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 3237

霧台教會60年 山上山下齊宣教

&nbsp關心都會族人信仰 達努巴克牧師每週兩地奔波樂服事 &nbsp 【陳怡萱採訪報導】魯凱中會霧台教會去年設教屆滿60週年,原本9月要進行感恩禮拜,卻碰上凡那比颱風來做亂,延至今年2月4日,超過500人熱鬧慶祝。霧台教會牧師達努巴克.拉歌拉格表示2個異象,1是成為不斷宣教的教會、2是成為具有高度影響力的教會。目前霧台教會在屏東市內有一宣教聚點,達努巴克每星期自己開車上下山主持主日禮拜,他說,大多數信徒都到都市謀生,有必要好好照顧他們的信仰靈命。 霧台教會設立於1950年,目前的禮拜堂由已故國寶級魯凱族藝術大師杜巴男帶領他的兒子杜勇男、杜再福、杜勇君,4名藝術家花5年4個月時間打造,全部採用當地石材、木頭。去年屆滿60週年,各團契分別舉辦青年文化營、敬拜讚美營等各種活動來慶祝。12月初教會與部落合辦「十字藝術競賽特展」,徵得48件作品以「十字」為主題自由創作,從12月至今年2月4日展出,包括串珠、編織、刺繡、雕刻、彩繪等,甚至有大型十字架分布在部落內,由族人、遊客共同投票選出最佳作品。教會裡還有座號稱最大的檜木十字架,達努巴克說,這棵檜木原本位在台東、屏東山區交界,根部在日治時代被日本人拿走,留下樹幹躺在原地多年,教會重建時,全村動員50多名男丁搬運,把超過10公尺高的樹幹製成十字架。 而2月4日的感恩禮拜,因適逢春節時期,並未特別邀請太多賓客上山。禮拜中由魯凱中會第1屆議長鍾思錦牧師講道,勉勵霧台教會朝向宣教的異象努力向前。魯凱中會去年在台南市成立第17間教會,名為南凱教會,場地是台南中會新興教會無償租借的舊禮拜堂,夥伴宣教成為美談。這間南凱教會即是從霧台教會分出的第3間教會。 達努巴克指出,教會有9成會友在屏東內市有房子,而多數族人也到屏東市內發展,為就近照顧他們信仰靈命,目前屏東市有固定的聚會地點,主日禮拜時間在星期日下午;目前教會共有3場主日禮拜,皆由達努巴克親自主持,每星期親自開車上下山,主持禮拜也探訪會友。雖然兩地奔波,加上通往霧台部落的道路仍不太順暢,但達努巴克笑說「辛苦得很快樂,快樂的辛苦啦!」 達努巴克表示,很多會友週末仍會回到山上做禮拜,倒是越來越多原住民到都市謀生或搬遷到都市,這是值得關心的重要問題,魯凱中會也看見族人在都市的需要,已有幾個都市聚點,如何繼續關心族人的信仰生活,對中會、教會來說都是一大課題。 &nbsp

