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文化藝術

鍵入TCNN共享網路上帝國

◎方嵐亭(《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 傳播技術日新月異,甚至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傳播媒介,引發強大的社會運動。2011年,波斯灣地區成功推翻軍事政權的茉莉花革命、中國政權對言論箝制,以致耗費無數資源構築網路防火長城,都讓人見識網路力量。在這之前,以平面文字事工與媒體立足台灣百年的台灣教會公報社,已經意識到這樣的氛圍,努力思考與籌劃網路文字事工。 受到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以推動事工前先將網路建構的經驗鼓勵,發現建構網路系統帶來事半功倍又迅速傳達訊息的果效;並在捉襟見肘的經費上受到張牧師很大的奧援,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Taiwan Church News Network, TCNN)於2011年初開展。 既然不是第一,那我們就要做最有特色的。揉合古典與現代,適合宗教社群的行為節奏,可以享受現代的方便,但也除去網路妄言妄語,新聞保持週刊式的評論水平。更重要的是,讓這個網站引以為傲的「微電影」手法,邀請專業團隊到長老教會內或是總會、地方教會、中會與機構,拍攝接近50支的感人事工影片。 &nbsp 拍攝謝長廷競選廣告、電影《眼淚》、《夏天的尾巴》、統籌製作《候鳥來的季節》的名製片楊齊永與葉振興團隊,以甘心奉獻的精神拍攝出長老教會真心對待土地的故事,他們上拉拉山、遠赴阿塱壹古道,踏遍各個莫拉克重建站;我們付給他們幾乎是虧本的酬勞,換來的盡是他們對長老教會、對TCNN更大的期許。這些影片成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重要的影音記錄,也是TCNN無與倫比的特色與寶貴資產。 詳細考察、努力經營成了TCNN在求變化呈現中的不變價值;對人有情、對土地有愛,是我們落實網路上帝國的方向。當然,引起共鳴,讓人人都成為TCNN的公民記者不失為節省成本、資源共享的好方法。邀請你鍵入www.tcnn.org.tw,共享網路上帝國! 使用者回應 ◎李仁豪(美國福音信義會爾灣恩典教會牧師) 海外鄉親大好福音 TCNN讚! 第一次進入TCNN網站時就有很不同的感受,一改以前對《教會公報》網站的刻版不良印象。現在的功能多、消息多、連結多,可得資源豐富!可以感受到同工的用心及努力,特別在網路科技、資訊一日千里的時代裡,不斷的改進更新是絕對的必要,樂見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的存在及更新,讚啦! 適應新的使用習慣!在PDF下載區顯示了教會公報的努力,3144期以後可以通用於ipod等行動裝置,這樣的方便性將《教會公報》正式帶進網路資訊的潮流中,已不再是只有紙版新聞報的時代!但可惜的是,這個網頁底下首頁連結等字樣出現了亂碼字,至少在我的電腦上是如此,是否是因為特殊字體的關係? 《耕心》週刊網站裡,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方便性的升級,可以以PDF閱讀、可以列印、更可以e-mail轉寄,在使用上方便了許多!而且可以允許方便的分享到Facebook,更讓我覺得想要去看,因為可以快速的轉貼分享,又不用擔心是否侵犯了版權!在這個部分有兩個小建議,從瀏覽人數統計數字來看,似乎知道《耕心》週刊這樣功能的人並不多,教會公報是否也可以從Facebook或其他的廣告,讓更多基督徒知道這樣的功能,要傳福音、分享真的很方便!或以e-mail寄給各教會、牧者、作者、讀者,主動出擊,不達目的不善罷甘休! 第二個,我非常喜歡《耕心》的許多文章,但若要搜尋想要看的文章或類型,好像沒有搜尋的icon,假若能夠有搜尋功能或是有「類似文章」的索引,那將會更方便。例如,有位慕道友讀了一篇歸主的文章很有感動,他可能想要找其他類似慕道友信主的見證文章,若沒有關鍵字、同類型文章的歸類,就有一點海底摸針。如果有索引功能,或其他同類型文章的連結,可以更方便讀者繼續閱讀相關主題的見證,相信更能感動有需要的人,發揮文字傳播的效果! 而《新眼光讀經》網站,經文總是出現在首頁最明顯處,又馬上能夠連結內容,非常方便! 對於首頁,我較期待的是動感、簡單、扼要,方便使用的,目前看來似乎有點太豐富了!可能看習慣的人就比較容易知道如何去使用,但似乎對第一次進入或年輕人來說吸引力還要再加強!對於會員的部分,期待「會員專屬服務」能儘快規劃,否則會員的服務還沒建立,填了會員資料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太實在的感覺! 最後,我還是要說謝謝公報社同工的努力,真的很讚!特別離鄉旅居外地的我,可以從這裡看到非常完整的台灣消息,您們的用功、努力感受得到! 使用者回應 請站穩腳步 發揮更大影響力 ◎小艾(長老教會會友) 《台灣教會公報》歷史悠久,自巴克禮牧師於1885年發行第1號後,就與台灣社會有著深厚連結,不僅傳達教會的肢體消息,並且也在文化、教育資源不利的時代,負起教育信徒責任。隨著社會的發展,《教會公報》也秉持著長老教會釘根本土的傳統,以基督信仰為立基,關懷社會公義、普世人權的價值,近年來,內容更趨多元,除了專題報導、教會記事的報導很豐富之外,藝文、旅遊、信仰的分享,也令人欣賞。 對於對公報的期待,我認為可從兩個方面來做建議:第一是內容傳播的便利性,第二是角色的再思考。 首先,《教會公報》於一年多前,揮別以往只用PDF檔的方式,改以「電子報」的模式呈現,使文章傳播的便利性大幅提高,此做法值得讚賞。而我就依閱覽TCNN的經驗,提供以下幾點小建議: 1.網頁開啟速度增快:TCNN的網頁開啟速度與各大新聞媒體電子報相較,明顯慢上許多。網路的便利性之一,就是可以在短時間獲取大量的資訊,若網頁開啟的速度慢,即與多數網路使用者的線上閱讀經驗有所落差,很可能會影響網路族群造訪TCNN的意願。 2.增加與讀者互動:在每篇文章底下,可透過讀者留言的管道,讓讀者可以有即時的回饋,藉此增強讀者的參與感,且回應的同時,該篇文章也能增加在社群網站上曝光的機會,或許TCNN可參考NOW news或Apple Daily的方式,再不然,如同有些部落格不用登入帳號,即可公開留言的方式,亦值得參考。 3.文章分類的大標題是否與紙本公報統一,並且增設以公報期別為檢索方式的瀏覽頁面,否則只呈現文章標題的頁面,無法反映文章的時間點。 其次的期待是對於角色的再思考,建議可從《教會公報》身為「媒體」的這個角色著手。何以此言?一般來說,媒體除了負有報導、傳達資訊、架起討論議題的平台之外,更重要的是,身為國家社會「第四權」的媒體,更負有監督、針砭政府政策、體制的責任,從這角度來看,扮演國家「啄木鳥」的角色,是《教會公報》長期以來積極努力的方向,也扮演得十分稱職。