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烏俄戰爭至今已持續40多天;在4月10日「棕樹主日」、受難節期開始的禮拜中,高雄中會一甲教會以「和平的君王」主題,特別在講台上呈現「戰火下殘破的烏克蘭城市」佈景,教會主任牧師李宏恩也在信息中說明烏克蘭遭俄羅斯侵略近況,呼籲會眾們思想基督徒如何關心並為和平代禱。

李宏恩談到,馬立波(Mariupol)遭不斷轟炸,眾多罹難者不得不合葬在壕溝,而鄰近首都基輔(Kyiv)的布查(Bucha)更有大量平民遭屠殺;戰爭期間,有烏克蘭難民在人道走廊遭到槍殺,還有無數遭受性暴力後被殺害的女性,然而俄羅斯竟稱這些慘狀都是「演戲」的假消息。

(攝影/林婉婷)

李宏恩強調開戰並不是輕易的決定,「但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國家去攻打另一個國家?」俄羅斯的理由是「恢復俄羅斯民族光榮」,這也是許多歷史上戰爭開打的原因。「在耶穌時代,羅馬帝國也有這樣的理由。」羅馬帝國侵略偤太民族,當時偤太人們相信「彌賽亞」會拯救他們,因此認為耶穌就是要來反擊羅馬政府;李宏恩直言,事實上聖經裡也記載了「聖戰」,就在約書亞記10章40節中,約書亞按照上主命令去屠城;而申命記20章16至18節則提到屠殺目的是因為避免受他們的惡習影響,「但這樣就是可以先出手殺人的理由嗎?」

李宏恩提醒,聖經要考量時代背景去討論,不能直接套用在現代解讀。一方面過去的戰爭是宗教信仰和生存資源爭奪,與當代戰爭較不相同;另一方面,縱使是上帝吩咐,基督徒還是可以有不同的回應,就像創世記18章23節裡,上帝要毀滅索多瑪和蛾摩拉,亞伯拉罕為無辜者的性命向上帝哀求。

(攝影/林婉婷)

李宏恩點出,信仰要經過思想,上帝的話語需要處境化思考。耶穌為何會騎驢、而不是騎馬進耶路撒冷城?李宏恩表示,並非爭取獨立、自由不重要,而是耶穌更想要拯救人的心靈。最後他總結,面對戰爭,或許無法評價對錯,但基督徒仍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去思想「和平」,且不是抱持隔岸觀火的態度,而是為戰火中受苦的人們禱告,「戰爭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包含台灣。」

李宏恩受訪時談到,過去即會結合禮拜設計和社會時事,邀請弟兄姊妹們從信仰角度思考議題;例如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就在9月的「聖樂記念主日」禮拜中以黃絲帶、連儂牆為佈置並分享相關信息。

(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