他、為三峽教會獻上祈禱。


靈性關懷關乎眾人 天人物我都要照應

【林宜瑩專題報導】靈性關懷難道只限基督徒?「不是的,只要是人,都是靈性關懷的對象。」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院牧部主任鄭頌苑表示,人的靈性可分成兩面向,靈性不全然是宗教,宗教是靈性的一部分。他指出,過去醫療宣教在靈性關懷上,較偏重領人信主,如今的靈性關懷定義更寬廣,多以「身心社靈」和「天人物我」來宏觀:天,指的是人與上帝;人,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物,是人與環境;我,就是對自己的了解。

鄭頌苑說,靈性是與生俱來的本質,上帝創造的時候就賦予每個人的,無論那人信不信耶穌,有沒有宗教信仰,靈性是人生命力量的來源,當人靈性有困擾時,就會產生無力感。如今的靈性照顧,看重人在「天人物我」上和不和諧、密不密切,無論是人跟哪種神明的關係是否密切,還是人際關係上無論是與家人、朋友、鄰舍、同事和不和諧,與職場、住所的環境是否滿意,以及自己是否會自我照顧、如何定義自己存在意義等,都可作為靈性是否健康的判定標準。

鄭頌苑指出,馬偕院牧現今的靈性關懷,更加全面的運用在臨床上,例如癌末病人若想完成人生的某個缺憾──想看場球賽、想見心儀已久的明星、想辦場個人畫展、想與某人和解、出一本書──院牧部就會為其個人進行「圓夢計畫」,讓個案覺得自己生命存在是有其意義,以減少生病的無力感,這就是靈性關懷的意義。

鄭頌苑強調,不只病人有靈性困擾,因在高壓多變的工作環境中,醫院醫護職工也有靈性困擾。他指出,現在醫學中心的評鑑項目裡,都會針對醫院員工進行韌性、復原力評估,也會重視醫院如何關顧醫護職員的身心靈,因此,馬偕院牧部對病人稱為靈性關懷,對員工則稱為復原力。

鄭頌苑說,過去馬偕院牧部有在推行牧會關顧臨床教育,也與神學院合作設立靈性照顧研究所,馬偕關懷師也投入撰寫研究案、參加研討會、努力在國內外醫學期刊投稿。他說,國外學者將靈性關懷分成垂直與水平兩種。與上帝的關係是垂直面,而生命目的及生活滿足感是水平面。垂直靈性與水平靈性的分界點在於「超越性」,人若有宗教信仰,當遇到苦、痛、不安、沮喪,有垂直便能超越。現在馬偕院牧部積極在累積台灣本土靈性關懷的案例與教材,從2024年起,也要推動靈性照顧的醫學臨床技能測驗,在情境下,測驗醫護人員因應能力。


王淑英。(攝影/林宜瑩)

用愛擁抱內在小孩 靈性覺醒邁出腳步

【林宜瑩專題報導】長期投入親子婚姻心理諮商的王淑英結合親身經歷與專業,剖析家庭中的親子與夫妻關係。她以「內在小孩」的概念,指出家庭衝突常源於深層次情感創傷,並透過「靈性覺醒」,助人理解家庭和諧與自我成長的重要性。

王淑英指出,親子、夫妻關係是相互牽連的,甚至世代間也會相互影響,每個父母都曾是小孩,有時被孩子或配偶激起情緒時,往往不是彼此的問題,很可能是「內在小孩」受過的傷還沒處理引起的。她說,若沒有找出根源,縱使學會新的教養方法與技巧,在運用時也會變了樣,唯有自我覺醒,透過和自己、環境不斷對話過程,才能先幫助自己,再幫助配偶、孩子進入健康的靈性成長旅程。

王淑英坦言,很多父母更在乎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卻忽略自己與配偶的關係,當親子關係劍拔弩張時,更願意花錢找心理諮商尋求解決之道。不過她總是先教育前來求助的父母:與孩子關係出現緊張或問題,其實真正的關鍵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說,當孩子叛逆、與父母對立時,往往是父母長期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忽略與孩子交心對話的結果。唯有父母覺察到:孩子的行為問題,其實是身為父母自身未解決的問題的投射,透過「靈性覺醒」先改變自己,才有可能影響孩子或配偶的改變。

王淑英指出,很多父母無意識地把自己沒有被滿足的心理需求,形成一個高標準的期望施加在孩子身上,期待孩子比自己更好,認為自己的需要就是孩子的需要;自己未達成的目標強加給孩子來完成,以「我都是為你好」的理由情緒綁架孩子,讓孩子的身心靈受到莫大的壓力。

王淑英以自己為例指出,媽媽很疼愛她,有一次她從上海回娘家與母親同住,母親大約每兩小時就拿各種食物給她吃,到最後母女竟為此發生口角,甚至不歡而散。後來她想起母親的成長經歷,母親從小作為一個養女,在養母家她就像客人一樣,無法自在地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或許內心導致她形成一個內在誓言:「我要成為一個好媽媽,讓我的孩子都能吃到自己想吃的東西」,這似乎可以解釋母親如此用心「款待」她的原因。

王淑英於是把這段聯想告訴媽媽,感謝媽媽的愛,並表明在娘家很自在,與媽媽在養母家自覺是客人不一樣。這段話觸動了80幾歲母親的心,潸然淚下表示自己現在也沒有娘家可以回去了。後來母親就再也沒有強迫她吃東西了。

王淑英認為,就因共情與同理,才有這一段療癒的對話,母親的內在小孩被看見、被愛、被感謝、被尊榮、被理解,就像經歷一次觸動情感的靈魂覺醒,才能有意識地放下自我對孩子的強迫行為。