但我想建議的是:「《教會公報》對於扮演長老教會啄木鳥的這個角色,是否也存在積極、努力的空間呢?」 不能否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一個龐大的宗教組織,除了地方教會、各事工委員會之外,還有在社會上能見度很高的事業及教育機構,這麼龐大的組織,在運作上難免會有不盡完善之處,而公報是否像監督政府一樣,對於自身的組織也扮演提醒、督責的角色,用愛心說誠實話? 上述是我個人對於《教會公報》網路化,以及《教會公報》角色再思考的幾點建議,期待公報在網路經營這個領域能日漸站穩腳步,在社會上帶出更大的影響力,並且發揮「媒體第四權」的角色,像對政府政策與體制提出諍言一樣,也對自家體制「用愛心說誠實話」、提出建議,這是我期待與樂見的。 使用者回應 有圖有真相──TCNN的圖文傳播力量 一次偶然的搜尋,竟發現我所服事的路上教會,有多張照片被刊登在網頁上。仔細一瞧,這不就是先前《教會公報》報導路上教會志工旅行的新聞?原來,這是《教會公報》的網路版,一個叫做TCNN的教會新聞網站。 令人驚喜的是,網路版的報導彌補了紙本《教會公報》頁面及印刷的限制,不但能放更多報導照片,色彩與解析度也比紙本高了許多,這讓讀者能更清楚了解報導內容,透過圖片能更感受到活動的意義。於是,我立即在我的Facebook上轉載這篇「旅行路上」的報導,一個簡單的轉貼網址,就讓親朋好友也能立即閱讀到這份圖文並茂的報導,就連遠在美國的遠親,也紛紛跑來按「讚」回應。 「有圖有真相」是當今圖像世代的年輕人的順口溜。的確,鮮明生動的新聞照片承載了更多訊息、更讓人一目瞭然,並且讓報導更具說服力。網路日漸普及、頻寬也日漸擴大的今天,網路媒體所能承載的圖文資訊,遠比報紙雜誌來得量多又精緻度高,而且傳播距離更遠、速度也更快,自然也是教會機構應好好利用的宣教利器。而TCNN就是一個豐富的網路宣教媒體。 不僅多了圖片,TCNN裡面還有許多影音短片,分享教界的宣教活動。這些感人的影片,更是生動地見證著上帝的愛,遍及在台灣這片土地的各個角落。 自從1885年宣教師巴克禮博士引進印刷機,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教會公報》前身),一直默默地影響著台灣社會及教會,也為台灣留下許多珍貴史料。如今,雲端時代來臨,公報透過TCNN延伸觸角影響著網路世代,也在網路的虛擬世界裡,為教會留下許多真實的宣教故事及影音圖片紀錄。同時,這些網路新聞更成了地方教會同工們彼此激勵、交流宣教策略的重要平台。 當耶穌升天離開世界的時候告訴門徒,要為祂做見證直到地極。千百年來,基督聖徒遵照命令,期待將福音從自己所在的地方傳揚出去,但一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網路的無遠弗屆,讓我們能更快、更廣地把耶穌在我們身上的愛傳播至世界各個角落,何樂而不為? 期待TCNN能夠在網路上發揮影響力,成為上帝國宣教的一支網路基督精兵!也期許教會兄姊,善用TCNN上面的宣教報導、感人故事、福音影片,來傳福音給你的網友。 百年傳統,全新感受 ◎TCNN編輯台 百年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百年後的教會需要什麼樣的媒體?要是有人敢這麼誇口談願景,恐怕這篇文章既缺少新聞性,做為專文也無法深入,更流於空談發揮不了影響力。這麼久以後的事,在訊息萬變、科技不斷進步的歷史中,是極為困難預測的。 《台灣教會公報》從一開始為了讓信徒識字(台語白話字)、信仰得造就,以台語羅馬字創報以來,迄今經過128年,當初不曾想過台灣會改以日文做「國語」,幾經更迭又以中文來印刷&hellip&hellip。不過,這些轉變在今日看來,除了刻畫整個台灣歷史的環境寫照,也是這份媒體與時俱進的象徵。 而現在,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報業的凋零」,越來越少人看報章雜誌,看似這個夕陽產業越來越不被需要了,但這並不代表新聞不被需要,而是有一部分的人逐漸不再以紙張做為資訊的載體,轉向電視所提供的影音聲光效果,或從網路上閱讀更即時、容易分享的訊息。也就是說,對教會媒體的「需要」仍然存在,需要量甚至更大,只是又到了轉變的時刻,面對這些需要,得用不同的方式滿足。 ~*~~*~ 上主在歷史中逐漸啟示自己,到今日依然新鮮,真理雖不改變,但面對實況需一再的重新詮釋,明白主在現時現地對我們說的話。教會媒體便肩負將這些訊息廣傳的重要使命,運用有效的方式,不僅使教會內的信徒得以對當代社會的問題與挑戰有所立場,而不致將信仰退縮回個人靈性的小空間,同時也是一種向世人作見證的聲音,向萬民訴說基督信仰的價值。 在一個基督徒社群中,除了與主的連結以外,我們也需要謹守彼此相愛的誡命,教會媒體也在這樣的需要上,連結各地教會。除了分享可以見賢思齊的美好事工典範,也在新聞報導中發掘弱小的需要,讓合一的肢體能夠互補不足。 在這樣的目標下,TCNN的成立,便試圖提供讀者一個新的媒介,利用網路來報導新聞、散布資訊、宣揚福音。我們了解,無法讓所有的人都接觸得到報紙,但報紙上的內容,卻可以透過網路讓更多人看見。 ~*~~*~ 經過數年的評估與計畫,TCNN於2011年正式上線,雖然部分功能與使用者介面仍不完整,但在「先求有再求好」的原則下,目前網站的訊息流通與分享,已經可以讓TCNN的內容接觸到一些原本紙本公報無法觸及的對象,增加各篇文章被閱讀的機會。 事實上,設立TCNN的嘗試十分冒險,因為網路事工極為耗費經費,又因使用的族群年輕、取得方便,致使成本難以回收。但是我們確信這項事工的必要性,因此仍在有限的預算中,持續提供服務。從逐漸攀升的新聞網使用人次與回應,我們也更加確信,TCNN是一項「今天不開始,明天會後悔」的事工。 不可諱言,擁有100多年歷史的《台灣教會公報》直到現在才成立新聞網,可謂大船轉向,不僅緩慢又得時時修正。TCNN在編輯同工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成立,摸索著未來經營的方向,這段期間也收到了各方的鼓勵、指教與建議,提供TCNN在未來改版時很重要的參考。 ~*~~*~ 我們無法為百年後的遠景預做規劃,但我們可以為今日的需要做準備。TCNN不是個趕流行的網站,而是為了彌補紙本不足,讓文字數位化,使事件、觀念能不斷被搜尋得到,在網路世界擴散;它更是一個持續生產內容、紀錄歷史的資料庫,而不是束之高閣的百年合訂本;即便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這些今日教會的行誼,都會藉由網路,在百年後持續說話,發揮它的影響力。 對於這個只有1歲多的網站,我們手邊還有很多有趣、嶄新的想法與概念,即將逐步整合,盼望兄姊能夠為這項面對新時代、採用新方法的宣教、教育工具時常代禱、關心與奉獻。