跨海傳福音 原民宣教大使命

&nbsp傳遞福音火種 &nbsp原民向馬國伊班族人傳揚好消息 &nbsp作當地族群橋樑 每年2月第3個禮拜為長老教會總會所訂之「原住民事工奉獻主日」,有許多原住民教會在窮鄉僻壤中努力,積極培育信徒;更與都市教會結合,照顧離鄉工作的族人需要大家一同關心。 然而,有不少原住民教會儘管自身仍有不足,卻還願意盡自己的力量從事海外宣教,為了其他還未認識主的地區,獻出自己僅有的。 在這個紀念主日時,本期《台灣教會公報》帶大家回顧原住民教會的海外宣教故事,再一次體會「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感動,並鼓勵大家踴躍為原住民事工奉獻。 【陳韋鑑專題報導】曾在台灣留下無數美好腳蹤的美籍宣教師孫理蓮(Lillian Dickson),創辦了知名的「芥菜種會」。當時「芥菜種會」成為橋樑,讓許多美加地區兄姊的愛心來到台灣,幫助了許多人;但是同時期的台灣不只是扮演受助者的角色,也有原住民牧者受派前往南洋地區宣教,將愛從台灣分享出去,只是這段歷史漸漸為人所遺忘。 孫理蓮的另一半,曾任台灣神學院院長的宣教師孫雅各牧師(Rev. James Ira Dickson)提議派遣台灣原住民牧者前往南洋地區宣教,1967年孫雅各過世後,孫理蓮邀請長老教會牧長組成「焚棘海外宣道會」(Burning Bush Mission),經考察宣教區1年後,向長老教會總會借聘8位原住民牧師,在1968年11月正式派遣第1批4位,1971年第2批4位牧師及家族前往馬來西亞沙勞越(Sarawak)向伊班人傳教。這是台灣教會歷史上首次對外派遣原住民宣教師,這8位牧者包含了林金元、高清玄、陳榮福、吳明義、張天成、李學聖、曾傳火及全所哲。 全所哲是中部布農族第1位牧師,1968年芥菜種會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10年的宣教合約,10年期滿後這些宣教師只能陸續返台。全所哲返台後於1983年開始在中布中會豐丘教會牧會,直到解嚴後,他們不停以短宣的方式回到沙勞越,並得到豐丘教會的兄姊們全力支持。同時,全所哲也在中布中會內帶領全中會每月1次禁食禱告會,禱告會的奉獻則成為中布中會的海外宣教基金,這個禁食禱告會延續至今。在全所哲的影響下,中布中會不只豐丘教會持續為沙勞越教會建堂奉獻,包括信義及望鄉等教會也參與協助建堂。 2002年全所哲安息後,全所哲的次子乎南.笛伴奉獻他所繼承的數萬元遺產,在沙勞越泗里街省如樓的Meluain區,距離詩巫(Sibu)市約2個小時車程的地方,買下一塊土地,當時他與林金元牧師經討論後,決定要蓋一個「宣教信徒訓練中心」,全所哲的女兒全慈信奉獻出丈夫車禍後上百萬元保險金,幫助訓練中心在2006年落成。 有了硬體以後,除了豐丘教會每隔2、3年就派出短宣隊外,上帝也安排了全文河長老自願前來長期服事,延續布農族與伊班族之間的故事。全文河長老來自嘉義中會虎尾教會,他是一位從小由布農族撫養長大的漢人,在漢人的臉孔下有著布農族的靈魂,這種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困擾的處境,對全文河來說卻是上帝的賜福。他說:「這種背景讓我能夠成為漢人與原住民的橋樑。」由於小時候歷經過山上沒有電的生活,全文河在伊班族的生活也十分習慣,更重要的是,馬來西亞平地華人對伊班族的印象不好,還有些許歧視,就如同過去的台灣人看待「山胞」一樣。歷經過這一切的全文河,扮演當地華人與伊班族的橋樑,實在是上帝的美好旨意。 全文河說:「這裡現在還是淨土,還沒有電視跟網路,如果不把握,以後人們寧願在家看電視也不來教會。」全文河與當地衛理公會牧者配搭,當地的牧者一個人必須服事近20個長屋,每個長屋最多又超過上百戶人家,因此有許多長屋每個月只能做1次禮拜,「當地許多信徒的信仰造就有很大的欠缺,信徒無法自發為孩子禱告,只能等牧者的帶領。」光是宣教中心5分鐘車程內就有5間長屋,這些都是關心的對象。 當地衛理公會牧者Rev. Idai Lugum表示,早期會友各自四散在長屋聚會,有了宣教中心後,可以凝聚當地會友的向心力,「以前都是自己單打獨鬥,有時也有信心的軟弱,現在有同工互相幫忙,在信仰上也有許多不同的學習與嘗試。」對於來自台灣的兄姊們,能夠長期且實質的關心當地宣教事工,Rev. Idai Lugum表示真的是非常感謝。 豐丘教會短宣隊前往沙勞越服事的過程中,不管是奉獻中心土地與建物的全所哲子女、豐丘教會的牧長、會友,或是在當地服事的全文河,大家都一致認為這是屬於上帝的事工。乎南.笛伴也強調,這個中心是屬於上帝的,打從一開始,建物就將產權登記在衛理公會名下,「我們單純要傳福音,既然是在衛理公會的牧區,那就讓衛理公會管理。」雖然不是長老教會總會發起的事工,但是這種精神正符合我台灣長老教會所推動的「夥伴宣教」的精神。 百里尋祖跡 達悟帶信仰回菲國巴丹島 共通血緣、文化連結2島人民 &nbsp牧養心靈也協助實際生活需要 【陳怡萱專題報導】根據達悟族老人傳說,達悟族人是從菲律賓巴丹島遷居到蘭嶼;2島距離僅百里,百年前就曾有熱絡的往來與文化交流。基於2地文化歷史關連及共通的血緣、語言關係,達悟族人曾多次前往巴丹島進行文化交流訪問。最近1次是在2010年5月6日至16日,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達悟區會主辦,共14位成員,與巴丹居民分享信仰、交流農漁業,並深入當地家庭探訪、支持當地教會包含建堂在內的各項事工。 該次出訪由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長、漁人教會牧師董森永擔任總領隊,長老教會總會代表則為原住民宣道委員會主委盧天武牧師,團員包括東清教會張海嶼牧師、朗島教會王榮基傳道師、椰油教會李奉祈傳道師、蘭嶼神召會王春雄牧師、椰油神召會賴源發傳道師及多位長執、師母,並有隨團護士1位。董森永表示,此行是要分享愛與幸福給巴丹族人,藉由從台灣帶來的禮物以及親自服事巴丹島民,讓長期受到各界幫助的達悟族人更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 雖然2島距離並不遙遠,實際上要從蘭嶼到巴丹島卻要經過台灣本島、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再轉機,因此在巴丹島上服事的時間為5月9日到14日;6天內拜訪Basco真道教會在內共5間教會,進行培靈及宣教策略座談,同時關心教會與傳道人的需要,協助並指導農漁業技術;並探訪當地家庭、為生病的人禱告、進行簡單的傷口治療等,其中一天還拜會巴丹省長及地方鄉長。宣教團從台灣帶去多達120種類的民生物資,計有農漁業用工具、衣物、藥品、食物等。董森永說,巴丹島人聽到這些東西是來自台灣,都豎起大姆指說讚。 擔任敬拜組的王榮基分享到,一開始聽說要到巴丹島宣教,內心有點害怕,因為聽聞發生過飛機漏油、船隻翻覆等意外,加上蘭嶼各傳道人原本服事的重點放在「地方牧養」,對於海外宣教的觀念較薄弱。王榮基透露宣教團一直到出發前,陸續受到許多的攪擾,最怕同工家裡有事而無法前行,幸而都能一一排除困難。 去年5月12日晚上宣教團與當地牧師、長老進行座談會,討論包括宣教、農業推廣、漁業發展、文化延續、觀光資源開發、母語保存等議題。王榮基說,在巴丹島上看見有許多年輕人亟需屬靈的培訓、母語逐漸凋零也是危機之一。 董森永則指出,到巴丹島訪問短宣,是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年度重要事工,看見島上生活貧窮,回頭看達悟族長期受到各界幫助,「實在是太幸福了!」另一方面,董森永分享到,這次也見到巴丹島民守法有禮、社區整齊美麗又乾淨,留下深刻印象,相對於蘭嶼紊亂的街景,自嘆不如。 「我們希望彼此扶持與合作,朝向永續發展。」董森永希望台灣政府能支持這樣的民間外交,讓台灣的名聲在國際上打開,更盼望台灣眾教會以基督的愛來扶持巴丹族群同胞的信仰復興。 泰雅爾田埔教會 力排眾議 &nbsp前往印尼短宣 認養謝禮 &nbsp協助開拓教會 【邱國榮專題報導】「彼得向跟自己同樣族群的猶太人宣教,而保羅則向外族宣教,彼得與保羅的宣教,都同樣重要!」