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立法院「國會擴權法案」事件持續發展,5月24日全台各地有公民團體串連或群眾自主發起的多場相關抗爭。在高雄,晚間7點至9點、於中央公園周圍有「高雄大路過」,沒有麥克風、大聲公或舞台音響,而是以野餐、散步、靜坐、舉牌、聊天等方式,以日常生活的柔性姿態與他人分享事件爭點,邀請大眾持續討論與監督。現場可以看見提著公事包的上班族高舉標語,也有身背標語掛牌的家長在指導孩子課業,活動開始半小時就聚集3500人,展現不同群體共同守護民主的力量。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參與行動的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受訪時指出,誠如自己手中標語「法條要討論,國會要改革」,她認為國會確實需要改革,但法案本身需要逐條、充分討論,而不是濫用程序工具、以多數優勢粗暴闖關;她強調這一點不論政黨都是如此,過去民進黨修正《勞動基準法》,同樣也引發公民團體關切、抗議。國會若是在程序上濫權,不禁令人擔心未來其他法案、包含許多環境相關法案的推動是否也將面臨嚴峻挑戰,這也促使自己與夥伴站出來呼籲。

(攝影/林婉婷)

現場有不少民眾對法案本身充滿疑慮。有民眾帶著家人、包含小朋友們總共八人參與這場行動;該民眾受訪時提到,看到新聞發現法案進入二讀,卻沒有逐條、細緻討論,且其中許多內容似有模糊不清、社會大眾不夠暸解之處,自己與家人站出來,盼望修法更公正、透明。不過她也感嘆,現在社會討論政治議題仍容易受到政黨色彩直接影響,導致氣氛緊張、對話難以進行。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活動現場除了各種電子產品螢幕、手寫、印刷標語,還能看見民眾手持太陽花與百合花花束。有曾經在十年前參與太陽花運動的青年,這次手持藝術工作室「Croter Illustration & Design Studio」創作之標語、與朋友們一同參與行動;該青年在受訪時談到,自己因親身參與太陽花運動的感動與啟發,從那時起長期關注台灣社會與政治議題。她坦言對於如今身處與十年前相似的場景會感到無奈,所以透過實際參與行動來消化難過的情緒;也盼望不論政黨立場為何,社會大眾能一同關心民主程序的重要性。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