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海外台灣人的徬徨,」

宋宇哲(愛丁堡大學神學研究生)

海外留學的徬徨,卻也是信仰旅程及身分認同的濫觴。徬徨是一個冒險的開端。後現代解構主義哲人德希達(Derrida)曾提到,標點符號掌握著語句及意義的走向,標題中的「,」本身也象徵著如樂句當中的休止符,短暫屏息,只為邁開接下來的樂章。畢竟,沒有喘息的音樂,會好聽嗎?

回憶幼年時隨著長輩到美國生活,爸媽忙於教會牧養之餘,也常要接待留學生或移民。大至幫忙找房子、小至幫家長照顧孩子,這些互相照應的工作從沒少過。有些人找到定錨之處後,從此沒再聯絡;有些人則成為好同工,甚至成了教會重要基石。

在海外,「基督徒」的身分是模糊的,因為來者時常只是尋求幫助的慕道友,由於教會有著群體的模樣,就吸引他們進入。然而久而久之,教會的信仰團體成了避風港,成了他們的家庭,信仰也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會內原有群體隨著新人的加入,更加乘了共同而強烈的思鄉情懷。〈望春風〉常是教會內大人小孩朗朗上口的曲調。也難怪,海外教會總是最在乎台灣處境與現況的一群人。以鄉愁及信仰築起的向心力,是各地海外信仰團體共同的基礎,比同鄉會有更強烈的凝聚力。

幾週前,透過鍾淑惠牧師介紹,鄰居邀請了愛丁堡另一間大學的台灣學生們到家中聚餐。雖然一半成員不是基督徒,但奇妙的是,在這樣的契機,再多的信仰話題似乎都不至於讓他們感到不舒服,反而激起他們利用聚餐機會釐清對基督教的疑問。縱然大家只是學生,討論的議題不外乎是對台灣的身分認同以及外人對自己的誤解。不少人道出自己的心聲,說台灣身分的認同感在台灣生活時從來不曾想過,反而來到海外在自我介紹及面對中國同學的思想霸凌時,更學會如何珍惜並向其他國家同學自我推銷。在信仰層次,原先是基督徒的同學也因為接觸了蘇格蘭的教會,對信仰有了不同感受,當中有好有壞,但都督促自己重新體會信仰的價值。整場聚餐,可說是基督徒身分與台灣身分認同的思辨大會。

海外的新環境,賦予一個重新檢視自己的機會,不僅是實質的身分問題,更是信仰與信心的挑戰。「我如何身為台灣人?」「如何在日常生活感受到信仰的同在?」這些都是在海外生活的台灣人常思索的課題。但願這些反思能成為台灣在地基督徒及慕道友的借鏡,好好思考我們的生命,也好好思考台灣的將來。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