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教會建堂 絕不可忽視通用設計

&nbsp通用設計正式立法 唐峰正:通用設計看重每一個不同的族群,教會更應秉持公義落實 【邱國榮台北報導】是什麼樣的住家能從在地上爬行的嬰兒,一直到成為頭髮花白的老人都不需要改建裝修呢?像是旋轉後會自動斷電的插座、腳部附有伸縮性滾輪的座椅,甚至是可將樓梯變成坡道的板子,這些都是第5屆「通用設計」競賽得獎前3名的作品。本次比賽的主題是「住居」,一共有811件設計作品參賽,將通用設計的概念與住家日常生活情境連結,主辦單位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的董事長唐峰正說:「即使年齡漸增,一樣能住得安全又便利。」 坐著輪椅的身障者唐峰正,於1月13日在第5屆通用設計競賽頒獎典禮上表示,擁有一個安全、安定、安心的家是每個人都不可以拒絕的,加上台灣正面臨人口結構改變,老年化是一大問題,住家導入通用設計不但可以省下將來年老或意外所需進行改建的費用,還可以讓政府政策有依循,並且刺激相關產業提升,讓台灣業者了解到,原來居家安全也能帶來商機。 「5年來,投件作品的設計水準越來越高,我相信這條路,上帝會繼續賜福。」唐峰正表示,通用設計的理念一旦落實,可以為台灣與內部的社會帶來真正沒有歧視族群的正向力量,因為,「通用設計看重每一個不同的族群」、「任何人都是上帝的創造」,只要通用設計的理念能夠深入人心,台灣必定會是一個祥和安居的社會。但是,通用設計的能見度目前在台灣仍然偏低,需要不斷透過教育與推廣讓國人了解。 唐峰正是士林靈糧堂會友,他點出近年多數新建堂的教會,竟然沒有普遍顧及到所有族群的行動狀況,「殘障廁所有嗎?就算有,輪椅可以進出或迴轉的半徑夠嗎?」令他感嘆教會口口聲聲「上帝創造人的價值」,但是新建物卻出現口是心非的紕漏;他直指其所屬的教會斥資建造新堂,欠缺通用設計概念;他也向教會建言,禮拜堂走道要讓輪椅族方便行動,坐在禮拜堂裡的所有人,都可以直視禮拜堂的中心。 1月10日,立法院3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其中第52條之1將通用設計納入立法,規定經濟主管機關要收集各國軟硬體無障礙及通用設計規範,並訂定各類產品和服務的國家無障礙與通用設計標準。對此,經常身兼政府身障權益諮詢顧問的唐峰正指出,台灣的做法是國際首例,「但通用設計立法,主要還是方向宣示。」他說,若沒有教育的配合,國人就沒有通用設計的通識,立法恐怕也只是空中樓閣,他呼籲教會界本著重視族群平等、公義價值的信念,力促通用設計實踐,不可空談關心身障,卻漠視身障權益。