重建的力量與藝術

&nbsp文圖◎伊誕.巴瓦瓦隆 原住民族排灣語vecik譯為「文字」,部落裡古傳的「書寫」方式,多與生活用的飾物和器具有關,ve-ne-cik有寫字、刺繡、雕刻的意思,譬如女子刺繡(ve-ne-cik)在衣服、頭飾上,男子雕刻(ve-ne-cik)在木器與石板上。而ve-ne-cik的字根vecik,就是指眼睛在衣飾、住屋、器具上看到的線條、圖紋等視覺藝術。 88水災後,受災的原住民部落需要創造現代書寫的形式來展現族人的生活美學。而「紋砌刻畫」的創作形式,正是我從88水災後在視覺藝術上的表現風格,我透過「紋」路疊「砌」雕「刻」「畫」色的創作過程,延伸族人vecik的美學概念,也藉新創造風格注入災後重建的力量和夢想。 &nbsp &nbsp ▲山上的風很香 紋砌刻畫(木板/版畫顏料/440&times60公分/2011 ) 1 山上的風很香 這些景 這些事 印記在風災肆虐的地土上 我想要上山 讓心靈隨風走往 傾聽靈魂心旋樂音的居所 在溪水詠讚的大地間 我要重新披上 哼唱原味氣息的風彩衣 在夢境中切記 山上的風 依舊香 2 日光下我成長 日光下我成長 雖然經歷風吹苦痛 仍要堅強邁步 在浩瀚的群山幽谷裡 我願是 孤獨的學習者 學習體驗生命 敬畏大地 &nbsp 雖然經歷風吹苦難 日光下 我要堅強 成長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日光下我成長 紋砌刻畫(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120&times220公分/2011)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我要再上山 紋砌刻畫(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120&times120公分/2011) &nbsp 3 我要再上山 那些景 那些事 記錄著遷徙心靈的愁與戀 我要再上山 因為心底彷彿聽見 熟黃飄搖山間的米穗聲 在靈鳥相伴的樂音中 站在創傷的山林獵場間 揮別災難的痛和憶 我要再上山 去看那些 失去了主人的百合花 在群山溪谷相伴的記憶中 旋繞著你靠近的召喚聲 鼓動著我想要走進 我與你一生共創的世界 4 用力呼吸&nbsp 季節交織間&nbsp 我們仍要 用力呼吸 &nbsp 願奔波的心靈 編織全新的夢與願 讓走過的風難 化為溫暖安適的彩衣 為生命披上 新生氣息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用力呼吸&nbsp 紋砌刻畫(木板/版畫顏料/壓克力顏料/80&times120公分/2011)

陀螺

&nbsp◎硯子 陀螺 轉啊轉 轉啊轉 上緊發條 不停迴圈 轉過白天黑夜 陰晴圓缺 轉過青春歲月 百感千迴 一幕幕精彩風景 如雲霧轉瞬而飛 銹了 倦了 累了 停了 斜躺在地 &nbsp仰望著天 奮力旋轉 &nbsp所為何誰 凝視著 &nbsp遙望著 那一方靜謐的天 笑看旋轉人生

神子

◎ 硯子 神子 用心凝視的雙眼 隨著人間一幕幕地 更迭替換 時而和煦 時而暴戾 時而陰鬱 時而澄淨 直至懸掛十字架上的神子 垂首 椎心之痛 盈溢 像禁錮已久的奔騰岩漿 終於找到出口 興奮狂亂地宣洩 怒吼 四處竄流 雷震似地心碎 迸散了每個肢節 每個細胞 每條神經 吶喊著 吶喊著 無聲卻撼動人心的哀傷 恣意侵入 滲透肺腑 時間 被腐蝕般地靜止 哀悼著 正如神子的血洗淨罪惡 肆虐的雨水蛻變為養分 褪盡塵埃鉛華 滋潤乾枯渴求 萬物復甦 彷彿新生稚子 笑得一臉燦爛 &nbsp &nbsp &nbsp

在以色列,體驗聖經 3:客西馬尼 專心仰望神

&nbsp文圖◎林詩硯  在馬撒大遙想和平 第3日一早,我們驅車到濱臨死海的馬撒大國家公園。馬撒大的希伯來語意為「山寨」,是以色列古代猶太王國的象徵,亦是今日以色列軍人宣誓入伍之地。 西元73年,羅馬人即將攻入前夕,馬撒大城內共976人決定集體殉國;「不自由,毋寧死」是他們共同的信念,寧可死於戰友之手,而不願於敵人手下苟且偷生。「馬撒大永不再陷落」(Masada shall not fall again.)是以色列新兵入伍時的誓言;雖已經過近2000年的歲月,馬撒大精神仍長存於以色列人心中。 看那停歇在斷垣殘壁上的飛鳥,歷經了時代更迭的興盛與衰滅,輾轉於人性情感的矛盾與掙扎,見證了毅然決然的悲愴與壯烈。鳥兒平靜深沉的黑色眼珠,是否也同樣不解:神叫我們彼此相愛,像神愛我們一樣,但為何愛與和平卻總是如此遙不可及? 午餐過後,終於來到名聞遐邇的死海。雖稱作海,卻是全球陸地最低窪的內陸鹽湖。由於水中鹽分比重極高,所以人泡在水中不會下沉。一走下水,腳掌馬上陷入富含礦物質的軟泥,迫不及待地塗抹上身,好好感受這天然的保養聖品。寧靜的死海,帶給遊客的是歡樂的漂浮,帶給以色列的是經濟的收益&hellip&hellip不禁想問:那它帶給自己的是什麼呢? 佇立於耶穌曾3次受到魔鬼試探的試探山前,思想著馬太福音4章1~11節的經節,崇敬地遙想:當時耶穌是懷抱著何等堅定的信念才能得勝啊!人常隨自己所欲地試探神,卻未必能承受得到的結果;若確是由神允許的試探,百般忍耐通過試煉後,則必得著生命的冠冕。看起來貧瘠荒漠的試探山,耶穌曾在此禁食40晝夜,如今山腰卻搭建起餐廳,是要讓遊客陷入「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試探嗎? 返回旅館途中,遊覽車停在路邊一棵看似平常的樹前,原來那是聖經記載中撒該所爬的同種桑樹。雖然桑樹看來不高,身量矮小的撒該應該還是耗費不少體力才爬得上去;相信耶穌看到的不僅是撒該的努力,更是那份飢渴慕義的心。  橄欖山誦主禱文 翌日清晨,竟幸運地在荒漠中看到高掛的彩虹。彩虹之於物理學者,也許只是光的折射;對我而言,卻是神與我們立的永約。馬太、馬可、路加等3部福音書皆記載著同一句話:「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是的,神是信實的,神所說的一切話語都必成全。 到了橄欖山,沿途的紀念教堂都是熱門景點。首先來到主祈禱文教堂(Pater Noster Church),無論堂內、外圍或迴廊都掛滿各國語言的主禱文。在當地導遊張師母帶領下,團員同心以主禱文祈禱,求主幫助我們先求祂的國與祂的義,這樣所需用的一切都要加給我們了。 途經記念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神蹟的伯大尼拉撒路教堂,來到了客西馬尼園。園中成排成列的橄欖樹,據說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也許亦見證了耶穌當時椎心的祈禱。祂雖然悲痛,仍然順服神的意思。道成肉身的耶穌真實體會了人的軟弱,也因著神的恩典而剛強,勇敢走上十字架之路,完成神對人類的救贖。生活在庸碌俗世的我們,更需要保有片刻安寧,設立屬於自己的客西馬尼園,專心仰望神! 通過閘口,終於進入聖城耶路撒冷。首站來到彼得3次不認主的雞鳴教堂;相傳耶穌曾被監禁於此處的地下洞穴。身處於當時草木皆兵的情境,彼得的反應如實呈現了人性的軟弱,但事後的自省戰勝了一時的怯懦,從而走上榮耀神的宣教之路。也許小信如你我,仍在神的恩典中戰戰兢兢,但求主的聖靈降在我們身上,更新我們的生命、賜給我們力量,讓我們能勇敢與神同行。 到了記念耶穌誕生的主誕教堂,進入教堂時須彎著腰經過「謙卑之門」,意謂放下自己,才能帶著崇敬的心朝見神。每到平安夜,各國信徒都不遠千里地聚集在此慶賀耶穌基督的降生。歷經不同時期改建的馬槽出生地,目前以14銀星代表,是信徒前來朝聖必觸摸的聖地。佇立在當時天使報揚大喜信息的所在,看著絡繹不絕來自各國的主內弟兄姊妹虔敬祈禱,衷心期盼那愛與和平的希望能日漸實現!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馬撒大國家公園可搭纜車往返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死海夕陽時分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懇切禱告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主祈禱文教堂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雞鳴教堂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耶穌誕生的馬槽遺址 &nbsp &nbsp 試探山

