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在醫院的故事1 ──彰化基督教醫院

【編按】「在醫院的故事」系列,介紹長老教會三所奉基督耶穌的名所設立的醫院;醫院不僅是醫治病痛之所,更是關照人心靈的福音禾場。願上帝賜福醫療宣教事工,讓人們從病痛中經歷主的恩典。


 

病痛是一把鑰匙

◎許嘉珍(彰基院牧部牧師)

古倫神父在其著作中提到,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1869~1951,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認為,生病是成為真正的人的一把鑰匙。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寫道:「我相信,病痛是能為我們打開某些大門的鑰匙。」

在醫院中,我們經歷生老病死的人生真實面;醫師認真研究醫療方法,護理師盡心給予病人全備的照護,各個部門各盡其職帶來全人、全隊、全程、全心、全備的醫療。有的病人康復了,帶著滿心的感謝回家;有的病人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別世、回天家了。不管是醫療團隊、病人或是病患家屬,面對病痛的衝擊都有著不同的感受與祝福。

正如聖經裡的一段記載:「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約翰福音9章1~3節)

◆病痛讓人看到人的有限

「醫師啊!無論如何請你一定要醫治我的親人!」這句話讓醫師們感受到極大的壓力。身為醫師,當然是盡全力來醫治病人:「我一定盡我的全力!但是我不是神,我不能給你保證,因為醫療是有限的。」醫院給了醫護人員許多醫療研究的學習機會,甚至出國學習;醫院也接受評鑑,透過團隊合作讓醫療達到幾乎零缺失,但病痛仍然會奪走生命。看見病人病痛的苦楚、家人憂心的面容,讓人看到了人的軟弱和有限。

◆病痛提醒人珍惜生命、與人和好

人生百態在醫院中都遇得到,有錢的病人渴望子女來探望,卻怎麼等都等不到;窮苦的病人因為種種苦衷而感到無奈悲傷,但家人卻緊緊聯繫在一起,同甘共苦的真情令人感動。

雖然護理工作所要做的事情很瑣碎,但是看見每一個不同的故事,都給醫護人員不同的啟示──我要視病如親,我要重新調整我的價值觀、重新安排我的腳步。正如天韻詩歌〈珍惜〉歌詞寫著:「生命是上蒼的厚禮,活著一天就有意義,最好的時間是現在,最美的地方在這裡……」從病痛中讓人看見:生命的短暫,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與病人、同事相處的日子,要愛自己的家人、與親人和好。

◆病痛讓人緊緊抓住神

在彰基,許多資深員工後來都受洗成為基督徒,資深員工所組成的基石團契裡,有人曾見證說:「病人是我們的老師,看見病人受苦,我們很想替他們承擔,但是不可能!病人若有宗教信仰,他們面對病痛及死亡的態度就非常不一樣!所以我們會尋找人生的意義,常常問:為什麼?我該怎麼做?再去看看當年宣教師的奉獻心志,想想他們是從哪裡得到力量?而且在醫院裡禮拜、禱告、靈修的實踐,讓我們感動決定成為基督徒……」

病痛讓人緊緊抓住神,讓醫護人員在工作上發光,把生命交託在神的手中。

◆病痛後成為助人者

他們穿上義工服裝穿梭在醫院每個角落。曾經,他們是住院的病患;曾經,病痛折磨讓他們痛苦流淚,但醫護人員細心醫療照護令他們感動、難忘。健康後可以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有相同病痛的人,這是聖經的教導,也是他們回應上帝愛的行動。

◆病痛開啟了愛的潛力

一百多年前,遠渡重洋的宣教師帶來不同的專長,開啟了台灣醫療技術;這些年來,不論是醫療、護理、手術、麻醉、牙科、生殖醫學,也開創了不同的病友團體,藉由病友的互相支持,讓病人的治療不再孤單。

彰基的創辦人蘭大衛醫師父子,用生命付出的智慧和愛,讓彰基有穩固的根基,也提醒著我們「在需要的人身上看見我們的責任」、「學習耶穌謙卑的為學生洗腳」。彰基從小小的醫院慢慢成長為醫學中心,更擴張醫療體系分散在各地,甚至走向世界;「切膚之愛」的精神讓彰基回應上主,開啟了愛的潛力。

~*~*~

病痛雖然帶來苦難,但經歷病痛卻讓我們的生命更擴張了!在生病的日子裡,來一趟發現之旅吧!探索自己的生命之屋,我們會發現,上帝已為我們預備天使在身旁,祂開啟我們的眼界,讓我們發現潛力,也提醒我們把愛行出來,緊緊抓住神,活出生命的光彩!