基督徒齊聚合一祈禱歌頌主榮

享受靈命光合作用、領悟主內一家真諦、承擔代禱使命 跨教派靠主迎向合一 &nbsp【邱國榮台北報導】「耶路撒冷教會的昨天、今天與明天」是2011年基督徒合一祈禱會的主題,1月22日在台北衛理堂舉行。祈禱會分成4個段落,分別為「一脈相承與多樣性」、「聖言與祈禱」、「分享與擘餅」、「復活與和好」,每個段落以讀經、信息、禱文、詩歌方式呈現,分別由台灣聖公會賴榮信主教、衛理公會林長贈會督、天主教會林之鼎神父,以及長老教會總會議長賴顯章牧師等主理分享,最後由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祝禱。&nbsp 祈禱會開始,首先由長老教會總會助理總幹事許承道牧師宣召,接著就是神聖莊嚴的序樂,之後由基督正教會李亮神父用希臘文吟唱讚美詩,頌讚上主臨在;曲畢,全體與會者肅立同誦基督教會的〈主禱文〉或天主教會〈天主經〉,隨後分別以華語與台語唱和〈聖哉、聖哉、聖哉〉;如此開場,彰顯出台灣天主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聖公會、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基督正教會,共同朝向合一的心意。 賴榮信分享的信息是「一脈相承與多樣性」,他指出,合一的第一要素是根植於上帝的話語,上帝的話就是人生的真光,猶如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需要陽光一般無比重要;他不諱言說,教派各自的教義所產生的偏見,造成教會自大驕傲的心,但是當不同的教派願意同守上帝話語的真光,便能夠實踐「彼此相愛」的使命,行出靈命的光合作用,帶給世間出人意料的平安。 「聖言與祈禱」是林長贈帶來的信息分享。「基督徒不是為了需求及擺脫現實而祈禱,而是本著聖經,成為代禱者。」林長贈說,代禱與代求,是將福音、救恩、公義透過禱告宣達出去。他指出代禱者所禱告的,都要是上帝關心的,至於自己的需求,聖經上說「天父已經知道你們所需要的」,所以基督徒應該為社會、世界與受苦難地區禱告。 林之鼎則以「分享與擘餅」指出,基督教會將聖餐視為「記念」耶穌,但天主教會則相信,聖餐中的餅與酒就是基督的肉與血。雖然基督徒都知道自己不是聖者,不配嚥下基督的肉與血,可是也因為聖餐,知道我們可以成聖,進而領悟,「在主內我們都是一家人。」 賴顯章以其原生家庭的苦境,然後如何經歷上帝陪伴的故事,闡述「復活與和好」的信息。他指出,痛苦的過去任誰也找不到答案,但是基督徒卻可在上主的陪伴下,迎向未來,隨時經歷「復活」,進而與自己和好,甚至與敵人和好;他認為教會合一,不是難成的事。 &nbsp

見證生命 下半場更精彩

光鹽基金會公益講座 【陳韋鑑採訪報導】善於連結社會資源與社工需求的光鹽基金會,近年來舉辦多場公益講座,邀請基督徒來分享生命見證,透過生命改變的故事來見證上帝,而這次則是以〈下半場更精彩〉為題,邀請3位兄姊分享。 12月19日下午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由光鹽基金會與裕元教育基金會合辦的〈下半場更精彩〉公益講座,邀請莊馥華、田春生及楊萌智前來分享,現場人數超過300人。 分享者莊馥華是多重障礙的詩人,小時候因火災吸入過多二氧化碳,導致口不能說、腳不能走、眼不能見,但她以僅剩的聽覺,靠摩斯密碼一字字寫成詩集,感動無數人。當天,她透過特殊的「溝通板」與台下聽眾溝通互動,希望藉由她的見證讓觀眾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而田春生醫師不只投身救人身體的行列,更積極投身弱勢兒童教育、救生命的服務工作,因為他覺得教育可以救一個孩子脫離困境。至於楊萌智女士原是成功的企業家,卻在55歲的人生巔峰,毅然隻身前往嘉義縣的過溝鄉下成立路得關懷協會,幫助當地的弱勢孩子及婦女。 負責本活動的同工葉宓章表示,光鹽一直在做連結的工作,幫助有心想做事工的人到合適的禾場,因此累積許多這方面的人力資源,3位講員中的莊馥華是被逼提早面對人生下半場,另外2位都是在50歲以後,開始投入幫助別人;當天,台下觀眾的回應非常熱烈。(相片提供/光鹽基金會)

「東發條例」 誰發?

