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屏東報導】由文化部贊助,獨立書店「永勝5號」、屏東縣阿緱文學會和吉林垣有限公司執行,作家翁禎霞策展的「文學的風吹來——那山,那海,那屏東」文學展,於2月26日在屏東美術館103展覽室登場,介紹1950年代以來的屏東現代文學發展歷程,及23位屏東作家;展期至4月3日止,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前往觀展。

踏入展覽,民眾可以聽見海潮聲,呼應展覽主題;展場首先以年代表呈現屏東1950至2020年的現代文學發展與重要人事物。談起屏東作家,極具代表性的是1915年出生的鍾理和,他在21歲時登北大武山並寫下〈登大武山記〉,是在地書寫的重要代表作品。

1950年代,屏東文學多以軍人、軍眷作品為主。1960年代,開始有屏東在地作家投入創作,例如1965年,吳晟入學屏東農專(現今的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並在1966年出版首本詩集《飄搖裡》。1970年代,各文學社團紛紛成立。

(攝影/林婉婷)

1968年起任教於潮州國中的曾寬投入散文、小說、兒童文學、報導文學等創作,被稱為「在地文學的守護者」;2004年退休,並在2011年成立「曾寬文學獎基金會」又辦理「曾寬六堆文學獎」,鼓勵客家寫作;同年有「客家文學營」,隔年有首屆客家兒童文學營。

1980年代,本土文學蓬勃發展,有政治、女性、原住民等議題與母語作品出現。1981年11月,陳冠學參與省議員選舉但落選,12月動筆〈田園之秋〉,並在1986年11月獲得第3屆「吳三連文學獎」,該年12月前衛出版社出版《田園之秋》。1989年,郭漢辰擔任台灣時報記者、後又擔任民生報記者,2006年辭職後專心寫作,致力推廣屏東文學。

(攝影/林婉婷)

1990年代則承接上個年代的風氣,產生更豐富多元的屏東文學創作和推廣活動。1992年,前總統李登輝提出「生命共同體」主張,呼籲以「台灣」為想像的集體記憶塑造,這也深化的屏東文學的本土化意識;在1993年,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出版《屏東縣作家作品集》,首本為朱煥文的《大河壩》;1999年辦理首屆「大武山文學獎」,大武山的意象也成為屏東文學指標;2005年7月舉辦首場「大武山文學營」,隔年有首屆青少年大武山文學營。

2007年,李敏勇獲得藝文界最高榮譽「國家文藝獎」;2011年,屏東大學與屏東縣阿猴文學會合辦首次屏東文學學術研討會;2017年,政府委託屏東大學中文系拍攝屏東作家身影系列紀錄片;2020年,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翻新開幕,4樓設有「屏東文學專區」。

年代表後依序介紹23位屏東作家:鍾理和、路衛(本名周廷奎)、陳冠學、黃基博、張曉風、曾寬、Auvini Kadreseng(奧崴尼・卡勒盛)、曾貴海、李敏勇、李旺臺、利玉芳、梁明輝、涂耀昌、林剪雲、Husluman Vava(霍斯陸曼・伐伐)、杜虹、郭漢辰、傅怡禎、Liglav A-wu(利格拉樂・阿𡠄)、施百俊、楊政源、黃明峯、Rangalu Taruljayaz(讓阿淥・達入拉雅之)。

(攝影/林婉婷)

展場中除了以「發光的抽屜」陳列上述作家們的著作及簡介,另提供作品誦讀的音檔,民眾可以拿起展板上的電話裝置聆聽,或是用手機掃描QR Code到「StreetVoice 街聲」網站聆聽;展板上也有「文學之眼」,民眾可以靠近小洞並看見作家的書寫身影。

「文學的風吹來——那山,那海,那屏東」文學展即日起展至4月3日止;場館位於屏東市中正路、屏東太平洋百貨對面,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半,每禮拜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