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教會信仰學習之旅 前往司馬限教會勞動服務

(相片提供 / Smahan教會)

【邱國榮採訪報導】七星中會濟南教會一行5人,於88日前往至Tayal(泰雅爾)中會Smahan(司馬限)教會進行為期7天的「信仰學習之旅」,818日返回台北。帶隊長老林世鴻受訪表示,這是離開舒適圈,覺察信仰的一場行程,感謝Smahan教會提供機會,讓他們一行人獲益良多。Smahan教會主任牧師Hoi Ciku(陳弘毅)表示,今年國會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Smahan教會根據此法推動「食農園區」計畫,首重於教育,收成的作物供應給部落文健站食用。

濟南教會一行5人的「信仰學習之旅」,內容豐富。晨更、每日備餐、部落環境走訪、參與文健站課程、農事體驗、靈恩運動口述歷史、淨山活動、學習獵人弓箭與烤肉、步道巡禮、學習口簧琴、溪水放蝦籠,以及參與Smahan教會禮拜等。林世鴻指出,這趟活動行程主旨是真誠相處,用所有感官去體驗生活,認識神、認識自己也認識人及認識自然。

林世鴻表示,從計畫到實踐過程,隨時提醒自己要減少「自我中心」,讓上帝成為自己的中心,結果發現這趟旅程超過所求所想,「我們不僅與在地部落的同工一起服事,更結識成為朋友。」原本只是簡單整理教會外觀環境,可是因有上帝的感動,成為了他們一行5人願意做更多勞動的動力,其中包含了收費課程,授課老師們卻願意免費教學。

(相片提供 / Smahan教會)

Hoi Ciku指出,教會有2筆承租土地,其中一筆有4塊梯田,他在去年得知政府今年會立法《食農教育法》,因此與從事食品加工的同工討論,於是教會決定將4塊梯田開闢成「食農園區」,讓園區栽種作物的方式,也可以作為部落族人的務農示範。

「對食農園區有興趣的各教會,可以用認養方式來到我們這裡做農事體驗。」Hoi Ciku說,正在計畫中的食農園區,是根據政府剛公布的《食農教育法》進行,所以必須是教育計劃,教導民眾認識土地跟食物之間的關係,客觀認識生產作物到吃下肚裡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這對國人生活來說,「因為吃得好而使生活過得更健康」。

Smahan教會正在開闢的食農園區,未來生產的作物會申請生產履歷,目的不是為了要打進消費市場的需要,主要是要告訴教會弟兄姊妹,部落文健站的長輩們所吃到的食物,都是來自無毒栽種的食材。

「結合在地的植物多樣性,也將植物多樣性訴說出來。」Hoi Ciku說,食農園區不是以生產為主的農田,重點是食農教育,所以要再次強調園區的作物不對外販售,但Smahan教會在透過食農園區介紹教會與部落的時候,同時介紹部落必須遷村,所以教會現在有建堂需要。現在,Smahan教會可以接受各教會團體預約務農時間,已經有團體預約在明年,而今年9月,排灣中會產發部將前往參訪。

《食農教育法》於今年419日三讀通過,賦予推動食農教育的經費及法源依據,有助於公私部門及全國民眾共同推動及響應食農教育。《食農教育法》共計20條,將公私部門協力、糧食取得、地產地消、多元推動管道、獎勵措施及寬列預算等均予法制化。農委會表示,以國人而言,為提升國人對農業及糧食生產系統的知識和對農業重大議題的瞭解,期待食農教育的概念能深入全民生活,成為每個人生活的實踐,注重個人健康飲食,支持國產農產品,促進在地經濟及農業之發展。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