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沿山公路 安全回家的路

排灣中會教社部響應「搶救185縣道自救會」 動員各教會爭取族人用路安全

【黃以勒屏東報導】排灣中會響應「搶救185縣道自救會」聯盟,11月22日藉由教社部舉辦研習會時發起連署,再次表達關心並配合參與搶救185縣道(沿山公路)的活動,期盼族人能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被稱作「死亡公路」的185縣道萬隆段,沿線有超過10家砂石場,砂石車出入頻繁,路面坑坑疤疤;因開挖大潮州人工湖、河川疏浚等工程,目前每天有4000車次砂石車進出,由於路面顛簸、照明不足等,造成多起事故及用路不便,嚴重威脅用路人及社區安全。

排灣中會副書記竹嫵‧法之山指出,排灣中會加入「搶救185縣道自救會」聯盟,要求屏東縣政府立即改善。聯盟訴求分為短期、中期、長期三方面五大訴求,要求全路段裝設路燈、村莊路口設立限速標誌、裝設減速坡道、加強取締砂石車超重、超速與逆向等違規。

長期改善措施則希望能另闢砂石車專用道,在此之前也希望能由8米道路拓寬至12米,劃設機車專用道,避免機車與砂石車爭道,險象環生。聯盟強調不是政治性團體,希望能凝聚民意一起向政府爭取安全回家的路,藉由選前給予縣長、議員候選人壓力,要求參選人將改善工程納入參選政見,並簽署承諾書。

屏東縣副縣長鍾佳濱同意185縣道需要拓寬,但也表示,關於砂石車限重問題縣府沒有權責,主管單位是交通部。然而根據原住民族基本法第15條,政府應寬列預算並督促公用事業機構,積極改善原住民族地區之交通運輸、水利、觀光及其他公共工程,且地方政府有自治法可限制砂石車重量,希望縣府能夠積極管理。

185縣道全長69公里,依中央山脈山麓開闢,因此有「沿山公路」美名,雖然沿途有許多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卻也有超過10座砂石場,砂石車頻繁出入造成路面坑洞、逢雨積水,加上車速過快,意外傷亡事故頻傳,嚴重威脅沿線部落居民用路安全。聯盟期待能有一條安全、綠化、人性的縣道,排灣中會也動員各教會積極投入,發動連署與參與相關會議及抗爭。

排灣中會教社部於11月22日在長治百合園區的長原教會舉辦「防災、淨化選舉與食品安全研習」,社福專員陳聖華傳道指出,防災研習是中會教社部重要的事工,每年會固定舉辦,這次正好碰上九合一選舉與食安危機,因此加入淨化選舉與食品安全等議題。

排灣中會於2013年成立「救援大隊」,由於屏東縣原住民居住環境特殊,為了充實山區救災知識並招募志工,本次研習邀請泰武教會執事郭茂源指導運用繩結法及現成材料自保、協助救援工作。淨化選舉講習則邀請現任屏東縣議員、屏東中會公館教會長老李清聖以「乾淨選舉、幸福部落」為主題宣導反賄選;食安議題則邀請屏東中會里港教會牧師陶月梅分享如何吃得安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