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去年辦理敬拜研習獲得好評,今年高雄中會高南區再度舉辦敬拜研習,於5月25日晚間在一甲教會進行。會中安排一甲、中芸、林園、潮寮教會的青年與青少年分組帶領敬拜,最後有講師、「讚美之泉」創辦人之一的李信儀老師與草衙、二苓教會配搭;這次研習以「敬拜團實務操練」為主軸,透過適切的選曲來傳達讚美、祈禱、信息、奉獻、祝福差遣等禮拜程序的真諦,也展現各教會的敬拜方式,勉勵不同地區、資源、組成的敬拜團善用恩賜、找出特色。

延伸閱讀:高中高南區青年聚會 研討敬拜讚美

(攝影/林婉婷)

各教會敬拜團的選曲除了台語、華語詩歌,還有新《聖詩》,主要是希望不同世代的會眾都能開口敬拜;曲目包含614首〈我心恬靜〉、590首〈至好朋友就是耶穌〉、159首〈主惦我心內無驚惶自在〉、382首〈我的生命獻互祢〉和395首〈至聖天父阮感謝祢〉。

(攝影/林婉婷)

李信儀在分享時進一步說明選取巧思,也與敬拜團討論,建議、示範呈現方式。包含降調讓會眾更容易跟唱;當快歌轉慢歌時,可以在快歌的最後重複逐漸放慢,讓歌曲切換更流暢;領唱節奏應明確,帶出感動也讓會眾能跟著唱出來;依照歌詞所傳遞的感動來調整速度,適當放慢讓會眾們在吟唱同時能夠思想詞曲意境。

李信儀指出,敬拜團不僅僅要有音樂訓練,信仰追求、生命態度也要培育;而團員默契累積則仰賴「關係」與「關心」,鼓勵大家平時一起參加活動、聚餐、出遊、運動、讀書等;也要多多與長輩聊天、請教母語,這樣才更清楚如何選擇適合「自己教會」的敬拜曲目與方式。李信儀也點出,不需要一昧追求大型教會的形式,「恩賜到哪裡就做多少事。」

(攝影/林婉婷)

最後她提醒領唱與選擇詩歌的同工要注意歌詞意境、用字遣詞和邏輯是否符合聖經教導;避免唱出與聖經神學不一致的內容,選擇時要與牧師討論、確認;聖詩是長老教會重要資產,建議敬拜至少選一首聖詩;華語翻譯台語要忠於原意、避免觸犯智慧財產權;注意長輩的聽力、配戴助聽器的需求和歌唱的速度,避免敬拜過程有障礙、不適應。

11月將再舉辦敬拜研習,屆時李信儀將依照各敬拜團的狀態來帶領實作。

(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