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3:怎麼不早說

◎肥貓牧師 傍晚,有一隻山羊獨自在山坡上玩,突然從樹叢中竄出一隻狼要吃山羊,山羊拚了命地用角抵抗,並大聲呼喊,向其他在附近的朋友們求救。 牛望了一眼,發現是狼,就跑走了;馬抬頭一看,發現是狼,也一溜煙跑了;驢停下腳步,發現是狼,悄悄溜下了山坡;豬經過,發現是狼,衝回了豬圈;兔子一聽,更是使出吃奶力氣跳進窟裡。唯獨在山下的狗聽見了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山坡來,從草叢中出其不意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痛得哀號一聲,倉惶逃走了。 等山羊回到了家裡,那些先前「落跑」的朋友們馬上圍了過來。牛先聲奪人:「你怎麼不早告訴我?我的角可以挖出狼的腸子!」馬也不甘示弱:「你怎麼不早告訴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腦袋!」驢接著說:「你怎麼不早告訴我?我一聲嘶吼,可以嚇破狼的膽!」豬也說:「你怎麼不早告訴我?我用嘴一拱,就能把狼摔下山去!」兔子更指出:「你怎麼不早告訴我?我跑得快,可以傳話找人來救你呀!」在一陣嚷嚷鬧鬧聲中,唯獨真正救了羊的狗安靜地躺在一旁,沒有開口說任何話。 正如俗語所言:「患難見真情。」要檢驗真正的友情,唯有在患難中才可知曉。也有人說:「真正的友誼,不是花言巧語,而是關鍵時候拉你的那隻手。」我們在教會內彼此稱呼弟兄姊妹,不是因為我們有血緣上的關係,而是因為我們都被基督的寶血潔淨,使得我們可以被稱為上帝的兒女。弟兄姊妹之間的彼此關懷與代禱,是主內的關懷與分擔,這種支持是非常感人且有力的。 但是我也認為,當我們關心別人的時候,也需要兼具熱情與智慧,尤其必須先考量對方與自己的狀況。我身為大牧者旁的小跟班,當然必須關心眾羊群,但是這幾年下來,心中難免會出現一種想法:「如果我有更多時間的話&hellip&hellip如果我有更多分身的話&hellip&hellip如果我有更多才能的話&hellip&hellip」我發現,人的關心也是有限,所以必須抓住關鍵。 對他人而言,有時候對方需要我們暫時的陪伴,有時候對方需要一個傾聽者,有時候對方需要一位與他同行幾步苦路的人&hellip&hellip,應視實際狀況給予最適當的鼓勵與安慰。對自己而言,我們要考量自己的能力範圍。當然!能夠分擔別人的重擔,這也是一種恩典,表示上帝給予我們足夠的力量,但這不代表我們必須把別人的重擔全部扛起,而是能力可及就去做,力量受限時也應誠實告知,不必把自己弄成好管閒事的分子,也不必把莫須有的壓力全背負在自己的身上,更不需要事後再一副「怎麼不早說」的虛情假意。

