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記者許家偉專題報導】10月23至25日,玉山神學院教牧進修國際神學講座在玉神綜合大樓禮拜堂舉行,邀請來自加拿大庭代爾大學(Tyndale University)北美洲原住民神學研究中心(NAIITS)的三位學者,分享殖民主義、殖民過程對原住民族群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加拿大當局和教會如何透過原住民觀點的轉型正義來彌補過去的傷害經驗。
玉神院長Walis Ukan(張秋雄)牧師以他的賽德克母語開場,指出原住民總是使用殖民者的語言表達,因此他今天選擇以自己的母語發出邀請,期望全球的原住民能用母語來討論神學。玉神教師Namoh Ising(那莫赫‧逸幸)牧師於開會禮拜中,以「枯骨重得生命」為題,期許聽眾在研討會中也能得以生命更新。
母語找回身分認同
修復人我萬物關係
【義工記者許家偉專題報導】加拿大庭代爾大學(Tyndale University)北美洲原住民神學研究中心(NAIITS)主任拉賽爾(Shari Russell)牧師以親身經歷來分享。她是Yellow Quill第一民族,母親是Kinistin第一民族,家中十個兄弟姊妹有五位有原住民寄宿學校的經歷,而包含她在內三個較年輕的手足,則經歷1960年代「掏空運動」(Sixties Scoop)的集體收養。當年,有超過1萬名原住民孩童被帶離家中,被強迫同化,失去了語言、文化和身分認同。
拉賽爾表示,轉型正義是在重建家園和抵制殖民。第一民族中,女性是所有事物的中心和基礎,因此婦女的昌盛與否影響整個民族。而要挑戰殖民主義的掌控,可以從家族關係恢復、部落身分認同、深刻傾聽而連結到土地著手。這些概念不只對原住民,而是所有人有mino bimaadizin(良好生活)的基礎。
拉賽爾指出,加拿大的殖民政策如《印地安法案》《逐步文明法案》等,不但使原住民同化,也排除政府對原住民的保護責任。她特別提到政治措施對女性的衝擊,使原住民婦女無法成為領袖,被排除在傳統儀式之外。因此,她們現今正為轉型正義而努力。
拉賽爾表示,轉型正義,可以從母語自我介紹開始並介紹母親的出身;從恢復親屬關係,由親屬的觀念表達出人與人、人和萬物、萬物和萬物之間的關係和連結。人們依賴受造界的贈與而存活,需從個人化而轉向集體,因為殖民就是分裂,但以原住民的概念,所有受造物都是親屬。
拉賽爾說,原住民須從取回自我身分作為基礎,回復個人和社群的mino bimaadizin。而深刻聆聽,是她向澳洲原住民學習到的,這種傾聽和觀察已流傳4萬年了。傾聽部落、文化、祖先教導到所有的受造界,向他們學習。由於尊敬互惠和彼此間的責任,使關係得到激勵和轉變,也讓父權主義瓦解,身分得到激勵和轉變。
拉賽爾認為,土地與轉型正義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在原住民的儀式中,女性扮演著連結土地、孕育新生命的角色。如果能從原住民的觀點出發,重視與土地的連結,便能實現真正的轉型正義。這種根植於土地、尊重所有生命的轉型正義,將促進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的和平共存。
牧師Tjuwu Vatjesan(竹嫵‧法之山)回應時指出,台灣社會雖有新立法保護原住民,但在土地議題上仍有困難。她期盼,不同族群能互相尊重,攜手走向正義。
回歸土地山川語言
重建和諧人地關係
【義工記者許家偉採訪報導】加拿大庭代爾大學(Tyndale University)北美洲原住民神學研究中心(NAIITS)高等研究員雅各斯(Adrian Jacobs)牧師從創世紀中的家譜和地理環境切入,探討語言的變遷。
雅各斯指出,不論亞當和夏娃使用何種語言,隨著人類散居各地,語言也隨之改變。在加拿大,儘管兩個部落很靠近也說著不同的語言,人類就是因為面對不同環境,產生許多新的語言。相同地,台灣原住民也在神的計畫當中。而土地教導了我們如何生活,所以土地是語言,語言就是土地。
雅各斯從創世記族譜(Genealogy)的多元性觀點出發,指出像是黑暗代表奧祕,人們無需深究,只需相信。無論是水、光、海洋、土地、植物還是所有動物,這些都是「長輩」,人們應對它們抱有敬意。正因為如此,在他們的傳統文化中,打獵時不會浪費水牛身體的每一部分,就是對這些長輩表達感謝和敬意的行為。