泰雅爾中會田埔教會前任牧師黃田勝說,當年他帶領教會信徒與少數同族的傳道人赴海外宣教時,面臨中會主流聲音不予苟同的聲浪,但保羅向外族宣教的聖經根據,則是他反駁這些雜音的依據,也是堅持向外族宣教的感動,「如果聖經裡沒有保羅這種人,我們原住民到現在還沒有認識基督!」因此15年前,黃田勝便帶著具有同樣心志的同工踏上海外宣教的路,直到他退休以後,依然有人繼續走在這條向外族宣教的道路上。 今年70歲的黃田勝指出,當年不認同海外宣教的主要聲音,是基於台灣原住民生活困苦,需要福音以提振民族,早日復興。「這道理我完全認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偏頗,失去了向外族宣教的使命。」他說這是踏上海外宣教的動機,至於目的,則是「在海外宣教的禾場上,建立培訓當地人成為傳道人的基地。」可是,黃田勝這個傳道生涯的願望,在他退休以前未能實現,他盼望後繼有人,協助其他國家的原住民族,有朝一日如同台灣原住民,能夠建立自立自養自傳的教會。 對於海外宣教的禾場,他們歷經許久的時間尋找,從中國鄉村至泰國北方的邊境,然後繞轉到了印尼,最後進入印尼的西婆羅州(今日稱「西加里曼丹省」)落腳,「那裡有超過120種語言的Taya族,與布農族海外宣教對象的Iban族是世仇。」他說在1995年的2族衝突事件裡,同工親眼目睹人頭落地的慘境,「他們需要福音!」 黃田勝表示,同工是以短宣的方式「認養宣教」,沒有動用過教會的經常費,而是會友自掏腰包奉獻,並且以5年計畫的策略朝向目標邁進。首次的5年計畫,除了協助路德會在當地宣教以外,也認養7位當地傳道人的謝禮;第2個5年計畫,鼓勵與Taya友好的印尼華人向Taya宣教,並且奉獻近新台幣60萬元協助當地的教會蓋起3間禮拜堂;之後仍舊持續地往返,與印尼華人教會合作,開拓40間Taya教會。田埔教會15年的海外宣教路,黃田勝說:「我們還稱不上是宣教,只是學習宣教而已。」 阿美中會巴扶以善 不畏內戰 &nbsp從主日學做起 心懷異象 &nbsp激發宣教熱忱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我是阿美中會差派到海外宣教的第1位阿美族傳道人!」阿美中會巴扶以善教會牧師阿星‧阿曼說,他鼓勵後進的長老教會傳道人,心中時刻要有海外宣教的使命,就像當年阿美中會有強烈海外宣教的異象一般。阿星‧阿曼會這樣語重心長,是因為他覺得,現在年輕的傳道人對宣教似乎沒有熱忱。 阿星‧阿曼於1988年10月接受阿美中會差派,飛到了菲律賓向菲律賓聯合基督教會總會(UCCP)報到,然後轉往Sanfernando市,先於當地的神學院接受為期3個月的Ilocano語言訓練,之後便派往市郊70公里遠處山區的Ilocano原住民族部落,開啟了他在海外開拓教會的宣教工作。「那個地方當時是危險地區,有新人民軍(共產黨)在那裡,聽說經常發生零星內戰。」阿星‧阿曼說,他來自當年仍然反共的台灣,為了保護個人生命安全,向UCCP申請1位傳道人陪伴前往宣教,除了相互照應以外,也協助他迴避反抗軍的麻煩,「到了當地,我是從小朋友開始做起,先建立『主日學』。」 他指出,雖然當地除了一間沒有神父駐堂的小型天主教堂以外,族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小朋友每天都在溪水裡戲水,因此他接觸小朋友的方式,就是每天躍入溪水裡與他們玩耍,於是孩子們呼朋引伴,開始有了主日學的雛形。「每天教他們讀書,家長當然高興,所以也跟家長建立起關係。」 從此,阿星‧阿曼與部落融洽,接著便合力蓋起了茅草屋頂的禮拜堂,結果主日學平均人數70人,成人主日禮拜60人,聖誕節感恩禮拜則超過百人參加,交出了開拓教會成功的成績單,前後3年時間,他結束了拓宣的任務、返國復職;之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UCCP共同簽署了邦交關係,開始長期的友好關係。 曾經是長老教會總會第53屆議長的阿星‧阿曼表示,長老教會對海外宣教的異象不足,多只在乎自身的城池範圍,「但是我發現有海外宣教的教會,幾乎會興旺起來,」他呼籲教會要多關心海外宣教,「特別是神學院也該開始培養對海外宣教有負擔的人才。」畢竟宣教的禾場,不分海內外。 呼應新倍加,關心原民海內外宣教 【盧天武╱特稿】台灣原住民教會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宣教史上,留下了珍貴的海外宣教佳美腳蹤。然而原住民海外宣教在長老教會海外宣教的檔案裡,卻鮮少被提及,時常被視為個案,成為海外宣教史中的「野史」。台灣原住民族中、區會及教會在海外、跨文化宣教事工上,既弱勢孤單又被邊緣化。在長老教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此刻,原住民教會的宣教議題,更是值得探究與反省。 上帝國的福音一直不斷地被傳揚且是生根發芽成長永續不止的,在菲律賓巴丹島的開拓宣教小組回國分享之後,蘭嶼達悟人與巴丹島民經由語言溝通、文化生活交流互相認親與建立族群共同體的共識,進而由教會宣教之旅至民間、政府之間互訪交流。自2001年到2010年間,「宣教之旅」計有4次以上,而「民間交流」計有3次以上,可謂交流互訪頻繁密切。而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宣教,是中布中會豐丘教會長期關懷的聖工,特別當開拓先鋒全所哲牧師蒙主恩召後,遺族子女們繼續承接與推動相關的宣教事工,同心合力參與,並在財力上大力的支持奉獻,方能有繼承者全文河長老前往當地服務。 總會「一領一.新倍加」網頁裡的緣起文章中,肯定地告白:宣教,是教會不可推諉的使命,也是教會被呼召來接續祂的「上帝國的宣教」,從初代至今日、從耶路撒冷到台灣,也未曾改變。但是,對達悟族群區會之菲律賓巴丹島宣教,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來說,卻是令人捏一把冷汗與擔憂的。因為他們所投入的海外宣教事工,不論是差派專職宣教師、國外差會支持、在地宣教事工配搭、資源整合分享等條件完全都是非常薄弱的,一切都必須自己主導策劃統籌運作。 所以,對達悟族群區會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來說,能否給予海外宣教牧區一個持續穩定或長期的宣教夥伴關係,是很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困難因素之一,乃是未正式向總會登記立案;在普世關係委員會以及傳道委員會的海外宣教計畫中,並沒有菲律賓巴丹島以及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方案。 今日,我們除了懷念國內外非原住民的宣教師在20世紀所建立的宣教神蹟,而願意追隨先人宣教腳蹤外,更要致力於向內(台灣原鄉、都會區)宣教的事業上,執行總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中所訂定的信徒及教會增長目標,更要在「宣教師差派、參與短宣、宣教區認領」的目標上有所落實,撒出上帝國的福音種子。我們必須有所領悟,在成熟的時機回應上帝向外宣教的呼召,特別是南島民族宣教禾場的關注。達悟族群區會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海外宣教,因積極尋求總會在體制內的認同接納,為「海外跨文化宣教」打開另一扇門,來榮神益人。 海外跨文化宣教聖工對今日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長老教會來說,是責無旁貸的新世紀宣教使命。在建立上帝國的普世價值上,將在地化、本土化的福音與文化,提供宣教資源的整合,訂定宣教人才培育養成計畫,開啟宣教網絡之連結平台。我們要的宣教策略要以「身分圖騰的傳教模式」,也要擁有「鮭魚返鄉傳道精神」。(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委)