&nbsp【邱國榮台北報導】民間團體形容《東部區域發展條例草案》是一部官商勾結、變賣國土、圖利財團、破壞自然資源之嫌的草案。在得知立法院將針對該草案展開兩黨閉門協商,搶在本會期結束前讓草案拍版定案時,地球公民基金會串連了超過20個反對《東部區域發展條例草案》的民間團體,1月12日上午緊急召開記者會,抨擊該草案一旦通過,將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史上,展開最大規模的土地變賣。他們呼籲立委諸公將草案退回相關的委員會內討論,並針對爭議性的條文召開公聽會,別讓「東發條例」變成圖利財團的尚方寶劍。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台灣的東部與西部平原的經濟差距逐年擴大,台東與花蓮當然需要發展,對東部發展條例的立法精神予以肯定;但是,草案對土地開發的內容不明,民間團體十分擔憂,疑慮其中包藏著賤賣國土的鑿痕。對於「東發條例」,中國國民黨與台灣民主進步黨,均提出各自版本;不過,反對的民間團體則強烈反對「國民黨版」與「國民黨籍立委王廷生版」,直指這兩個版本將會使東部的公有土地全面財團化。 地球公民基金會國會研究員李怡蒨指出,「東發條例」開宗明義聲稱,將以「資源永續」的方式大幅促進花東發展;但是,作法上卻排除了土地相關法規,它猶如一把尚方寶劍,使既有關於土地的法律碰到該條例,得一律轉彎,方便將國有或公有等土地,快速釋出給財團利用;如此,勢必加劇東部觀光產業發展爭議,而最著名的例子便是花蓮的七星潭濱海渡假村開發案,以及台東的杉原美麗灣飯店案。 此外,草案內容對土地變更釋出的範圍,竟然未排除「環境敏感區」,亦備受質疑。公民基金會指出,花東地區之所以有高達87.5%的國有土地,是因為狹窄的花東土地非山即海,這些地質極不穩定、環境非常敏感,建築安全與環境承載量等皆需經過審慎評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幹事黃哲彥牧師(圖左3),代表長老教會出席這次記者會,表達支持反對該草案的聲音。他說:「我們贊成發展,但是反對財團式、殖民割據式的發展方式;台東有87.9%的土地是屬於國有的土地,如果縣長握有將土地釋出的權力,後果將不堪設想!」 當天,立法院針對該草案進行兩黨協商,結果宣告破局,未能在這次院會會期結束前進入3讀。不過,反對該草案的民間團體不敢大意;因為立法院長王金平裁定再行協商,表示該案最快於下會期審議。本案未來發展,值得各界再關注。

江鵬堅安息10週年眾人緬懷

教會多年的關懷引領 與會者效法其疼惜弱勢與無私精神 週年 眾人緬懷 【李信仁台北報導】民進黨首任主席江鵬堅律師安息10週年追思禮拜,12月15日晚間在義光教會舉行,現場展示江鵬堅生前珍貴照片,與會者懷念並期許效法江鵬堅疼惜弱勢與無私的精神。 1940年出生於台北大稻埕的江鵬堅,2001年12月15日因癌症病逝,他在台大醫院休養時,受多年分享福音的好友李勝雄長老等人所感動,離世前晚受洗成為基督徒,由當時的義光教會牧師許承道(現任長老教會總會助理)施洗,高俊明牧師夫婦和李勝雄陪同家屬見證;今年12月15日是江鵬堅逝世10週年的日子,家屬低調記念追思,他的妻子、義光教會會友彭豐美感謝教會對江家的關心。 追思禮拜邀請長老教會前總會議長林宗正牧師證道,在街頭運動中常與江鵬堅並肩合作的林宗正說:「讓我們跟隨椪柑的腳步向前走!」他和許多民主運動人士都喜歡稱江鵬堅「椪柑」。永遠與弱勢站在一起是「椪柑」的特質,1973年江鵬堅加入台北平民法律中心,為弱勢、政治受難者、海外黑名單人士義務辯護,留下令人敬佩的典範,他點燃的人權、自由、獨立的火不會熄滅,代代相傳。 禮拜中,歌手王明哲特別獻唱〈美麗的Formosa〉,詩人李敏勇朗讀江鵬堅所作的詩;過去曾受到他幫助的黑名單人士、前駐日大使許世楷與盧千惠夫婦、前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也到場參加。 義光教會展示由攝影師邱萬興拍攝的江鵬堅珍貴影像,記錄人權民主參與的歷程。1980年參與美麗島軍法大審辯護,1984年參選立委宣示「一屆立委,終生黨外」全力突破戒嚴體制,冒險投入組黨;1986年黨外人士的龍山寺519反戒嚴行動擔任總指揮,同年民進黨成立,受推選為創黨首屆主席;1987年2月與鄭南榕、李勝雄、陳永興醫師等人推動「228和平日運動」,當時《台灣教會公報》報導此事遭到政府查禁;1995年擔任全國不分區立委;1998年擔任監察委員並辭去黨職,確保中立,令人懷念。 與江鵬堅友誼深厚的李勝雄強調,江鵬堅安息前夕能夠信耶穌是最重要的事情,人死後面對上帝的審判,信主就能有永生幸福;他都叫江鵬堅「江仔」,至於很多人稱呼「椪柑」,剛開始「江仔」不太喜歡別人這樣叫,後來就不了了之,言談中表達對他的懷念。

