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67週年紀念 轉型正義助化解仇恨

可以原諒不能忘記  嘉中祥和禮拜追思

【陳怡萱嘉義報導】記念二二八事件滿67週年,嘉義縣政府、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嘉義中會、嘉義縣基督教青年會2月23日晚上在嘉義中會祥和教會舉辦追思紀念禮拜暨演講會。參與台灣民主運動30多年的嘉中西門教會牧師趙振弍與受邀演講的前國防部長蔡明憲皆認為面對歷史「可以原諒、不能忘記」,藉每年追思二二八再次提醒民眾繼續為實踐公平正義而奮鬥。

趙振弍指出,台灣人必須面對歷史,整理、了解二二八,如此才能成為清醒的人。他認為去年發生的洪仲丘事件及20萬人上凱道抗議,並非單一事件,而是一種「覺醒」。多位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出席參加禮拜,包括為台灣原住民爭取權利與自治而遭殺害的鄒族音樂家高一生,他的家族包括兒子高英傑等演奏高一生詞曲的〈春之佐保姬〉來記念。

高英傑代表受難者家屬上台致詞時表示,感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期以來對受難者家屬的關心,比台灣各界還早就陪伴他們,至今67年過去,公平與正義尚未完全實現,但越來越多人像長老教會一樣關心了解二二八。高一生的嫡孫高健雄與高崇文則以長號二重奏演奏〈為此塊土地阮誠心祈禱〉。

蔡明憲演講指出,前人為台灣犧牲生命,現在的人應該照聖經教導行出公義。他舉例美國總統曾向迫害過的日裔美國人道歉、德國政府也正面承認納粹的錯誤,藉此對比如今台灣執政者還在遮掩二二八真相,「國民黨從未為此懺悔,也沒有誠意認罪。」眾人不只要這樣相信、也應該積極督促政府,基督徒必須學習聖經中所指「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如果不想被中國共產黨管,就要挺身而出,不要再讓二二八重演。另外他主張「軍隊國家化」,而不是屬於特定政黨,必須國防自主、增加國防預算等,並強化亞太區域安全的聯防與合作。

最後蔡明憲引用曾參與反對納粹運動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的話,指出今日普世教會大家都在追求「廉價的恩典」,諸如向上帝禱告家庭平安、事業發達、工作順利等,較少關心社會不公義、受壓迫的、陷入困苦的人。他以此結語與眾人勉勵,期許基督徒應以行動來落實上帝的教導。

嘉義縣長張花冠亦親自出席活動,指出近日社會紛爭不斷,好像又要回到白色恐怖時代,「除了追思,我們應停下來好好思考台灣的未來怎麼走,為了公平正義再出發。」

活動尾聲主辦單位發給每位參加者飯糰和桂花苗,皆有其深刻意義。前者因1947年嘉義地區的警民發生衝突時,當地年輕學子捏飯糰送去前線慰勞與軍警對峙的民眾;後者則是源自台語詩人李敏勇在二二八紀念50週年時寫的一首詩〈這一天讓我們種一棵樹〉。

 

建造公義和平社會  台北東門音樂記念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委員會主辦、七星中會、台北中會、西美中會教社部共同承辦的台北區二二八事件67週年紀念音樂禮拜,於2月23日下午在台北東門教會舉行。

七星中會議長張朝棟牧師講道,題目是「建造公義與和平的社會」。張朝棟指出,二二八事件迄今67年,依舊沒有清楚的真相、更沒有元凶,而沒有找出元凶,又如何叫受難者家屬以及同受苦難的台灣人民赦免?等同沒有和解、沒有公義。他呼籲政府,不僅要把未清楚交代的真相解密公開,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都是懸而未破的政治刑案,「政府沒有交代清楚,如何能夠保護人民?」他說台灣人要能夠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就要成為上帝的子民,才會知道打破歧視與偏見的重要性,然而遺憾的是,今日的台灣仍舊存有不同族群間的差別待遇。

「咱受難者家屬要站起來,因為國民黨太匪類了。」受難者李瑞漢律師的兒子李幸昌受邀說感言道,看到一些受難者家屬靠向加害政權,就象徵台灣人最大的悲哀。他指出,台灣人面對「狗去豬來」,要突破國民黨政權的殖民統治,一定要團結,否則台灣只會繼續被踐踏。並且台灣人要身體力行說母語,這是強化台灣人精神的器皿,「我會講北京話,但是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我今生不講北京話,只說台語或英語,因為我是台灣人。」

中山教會青少年合唱團受邀演唱,唱到最後一首〈在這塊土地有愛〉,拉起了「I Love Taiwan」的布條,引起現場所有的掌聲。紀念禮拜中,全體靜默追思之後,進入公禱時間,為二二八事件受難家屬關心禱告;為台灣制憲、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祈禱;為台灣的安全進展代禱,懇求上帝幫助台灣人民對台灣前途有信心與盼望;懇求上帝帶領台灣人民維護司法的獨立與正義,確保每一個人的人權得到保護與尊重。  

 

文學突顯時代荒謬  胡長松《槍聲》乍響

【林家鴻高雄報導】高雄哲學星期五公民論壇2月21日邀請壽山中會德生教會會友、台語文學家胡長松以他的小說集《槍聲》談二二八事件。他指出,高雄是二二八事件中最早發生屠殺的地方,西班牙法院去年以「反人類罪」通緝江澤民,國民黨的罪刑早已符合國際定義的「反人類罪」,應比照辦理。

對於現場聽眾多為大學生,胡長松感到訝異,也高興仍有年輕人關心這塊土地。他說,1947年3月6日高雄要塞司令部司令彭孟緝發兵屠殺市內反抗暴政的民眾,曾直接於馬路上架機關槍,對高雄車站、高雄中學等機關內的民眾開火,前往市政府(今高雄歷史博物館)開會的本土參議員、官員及圍觀的民眾和學生等,也全遭濫殺,市府內外遍地死屍,宛如人間煉獄。愛河也曾是人民躲避屠殺和死亡地點。

《槍聲》被公認是解嚴以來以二二八事件為主題的文學作品中,對史實考證最嚴謹的作品。胡長松表示,為了求真,他費時多年研讀各種歷史檔案和口述歷史,以台語創作,替無法說話的受難先人發聲,這是身為文學創作者的責任,也是呈現完整歷史面貌和轉型正義的重要一環。胡長松在《槍聲》中提到父親遭國軍殺死的牙醫許國雄,原以為自己也將被無端處死,卻因彭孟緝母親牙痛而倖存,以此突顯當時人命不如1顆牙的時代荒謬性。

台灣轉型正義至今未實現,胡長松說,對照德國處理納粹的標準,台灣至今仍無任何人因二二八事件遭判刑,從受迫者取得的不當黨產未還,也未曾聽聞參與迫害的人員遭革職,連凶手是誰的最基本真相也拒絕公布。他並說,國民黨自二二八事件以來不僅切斷台灣人性命,母語和文化也摧殘殆盡,他最後帶眾人高唱〈台灣翠青〉相勉勵。

 
廣告/台灣府城教會報-手抄活動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