馬大症候群

&nbsp◎王玿 手機鈴響&hellip&hellip文傑一看來電顯示,又是教會&hellip&hellip,剛度過瑣事繁多又不太順遂的一個禮拜,禮拜天真的想好好休息,不想在任何事上繼續花費心力了。心一橫,任手機不停地叫囂怒吼,可是持續不斷的鈴聲像是定罪聲,一鞭鞭打在文傑的心上&hellip&hellip 當初因為被朋友倒債,文傑帶著一顆憤怒不平、傷痕累累的心進到教會。教會裡的人友善、熱情,常邀自己參加各個團契的活動與服事,牧者也不斷鼓勵會眾多多以上帝的事工為念,加上自己暫時找不到工作,雖然沒有錢,時間倒是很彈性,所以能幫就幫。 持續的讀經禱告跟不間斷的聚會服事,讓文傑的心情逐漸恢復平穩,半年後受了洗,也找到一家超商開始兼差的工作。 雖然工作需要輪班,但文傑看到教會服事的人手稍嫌不足,幹事常常為了請人幫忙,急得人仰馬翻,所以便常自發性地跟同事調班,刻意空出教會服事的時段,好隨時代替請假的同工。久而久之,文傑發現自己幾乎每個禮拜四或五都會接到教會的電話,最後,文傑反倒成了服事必到的同工。 文傑發現這個近200多人的教會,每次出來服事的同工卻不到30個,看來看去,總是那幾位固定的大叔跟大嬸,跟自己差不多年齡的年輕人更是少之又少。原先文傑還捧著一顆火熱的心到教會奉獻,因為這個發現,心火裡似乎加了點什麼東西,火影開始搖曳了起來&hellip&hellip 每次看見教堂被坐得滿滿的時候,文傑心裡的疑惑就越來越加深:會眾這麼多,為什麼服事的人卻那麼少?常常看到查經班裡高談闊論的熱血信徒,一聽到牧師的服事邀約,卻總是恬靜沉默,微笑以對。 文傑原本只是希望在教會急需時,能及時幫上忙,但人算不如天算,自己現在幾乎成了全勤的同工,是那個只要一有人請假、幹事第一個想到要打電話的人。 能夠在教會裡被神使用,文傑覺得自己心裡應該要喜樂才對,可是,每個禮拜四、五的電話鈴聲,開始帶來一些其他的雜聲&hellip&hellip 找不到其他人了嗎?還是我好叫,所以只找我?我來才不到1年,那些多年來在教堂裡口口聲聲說「愛主、愛主」的人,怎麼一說要服事就都不見人影了?太忙了,要休息?這個社會誰不忙?我也很忙好嗎?我也想休息好嗎? 這些聲音越來越大聲,而這個禮拜,工作上特別忙碌跟不順心,最後文傑的心選擇與這些雜聲站在一起,故意忽略了教會的來電。 鞭笞般的鈴聲終於停止,可是文傑心裡像血流淌不止般的疼痛。 我應該要接電話的,這是主的事工啊,天啊!我憑什麼說我愛主啊?我有何顏面在禮拜堂裡敬拜歌頌主名呢? 一聲聲定罪的搥音,咚咚地敲響文傑的靈。 &nbsp *  *  *  *  * &nbsp 明洋連著好幾個禮拜打給文傑,他都沒接也沒回電,想在禮拜後找他談下週的主日學代課跟下個月探訪行程的車輛調度,可總不見文傑的身影。事工迫在眉睫了,可人手還是不足,明洋心底隱隱覺得有異,嘆了一口氣。 楊傳道剛好自明洋身邊走過,聽見了這聲嘆息,停下腳步端詳著明洋的表情。「明洋幹事,你還好嗎?怎麼在嘆氣呢?」 「唉!我有事急需請文傑幫忙,可我找他好幾個禮拜了,一直找不到他。」邊說,明洋的眉頭越皺越緊。 「文傑?我剛剛還在禮拜堂看到他啊!怎麼了?沒跟大家一起享用愛宴嗎?」楊傳道說完也轉頭在會眾裡頭找人。 聽到楊傳道這樣說,明洋的心裡逐漸有了底。看來這小子真的是在躲自己,才會讓自己找不到人。如果真的有事不能來服事,說一聲不就得了,何必跟人玩這種躲貓貓的把戲。 「傳道!不用找了!他肯定先走了。」 楊傳道聽到明洋的話裡似乎帶了點火氣,一臉狐疑地轉過頭。「那打電話&hellip&hellip?」 「我不會再打了,又不是非要他不可,不能來說一聲就行了,何必玩這種躲人的遊戲。」 楊傳道沉默了一陣後,把明洋拉到了廊下。「我相信,文傑對神的事工還是有負擔的,不然之前他不會這麼熱心,幾乎每個禮拜都看到他來幫忙,他是很愛神的年輕人,你別往心裡去。我們就先找找看其他人,或許有人可以幫忙。」 頓一下之後,楊傳道緩緩地說:「其實服事偶爾也是會厭倦的,『馬大症候群』你不是不知道吧!或許文傑只是想休息一陣子而已。這些會眾不像我們這些正職的傳道人跟幹事還有禮拜一可以休息,他們是週一到週五為主做工,週六、週日還到教會裡來幫補我們的服事,會感到疲累厭倦是正常的,我們要好好為他們代禱,求主加添他們力量跟愛心。」 明洋努努嘴說:「我知道啊!可是也不必躲人躲成這個樣子嘛!連電話也不回一下,我又不是非得要他來服事不可。」 楊傳道拍拍明洋的肩,笑著說:「也許他不好意思拒絕吧!也可能只是單純地想放空待在家裡,但又不好意思說;又不想扯謊話說自己有事不能來,所以乾脆躲掉讓你開口的機會。」楊傳道忽然停住,專注的看向明洋。「或許&hellip&hellip」 「或許怎樣?」明洋看楊傳道停了許久,忍不住接他的話。 「或許很多會眾的『馬大症候群』是我們造成的。我們沒有注意自己是否老是依賴某位同工,只因為他比較好說話、比較叫得動,比較不會拒絕。也許我們一直都在消耗這些人對上帝的愛,卻沒有想過要多花些心力,去喚醒其他人對上帝的愛。」楊傳道沉吟後繼續說:「雖然願意服事的心是聖靈在人裡面做工,但有時我們卻忽略掉開口邀約也是神的工具,因為討厭被拒絕的感覺,常常便避免邀請以前曾經拒絕過的同工,而總是找一直跟我們說好的同工,所以來的總是那幾位,你覺得呢?」 明洋尷尬地搔搔頭說:「我好像是這樣沒錯!感謝主藉你的口提點我,原來是我的自私絆倒了人,實在是很不好意思。」深呼吸一口氣之後,明洋堆滿笑臉說:「願主賜下感動讓我去挖掘更多心中對祂有熱愛的同工,傳道,謝謝你!我先忙去了!平安!」 「平安!」楊傳道目送明洋離開後,也開始在人群裡找牧師的身影。 &nbsp *  *  *  *  * &nbsp 連著幾週,禮拜結束文傑便馬上快步離開,有時甚至連招呼都不打。文傑很不喜歡這樣的感覺,開始想乾脆也不要去做禮拜了,可是他已經習慣了每個禮拜天早上帶著聖經上教會,他也很享受聽牧師講道。可是這樣躲避事工的自己,有什麼資格跟大家一起做禮拜、開口稱頌主的名,說愛主呢?到教會沿路上的掙扎,不斷啃食著他的心。 這一天,台上牧師的講題是「上好的福分」(路加福音10章38~42節),馬大與馬利亞的故事,文傑一看覺得真刺眼。 這是不是在說我啊?好啊!誰不想當馬利亞呢?我就改當馬利亞,把服事丟一邊好了。 心裡正叫囂著時,台上牧師講到:「主耶穌對馬大是有極大愛心的,他心疼她讓自憐跟嫉妒夾藏在忙碌的服事中,偷渡到心裡竊據了主的地位,主用的不是責備,而是溫柔提醒的語氣。 主耶穌不是鼓勵人單單聽道卻不服事。雅各書1章21節說到:『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你們個人要小心人心的詭詐,不要騙自己,認為對服事的冷淡是因為主耶穌說要學馬利亞,得到那上好的福分。這不是主的心意,這樣欺騙自己,也是一種罪。 牧師要跟熱心服事的同工說聲感謝與抱歉。感謝你們為主服事擺上的心志,也抱歉牧師的不完全,無法讓眾人更加體會到神的愛,進一步來回應神,致使服事的重擔落在少數人肩上,也許讓你們心中時不時也出現了馬大這樣子的思慮煩擾。 牧師盼望主在你們心中作王,同時為你們備好服事的恩賜與這上好的福分,得以在服事的工上遇見神,與主同行。」 牧師繼續著他的講道,文傑的眼淚卻已經止不住地傾瀉而下,一股暖熱自胸際湧上,在眼眶裡翻滾出更多的淚珠。原來自己在忙亂間,沒注意保守自己的心,又一直把眼目看到別人身上而不是主耶穌身上,這才讓心有了破口,允許埋怨的念頭鑽進自己心裡,讓仇敵得以藉此控告自已,定自己不愛主的罪。這是神為自己預備的管教,一句句雖叫自己痛悔憂傷,卻全然隔絕了原本霸佔自己靈裡的邪思狹念。 主啊!?是全知又有恩慈的,願?在我心中作主,賜我這上好的福分。 殿樂後,文傑急急來到餐廳找明洋,忽然後頭有人拍他的肩。他轉頭一看,明洋拿了一張詩歌的光碟給他。 「文傑,這我剛買的詩歌,超棒的,你要不要聽?」 「好啊!」文傑接過唱片看了半晌。「嗯&hellip&hellip那個&hellip最近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事嗎?」 明洋一時楞住,但隨即展開燦爛的笑容,展臂搭上文傑的肩。「這個嘛&hellip&hellip不知道你開車技術如何?」 「開車啊!比頭文字D差一點點啦!」 「水!那我們來找找看有哪幾位耐受性高一點的兄姊來試乘看看。」 「好啊!要開哪一台啊?我先說我沒車喔!」 「安啦!就教會那台啊!」 楊傳道帶著笑容注視著這兩個人,在心裡默禱感恩。 主啊!?是奇妙有大能的神,謝謝?縫補了肢體裡的破口。?應許醫好傷心的人,裹好他們的傷處,願?用?的愛來醫治我們眾人的馬大症候群,使我們得著服事的力量跟馬利亞那上好的福份。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禱告的力量