跨海傳福音 原民宣教大使命

&nbsp傳遞福音火種 &nbsp原民向馬國伊班族人傳揚好消息 &nbsp作當地族群橋樑 每年2月第3個禮拜為長老教會總會所訂之「原住民事工奉獻主日」,有許多原住民教會在窮鄉僻壤中努力,積極培育信徒;更與都市教會結合,照顧離鄉工作的族人需要大家一同關心。 然而,有不少原住民教會儘管自身仍有不足,卻還願意盡自己的力量從事海外宣教,為了其他還未認識主的地區,獻出自己僅有的。 在這個紀念主日時,本期《台灣教會公報》帶大家回顧原住民教會的海外宣教故事,再一次體會「施比受更為有福」的感動,並鼓勵大家踴躍為原住民事工奉獻。 【陳韋鑑專題報導】曾在台灣留下無數美好腳蹤的美籍宣教師孫理蓮(Lillian Dickson),創辦了知名的「芥菜種會」。當時「芥菜種會」成為橋樑,讓許多美加地區兄姊的愛心來到台灣,幫助了許多人;但是同時期的台灣不只是扮演受助者的角色,也有原住民牧者受派前往南洋地區宣教,將愛從台灣分享出去,只是這段歷史漸漸為人所遺忘。 孫理蓮的另一半,曾任台灣神學院院長的宣教師孫雅各牧師(Rev. James Ira Dickson)提議派遣台灣原住民牧者前往南洋地區宣教,1967年孫雅各過世後,孫理蓮邀請長老教會牧長組成「焚棘海外宣道會」(Burning Bush Mission),經考察宣教區1年後,向長老教會總會借聘8位原住民牧師,在1968年11月正式派遣第1批4位,1971年第2批4位牧師及家族前往馬來西亞沙勞越(Sarawak)向伊班人傳教。這是台灣教會歷史上首次對外派遣原住民宣教師,這8位牧者包含了林金元、高清玄、陳榮福、吳明義、張天成、李學聖、曾傳火及全所哲。 全所哲是中部布農族第1位牧師,1968年芥菜種會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10年的宣教合約,10年期滿後這些宣教師只能陸續返台。全所哲返台後於1983年開始在中布中會豐丘教會牧會,直到解嚴後,他們不停以短宣的方式回到沙勞越,並得到豐丘教會的兄姊們全力支持。同時,全所哲也在中布中會內帶領全中會每月1次禁食禱告會,禱告會的奉獻則成為中布中會的海外宣教基金,這個禁食禱告會延續至今。在全所哲的影響下,中布中會不只豐丘教會持續為沙勞越教會建堂奉獻,包括信義及望鄉等教會也參與協助建堂。 2002年全所哲安息後,全所哲的次子乎南.笛伴奉獻他所繼承的數萬元遺產,在沙勞越泗里街省如樓的Meluain區,距離詩巫(Sibu)市約2個小時車程的地方,買下一塊土地,當時他與林金元牧師經討論後,決定要蓋一個「宣教信徒訓練中心」,全所哲的女兒全慈信奉獻出丈夫車禍後上百萬元保險金,幫助訓練中心在2006年落成。 有了硬體以後,除了豐丘教會每隔2、3年就派出短宣隊外,上帝也安排了全文河長老自願前來長期服事,延續布農族與伊班族之間的故事。全文河長老來自嘉義中會虎尾教會,他是一位從小由布農族撫養長大的漢人,在漢人的臉孔下有著布農族的靈魂,這種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困擾的處境,對全文河來說卻是上帝的賜福。他說:「這種背景讓我能夠成為漢人與原住民的橋樑。」由於小時候歷經過山上沒有電的生活,全文河在伊班族的生活也十分習慣,更重要的是,馬來西亞平地華人對伊班族的印象不好,還有些許歧視,就如同過去的台灣人看待「山胞」一樣。歷經過這一切的全文河,扮演當地華人與伊班族的橋樑,實在是上帝的美好旨意。 全文河說:「這裡現在還是淨土,還沒有電視跟網路,如果不把握,以後人們寧願在家看電視也不來教會。」全文河與當地衛理公會牧者配搭,當地的牧者一個人必須服事近20個長屋,每個長屋最多又超過上百戶人家,因此有許多長屋每個月只能做1次禮拜,「當地許多信徒的信仰造就有很大的欠缺,信徒無法自發為孩子禱告,只能等牧者的帶領。」光是宣教中心5分鐘車程內就有5間長屋,這些都是關心的對象。 當地衛理公會牧者Rev. Idai Lugum表示,早期會友各自四散在長屋聚會,有了宣教中心後,可以凝聚當地會友的向心力,「以前都是自己單打獨鬥,有時也有信心的軟弱,現在有同工互相幫忙,在信仰上也有許多不同的學習與嘗試。」對於來自台灣的兄姊們,能夠長期且實質的關心當地宣教事工,Rev. Idai Lugum表示真的是非常感謝。 豐丘教會短宣隊前往沙勞越服事的過程中,不管是奉獻中心土地與建物的全所哲子女、豐丘教會的牧長、會友,或是在當地服事的全文河,大家都一致認為這是屬於上帝的事工。乎南.笛伴也強調,這個中心是屬於上帝的,打從一開始,建物就將產權登記在衛理公會名下,「我們單純要傳福音,既然是在衛理公會的牧區,那就讓衛理公會管理。」雖然不是長老教會總會發起的事工,但是這種精神正符合我台灣長老教會所推動的「夥伴宣教」的精神。 百里尋祖跡 達悟帶信仰回菲國巴丹島 共通血緣、文化連結2島人民 &nbsp牧養心靈也協助實際生活需要 【陳怡萱專題報導】根據達悟族老人傳說,達悟族人是從菲律賓巴丹島遷居到蘭嶼;2島距離僅百里,百年前就曾有熱絡的往來與文化交流。基於2地文化歷史關連及共通的血緣、語言關係,達悟族人曾多次前往巴丹島進行文化交流訪問。最近1次是在2010年5月6日至16日,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達悟區會主辦,共14位成員,與巴丹居民分享信仰、交流農漁業,並深入當地家庭探訪、支持當地教會包含建堂在內的各項事工。 該次出訪由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長、漁人教會牧師董森永擔任總領隊,長老教會總會代表則為原住民宣道委員會主委盧天武牧師,團員包括東清教會張海嶼牧師、朗島教會王榮基傳道師、椰油教會李奉祈傳道師、蘭嶼神召會王春雄牧師、椰油神召會賴源發傳道師及多位長執、師母,並有隨團護士1位。董森永表示,此行是要分享愛與幸福給巴丹族人,藉由從台灣帶來的禮物以及親自服事巴丹島民,讓長期受到各界幫助的達悟族人更感受到「施比受更為有福」。 雖然2島距離並不遙遠,實際上要從蘭嶼到巴丹島卻要經過台灣本島、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再轉機,因此在巴丹島上服事的時間為5月9日到14日;6天內拜訪Basco真道教會在內共5間教會,進行培靈及宣教策略座談,同時關心教會與傳道人的需要,協助並指導農漁業技術;並探訪當地家庭、為生病的人禱告、進行簡單的傷口治療等,其中一天還拜會巴丹省長及地方鄉長。宣教團從台灣帶去多達120種類的民生物資,計有農漁業用工具、衣物、藥品、食物等。董森永說,巴丹島人聽到這些東西是來自台灣,都豎起大姆指說讚。 擔任敬拜組的王榮基分享到,一開始聽說要到巴丹島宣教,內心有點害怕,因為聽聞發生過飛機漏油、船隻翻覆等意外,加上蘭嶼各傳道人原本服事的重點放在「地方牧養」,對於海外宣教的觀念較薄弱。王榮基透露宣教團一直到出發前,陸續受到許多的攪擾,最怕同工家裡有事而無法前行,幸而都能一一排除困難。 去年5月12日晚上宣教團與當地牧師、長老進行座談會,討論包括宣教、農業推廣、漁業發展、文化延續、觀光資源開發、母語保存等議題。王榮基說,在巴丹島上看見有許多年輕人亟需屬靈的培訓、母語逐漸凋零也是危機之一。 董森永則指出,到巴丹島訪問短宣,是達悟區會海外宣教部年度重要事工,看見島上生活貧窮,回頭看達悟族長期受到各界幫助,「實在是太幸福了!」另一方面,董森永分享到,這次也見到巴丹島民守法有禮、社區整齊美麗又乾淨,留下深刻印象,相對於蘭嶼紊亂的街景,自嘆不如。 「我們希望彼此扶持與合作,朝向永續發展。」董森永希望台灣政府能支持這樣的民間外交,讓台灣的名聲在國際上打開,更盼望台灣眾教會以基督的愛來扶持巴丹族群同胞的信仰復興。 泰雅爾田埔教會 力排眾議 &nbsp前往印尼短宣 認養謝禮 &nbsp協助開拓教會 【邱國榮專題報導】「彼得向跟自己同樣族群的猶太人宣教,而保羅則向外族宣教,彼得與保羅的宣教,都同樣重要!」