王淑英說,心理學有一種幫助人由外在轉向内在的方法叫「正念」(Mindfulness)。「任何的方法或技術都是中性的,」她認為,正念操練有助於提高自我覺察力,透過呼吸調節可以讓情緒快速平緩下來;當情緒緩解了,才能恢復認知能力去洞察情緒的背後,進而帶動正向的情緒與建設性行動。基督徒在禱告、默想神的話之前,可以學習操練正念呼吸的調節,讓正向的思想、情緒、行為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在平靜安穩中,更能領受上帝在靈裡要開啟我們的智慧。


(攝影/林宜瑩)

說到心坎的同理心 學習適切陪伴功夫

【林宜瑩專題報導】如何在親友遭遇父母逝世或喪偶的困境時提供適切的陪伴?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分院諮商心理師盧忻燕於「喪偶伴侶哀傷輔導」的專題演講中提到,透過同理心進行的悲傷陪伴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而且在情緒勞務上亦是一項挑戰。她強調,陪伴者應先評估自身能力範圍,再以充分的同理心幫助當事人認識並表達情感,進而創造一個安全的治療環境。這不僅有助於當事人的自我認識和改變,也促使其成為自助者。有效的同理心陪伴可以建立雙方的情感投入、溝通協調,以及個人化的支持模式。

盧忻燕指出,喪偶大致分成預期性與非預期兩種:前者例如長期生病、罹癌、年老;後者多是天災或人禍突如其來的意外。而喪偶者的壓力往往來自周遭親朋好友希望當事人快點好起來,可是又擔心自己太快恢復,會被懷疑不愛自己的另一半,就會在失落與復原間來回擺盪。因此,在悲傷陪伴時要知道,不同性質的喪偶,會影響喪偶者恢復的過程與需花費多少時間。她強調,每人喪偶的哀傷期深淺和長短各有不同,但喪偶的情感傷害一直存在,因此他人同理的陪伴就顯重要。

盧忻燕說明,同理心的悲傷陪伴,指的是一種關懷的態度與能力,是一種幫助當事人了解自己的映照,是一段傳達與接收理解的循環過程,是一種幫助當事人覺察內在經驗的療癒性互動模式。

盧忻燕指出,同理心可分成初層次跟高層次:初層次能了解當事人明顯行為、一般性感受及經驗,也會適切表達站在當事人立場的感受,可用於諮商關係建立的初期。她認為,教會的兄姊通常都具備初層次同理的特質,因為在平常互動時,就是了解彼此的明顯行為、一般性感受及經驗,也已有初步的信任關係。高層次同理心,則須了解當事人明顯與隱含行為、經驗與深層感受,不但要能正確覺察當事人隱含的問題想法和暗示,也要正確且適當的表達,並協助當事人對自己及其問題產生新觀點、新了解。

盧忻燕說,高層次同理心有四個階段:1.忠告;2.解釋;3.如實呈現;4.說到心坎。若能先重複當事人最深感受的話,「如實呈現」其感受與想法,再以「解釋」來肯定其努力,並透過傾聽、陪伴過程,領悟當事人所表達的音調、字眼、表情、說話態度,姿態等;然後再以邏輯條理找出當事人真實感受,接著「說到心坎」傳送回去,就能達到高層次同理心的效果。但她強調,這是必須耗費許多時間精力與反覆練習。


政治暴力影響深遠 盼重視受害者權益

【林宜瑩專題報導】隸屬總會平安基金會的台北婦女展業協會所屬的台北市松年長春基金會,在2023年接受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委託,投入政治受難者關懷台北據點及全國管理中心。

計畫的主持人、台北婦展的秘書長林香如以深刻的同理心描繪了政治暴力對個人及家庭造成的深遠影響。她強調,政治暴力不僅在當下造成衝擊,更深層地破壞了人與社群的信任與安全感,並剝奪了受難者及其家屬的生涯發展機會,使他們孤立無援。

林香如提到,政治暴力所引起的心理創傷具有「創傷後延性」與「代間傳遞性」,影響受難者後代二至四代。因此,政治受難者關懷據點管理中心特別重視對從事創傷療癒工作人員的培訓。她強調,這些工作人員不僅需要學會如何進入受難者的家庭進行支援和療癒,更要學會傾聽當事人的回饋、抒發感受(Debriefing),也須了解個人創傷如何在精神層次上的思考與允許哀悼,更要注意其家族貧窮循環及創傷的代間傳遞。

另外,隨著受難者及家屬年紀增長,也需要面對其衰老、哀悼等各種挑戰,加上政治暴力創傷過去不能被言明,可能成為受難家庭的多重壓力來源。林香如表示,成為一個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者,要了解在哀傷歷程中需要許多等待與陪伴,不僅是需要有認識哀傷的知識,更需要有對哀傷者有溫柔謙卑和尊重的態度。

林香如說,因威權統治、政治暴力創傷所帶來貧窮代間傳遞影響,導致受難者後代長期受貧窮所困,致使借貸與積欠債務,賠償金至今仍無法讓權利人以民主自由方式,讓其選擇要領支票或匯款到帳或是現金方式。從2023年12月份起,陸續有領賠償金者之低收入戶資格被取消,賠償金不被認為收入的相關草案仍躺在立法院中,這讓政治暴力創傷支持療癒工程變得更加繁忙而浩大,她籲請相關單位能重視此關乎人權至關重要之事,以人權角度盡速審視、修正。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