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團體與永續發展 參與政治帶來改變

【林宜瑩台北報導】2014年台灣社會發生驟變,公民運動影響人民思維,並在九合一選舉發揮力量,改變了台灣的政治生態,對此,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12月28日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公民團體與台灣永續發展」座談會,邀請台灣南社秘書長、基進側翼發起人陳奕齊,以「九合一選舉後公民團體角色與台灣的發展」為題進行專講。

陳奕齊直言,過去傳統本土社團參與者的年紀較大,當他以基進側翼發起人身分在臉書上號召,來參與的多是年輕人,而過去無論勞工、婦女等社團,也有「去政治化」的味道,可是在近年公民運動中,大家體認到唯有參與政治,台灣才有永續發展的機會。

經濟民主連合發言人嚴婉玲表示,該組織的前身是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是由本土、勞工、婦女等團體組成,因此她認為,傳統本土社團與新興公民團體的距離其實沒有太遠,包括318學運中,其實也是由青年、學生與社團一同合作完成的;另外,嚴婉玲也點出,在1980年代後,民進黨新潮流派系有意識的派人駐點、參與勞工、環保等社團活動,可是在2008年後,反而是社團參與多場運動後,深覺若不投身政治,恐怕不能實質改變台灣社會,才會有公民團體代表投入九合一的選舉。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指出,荒野長期投入環保運動,這次能被新世紀邀請,就象徵一種進步,因為環保與政治的跨域整合與合作,才能促進台灣真正永續的發展,除走上街頭抗爭外,也可以透過在地的關心與行動,或者是研議策略與組成第三勢力的監督力量,採取分競合擊方式,平常各自在專業領域中努力,在重要議題上可以與不同團體一同合作,成功不必在我,發揮溫柔革命的力量,大家一起努力,他相信台灣未來公民團體的影響力將不容小覷。

台灣青年智庫理事長蘇緯政說,公民團體投入選舉從政是今年的趨勢,對台灣民主好像在「轉大人」的時刻,若要永續經營,就必須有青年人的投入,承先繼後將公民團體核心價值傳承下去,並且形成有利的論述,再借用新興傳播媒介,來擴大公民參與的可能性,進一步訴求國家主權獨立、台灣是正常化國家的重要性,他相信,台灣人民要自己做國家主人的思維越來越成熟,才能在今年九合一選舉時翻盤成功,讓國民黨大敗,可是他也期望,台灣政治未來真正能超越藍綠,這部份需要大家繼續努力,畢竟團結才有力!  (攝影╱林宜瑩)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