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頻道】傳承焚而不燬的福音

Image by senivpetro on Freepik.

圖文◉陳宏文(美國長老教會聖蓋博中會退休牧師)

我與摯友張真道長老同是1943年出生,他是年頭囡仔,我則是年尾囡仔。我們在1959年9月同時進入淡江中學高中部就學,1962年同時畢業。我們同是住校生。因著成長背景相似(牧師子)、趣味相投(喜愛合唱),我們幾個每天晚餐後、晚自習前,都有半個小時一起唱聖歌、世界名歌等,因而組成淡江中學男聲合唱團,結成莫逆之交。高中三年的住校生活成為我們一生最美的一段回憶。

本文作者(左)與張真道長老。

柯設偕長老的啟示

我們會對教會歷史、地理感到興趣,是由於馬偕博士的外孫柯設偕長老的啟發,他當時是我們外國歷史課程的老師。他的天文、地理、藝術、音樂、醫學、體育、鐵道等,各方面的學識樣樣都懂,稱他是博士也不為過。他生動活潑的教學,滔滔不絕的言詞,以及稍微駝背前傾的體態,還有比手畫腳的肢體語言,都讓我們對枯燥無味的歷史課程頓然改觀,產生無比的興趣。

柯設偕長老的教學令我們記憶深刻,有一次他在歷史課提及音樂,他說,音樂的基本音階就是Do Si La So Fa Mi Re Do,如果每個音符都固定是一拍,那麼音樂將是非常無聊的音階而已。但若加上附點音符、半拍、一拍、二拍、三拍、甚至四拍或休止符等變化,音階就成為好聽的音樂。為了證實這樣的說法,他當場演唱聖詩〈普世歡騰〉。他說:「你看,同樣是 Do Si La So Fa Mi Re Do加上拍數的變化,就成了美妙的音樂。」這堂「歷史課」令我們聽得如痴如醉,也產生了對歷史興致盎然的情懷。

因此,張真道長老延續對歷史課程的興趣,當他成為台北中會大稻埕教會的歷史小組成員時,就立志要將大稻埕禮拜堂豐富的福音元素公諸於世。這個心志成為他的異象,他求主差遣,讓他可以委身其中,期望有朝一日可以記錄所有大稻埕禮拜堂立面的福音觀,讓教會建築彰顯福音的價值,也期望禮拜堂建築物的立面,能將顯性的福音元素著書,繼續傳揚福音。

立面牆上的福音

為此,張真道長老寫了《追尋上帝之所在?大稻埕禮拜堂立面的福音觀》一書,預計於復活節出版,詳述他在大稻埕教會成長的經歷,以及深入研究教會的歷史。

張真道長老闡明:教會是由一群蒙恩的基督徒所組成的團體,禮拜堂則是教會聚集禮拜上帝的場所。最初馬偕博士在1875年設立的大龍峒禮拜堂開始,九年後遭遇清法戰爭中,大龍峒禮拜堂被暴徒拆毀。馬偕博士於是易地於枋隙地區重新建造禮拜堂,將大龍峒禮拜堂更名為枋隙禮拜堂(圖1),把大龍峒教會的宣教事工搬來枋隙繼續發展。而後教勢大為興旺,會友數量增加,枋隙禮拜堂已經容納不下眾多的會友,於是李春生長老在大稻埕獨資建造新禮拜堂奉獻給教會,枋隙教會又搬遷到大稻埕地區,而更名為大稻埕教會。李春生長老奉獻這間新禮拜堂的立面牆造型獨特,與北部其他教會大為不同。

張真道長老獨具慧眼,認定禮拜堂立面牆上的圖案雕塑必定有其獨特的意義,乃下功夫鑽研歐美教堂的建築物,以及壁面嵌入、雕刻的圖像等意義,終於完成這本具有學術價值的書《追尋上帝之所在?》。

《追尋上帝之所在?》述說張真道長老的教會生活、職場經歷、天幕福音開啟事奉、逐家文字佈道會的使命磨練,最終進入藥廠服事。他雖沒有進入神學院深造,但秉持祖父張金波牧師、父親張崑遠牧師及三哥張惟道牧師的牧會精神,耳濡目染,在製藥廠服務時,由最基層的外務員做起,就以傳福音牧養教會的心態來服事,獲得上司的讚賞,屢屢得到好評,得獎無數,也不斷升遷,最後以副理職務退休。他一步一腳印、踏實的服事經歷令人欽佩。

