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追尋馬偕行腳|吟唱詩歌直到天亮(下)

噶瑪蘭族人。

文圖◉陳順福

走到後埤村後,轉往海邊,經過海岸樹林間的宜蘭濱海自行車道,來到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這裡有建築師黃聲遠設計的清水模建築,運用防風定沙、沙地與沙岸紋理等意象,打造出融入地景的園區,凹地、水池與樹林,無一不和諧共處。站在建築物的屋頂上,往北可以瞭望綿延不斷的沙丘與森林,一路延伸到頭城貧瘠的沙地。

壯圍沙丘旅遊園區。

壯圍海邊舊稱「加留沙埔」,範圍從沙丘旅遊服務園區以南至蘭陽溪河口。馬偕牧師當初來到這裡,正是噶瑪蘭族人被邊緣化的時候。

加留沙埔。

所謂加留沙埔,類似現在的原住民保留地。清國末期漢人進入宜蘭開墾後,以武力或偷拐搶騙的方式奪取土地,造成噶瑪蘭人生存的空間逐漸減縮,於是清政府制定了加留沙埔政策,將烏石港口到蘭陽溪口長約20公里、寬約2公里的沙丘地設為噶瑪蘭族各社保留地,不許漢人越界拓墾。但此政策實際上無法徹底執行,因為漢人依然以簽立永久租賃契約等手段,一步步占有土地,而噶瑪蘭人也因此逐漸漢化,或是移居到花蓮地區,在各處顛沛流離。

1890年9月23日
早早出發走到船那裡,然後航向奇立板(編註:日記原稿插入文字,家族=31,而8家有田,人口=106),我們到了那裡,立刻在禮拜堂建築物的陰影下發藥,瘧疾在流行。(《馬偕日記1871-1901 Ⅱ》,419頁 )

我沿著沙丘背風面的林間小路前行,走過一畦又一畦的花生田,不久後就到達壯圍東港村的廍後社區。清國末期,這裡為噶瑪蘭族的奇立板社,位於蘭陽溪出海口左岸,奇立板原意為「沙」。

廍後社區。

1883年,馬偕曾在此處設立奇立板教會。近年來,學者來此地做田野調查,發現尚有噶瑪蘭族後裔近百人。

奇立板社花生田。

多年前我踏查馬偕宣教路徑時,認識了廍後社區的居民,那時候他們正開始為復振噶瑪蘭文化努力。族人成立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去花蓮豐濱的新社部落,學習噶瑪蘭語言及祭典習俗,並於2019年7月舉辦中斷了150多年的海祭及豐年祭。部落耆老開始帶著遊客到沙田裡採花生、拔蘿蔔,到海邊用古早的牽罟漁法捕魚。

牽罟漁法。
牽罟漁法。

我研究馬偕旅行的資料時發現,馬偕多次剛好在吃飯時間走到奇立板社。我不由得猜想,也許是因為這個河海交界的部落漁產豐富,海鮮特別好吃吧!

1885年6月3日
來到波羅辛仔宛。太陽燃燒著泥磚、茅草屋頂,又大又乾。到奇立板。在外面吃晚餐,之後,我們來到番社頭。(《馬偕日記1871-1901 Ⅱ》,70頁 )

奇立板教會信徒農耕。(相片來源/真理大學校史館)

浪潮、樹林、稻田、沙丘,海邊的時光如此寧靜悠遠,我步行其間的時候,感受無數生命故事緩緩在周圍低迴不已。 (完)


上一篇:

【知性之旅】追尋馬偕行腳|吟唱詩歌直到天亮(上)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