&nbsp◎慕言 意外總是忽然臨到 驚慌失措無法面對黑暗的權勢 許多人知道 多做相同的一件事 有一股安定平安的力量降臨 或許無法立刻撥雲見日 總算能在等待中得到安息 原來那是眾人禱告的力量 奇蹟總在相信之後發生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讓禱告成為生命中的支柱 支撐不可預知的未來 有一位主 等待你用禱告的手 回應祂永不改變的愛 在你禱告同時 為你賜下憐憫與承諾 傷的淚與你同流 悲的痛為你流下血&nbsp 撐不起的重祂用十架一起背 回首 祂必撫平你的傷痛 用雲柱與火柱 化身幫助的使者 陪你度過人生每一段坎坷的路途&nbsp

在上帝學校,甜蜜報報

&nbsp源起&nbsp ◎方嵐亭(《台灣教會公報》總編輯) 《甜蜜親子報》建造上帝學校 《甜蜜親子報》如同一所「上帝學校」──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校長,一個版面是一個課堂,每位作者都是老師,創校宗旨便是傳承基督信仰。 富不過三代,但富過三代知文化。一場漫漫40年的出埃及之旅成了以色列三代人的信仰共同記憶。申命記中呼籲:「以色列人哪,你們要留心聽!上主是我們的上帝;惟有他是上主。你們要全心、全情、全力愛上主─你們的上帝。今天我向你們頒佈的誡命,你們要放在心裡,殷勤教導你們的兒女。無論在家或出外,休息或工作,都要不斷地溫習這誡命。你們要把這誡命繫在手上,戴在額上,寫在家裡的門框和大門上。」完全道出摩西的心情。信仰的傳承是民族的命脈,在3000年後的以色列復國運動成功地適用。 我們要向台灣教會公報社《甜蜜親子報》的讀者說聲:「對不起我們來晚了!」雖然坊間多的是兒童讀物,但親子報更強調這是一份讓父母帶著孩子閱讀、使信仰得以傳承的「好幫報」。 為了10年、15年後的教會做準備,台灣教會公報社辦好《甜蜜親子報》的異象更加清楚,行動更加踏實與積極。親子報的小讀者會是《台灣教會公報》的忠實讀者,親子報要進到國小、安親班、才藝教室,讓小讀者反過來向那未識主的家長推薦主恩的美味。雙月刊到月刊已經達成,月刊加倍的份量、最恰當的雙週與每期8版型態是我們的努力目標。箴言提到:「年輕人哪,不要忘了我的教導,要時時記住我給你的指示。」《甜蜜親子報》要用現代的語言寫出讓讀者學習「你這樣做,上帝和人都會喜歡你」的文字。 教學日誌 ◎幸福阿姨(親子報專欄作者) 教孩子用信仰來「大話新聞」 因為自己家中有國中、小的孩子,所以,我們跟許多台灣父母一樣,給孩子的第一份報紙就是所謂的《國語日報》,這也是我們五年級生童年時接觸「新聞」的第一個媒介。不過,《國語日報》的保守性、單一性以及台灣主體性不足,一直是我們讓孩子閱讀時的憂心,也讓我們一定要主動與孩子針對他們的社論與新聞觀點進行「家中大話新聞」。 於是,在一次與《台灣教會公報》方總編輯討論的過程中,我努力建議長老教會應該有一份「兒童教會公報」,以《教會公報》百年的信仰與批判精神,讓我們的孩子也可以學習用長老教會的信仰價值來關心社會與國家,培養台灣現代公民的精神。但這不是另一份基督教兒童刊物,而是一份真正的基督教兒童報紙,其中應該是以新聞元素與專題為主體,讓孩子將信仰與生活、社會參與結合起來,不能當個象牙塔裡的基督徒。而這也是長老教會的強項,在到處充滿了兒童與教養出版品的市場上,卻沒有任何基督宗教的報刊培養孩子的公民精神與世界觀,這實在很可惜。 我們常說:「新一代的年輕人是草莓族。」但是,我們卻忘了,自己就是草莓園的園丁啊!如果我們只提供草莓的種子、草莓的養分,怎能期待「種草莓長栗子」呢?因此,我建議總編輯可以將公報成人的新聞與社論改寫成中小學生可以了解的表達方式,並提供新聞討論的題目給家長,讓親子之間的話題可以更具多元性。更大的孩子若對某些新聞或專題很有興趣時,便可以去讀教會公報的專題分析。這樣一來,我們可以藉此讓孩子稍微脫離一般媒體的扭曲報導,培養獨立自主的思考精神。 在總編輯與各位同工努力下,教會公報社這份《甜蜜親子報》終於誕生了,而且獲得教會的好評,甚至期待從原本的季刊變成雙週刊、從4版變成8版。當然以目前的運作方式,比較像是親子刊物,少了一些報紙與社會教育的功能,不過,囿於經費、人力與篇幅的限制,我們只能慢慢朝這個方向努力,從親子讀物轉變成「教會公報兒少版」。希望我們的孩子將來在學校上課討論時,能夠這麼說:「我曾在《教會公報》看過另一種觀點&amphellip&amphellip」我們不缺親子刊物,但我們缺少一份兒少的基督教報紙。兒少的媒體教育可以是《教會公報》獻給長老會宣教150週年的一份創意禮。 教學日誌 ◎江淑文(親子報專欄作者) 寫給羊咩咩的愛 從1991年開始接觸基督教的教育和文字工作,無論是正職的編寫教材、出版兒童雜誌,或是接專案、外稿,一直都很快樂可以在這個領域中發揮所長。想到自己的設計、每一個文字,在某個地方被使用或是閱讀,更是小心、謹慎。 從之前主編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出版的《小羊月刊》開始,當時它是唯一一本兒童信仰刊物,到現在出版品眾多並擴展到多媒體的時代,選擇多了,但是編寫、設計原則應該不變。 以我比較偏愛寫給國小階段孩子的教材和故事為例,在盡情發揮創意的時候,更是提醒自己要有一個準則:抓住主題、準確的表達中心主旨;沒有重點的內容就不精采,主題分散的內容孩子無法吸收。例如,講「節制」的教導,是要講不貪吃、不浪費錢還是品行上的克制,一則故事只需專注一個重點,完成之後,當然一定要再三細讀。教材方面,實際演練,設想自己是教的人,自己覺得好用、傳達順暢,才可以交卷出去。故事方面,要自己讀了會感動、或是笑得出來,才是一個好的故事。舉我自己在台北東門教會服事的兒童講壇來說,一定要先把故事寫成文字稿,講給我家的先生聽,他以聽眾、家長的角度給予建議,原則是這個故事表達出的重點是什麼?對孩子有幫助嗎?10年來始終如一的檢視態度,嚴控我的創作品質與服事態度。 喻道故事的部分,以現代行銷術語來說,是一種非常高階的置入性行銷,將聖經的教導、上主的形像、耶穌的愛化於文字當中,讀者看不到「聖經的經句」、「上帝」、「耶穌」等字眼在故事中,但是聽、看的人可以感覺得到信仰的教導,領受上主和耶穌的愛。為何喻道故事有那麼多題材的故事產生?因為這不是商業的推銷,用的是生命源源不絕的故事,來自內心的真誠感受,只要有人的所在,就有上帝的作為。如果說有預期性的收穫,就是期待人正向的改變,過著有盼望的生活。 現代化的喻道故事也不再只是故事,已經轉化成很多生活中的實踐題材去感受信仰的教導。比如已經發展一年的親子報的專欄就很多樣,不是用模擬的,而是實際互動的親子生活去實踐信仰教導,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和家鄉,真的做到在信仰追求的過程中,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一起長大。每次看到親子報,和孩子一起閱讀,有一起討論的話題、可以一起動手做的題材,摟著孩子,真的體驗到主耶穌抱著需要呵護的小羊那種對孩子的關愛。 