 


 

病患故事

加護病房也有春天

◎賴慧純(彰基院牧部關懷師)

在充滿緊張、不安,常是上演著與生命拔河戲碼的加護病房,因著一位年輕患者阿聖的生命故事,因著信心、希望與愛,讓我看見病房內也有春天。

記得初到SNCU(腦中風暨神經重症加護病房)時,阿聖吸引了我的注意。20歲初頭的他,身上插滿管子和儀器,毫無知覺的躺在病床上,不管家人如何痛哭、吶喊,阿聖就像關起門來睡覺一般,毫無反應。

雖然長時間的陪伴關懷,但內心還是不免有疑問,為什麼神要讓這年輕的生命遭受這麼大的試煉?

上帝的話應許,人若相信,就必得見父神的榮耀;主像公義的太陽,祂的翅膀有醫治之能。在400多天漫長的治療過程中,神差派許多天使圍繞在阿聖的四周;因著阿聖堅忍的生命力、醫療團隊不辭辛勞的努力,以及父母親無法割捨、不願放棄的愛,我們看到了神奇妙的作為,阿聖的情況如同詩歌所唱「相信有愛、就有奇蹟」般甦醒了。

醫療團隊陪伴阿聖及他的家人走過人生最大的風暴與低谷,過程中我們看見一位母親很深的自責,但在這一刻,所有埋怨和痛苦都化為讚美與祝福。

阿聖甦醒後,我們為他舉辦了一場慶生會,不僅慶祝他的生日,也因這個重生的開始,為他感到開心與感謝。當大家唱著〈隱形的翅膀〉時,內心有許多的感動,更讓我深刻的了解到,當我們全心倚靠神,就必看見生命的轉化,經歷生命的奇蹟。

 

隱形的翅膀

◎張佳幸(彰基院牧部合作牧師)

每次踏入加護病房總會看到一位從未缺席的母親,一年多來,她的雙眼從不離開她的孩子阿聖。記得第一次看見阿聖時,他什麼訊息都沒辦法接收,只是異常放電的癲癇發作,而愛他的母親和家人,從以淚洗面到逐漸接受,甚至堅持不放棄。

艱難而崎嶇的路程,每個人都咬著牙賣力前進。在這條路上,除了艱難之外,我更看到了讓人幸福的愛。我常常在禱告中感謝,上帝給阿聖不只是病痛的挑戰,還給了他許多讓人稱羨的愛;這些愛的支持,讓他有足夠的能量一步又一步歷經生死關頭的挑戰,讓他慢慢從昏睡的夢中甦醒。這些愛的支持,我稱為是阿聖身後「隱形的翅膀」,因著這些人的付出,帶他飛越死亡的關卡,回到重生之路。

除了家人的愛,我更看到醫療團隊的用心,不計代價的付出與照顧,讓阿聖在母親節前夕有了奇蹟的轉變──阿聖醒過來了!

如果說,阿聖媽媽陣痛了許久,讓阿聖重生,那麼,醫師就是那個過程的助產士,他們都是背後那雙「隱形的翅膀」,當然,還包括所有在過程中默默付出的每一個人,大家的愛成了翅膀上的每一片羽毛,帶著阿聖飛過絕望,給了他希望。

在侯文詠先生寫的《白色巨塔》中,男主角曾說了這麼一句話:「生命,在我醫學知識之外存在的方式超過太多、太多我所能了解的。」醫學知識之外超過的部分,我們除了用「愛」來了解,剩下的就交給造物主吧!因為在醫學裡沒有「神蹟」,只有神才能顯「神蹟」。

願阿聖在重生後,繼續揮動他那雙由「愛」而生的「隱形的翅膀」,不管順風、逆風,神賜給他勇氣,飛往佳美之地。

 


 

員工造就

同心服事的職場

◎陳雅莉(彰基院牧部組長、關懷師)

今年初,黃以文牧師在一場醫院的活動中,用賓果遊戲帶領大家玩破冰,題目很簡單,是邀請與會的人列舉出16個會在醫院看見的人事物。在「病人、醫師、護理師、呼吸器……」的此起彼落聲中,使我不禁再次思考,在充滿「生與死」、「忙與茫」的交會之地,我們所做的一切,是否足以吸引人來領受福音?並且能夠滿足院內同工的心靈需要。

隨著全球化,所受到的衝擊不僅是政治、經濟、科技,也包含醫療服務;過去醫療的焦點在於「疾病」治癒,如今以病人為中心的核心價值,使得在醫院服務的同仁更加忙碌,因此關懷院內同仁的靈性需求,更顯得重要。