泰雅爾中會田埔教會前任牧師黃田勝說,當年他帶領教會信徒與少數同族的傳道人赴海外宣教時,面臨中會主流聲音不予苟同的聲浪,但保羅向外族宣教的聖經根據,則是他反駁這些雜音的依據,也是堅持向外族宣教的感動,「如果聖經裡沒有保羅這種人,我們原住民到現在還沒有認識基督!」因此15年前,黃田勝便帶著具有同樣心志的同工踏上海外宣教的路,直到他退休以後,依然有人繼續走在這條向外族宣教的道路上。 今年70歲的黃田勝指出,當年不認同海外宣教的主要聲音,是基於台灣原住民生活困苦,需要福音以提振民族,早日復興。「這道理我完全認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偏頗,失去了向外族宣教的使命。」他說這是踏上海外宣教的動機,至於目的,則是「在海外宣教的禾場上,建立培訓當地人成為傳道人的基地。」可是,黃田勝這個傳道生涯的願望,在他退休以前未能實現,他盼望後繼有人,協助其他國家的原住民族,有朝一日如同台灣原住民,能夠建立自立自養自傳的教會。 對於海外宣教的禾場,他們歷經許久的時間尋找,從中國鄉村至泰國北方的邊境,然後繞轉到了印尼,最後進入印尼的西婆羅州(今日稱「西加里曼丹省」)落腳,「那裡有超過120種語言的Taya族,與布農族海外宣教對象的Iban族是世仇。」他說在1995年的2族衝突事件裡,同工親眼目睹人頭落地的慘境,「他們需要福音!」 黃田勝表示,同工是以短宣的方式「認養宣教」,沒有動用過教會的經常費,而是會友自掏腰包奉獻,並且以5年計畫的策略朝向目標邁進。首次的5年計畫,除了協助路德會在當地宣教以外,也認養7位當地傳道人的謝禮;第2個5年計畫,鼓勵與Taya友好的印尼華人向Taya宣教,並且奉獻近新台幣60萬元協助當地的教會蓋起3間禮拜堂;之後仍舊持續地往返,與印尼華人教會合作,開拓40間Taya教會。田埔教會15年的海外宣教路,黃田勝說:「我們還稱不上是宣教,只是學習宣教而已。」 阿美中會巴扶以善 不畏內戰 &nbsp從主日學做起 心懷異象 &nbsp激發宣教熱忱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我是阿美中會差派到海外宣教的第1位阿美族傳道人!」阿美中會巴扶以善教會牧師阿星•阿曼說,他鼓勵後進的長老教會傳道人,心中時刻要有海外宣教的使命,就像當年阿美中會有強烈海外宣教的異象一般。阿星•阿曼會這樣語重心長,是因為他覺得,現在年輕的傳道人對宣教似乎沒有熱忱。 阿星•阿曼於1988年10月接受阿美中會差派,飛到了菲律賓向菲律賓聯合基督教會總會(UCCP)報到,然後轉往Sanfernando市,先於當地的神學院接受為期3個月的Ilocano語言訓練,之後便派往市郊70公里遠處山區的Ilocano原住民族部落,開啟了他在海外開拓教會的宣教工作。「那個地方當時是危險地區,有新人民軍(共產黨)在那裡,聽說經常發生零星內戰。」阿星•阿曼說,他來自當年仍然反共的台灣,為了保護個人生命安全,向UCCP申請1位傳道人陪伴前往宣教,除了相互照應以外,也協助他迴避反抗軍的麻煩,「到了當地,我是從小朋友開始做起,先建立『主日學』。」 他指出,雖然當地除了一間沒有神父駐堂的小型天主教堂以外,族人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但小朋友每天都在溪水裡戲水,因此他接觸小朋友的方式,就是每天躍入溪水裡與他們玩耍,於是孩子們呼朋引伴,開始有了主日學的雛形。「每天教他們讀書,家長當然高興,所以也跟家長建立起關係。」 從此,阿星•阿曼與部落融洽,接著便合力蓋起了茅草屋頂的禮拜堂,結果主日學平均人數70人,成人主日禮拜60人,聖誕節感恩禮拜則超過百人參加,交出了開拓教會成功的成績單,前後3年時間,他結束了拓宣的任務、返國復職;之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UCCP共同簽署了邦交關係,開始長期的友好關係。 曾經是長老教會總會第53屆議長的阿星•阿曼表示,長老教會對海外宣教的異象不足,多只在乎自身的城池範圍,「但是我發現有海外宣教的教會,幾乎會興旺起來,」他呼籲教會要多關心海外宣教,「特別是神學院也該開始培養對海外宣教有負擔的人才。」畢竟宣教的禾場,不分海內外。 呼應新倍加,關心原民海內外宣教 【盧天武╱特稿】台灣原住民教會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宣教史上,留下了珍貴的海外宣教佳美腳蹤。然而原住民海外宣教在長老教會海外宣教的檔案裡,卻鮮少被提及,時常被視為個案,成為海外宣教史中的「野史」。台灣原住民族中、區會及教會在海外、跨文化宣教事工上,既弱勢孤單又被邊緣化。在長老教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此刻,原住民教會的宣教議題,更是值得探究與反省。 上帝國的福音一直不斷地被傳揚且是生根發芽成長永續不止的,在菲律賓巴丹島的開拓宣教小組回國分享之後,蘭嶼達悟人與巴丹島民經由語言溝通、文化生活交流互相認親與建立族群共同體的共識,進而由教會宣教之旅至民間、政府之間互訪交流。自2001年到2010年間,「宣教之旅」計有4次以上,而「民間交流」計有3次以上,可謂交流互訪頻繁密切。而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宣教,是中布中會豐丘教會長期關懷的聖工,特別當開拓先鋒全所哲牧師蒙主恩召後,遺族子k們繼續承接與推動相關的宣教事工,同心合力參與,並在財力上大力的支持奉獻,方能有繼承者全文河長老前往當地服務。 總會「一領一.新倍加」網頁裡的緣起文章中,肯定地告白:宣教,是教會不可推諉的使命,也是教會被呼召來接續祂的「上帝國的宣教」,從初代至今日、從耶路撒冷到台灣,也未曾改變。但是,對達悟族群區會之菲律賓巴丹島宣教,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來說,卻是令人捏一把冷汗與擔憂的。因為他們所投入的海外宣教事工,不論是差派專職宣教師、國外差會支持、在地宣教事工配搭、資源整合分享等條件完全都是非常薄弱的,一切都必須自己主導策劃統籌運作。 所以,對達悟族群區會以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來說,能否給予海外宣教牧區一個持續穩定或長期的宣教夥伴關係,是很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困難因素之一,乃是未正式向總會登記立案;在普世關係委員會以及傳道委員會的海外宣教計畫中,並沒有菲律賓巴丹島以及馬來西亞沙勞越伊班族之宣教事工方案。 今日,我們除了懷念國內外非原住民的宣教師在20世紀所建立的宣教神蹟,而願意追隨先人宣教腳蹤外,更要致力於向內(台灣原鄉、都會區)宣教的事業上,執行總會「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中所訂定的信徒及教會增長目標,更要在「宣教師差派、參與短宣、宣教區認領」的目標上有所落實,撒出上帝國的福音種子。我們必須有所領悟,在成熟的時機回應上帝向外宣教的呼召,特別是南島民族宣教禾場的關注。達悟族群區會及中布中會豐丘教會之海外宣教,因積極尋求總會在體制內的認同接納,為「海外跨文化宣教」打開另一扇門,來榮神益人。 海外跨文化宣教聖工對今日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長老教會來說,是責無旁貸的新世紀宣教使命。在建立上帝國的普世價值上,將在地化、本土化的福音與文化,提供宣教資源的整合,訂定宣教人才培育養成計畫,開啟宣教網絡之連結平台。我們要的宣教策略要以「身分圖騰的傳教模式」,也要擁有「鮭魚返鄉傳道精神」。(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主委)

