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神學教育的遠見和格局──從吳威廉和孫雅各宣教師夫婦談起

&nbsp台灣神學院自1965年孫雅各院長退休後,神學教育的主導權逐漸由宣教師之手轉交給本地同工。這將近半世紀以來,本地師資的學術水平逐漸提升,學制、課程及學生素質也隨著台灣教育環境的變革而漸入正軌。然而,如何讓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更新、活化,且能夠在時代變動中開創新局,是長老教會神學院的共同挑戰。近年來,在深切體認到神學教育長久被主流學術界和教育體系「邊緣化」的情形下,神學院也認真投入「立案之路」,並期待能對台灣社會見證神學教育所蘊含的真理與價值。

這10年來,儘管台神在軟硬體上有大幅度的進步和成長;然而近幾年教授團人數漸減,後繼師資培育也有限,加上台灣社會及教會生態的快速變化,神學院的格局若無法開展且呈現遠景,神學教育體系將快速邊緣化,值得關心。面對大時代的變局,我們或許可從2位神學教育先輩得到一些啟發。

吳威廉和孫雅各的神學理念都屬傳統保守型,較無創見或新意(真正具神學創見的是約美旦及明有德兩位神學教育家),但他們的遠景和格局卻很寬廣,且總是帶著普世宣教及教會合一的高度。他們跳脫本位主義的思考模式,真心推動南北教會合一及聯合神學院的遠見,加上對台灣社會需求的敏感以及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和觸角,啟發了當時神學教育的眼光和視野,展現寬廣無私的格局;而其另一半除了全心支持他們的服事,也各自發展一片天,值得今日神學教育者共同深思、學習。

吳威廉牧師

建構合議體制及合一遠景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授)

&nbsp 吳威廉(William Gauld, 1861~1923)是出身加拿大農莊的長老會青年,從小隨父親學習農事和木工,並因經濟壓力曾擔任小學教師,後來進入多倫多大學就讀,對數理極有興趣,但也展現堅定的哲學和信仰理念。在16歲那年,他受到馬偕宣教演講的感召,立志成為宣教師,大學畢業後進入諾克斯神學院就讀。1892年8月和師母吳瑪利(Margaret Mellis Gauld)結婚後,隨即航向美麗島。1年後,馬偕全家第2次例假返回加拿大,吳威廉發現自己突然「成為一位神學院教授、教會牧師、看顧60所教會及2600多位信徒的主教,以及必須料理整個教會經濟和事務的總經理」。接下來,甲午戰爭爆發,日本殖民台灣,他必須在動亂不安的無政府狀態中,顧守受盡苦難的北部教會。他所表現出的勇氣、才能與領導力,得到加拿大母會的讚賞。1901年馬偕過世後,北台灣教會進入建設和組織的新時代,吳威廉致力教會的自立與自治,期待藉助組織和制度來幫助台灣信徒明瞭民主真諦、學習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並進一步參與普世宣教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在他推動下,北部首屆長老中會於1904年成立,並由他擔任議長,為北部教會奠定堅實基礎,更逐漸邁向自治之路。在他領導下,台北中會及教士會洋溢著民主及互相尊重的對話精神,來自西方先進教會的宣教師們和本地後進教會的牧師、長老們得以在平等的立足點上一起工作。他在教士會中常向其他宣教師如此說:「在實行這項決議之前,我們得先和本地弟兄們商量一下」。

更值得一提的是,藉著一次加拿大海外宣道會幹事來訪的機會,他和台灣南部的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有了更密切的接觸,進而在雙方的討論協議下促成1912年台灣大會的成立。台灣大會開啟了南北合一的新時代,也啟動長老教會和台灣這塊島嶼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吳威廉功不可沒。

當然,吳威廉在台灣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所監督建造的許多建築,其中最耀眼的就是座落於中山北路的馬偕醫院,當時被稱為「東洋最好的基督教醫院」。因為他的建築及數理專才,日本官員常將有關公共建築的疑問向他請益,包括台灣總督府的監造工程、「紅毛城」側方英國領事官邸的增建,甚至台北鐵路局火車時刻表的規劃等。此外,他又建造了淡水女學校的新校舍、位於雙連的台北神學院(原本預定作為「聯合神學院」的校舍用地),另外還設計建造許多教堂,遠至東海岸的鳳林、東北角的宜蘭、風城的新竹,近則北投、桃園、基隆等。有一次,在監督最後一間由他建造的新竹教會時,所乘坐的人力車翻覆,所受創傷也嚴重影響他的健康,一直到他於1923年去世為止。

吳威廉非常重視教育,除協助推動中學教育及女子教育外,他也是出色的神學教育家,教授新約,並擔任台北神學校的校長。他那結合理論與實際的教學方法,一直深受學生的喜愛和讚賞。他是一位堆砌磚塊的宣教師,為北台灣教會的體制以及醫療、教育、行政建立堅實的基礎。台灣神學院為記念他對北台灣教會及社會的貢獻,特別將第一棟建造的行政大樓兼教室命名為「吳威廉紀念館」。