張真道長老對於大稻埕教會從大龍峒禮拜堂開始,歷經枋隙禮拜堂,到大稻埕禮拜堂的宣教歷史知之甚詳。十幾年前,大稻埕禮拜堂因年久失修,教會決議原址重建禮拜堂之際,禮拜堂被台北市政府列為市定古蹟,動彈不得,而有一段非常曲折的故事,最終得到上帝的帶領,順利完成改建的工程,向大稻埕地區的民眾做了美好的見證。

詳讀大稻埕教會的歷史,可以讓我們了解上帝拯救之愛,祂差派宣教師馬偕博士來台灣宣揚福音,使我們得以認罪悔改歸信基督,加入上帝百姓的團契,繼續宣揚福音並服務社會。而台灣的歷史與宣教史交織在一起,可以使我們體認上帝的攝理與救恩兩者之間的互動,進而產生感恩的心,提升我們熱愛台灣鄉土及人民之情懷與心志。

這本書述說了大稻埕教會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秉持焚而不燬的精神傳承福音。也在中西文化衝突中,堅持對福音的立場勇往前進。這是一本好書,值得推薦,讓大家從中得益。

傳承與重生:大龍峒到大稻埕

151年前(1872年)艋舺雖然是台灣北部最大的城市,而大稻埕卻是台灣北部商業鼎盛的地區。因為艋舺居民排外的心理甚強,外國人屢次想要在該地區設立商行皆不得其門而入,於是都將商行設立於鄰近的大稻埕,這就是當時大稻埕商業鼎盛繁榮的原因。

大龍峒教會設立於淡水河河畔,於1875年8月15日舉行教會設立禮拜。馬偕在那一天的日記中寫道:「設立禮拜堂,華雅各醫生、華太太、孩子們、領事官(consul)出席。」那一年大龍峒教會有17人領洗加入教會,這是馬偕博士在台灣北部開設的第十間教會,可惜沒有留下任何相關相片。

清法戰爭期間,1884年10月20日法國艦隊封鎖台灣沿海各港口。各地教會被誤認「通番」(與西仔番即法蘭西串通),遭受暴徒迫害,有些信徒甚至因此喪命,教堂被搗毀七間,大龍峒禮拜堂亦在其內。然而馬偕並未因此氣餒,他寫了一張教會財產損失的清單,呈給清國軍隊的總司令劉銘傳將軍。劉將軍接獲馬偕的報告,沒有絲毫耽擱,也沒有請示在北京的清國政府,即於次年(1885年)9月28日,撥付墨西哥銀1萬兩,賠償北部教會的損失。

清法戰爭中,被暴徒拆毀的七間教堂就是:雞籠(基隆)、和尚洲(蘆洲)、八里坌(八里)、新店、大龍峒(枋隙─大稻埕)、錫口(松山)、艋舺。馬偕得到賠款墨西哥銀1萬兩之後,馬上著手修建這些被暴徒拆毀的教堂。這七間教堂的造型除了雞籠外型較為特殊之外,和尚洲、與八里坌這兩間是雙生的(款式相同),新店、大龍峒、錫口、艋舺這四間是有尖塔的四胞胎教會(造型雷同)。

大龍峒教堂於清法戰爭中被暴徒拆毀後,馬偕於枋隙地區重建有尖塔的教堂,於1886年12月24日竣工,因為是易地重建,該地區地名是枋隙,於是大龍峒教會改名為枋隙教會。圖2那有尖塔的教堂即是當年的枋隙教會,現址為北中大橋教會(說明文字取自陳宏文著《馬偕博士在台灣》46頁)。

圖2:以前的枋隙教會。

清日戰爭後,兩國簽署《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日本。日人領台之後,用心經營,台灣北部工商、經濟發展甚速,數年之間枋隙教會信徒也增加很多,原有之教堂空間不敷使用,教會正思考重建之際,得到李春生長老獨資在大稻埕地區建造美麗大方可容250人的大教堂(圖1),於1915年8月15日奉獻給教會。枋隙教會於是再次更名為大稻埕教會。

圖1,枋隙教會重建於大稻埕並更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李春生長老所奉獻的禮拜堂,因為年久失修,加之教勢再度擴展,空間嚴重不足,教會思考重建之際,教堂建築物卻被台北市政府列為市定古蹟,改建工程動彈不得,經與市政府協調後,以保持原貌方式重建,於2010年8月15日落成獻堂(圖3)這是可以容納500人的現代化大教堂,也是大稻埕地區的地標。

圖3。

張真道長老即特別著墨於李春生長老所獻建教堂的立面牆之雕塑圖案於福音的意義。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