雅各斯說,上帝在創世記1章26節要求人類統治所有受造物,但鳥類將之理解為上帝在說笑,因為在鳥類看來,人類脆弱且不適合統治。然而,鳥類不理解馬太福音23章11節所蘊含的深意:要做大的,需要去愛去服事;而耶穌甘願成為那最微小的形象,就是最好的解釋。
雅各斯分享他五歲時在Anishnawbe族群參與近兩小時的祭儀,從中認識儀式就是從互相問安、感謝、分享食物開始。他展示了兩幅描繪人與受造物關係的畫作,呈現出原住民世界觀中生命的互連。畫中展現土地的擁抱,人從出生至死亡的旅程,感謝山川河流和萬物的餽贈。在此觀點中,人類是渺小的。教導要尊重土地,稱土地為母親,不能誤誤地對待她。兒時的教導讓他即便是小垃圾,也不敢隨意丟棄在土地上。他拿出以貝殼書寫的千年前五個族群合作的圖像,一一講解其中的故事。最後,他期盼恢復傳統的種植和烹飪生活, 「我相信這樣得生活,上帝會喜悅的。」
牧師Namoh Ising(那莫赫‧逸幸)分享他2009年訪問加拿大的經驗,指出殖民者以教化之名實施同化,展現出文化霸權。他提到台灣不同族群的知識體系各有特色,如阿美族教育是讓人成為真正的人;達悟族航海知識、觀星、人和魚關係的哲學,則是海洋民族傳統;泰雅爾族祖先訓示(Gaga),是先祖生活中悟出的自然法則和哲理。
Namoh Ising最後引用聖經,以信仰角度回應原住民的身分認同、公義、解放等議題,並強調上帝的同在和應許。
邁向原住民的證言
化作為彼此的祝福
【義工記者Tulbus Isinkaunan專題報導】19世紀末,加拿大政府及教會建立原住民寄宿學校,以同化政策消除原住民文化,造成原住民無法彌平的傷痛。1998年,加拿大聯合教會(UCCan)為昔日設立寄宿學校向原住民道歉,並成立「第一民族圓圈會議」,聚集倖存學生,向政府與教會發出訴求,追求正義。時至今日,教會與部落的關係為何?專講「邁向原住民的證言」中,講者雅各斯(Adrian Jacobs)牧師從UCCan的方案「原住民見證人」來表明教會與部落的轉型正義。
雅各斯表示,在UCCan要成為牧師,必須接受相關訓練和課程才能封牧,但從歷史可以看出,這些訓練都沒有文化敏感度。儘管UCCan有66間原住民教會,但是原住民教會牧者與白人牧者所受訓練並無不同。
雅各斯指出,許多非原住民牧者因缺乏文化敏感度,來到部落教會服事時,不但否認原住民文化,也造成許多傷害。因此,原住民教會領袖認為,原住民應該培訓自己的教會領袖,可以理解文化、使用自己語言,也才不會傷害部落和人民。
雅各斯補充,1994年就制定了有關原住民宣教訓練的方案。部落耆老會挑選合適人選接受訓練。在部落,要成為服事者不僅需要上帝呼召,也要獲得部落認可。被部落選中的年輕人將離開部落訓練,其中講師也包括部落耆老。這樣一來,原住民教會領袖就會知道如何幫助部落。
雅各斯指出,2018年UCCan的原住民向教會提出訴求,希望UCCan成為一個能肯認原住民族的教會組織。其中的訴求是「原住民見證人」的方案,目前這個方案是一個已被認可的方案。
雅各斯說明,因應族群不同,這個方案在不同族群有不同樣貌,教會組織對方案沒有掌控權,而是由部落自行執行。在封牧儀式上,會邀請部落耆老、教會領袖一同聆聽傳道人的演講。原住民傳道人必須向UCCan代表訴說部落文化歷史,重申教會曾對原住民的傷害和殖民歷史。
雅各斯說明,儀式目的,是為了讓雙方理解教會不會再重蹈覆轍,傷害原住民,而會以聖經教導維護族群文化。傳道人講完後,部落耆老會補充文化歷史內容是否有誤,UCCan代表也會發言。因此,要成為合格牧者,原住民不僅需獲得部落接納,也需獲得教會接納。
雅各斯指出,透過「原住民的見證」方案,教會不再是傷害部落的一方,而是協助培訓原住民領袖封牧,使他們既能在部落服事,也實現教會與原住民之間的和解轉型。
跳脫我延伸至我們
從內在連結看創造
【義工記者許家偉專題報導】加拿大庭代爾大學(Tyndale University)北美洲原住民神學研究中心(NAIITS)榮譽主任勒布朗(Terry LeBlanc)的主題是「那不是只有我們:以創造論為中心的公共神學」。他表示,從民族生命認同切入,包含了關於土地的觀點,強調萬物都是互相關聯、連結和依存的。
勒布朗指出,「創造中心主義」是以循環圖像理解時間,不再是人類中心的線性前進。從創造、環境脈絡、部落、文化、儀式到創造主構成循環,時間就是這樣循環向前滾動。他說,文化和禮儀都是朝向那位上帝,祂「一次即成」地完成了禮儀,使創造得以完成,恢復和諧平衡;而耶穌使這個循環完全並成就了儀式。