民國百年?教會省思重尋意義

鄭仰恩:對台貢獻空洞 徐佳青:無實質制憲內涵 曾宗盛:尋找回轉可能性 【邱國榮台北報導】2011年是中華民國「建國」第100年,馬政府敲鑼打鼓營造舉國歡騰的氣氛迎接,而這個看似具有時代意義的大事,民間卻毫無共識。神學刊物《道》雜誌,鑑於馬政府與部分民間團體、教會合力大肆宣揚「建國百年」,認為有必要發出神學反省的聲音,12月16日下午於台北東門長老教會,由主編、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陳文珊主持「上帝國的理念看建國百年」座談會,邀請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副教授曾宗盛及台北市議員徐佳青,就各自熟悉領域提醒政府、社會與教會應有的反省。 「在台灣慶祝『建國百年』是相當弔詭的一件事。」鄭仰恩就歷史詮釋指出,如果跳脫台灣的土地去談論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第100年這件事,不會給人詭異感覺,但是馬政府硬是將中華民國的建國歷程與台灣牽連一起,這樣做除了牽強以外,如果大多數的人民在目前國政下,感受到的是不公義與受壓迫,便毫無慶祝的理由。鄭仰恩進一步指出,中華民國在台灣開始產生有意義的關連,也僅近20年而已。前總統李登輝兼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時期,在國民黨進行台灣化的黨再造過程,所以,從中國敗逃至台灣的中華民國,其台灣化的時間也僅近20年。可是馬政府不繼續前進,卻選擇倒退,以虛幻的意識型態強壓人民的身上,因此,百年的中華民國對台灣的貢獻既然是空洞的,教會就要提出批判,怎可以應聲附和! 「辛亥革命、推翻滿清,與台灣有何干係?」徐佳青例舉美國慶祝建國時說到,慶祝建國的實質內涵是記念制憲,記念人民在國家制憲過程所經歷甜蜜與苦難後的共識;1992年,台灣國會全面改選,看似中華民國台灣化,但可惜沒有制憲的實質內涵,只有意識型態的表象,縱使已經直選總統,甚至2次政黨輪替,但是各層民意代表與總統效忠的憲法,依舊是沒有經過台灣人民制憲共識的舊中國憲法,縱然認同台灣的民意升高、教會也有「認同神學」,但就是沒有從這塊土地產生共識的憲法,顯然,台灣還有大段路要走。 曾宗盛則表示,中華民國沒有形體、面貌、靈魂,而且不知道靈魂何在,難怪台灣土地上有許多光怪陸離的事發生;最近的糗例,就是國史館將毛澤東、鄧小平列在建國英雄榜,可見,建國百年在台灣慶祝是極為諷刺的事,「因此教會應該要去懺悔,從懺悔當中找到回轉的可能性,這樣更有意義,也不會花很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