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主日 貢獻智慧與能力

女性善用上帝恩賜   開拓教會服事多元角色   神必親自賞賜

【林宜瑩台北報導】每年的3月第1個主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訂定的「婦女事工紀念主日」。總會婦女委員會主委吳娟娟在寫給教會的信函上表示,婦女主日設立的目的,是希望透過一個以婦女為主體所設計的主日,以喚起教會兄姊聆聽婦女的信仰經驗,開拓婦女在教會服事的多元角色,來鼓勵婦女積極參與教會的服事,並貢獻女性的信仰經驗、智慧與力量。

事實上,近幾年各中區會、教會的婦女事工都產生斷層、無以為繼的窘況,主要原因是雙薪家庭的大環境下,許多已婚姊妹不但是職業婦女、分擔家計,還要養兒育女肩負家務、教養責任,在時間分配上無餘力在教會服事上。對此,總會婦女幹事連嫦美感慨表示,目前社會趨勢,確實婦女能在職場上有很優越的表現,可是在家庭事務上,應該是夫妻共同的責任與義務,不該只落在婦女身上,否則教會已婚姊妹怎會有時間來參與教會服事與關心社會呢?

其實,教會婦女在普世教會事工上也有很卓越的貢獻,例如在每年3月的第一個禮拜五是「世界公禱日」,這便是教會婦女發起的普世性教會運動,起源可追溯到1887年的美國一群婦女,選定一天為貧窮、失業與被孤立者一起禱告。之後,在1890年又訂定一天為海外宣教的公禱日,將當日奉獻用於幫助亞洲婦女學院及各地教育事工。到了1919年,這兩個公禱日又與加拿大的另一公禱日合而為一,成為世界公禱日的前身。

2次世界大戰後,全球不同背景的婦女開始串聯投入「世界公禱日」運動,在台灣,就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與台灣教會合作協會率先投入,又有YWCA的參與;2014年的世界公禱日,便是為了埃及來代禱,主題為沙漠中的江河。

另外,為了2次戰後營救各國孤兒,印度婦女珊蒂所羅門發起小錢祈禱奉獻運動,到了1958年的第一屆亞洲教會婦女協會召開時,便決議要全力來推動此一運動,如今全球已有100多國響應,在每年10月舉行「小錢祈禱奉獻感恩禮拜」,這些都是教會婦女多年努力的成果。

總會婦女在今年也規劃許多事工,3月20至22日有「全國婦女領袖營」,7月3至5日(原住民)及21至23日(平地)的全國婦女靈修會,10月13至15日或27至29日有全國婦女查經營,2015年1月8至10日有全國婦女人才訓練會,而這些婦女事工都是專為全國教會婦女所舉辦。

因此,連嫦美呼籲,教會婦女要多多投入並參與教會服事,若教會婦女有上帝所賜的機會能擔任教會長老或各事工職務,甚至是中區會或總會的幹部,也一定要積極參與、不要推辭、請勇敢去承擔,畢竟教會的姊妹人數確實多於弟兄,可是無論長執甚或牧傳的比例上,女性反而比男性少,「千萬不要辜負上帝的恩賜,教會姊妹們若有意願投入,一切的智慧與能力,神必親自賞賜給妳們。」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