雖然多樣式的宣教活動可吸引人認識福音,但這只是傳福音的初步工作,一顆福音的種子要成長,需要的是園丁悉心澆灌與呵護。我看見彰基的園丁,不只是院牧部的牧師和關懷師而已,在這個大家庭裡,院方除了舉行定期的禮拜、信仰講座、退修會,還有多位同工受呼召進入「但以理學院」受造就,裝備職場宣教與學習;也有8位同工開放自己的家庭或在辦公室成立小組,帶領同事領受福音;還有許多醫師利用假日,遠離醫院call機的傳呼聲,帶領住院醫師到偏遠山區部落舉辦醫學營,啟發原鄉小朋友對從醫的興趣。

此外,彰基成立不久的兒童合唱團,除了連結院內、院外慈善公益活動,去年聖誕節時,更由團員的媽媽們親自指導小朋友演出具有喻道意義的《快樂小羊》音樂劇。那一晚的演出,細數出現在禮拜堂裡的點滴架竟有8支之多,許多病患特別前來觀看,實在超乎大家所想,在寒風加劇的夜晚,一份愛的分享,格外令人倍感溫暖。

前年,醫院邀請同工投稿分享個人信仰歷程或見證,沒想到篇數足以出版成書;這本屬於我們的故事,不僅是來訪者的禮物,同時也是福音架上帶給大家勵志與安慰的書籍。

未來我們將持續努力,以信仰傳承為目標,建立同心服事的職場,以期更多院內同仁追隨基督愛人愛神的腳蹤!

 

天天經歷生命

◎翁春祝(彰基院牧部關懷師)

主耶穌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19~20節)「宣教」、「傳福音」、「關懷人」是復活的主交代給我們每個人的大使命,也可說是基督徒的天職,更是每個領受神恩的人應該做的事。

彰基院牧部同工在關懷服務的事工上承受主耶穌的教導:「與喜樂的同喜樂,與哀哭的同悲傷」,面對身心靈受苦的病患與家屬,以陪伴、傾聽、同理心,讓他們在過程中不孤單,並分享信仰,使他們因仰望神而產生復原力,得著堅持走下去的力量。

在院牧部工作多年來最大的心得是「感恩」──做基督徒本來就該做的事,又有薪津可拿,這是何等的恩典!而且每天與神同工,領受滿滿的祝福,更常體會到「施比受有福」,充滿喜樂。二來是體會生命的奧祕及神的大能,傳道書3章1~2節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生命的主宰者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

在陪伴關懷病患中,原以為是自己在付出,但一路走來卻發現是病患在分享生命,讓我學習認識生命及教導我生命的課題,所以服事過程中最深切的收穫是體會生命、學習珍惜生命、尊重順服神且實踐活在當下。

 


 

走出醫院 走進世界

◎陳清發(彰基院牧部主任牧師)

「耶穌走遍加利利全境,在各地方的會堂教導人,宣講天國的福音,治好民間各樣的疾病。」(馬太福音4章23節)

彰化基督教醫院向來秉承兩代蘭醫師對台灣社會奉獻和服務之精神,總是持守以醫療與傳道為其創立和發展的主要宗旨。彰基的員工除了有院內的團契生活,譬如醫師團契、醫務團契,也參與海外醫療與宣教。

近年來成立之「行腳團契」,在劉青山副院長與楊光道醫師帶領下,招聚一些熱心的醫護人員,利用自己的休假時間,帶隊至偏遠地區,特別是醫療較貧乏的原住民部落進行「簡易預防篩檢」、「醫學體驗活動」,甚至為開啟原鄉小朋友對醫學科學之興趣而舉辦「小小醫師營會」等活動。

在海外宣教事工方面,也前往外蒙古及緬甸從事醫療宣教。近年來,特別為蒙古中部布爾干教會雪中送暖,把許多老舊設備更換或修繕。至今,社區民眾能在寒冷的天氣裡,在教會內舉辦各種活動。不僅如此,彰基也募資100萬元購買巡迴福音車給蒙古基督徒醫療協會,以利醫護人員為散居在大草原的遊牧民眾做義診及傳福音。另外,我們也準備為居住在蒙古包的民眾設置公共浴室及廁所,使他們在寒冷的冬天有溫暖的浴室沐浴。

彰基也陸續推展東南亞國家之宣教事工。自2011年開始認養25位緬甸孩童,至今,已有50位小朋友住宿在孟撒兒童之家接受養育。目前已購地且積極準備興建校舍,以提供更多孩童有安全、有尊嚴的學習成長環境。為此,彰基特別成立海外宣教事工基金,希望更多教會兄姊共襄盛舉。

院長郭守仁常勉勵員工說:「彰基走出去,世界走進來。」此意乃醫院的發展及宣教一定要走出去,走遍全台灣,甚至到世界各地去體恤和關顧有需要之人。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