吳威廉牧師娘&nbsp吳瑪利

&nbsp台灣教會音樂的奠基者

◎王貞文(台南神學院老師)

台南神學院校園裡,現在已經成為廢墟的舊巴克禮公館,在1930年代,曾經住了一位對台灣的教會音樂有重要貢獻的女士。她就是吳威廉牧師娘吳瑪利(Margaret Mellis Gauld, 1866~1960)。她在台南的日子並不長,卻留下不少美好的足跡。在長榮中學與女中,在神學院與教會,她教導了許多學生。她對稚齡的孩童充滿愛心與耐心,對年老病弱的鄰居巴克禮牧師更是加以敬重體貼。或許也因為她的駐留,讓她所引介的〈咱著來吟詩〉成為台灣教會一代一代傳唱的美麗合唱聖樂。

吳威廉牧師娘一生貢獻給台灣,以她的音樂長才服務北部教會,做音樂教育。她是加拿大人,在1892年嫁給準備到台灣工作的吳威廉牧師。新婚那一年冬天,她就隨著吳威廉牧師到達淡水,成為馬偕牧師的得力助手。

馬偕牧師去世後,吳威廉牧師挑起北部教會宣教工作擔子,夫婦同心,各以恩賜貢獻在教會的組織建設與教牧、信徒的教育上。他們兩位都是極有毅力的人,不畏風雨與艱困,3、40年如一日地全然擺上。日間,吳牧師娘奔波於淡水男女學堂與神學院,指導學生練琴。晚間,她也把時間給了求助於她的教會與個人,往往深夜了才停工。

1923年,吳威廉牧師去世,牧師娘與女兒們都繼續留在台灣工作。1927年,北部教會的人事大變動中,吳牧師娘與女兒吳阿玉護士、吳花蜜醫生及女婿李約翰醫生一起到了台南。女兒女婿在新樓醫院工作,她也沒有閒著,繼續像在北部時一樣,忙著教音樂。

受她影響很深的作曲家,淡江中學校長陳泗治牧師這樣回憶她:「台灣的教會被世界稱為『唱歌的教會』(the singing church),是受吳牧師娘影響而來的。她善於鼓舞人愛好音樂,愛吟唱詩歌。她發出的聲音不但洪大清亮,更是由衷從心底唱出歡喜快樂的聲音,來感謝上帝的恩惠,確信上帝的幫助與保護。她的笑容可感化與她接觸的人。」

她對人充滿愛與熱情,對音樂演奏技巧的教導,則非常嚴謹認真。陳泗治牧師牢牢記得這位老師怎樣鄭重地告訴他:「在音樂裡沒有大約的事。」她對精準度的堅持,為台灣第一代學習西洋音樂的人們,和剛起步的教會音樂奠下了穩固的基礎。

「你若欠缺真失望,我著盡力來幫助」(聖詩317首)這首聖詩,是吳牧師娘最為人所知的作品,很能表現出她的信仰理念──上帝要我們彼此相愛,相扶持,這樣的愛裡,有聖靈的扶持與幫助。

因為認知上帝如此深刻的愛,吳威廉牧師娘以開闊的心胸接納各樣的人成為她的學生,就是受到教會內外的批評也無所懼,反而渴望教會活出耶穌接納罪人的情境。

這位可敬的教會音樂家,在1960年病逝於加拿大,享年94歲。台灣教會不分南北,都想念她,感謝她建立台灣教會美好的聖樂傳統。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吳威廉、吳瑪利牧師夫婦一生彼此扶持,留下愛的典範。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吳威廉牧師(左)在馬偕牧師逝世後,領導北部教會邁向自治,他是一位堆砌磚塊的宣教師,為北台灣教會的體制及醫療、教育、行政建立堅實的基礎。下方建築為吳威廉牧師所建造的台北神學校。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1957年10月16日,台灣神學院第一屆傳教師進修班,孫雅各牧師(前排左二)和與會傳道人、師生合影。

孫雅各牧師

拓展教育資源及宣教格局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授)

出身美國南達科達州的孫雅各(James Ira Dickson, 1900~1967)牧師,是因為「加拿大教會聯合運動」造成教會分裂以致宣教人力不足,由加拿大長老教會向美國普林斯頓神學院徵召而來。

新婚的孫雅各牧師和師母孫理蓮(Lilian Dickson),於1927年10月抵達淡水,學了1年台語,就代理淡江中學校長,1931年出任在淡水的台北神學校校長,直到1940年5月因戰爭被迫返美。戰爭期間他們夫婦到英屬蓋亞那開創原住民神學教育工作,終戰後再度來台,開展倆人生命中最豐富精采的階段。孫雅各1947年回任新改名的「台灣神學院」校長,直到1965年退休為止。

不同於過去受英國傳統禮教拘束的加拿大老宣教師,孫雅各是一個充滿活力又果斷的美國行動派。他開著當時台灣罕見的福特老爺車,加上一口經常令人噴飯的台語,他以對福音佈道的熱忱巡迴各地,廣結人脈。他對台灣教會最大的貢獻,就是神學教育和原住民宣教。他致力神學院的發展,一方面擴展多元的學制和管道,讓不同背景的有心就學者有受教的機會;另一方面又將神學本科更改為6年制,提升學生資質。1955年,他更獨排眾議、深具遠見地將神學院從車水馬龍的雙連市區,遷往風景秀麗、環境幽靜的陽明山嶺頭,開展神學教育的新時代。