泰中青年信仰品格營 細心活在土地上

【邱國榮採訪報導】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青年部於2月8日至10日,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辦「第3屆青年信仰與生活品格營」,有將近200名青少年參加,青年部部長、羅蘭教會牧師瑪亞鄔茂表示,透過營會,讓上帝的訓示教導青少年,「細心的活在土地上」。 今年報名的人數與去年超過400人及前年約300人的盛況相較,明顯滑落,瑪亞鄔茂說明人數滑落的原因,是過去2年都是借用地方教會舉辦,因地方教會空間不足,稍降低活動品質;今年首度移師聖經學院,活動成本增高,相對報名費用跟著提高,因而影響報名人數大不如前,但活動品質卻是大大提高,讓所有與會者的身心靈均收穫滿滿。 3天2夜裡,學員除了經歷需要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的「原住民奧林匹克競賽」的大地遊戲以外,也分組依序參與了多樣的工作坊與討論,有學習藤編與串珠的傳統手工藝,以及認識泰雅爾族的傳統領域,還有認識中會的歷史與長老教會青年海外宣教事工等,尤其特別的是,在聖經研究課程的分類上,該中會的傳道部協助這次的活動,派員帶領參與的學員探索4項議題,分別是路得記的女性議題、提摩太書的領導議題、阿摩司書的社會公義議題,以及加拉太書的恩賜議題。 「透過營會認識生命的展現,是由『心』出發。」瑪亞鄔茂說,那顆展現生命光輝的心,就是上帝所教導出來的心,是謙卑溫柔,要釘根土地的心,絕不是某些教派聯合舉辦大型營會所標榜「原住民是台灣長子」的浮誇心;她說,那些充滿情緒激動,又大肆標榜個人領袖風格的營會,近年原住民教會的青少年確實趨之若鶩,其因值得探究。

