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銀行結盟 解決糧食矛盾

【林家鴻整理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1年浪費275萬噸的糧食,足夠讓低收入戶吃上20年;但2013年12月兒童福利聯盟發表的調查卻顯示,台灣仍有26%偏鄉學童生活困頓且三餐無法溫飽,糧食過剩與不足的矛盾長期在台灣上演,國內6家食物銀行為有效解決問題,日前宣布正式結盟。

致力結合政府、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台灣全民食物銀行協會」,2012年與「全球食物銀行網絡」舉辦結盟,使我國成為該網絡第24個會員國。8月27日協會又進一步與1919食物銀行、安得烈食物銀行、青年和平團食物銀行、紅十字會台中市支會、南機場臻佶祥食物銀行結盟,成立「食物銀行馨聯盟」,期盼透過合作讓食物銀行機制朝在地化、社區化發展,達到資源不浪費、台灣無飢餓之目標。

「食物銀行馨聯盟」首屆理事長由台灣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劉宜中擔任,他表示,獨居老人送餐、街友、弱勢學童的營養午餐等是食物銀行服務範圍,建立聯盟平台,更可以相互支應,若個別食物銀行收到超量物資,就可透過聯盟平台轉送給其他需要的單位;發生災害時,也可透過平台聯繫調度,避免物資、人力及物流成本的浪費。

劉宜中表示,聯盟未來的7項願景包括:資源共享、資訊共享、物流共享,救災互助、社區經營、食安立法及人道關懷,並將設立專職秘書處及科技資訊、物流運輸、環保衛生、教育訓練、災難救助及公益推廣等委員會,未來將以輪值組織主席的方式運作。

「食物銀行不像麥當勞,讓你在各地都能吃到大麥克,但它會讓每個人都有東西吃。」全球食物銀行網絡領導人Craig A. Nemitz出席聯盟成立記者會時表示,食物銀行的歷史可追溯至1967年,第一家食物銀行創辦者為美國的John van Hengel,首開以捐贈剩餘食物的方式替代金錢為主的傳統捐贈模式。「食物銀行馨聯盟」目前服務範圍涵蓋全台各地,聯盟歡迎其他更多相關單位、贊助商加入。

 
廣告/台灣府城教會報-手抄活動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