家長回應 ◎林瑞隆(台南中會東寧教會牧師) 信仰啟蒙,從小開始 信仰具有濃厚的個人動機和追求之特質,是無法強迫的。雖如此,信仰卻是可以教的;同時,如果能夠越早讓一個人啟蒙,效果可能越好。 過去,我們受到太多似是而非之理論的攪擾,總認為教小孩子有關信仰的事情,就是剝奪他們的信仰自由,應該讓他們長大後自己選擇才對。可是,信仰和人格塑造、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養成有密切關係,沒有人會反對這幾件和生命有關的教育最好從小就開始。因此,如果我們對自己的信仰確實有清楚的認識、了解和信心,知道它是好的,而不是怪力亂神的迷信,那麼從小就教小孩子信仰並沒有什麼不對。 很高興看見《甜蜜親子報》的出刊,雖然目前只出刊少數幾期,內容也不算豐富 (字體大,且只有4頁),但可以看見該報意在提供一份可以讓親長和孩子一起閱讀、討論信仰的報紙。這符合了信仰傳承的精神和意義,的確是值得鼓勵的。教會實施兒童信仰教育的場所,基本上是每週1~2小時左右的主日學,但主日學時間有限,要與小孩子做深入的信仰對話或討論的機會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完整的信仰教育一部分應該在家庭中實施才行。這幾年來,教會提倡家庭祭壇的用意,更是期盼能在家庭落實信仰的教育,相信《甜蜜親子報》的發行可以提供親長與孩子在這個領域和事工裡的合適資訊與教材。 家長回應 ◎黃瑭新(嘉義中會海豐崙教會牧師) 我們教會在《甜蜜親子報》試刊之時,因認同教會公報社重視親子教育、孩童品格的理念,經長執會通過奉獻了1萬元給親子報。本教會位在雲林斗六,鄉下教會圖書資源不如都市豐富,非常需要像《甜蜜親子報》這類的兒童刊物。 《甜蜜親子報》提供給非都市區的教會新的閱讀選擇,雖然海豐崙不是大間教會,但希望能透過少許奉獻來支持這項文字事工。親子關係非常重要,現代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就是因為親子關係不好;如果父母親能帶孩子一同培養優良的閱讀習慣,不僅能吸收新知也能增加親子互動,就會讓社會變得和諧。 目前海豐崙在主日禮拜後,以戶為單位發放親子報。我2個孩子分別讀小四和小五,處於喜歡看漫畫的年紀,孩子容易被色彩豐富的圖畫吸引,建議《甜蜜親子報》可增加主題式連載的漫畫專欄,讓小朋友產生期待。另外我認為《甜蜜親子報》不只是父母親帶孩子閱讀,也可以是祖父母帶孫子閱讀,或是高年級學生帶不識字的長輩來讀報。(整理/陳怡萱) 家長聯絡簿 親子共讀的好幫報 ◆排灣中會平山教會/塔卡納夫.璟榕牧師 目前親子報含試刊共發行5期,我無法評定哪一期的內容是最好的,但我認為這個刊物對我自己和會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朋友,我們可以從內容中得到很多激勵和感動,特別在這世代充滿家庭危機的時代。 目前我們是分送給各家庭小組,並於小組中由會友輪流作閱讀分享。孩子們總喜歡父母陪伴講故事,他們喜歡內容中有多一點的故事及圖文,我想這是親子報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請繼續發刊,由於本會多屬青壯年會友,特別需要在夫妻生活之教導或見證的分享,也希望它能成為親子互動之良好媒介。加油,上帝賜福你們! ◆彰化中會原斗教會/梁珮瑜牧師 收到這幾期的《甜蜜親子報》時,我們都會發給每一個主日學孩子。在我們教會的環境當中,有些孩子們缺乏資源、陪伴和多方面的接觸與文化刺激,透過《甜蜜親子報》讓孩子們有不同的看見與學習。 這幾期也看見親子報的用心,預備了幾種可以親子共享的魔術與好吃的冰淇淋DIY,這個暑假我也預備和孩子們一起來試試看自己製作冰淇淋呢!謝謝親子報同工們的用心。 願上帝賜福予親子報同工,加添他們的信心與勇氣,穩妥地走在服事神的道路上。 ◆台中中會蒙恩教會/趙克平牧師 在這家庭崩解的年代,願意開展、投身家庭與親職教育刊物是很偉大的作為,親子共讀應是《甜蜜親子報》的初衷,本教會目前是在主日週報中用夾報方式來分享。 建議親子報未來能增加以下內容:1.靈性與情緒管理的經驗;2.青春期兒女的感情世界(因為孩子們都越來越早熟);3.父母在家庭、工作、事奉及新手父母的時間管理;4.家庭會議;5.家庭旅遊與生態靈修;6.成人、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營養篇(一般營養、中藥調理)、作息篇。 ◆嘉義中會民雄教會/黃智鴻牧師 本教會目前是把《甜蜜親子報》夾在週報,分發給會友,因為內容很吸引人,還看到有些會友做禮拜時偷看。我覺得親子報的內容很好,我們要做的只有兩件事:奉獻及代禱。 ◆客家宣教中會龍潭教會/林秀貞牧師娘 家裡兩個小朋友投了一些畫作給《甜蜜親子報》,看到登在報紙上時,他們都蠻興奮的,也喜歡與他人分享。因為沒有注音,姊姊可以自己讀,弟弟則由我陪著共讀。6月那一期教做冰淇淋,便看到他們認真地看著說明,想著要怎麼弄,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我覺得《甜蜜親子報》很吸引小朋友。未來希望能看到親子報介紹各個教會的主日學,了解一些各教會的特色。目前我教會是由會友自由索取,在主日學,則鼓勵小朋友發揮自己的創意投稿。 公告 ◎親子報編輯台 堅強師資,豐富課程 《甜蜜親子報》從2011年12月試刊到發行第5期,從雙月刊到8月即將開始每月發行,接下來更希望在年底前從4版擴充為8版,更快的出刊頻率、更多的書寫空間要提供什麼樣的內容?怎麼餵養像小麻雀一樣充滿好奇的孩童,培養聖經世界觀?如何像箴言所說那樣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上帝的學校不教魔法,但遠遠比霍格華茲來得神奇,因為上帝的道是真實的、永恆的。感謝上帝,在祂的帶領下,我們的師資陣容越來越堅強,目前為止,有牧師、出版社總編輯、博士、醫生及作家等,以信仰為根基,開出琳瑯滿目的課程,有紮實的必修課如:聖經導讀、教義解析(小要理問答)、信仰問答及信仰歷史課,也有滿足多樣興趣的選修課如:親子教養、小說、繪本、音樂藝術賞析及吃喝玩樂介紹。 上完課,我們在聯絡簿寫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的貼心建議,或者派點「作業」,列出幾個親子可以一起省思、討論的問題;孩子們可以寫下回應,變成投稿作品,也可以再提出問題,丟給老師群傷腦筋。 學校蓋好了、校長坐鎮了、老師擬好課綱了,接下來,我們期待小麻雀一隻一隻飛進來! 《甜蜜親子報》每月出刊,歡迎免費索閱, 詳洽:06-2356277轉151、152;facebook粉絲專頁「甜蜜親子報」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南門教會快樂白話字班