董森永出新書 說笑話闡真理

【邱國榮台北報導】傳道人出書是常有的事,如果是笑話集,就罕見了。達悟區會漁人教會牧師董森永出了一本笑話書,就叫《董牧師說笑話》,由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編輯,於台北國際書展首賣亮相,董森永於2月12日至現場與書迷面對面,分享出書心意,同時也講了3則笑話,除了引人發噱,也發人深思。 「講笑話的目的就是要讓人立刻明白真理。」董森永說,對未信主的人來說,讀聖經往往只是見樹不見林;而牧師講道詮釋聖經時,若是一副學究模樣,只會多添紗幕,任誰也難以一窺真理堂奧,但改以逗趣的笑話比喻真理,「真理就不會像神學一樣硬梆梆」;對於熟悉聖經故事的基督徒來說,禮拜中有笑話可聽,瞌睡蟲也不會上身。 《董牧師說笑話》共蒐錄100則有關達悟族人的故事笑話,負責策劃該書的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郭文良表示,這是笑話集,也是一本挖掘達悟族人從傳統變遷到現代生活的紀錄;執行出書的時間耗時3年,執行小組多次赴蘭嶼找董森永口述錄音,除了文字並附有插畫及廣播劇本、有聲CD,期待讓國人更加認識達悟民族。 董森永指出,他腦海裡有超過200則有關達悟族人的笑話,而他也已完成手寫記錄;他說,笑話是建立友誼、放下愁煩及療傷止痛良方,原住民就是懂得這道理,才藉著笑話增進情誼。 &nbsp

開年先學3件事 青年普世漫遊

循前人足跡心靈自助旅行 講座探索普世價值 跑關體驗5地不同文化 &nbsp 【陳怡萱台南報導】剛過完年,新年新計畫是什麼?2月9日在台南中會北門教會有場「2012前要做的3件事」活動,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中心邀請青年朋友認識台灣與世界,透過短講分享、「跨國」跑關,讓心靈跟著前人的足跡去旅行、學習普世價值觀、體驗不同的文化。 現代社會資訊交流頻繁,透過網路輕易就知道「世界那麼大」,許多人都希望趁年輕走出台灣、走進世界。「2012前要做的3件事」活動中,主辦單位邀請曾到各國與當地青年、教會組織交流的幾位長老教會青年,分享青年普世事工、普世機構組織,以及參與普世的態度與預備。下午則設計歐洲、東亞、南亞、台灣、加拿大等5地事工分享,讓與會者跑關認識每個地方的故事。 青年事工主委李信仁分享大學時代到部落與原住民交流,以及後來出國參與各國普世活動的經驗談,發現其中不變的4大價值就是公義、分享、宣教、合一。而他認為青年事工也有「ECFA」,即是「普世」(Ecumenical)、「委身認同」(Commitment)、「信仰與本土」(Formosa)、「付出行動」(Action),這正是長老教會青年事工的使命。 曾經在德國與印度參與普世交流的高雄中會中山教會青年曾偉宗,在分享中指出,青年的力量雖小、人生歷練及工作能力不如許多「在上位者」,但團結力量大,從小小的改變、一個連結一個,青年的力量足以改變世界。 這次活動也同時宣傳長老教會總會推行的青年普世事工,包括每年各舉辦1次的「我愛台灣宣教營」(I Love Taiwan Mission, ILT)及「普世青年交流計畫」(Ecumenical Youth Exchange Program, EYEP),專案助理賴音婷強調這2大事工為要連結總會、青年、地方教會,藉由與各地、各國青年交流及投入當地服事,讓國內外青年認識、認同台灣,從基督普世的愛當中,連結台灣與世界。 這次有來自台灣各地教會青年75人參加,其中排灣中會、中布中會佔多數,因此在1天的活動中,平地青年與原住民青年就有機會彼此認識、交流。李信仁說,「普世」的重點在於建立開放接納不同族群與文化的觀念,不只是到國外才能進行,在地方上關心弱小或與自己不同的人們,也是正確的普世態度。 與會青年之一台中中會力行教會蔡和樺說,聆聽這些分享後,會進一步思考所謂的普世交流活動是否真能幫助台灣在國際上發聲,以及成效如何,他希望自己很快有機會能實際參與相關活動,藉此讓世界聽到台灣人的聲音。 &nbsp

春節愛Pray 客庄青年與神有約

操練禱告給上帝空間 春令會盼興起客青投入宣教 【陳韋鑑台北報導】停辦4年後,2010年以「再出發」為主題,恢復舉辦的客庄青年春令會,今年以禱告為主,藉由操練禱告來幫助青年與神建立親密關係。 2月6日至9日,由總會客家宣教委員會主辦的「2011年客庄青年春令會」在陽明山衛理福音園舉辦,今年的主題是「I Pray 給上帝一點空間」,內容分別由客家宣教中會牧者分享講座,如親近神的禱告、認罪禱告、查驗禱告、感恩禱告、行走禱告、靈修行動規劃與體驗教育,還有傳統最感人的獻心會。閉幕禮拜則由總會客委會主委曾昌發牧師以「英雄出少年」為題分享,以巴克禮牧師16歲立約獻身為例來鼓勵在場青年。 今年主要以靈修禱告為主,負責本活動的客中青年部長陳克安牧師(亞薩臘‧吼臘)表示,「要拉高客家文化主體,第一關鍵還是與神建立關係,而且中會也在規劃未來夏季營以客家文化為主,春令營將以信仰為主。」 陳克安表示,春令會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夠興起更多客家青年投入宣教事工,其次是希望鼓勵客家青年投考神學院來當傳道人」,畢竟以基督徒比例來看,客家族群是非常大的禾場。而在本次營會的獻心會,也有青年決志投入宣教事工。陳克安指出,本來活動設計的對象是大專至社青,「客家教會的青少年人數本來就不多」,但是有幾家教會報名很熱烈,這次中會內有5間教會報名,而其他中會的客家教會有4間報名,總共有近80位學員參與。 除了營造一個幫助學員親近神的環境以外,陳克安也提到這次營會的另外一個重點,是要培養客中青年的人才,他說,「希望能由客中青年自己來當青年部部長,因此也透過這次的活動來示範,幫助有心的同工成長。」他也特別提到有同工遇到年假後開工,還請假前來參與,真的非常有心。

