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從AI談信仰反思

(相片提供/Pixabay)

◉陳信喆

最近一款ChatGPT聊天AI(人工智慧),其功能強大,不僅能回答各種問題,甚至可以寫作,而且內容還有模有樣。套句古老手機廣告台詞:「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不禁驚嘆AI的進步,但也不乏擔憂,不是煩惱將來會像科幻電影裡,科技反噬的情節,而是害怕人性的怠惰、不勞而獲的本性因科技而擴大。

隨著網路影像媒體平台的崛起,各種提升點擊數、增加流量的方式層出不窮,其中一種吸引人的標題就是「速成」。不論何種專業或技巧,許多創作者營造出一種感覺,讓點入影片的人覺得自己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某項技能。或許,是我們對於時間的焦慮,甚或我們膨脹的內在,只想付上一些時間成本,而忽略等待、學習的時間,想通通一鍵搞定,減少收集、思考的過程。

電影《命運好好玩》中,主角無意間獲得神奇遙控器,可以隨意控制自己的人生,無聊、痛苦的時間點都能快轉到愉悅與成功的時刻。看起來似乎不錯,沒想到遙控器內建記憶功能,自動幫主角跳過那些不舒服又尷尬的時刻,因而錯失許多珍貴時光。電影充滿爆笑,卻也點出人性:不想花時間付出、犧牲與練習的心態。

目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神學院,道碩資格就要花三年,但仍有人想跳過學習階段,直接取得牧職,理由是:過去新約時代的門徒沒有讀過神學院。這是一種時代處境錯置,當基督教發展越具規模,牧職訓練當然更要嚴謹,免得將信仰低估為怪力亂神的宗教。如果信仰可以「速成」,沒有花時間反思、內化,這樣的可信度還剩多少?若牧者沒有自覺,很容易利用科技為自己生成每週講章、查經講義,既省時又方便,省去看聖經、讀書的時間,那麼直接信奉AI為主、聽AI講道就好了。

信仰不能複製貼上,身為傳道人,要對上主負責,因為終有一天要面對上主。為此,傳道人需要更加謹慎使用科技。信仰需要一步步累積、閱讀、咀嚼、消化,這比AI更顯得溫暖、真實、有力量且充滿生命。信仰無法速成,我們無法佯裝自己什麼都懂,永遠需要在戰兢中追尋永恆真理。 (作者為東部中會初鹿教會牧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