&nbsp圖文◎姚志龍 T&ogravea t?台南&ecirc大姊來電話:「阮教會楊榮敦牧師kap牧師娘,真熱心推sak(chhui-sak)白話字 (POJ),希望南門會友禮拜&ecirc時,聖經會(?)讀較(khah)正確&ecirc音,chit-&ecirc想法真正確;楊牧師邀請黃素梅長老kap我負責教學,我m?-bat教過,h??我驚一趒(ti&ocirc)!你長期t?電台教學,請來k?阮鬥相仝(k?ng)咧!」阿姊開喙講,有機會推sak母語,是真通(thang)歡喜&ecirc代誌。 3月初8婦女節彼暗(hit-&agravem),南門教會「快樂白話字基礎班」10外?學員t?楊牧師祈禱、致詞後,正式上課。課程對巴克禮、甘為霖、打馬字牧師推sak白話字&ecirc歷史講起,1885年《台灣府城教會報》用POJ出版台灣第一份教會報,是真值得(ta?t-tit)台灣人記念&ecirc代誌(t?i-ch&igrave)&hellip&hellip。 南門教會&ecirc學員kap以前「夏季學校」規陣(kui-t?n)囡仔(g&iacuten-&aacute)學習&ecirc情形有差異,較s&ecircng師資班&ecirc課程。教會2位同工,黃長老、姚敏惠執事熱心負責,幫助教學順利進行,親像前輩&ecirc精神,che是POJ延續到今(ta?)未折斬(chi?h-ch?m)&ecirc原因。北京語愈來愈強勢,原本大多數&ecirc人leh講&ecirc母語──台語,顛倒漸漸無人講,是咱上憂心&ecirc所在。其實,大家t?禮拜中n?用POJ聖經讀經文,語音一定會較(khah)精密,未發生kh&ecirc-kh&ecirc、未順&ecirc語詞,同時營造會眾學習正確台語&ecirc環境。 7擺上課後,就做用短短全羅&ecirc文章做一?簡單&ecirctest(測試),逐&ecirc學員輪流徛(khi?)起來讀,攏讀kah真滑溜(ku?t-liu)。表示下課後有用心練習,指導&ecirc老師比in較歡喜:其中有一?學員,楊天富兄弟t?課程後,提一篇短文請我改,伊寫kah足正確,kan-n?幾?聲調走音;想b?到,基礎班原來並無要求寫POJ,楊兄弟卻拍拚kah有法度用POJ寫一段學習&ecirc感想。H??咱知影學習POJ真正無困難,只要方法對、肯用心,真緊就會曉讀聖經、寫文章。推展白話字這項事工,真值得逐間教會做伙來推動,n? chi&acirc?做風氣,免外久所有&ecirc教會攏是真?(s&uacutei)&ecirc種子。 台灣語言受強勢語kap媒體主導,足濟(chiok ch?)款母語已經陷落真大&ecirc危機,尤其是青少年&ecirc失語,聽有講無,是足普遍&ecirc情形;逐項典禮、儀式攏用強勢&ecirc北京語,無形中soah傷害著母語。早前,外國傳教師費心神,建立chit套白話字,流傳到現在,濟濟教會猶(i&aacuteu)保持全程台語講道、唱台語聖詩、讀POJ聖經、念啟應文&hellip&hellip,h??台語猶留一?(chi?t-&ecirc)氣絲仔(kh&ugravei-si-&aacute)。卻是,有時欲稽考(thang khe-kh&oacute)經節語音敢有(k&aacutem-?)正確?t?教會內煞揣(chh?e)無白話字&ecirc聖經。咱chit代,敢真正為著較方便&ecirc理由放棄POJ? 掀開歷史POJ坎坷(kham-khia?t)&ecirc歷程,h??咱真痛心、真感動。白話字雖然m? -bat進入官方&ecirc教育體系內,t?教育無發達&ecirc時期,猶原透過教會&ecirc氣力k?祖先使用&ecirc母語保存落來。教會除了有宗教、教化&ecirc功能以外,koh有保存母語&ecirc功能,是宗教廣傳以外上大&ecirc貢獻。目前,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i&aacuteu有濟濟兄姊、牧長會曉讀白話字、寫白話字,chiah &ecirc人才,對語言學、對傳承族群文化&ecirc角度,是教會kap國家&ecirc寶貝。 逐擺教學&ecirc時提出(the?h-chhut)《台灣府城教會報》,凡n?會曉白話字&ecirc人,一定讀kah足感動,因為n&aacute親像早前&ecirc先人,用熟似(se?k-s?i)&ecirc語音,t?咱&ecirc耳孔邊輕輕仔講in當時所發生&ecirc事事項項。向望(?g-b?ng)府城&ecirc兄姊kap牧長做伙徛(khi?)出來,疼惜咱自己,為母語盡心力(sim le?k)。白話字會對府城,重新發芽(puh-&iacute?)、開花、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