職業體驗開眼界 路上青少到台北

【陳韋鑑台北報導】都市教會常安排到鄉村教會福音隊服事及生活體驗,但位於彰化鄉間的路上教會反倒由傳道帶領陪讀班的孩子,到台北進行職業體驗,開拓孩子的眼界。 2月10日至11日,彰化中會路上教會舉辦「台北都市生活體驗營」,共有14位國、高中生參與,行程安排到京華城百貨職業體驗、參觀花博與拜訪總會,除了總會事工介紹外,大專中心的事工介紹引起同學們對大學生活的興趣,此外還邀請教會公報記者分享記者生涯。最後一站則是參觀台灣大學,讓青少年實際感受校園氣氛,刺激、鼓勵他們。 路上教會洪旋格傳道表示,多年來教會弱勢家庭陪讀班的孩子已經慢慢成長,面臨未來人生的抉擇,她發現,「這些孩子幾乎缺乏生涯規畫,學校與家庭也無法給予協助」,尤其在二林地區可以看到的職業楷模不多,「很多孩子對未來的想像,只停留在高職畢業後從事服務業或務農」,因此這些孩子在升學上也較為消極。「後來看到《台灣教會公報》報導,東部中會新港教會劉炳熹傳道帶領青少年到台北作相關體驗,才興起這個念頭。」儘管教會規模不大且正在建堂,洪旋格表示「考慮到孩子的未來,正在討論設置獎學金。」 除了職業體驗以外,光是來台北就是孩子們的學習,洪旋格指出,「這次到台北的路線都是學生自己規劃的」,藉由網路及示範,他們學習到如何規劃與解決問題。目前就讀於二林高中國中部3年級的黃秋萍表示,雖然以前來過台北,但是從來沒有一次體驗過那麼多種交通工具,也是第一次體驗使用悠遊卡與博愛座讓坐,「在這次旅程中,有許多的學習與體驗」。

中中東榮大專事工 家訪新生20多年

【陳韋鑑採訪報導】設教以來始終將大學生事工視為重點的台中中會東榮教會,將大學生視為教會會友,由長老探訪團契大一新生的家庭,如同牧師探訪會友般。 盧俊泰長老表示,東榮教會可以說是為了學生事工而開拓的,開始探訪事工當時,他因為老家在高雄,「我就趁農曆春節前多請2天假,一路往南去探訪學生的家庭,最後剛好回家過除夕。」20多年來,盧俊泰夫婦往南最遠到過屏東,往北最遠到台北,「除了花東地區以外,幾乎都有探訪的足跡」。 探訪對象主要是東海大學長青團契的大一成員,後來也包含了靜宜大學長青團契的契友。盧俊泰偶爾會邀請契友一起探訪,或是帶著學生去拜訪學長、姊,「開始探訪前要先規劃好,並請學生取得家長同意,」為了怕引起誤會,盧俊泰都會帶著妻子一同前往,「不過這幾年大一新生的父母親年紀大概都比我小,比較沒問題。」盧俊泰笑著說。 「其實沒什麼特別的,就跟牧師探訪會友一樣。」盧俊泰表示,進入學生家中可以更認識學生,並與家長有互動,其實這都是在與學生建立更深刻的關係;例如有一年,盧俊泰藉由探訪得知某位學生的父親是工傷者,家中經濟狀況不好,回教會以後提出反應,教會就進一步提供協助。或者有學生家長是初代信徒,探訪時也分享了很特別的見證,對當時一起參與探訪的學生來說是很特別的經驗。

讓愛延續──淺談器官捐贈

◎林勤樺 今天一早,收到加護病房急叩的訊息:「家屬希望能捐贈器官&hellip&hellip。」接到這樣的通知時,我的心情有些沉重,因為我知道,這表示著一個生命的殞落,以及一個家庭的破碎。器官捐贈雖然是大愛的表現,也是生命的延續,但在我心中更是哀傷,且需慎重面對這樣的情境。 這是一位30多歲的年輕女性,某天清晨走在路上遭高速駛來的轎車迎面撞上,當場昏迷不醒,緊急送醫院救治,但仍不幸因腦死而離開人世,留下悲慟萬分的先生及年幼的子女。從剛學會寫字的幼子寫給媽媽一封思念的信中,我看到稚嫩臉龐的孩子此時顯得超齡成熟,那樣的強忍淚水抿著唇,一字一句表達對媽媽最深的思念與不捨。 面對器官捐贈的家屬時,最難的部分往往是因為對他們而言,失去親人已經是人生難以接受的痛楚,更必須要在短時間內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這是何等艱難的決定。因此,在醫院工作的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幫助器官捐贈的家屬完成心願,比什麼都來的重要。當然,最重要的是在整個醫療過程中,讓家屬清楚明白我們會支持他們的決定,也接納家屬在面對創傷時出現的負面情緒。 常常有人問我:「到底什麼是器官捐贈?」具體的說,器官捐贈是指當一個人被判定腦死或是臨終時,基於個人生前意願的簽署或經由家屬同意,將其可用的器官或組織,以無償捐贈的方式給需要的病患,幫助其恢復健康。&nbsp 也有人曾問我說:「是不是我簽了器官捐贈之後,醫師就會放棄我的生命呢?」其實,若一般生病或受傷送醫,醫療團隊當然會優先拯救生命,只有在所有挽救生命之方式都無效,且被醫師宣告腦死之後,才會開始進入器官捐贈的流程,對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的醫療品質並不會受到影響。 生命的消逝雖然令人無限感傷,但卻可用另外一種形式的活著,讓愛延續下去,繼續發揮力量,創造更多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我們「擁有」很多,但未必「享有」,當我們不再「享有」時,那就「分享」吧!分享我們的生命、分享我們的身體、分享我們的愛吧!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社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