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與管風琴家余曉怡合作 GAI豐富音樂舞台的視覺享受

(相片提供/福爾摩沙管風琴演奏家)

【林宜瑩採訪報導】工業技術研究院與管風琴演奏家余曉怡合作,在11月1日於高雄衛武營的「2023年福爾摩沙國際管風琴藝術節閉幕音樂會」上,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Generative AI;GAI),讓余曉怡化身虛擬人像,透過GAI隨樂曲變換生成不同背景,讓教堂景象與古典音樂高度融合,使觀眾在視覺與聽覺有雙重享受。余曉怡說,這樣呈現已籌畫許久,目的是讓世界看見台灣人文與科技的美妙結合。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這次與余曉怡合作,將GAI的文生圖(Text to Image)實際應用到音樂表演現場,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中之一是在前台設置透明投影螢幕,讓GAI透過大量照片呈現余曉怡的虛擬分身;只要提供文稿或一段語音,GAI就能使虛擬偶像以各種不同造型及聲音呈現多樣面貌。

(相片提供/福爾摩沙管風琴演奏家)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表示,隨著AI普及、演算程序簡化,讓數位藝術家能藉此創作,已是不可忽略的產業趨勢,甚至刺激文化及創新科技發展;隨著虛擬產製生態成熟,虛擬世界服務體驗平台將大幅擴展。根據自主移動機器人全球市場研究報告(AMR)顯示,預期虛擬人市值規模將從2022年113億美元,成長到2030年的295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超過4成,未來虛擬偶像、虛擬助手、虛擬教師、虛擬客服等,會應用在遊戲、零售、教育和汽車等產業。

(相片提供/福爾摩沙管風琴演奏家)

余曉怡表示,很感謝也榮幸與工研院合作,將最新科技呈現在音樂舞台上,她期許藉此能將台灣管風琴推廣到全世界,也讓國際看到台灣高端科技以及音樂人文的豐富、美麗;這場「福爾摩沙國際管風琴藝術節閉幕音樂會」,是她與波蘭管風琴大師納洛赫(Bogdan Narloch)同台演出,曲目從巴洛克古典樂到台灣民謠,配合AI隨樂曲變換豐富的背景,讓觀眾們彷彿置身在百年大教堂聆聽管風琴,是兼具視覺與聽覺的饗宴。

(相片提供/福爾摩沙管風琴演奏家)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