孫雅各夫婦對原住民宣教情有所鍾,後半生以驚人的毅力深入山地訪視,並協助原住民教會成長,更贊助超過300間以上的教會,從竹建教堂改建或新建為石頭水泥教堂。他主導玉山神學院的創立,培育無數原住民教會和社會的領導者。高俊明牧師曾提及玉神草創初期,經費拮据,孫雅各及黃彰輝2位神學院長積極向普世教會籌措、爭取240萬奉獻的故事,可說是神學教育史上的美談。

孫雅各總是運用各種管道爭取教育資源及合作對象,身為台北扶輪社和台北美國學校的草創成員,他盡力爭取更多人力和經濟資源來辦學,讓神學院脫胎換骨。在戰後大量原本在中國服務的宣教師和人力、財力資源「轉進」台灣、形成「國語教會」急速擴展的新處境,他也扮演雙方的潤滑劑和整合力量,具有階段性的時代意義。

1965年退休後,台灣神學院為表彰孫雅各41年來的貢獻,將教育館(現圖書館)改名「孫雅各紀念館」。1967年,孫雅各在美國檢驗出腦瘤,毅然決然返回故鄉──台灣,同年6月中病逝嶺頭家中,安葬於台神教堂旁。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孫雅各、孫理蓮牧師夫婦對台灣教會發展、神學教育和弱勢關懷,有不可抹滅的貢獻。

孫雅各牧師娘&nbsp孫理蓮

要當宣教之妻的奇女子

◎王貞文(台南神學院老師)

孫雅各牧師對於台灣北部教會的組織發展,以及神學教育,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而孫雅各牧師娘孫理蓮(Lilian Dickson, 1901~1983),更是以她不凡的熱情與行動力,開創了一個「體制外」的基督徒的醫療關懷事工,而成了台灣宣教史上的傳奇人物。
孫理蓮曾被《讀者文摘》雜誌報導為「擁有偉大心懷的小個子女士」。她是美國人,在明尼蘇達出生、成長,在明尼蘇達聖保羅的瑪加列斯特(Macalester)學院讀大學時,結識了來自美國南達科達州的孫雅各牧師。他們準備一起到海外做宣教工作。孫理蓮在紐約的聖經學院(Biblical Seminary of New York City)接受了宣教課程的訓練,其中包括醫療訓練。1927年,他們結婚,並馬上啟程,受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到達台灣工作。
1927年至1940年,是孫雅各夫婦在台灣工作的第一階段。在日本的統治下,孫牧師開始突破萬難,關心原住民的情況。孫理蓮在這個階段,擔任的是傳統的牧師娘角色,她協助丈夫適應新環境,學習語言,做教會的工作。即使經濟有時困窘,他們仍開放自己的家,以熱情接待各方訪客,並調解糾紛。孫理蓮忙碌不已,以至於在台灣的前3年,就經歷了1次流產與1次早產,一直到第3胎,才順利產下兒子Ronny。
戰後,再一次回到台灣,自己的孩子已經成長,在美國讀書,她能夠全力投入宣教工作了。46歲的孫理蓮宣稱,她「不再只是宣教師之妻,而要當宣教之妻」。
她背起手風琴,找一群醫護人員去佈道。她經常採取的方式就是:拉起手風琴,搭起法蘭絨布小戲台,吸引孩童,教他們唱歌,用法蘭絨布偶說聖經故事。然後逐家探訪,為病人祈禱,宣講福音,施藥包紮。時機成熟,她就會尋找同工,與她一起來改善部落衛生條件,設立聚會場所,人們聚集了,她便去募款興建教會。
1950年代的台灣,地方的基本建設還未上軌道,特別是山區偏鄉,醫療資源十分匱乏。孫理蓮不斷寫信回家鄉,向美國的親友與教會募款,來支持以醫療服務前導的宣教工作。她的信充滿熱力,對台灣的種種描寫生動有趣,得到相當廣大的迴響,於是捐款源源而至。1954年,她在加州成立「芥菜種會」,以這個獨立於教會體制之外的協會,將在美國募集的資源用在台灣最需要的地方。
「芥菜種會」的動力與頭腦,都是孫理蓮。通過她的異象與她的實踐力,小小的芥菜種長成碩大的芥菜,在政府還沒有能力去做的時候,就救助了原住民部落,成立教育與療養機構,又關懷痲瘋病患、烏腳病患,為他們找到醫療救助者,努力為他們成立教會。
由1947年回台到1983年過世,以「非正式」的方式及母親的胸懷,孫理蓮跑遍台灣各地,收容幫助困苦之人。在台灣戰後的社會裡,留下令人難忘的美好的腳蹤,她留在人心裡的形象,就如她的傳記作者對她的形容:天使在她肩上。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相片提供/台神史料中心、蘇文魁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