勒布朗引用羅馬書12章4~5節,談論「我」和「我們」的概念。他指出,西方世界的人權概念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聯合國,但當中完全沒有考慮受造界;傳統基督教神學也以個人性的描述進行,對創造持階序觀點。然而,原住民神學中的平等性,不論是山脈、水還是空氣等受造物都是平等的。他說,原住民自我介紹從部落出發,不只講述個人的能力;個人不僅在群體中發揮功能,也與群體互相依賴。他提出「地球母親」的觀念,表示土地持續供應與養護人們,再次論述受造界的互賴性。
勒布朗談到,從罪的解放意義是個人有責任參與群體,扮演自己的功能,關心他人需要,不同於追求個人利益。他以COVID-19疫情中,個人對群體的巨大影響為例,說明如果只肯定個人權利和目標,會對群體和自然造成傷害。於是,當群體面臨危機時,個人主義者會無視他人健康。相反地,在原住民部落中,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是無法分割的,重視分享合作,而非互相競爭。
勒布朗指出,神學概念應以「我們」取代「我」作為出發點。他說明,在創造中建立了關係,應從內在連結看待創造,創造出現依存之約,與耶穌福音連結,使萬物復原到創造原先目的。
牧師Ljumeg Patadalj(蔡愛蓮)回應時,分享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講述兩個失去親人的姊妹,如何重回部落社群,故事中竹子的寓意,顯示語言的力量。第二個故事《雄鷹羽毛》則描述一個排灣族男孩,為了追尋愛情、獲取對方家長認同,過程中沒有獵殺任何動物,彰顯人與動物都是兄弟姊妹。Ljumeg Patadalj表示,這些故事展現部落與所有受造物的緊密關聯,很符合勒布朗的觀點,讓她為排灣族的故事感到驕傲。(相片來源/NAIITS)
面對西方宣教傷害
走出文化融合新路
【義工記者Tulbus Isinkaunan專題報導】在專講「帶著友善的意圖」中,講者勒布朗(Terry LeBlanc)提及帝國如何與基督宗教合併造成嚴重傷害。他指出,加拿大的《印地安法案》《逐步文明法案》以及加拿大與美國的《居民與寄宿學校》等政策,之所以得到教會與政府的支持,是因為反映在立法的教義,以及教會與政府的合作事業。
勒布朗表示,政教合一的概念,可以追朔至使徒行傳15章之後的故事,從當時就可以看見兩種人,一種是信徒,另一種則是尋找掌控他人機會的人。他引用德弗尼克(F. Dvornik)1961年對大公會議的研究,描述教會、政治領袖的合併是如何產生的:主教的聚會逐漸依照羅馬元老院會議規則成形。會議主席自認為皇帝或元老院代表,使用相同詞彙召集會議,如同皇帝召開元老院。
勒布朗說明,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地位,使教會教階與當權者交織一起,加上教會的屬靈權威,將皇帝神格化,給予其高於臣民的物質與靈性權威。皇帝成為上帝在地上的代言人,從上帝獲得絕對權威,無論物質或屬靈。因此,思想、教義和教會行動能輕易達成統一。4世紀末大公會議後,教會和國家結合,這種模式根深蒂固,政治權力與宗教信仰融為一體,影響改宗經驗和宣教,使教會與帝國關係緊密。基督教帝國化導致信仰形式主義化,而不真正理解福音與聖經真理,這種影響一直延續至近代。
勒布朗指出,這種西方宣教思想對原住民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原住民社會和文化群體被分割,間接導致家庭、家族、氏族和民族之間的分離。宣教工作將焦點轉向「教化」,強調社會和物質改進概念,特別是依賴宣教師資源的民族,成為宣教的主要目標。然而,原住民神學家和學者基於原住民知識、形上學和詮釋框架,提供了新的宣教方式。
面對宣教帶來的傷害,勒布朗表示,北美洲原住民基督教會採用「三重復原」的方法:與上帝及其他靈界建立正確關係;在人類團體間建立正確關係;與其他受造界(人類為其中之一)建立正確的關係與關聯性。對耶穌的跟隨者來說,這種關係性的復原工作是通過耶穌的人、工作、生活、教導、死亡、復活、升天和再來的承諾而實現。
在回應中,玉山神學院院長Walis Ukan(張秋雄)牧師提出「部落經驗聖經詮釋法」,呼籲與會者,可以透過閱讀原住民母語聖經上帝的話,作為媒介,來回溯、重構、詮釋原住民自己的知識論、形上學和詮釋方法,來認識上主的心意,以承傳部落耆老的口述文化和知識體系。
雅各斯分享他故鄉曼尼托巴省的創世故事。在有人類之前,所有動植物以生活在世界上。牠們強壯且知道如何生存,例如水獺是工程師、熊知道怎麼過冬、燕知道回家的路,而狼懂得合作打獵。後來牠們看到人類來到世上,什麼都不會很可憐,於是獻上自己的生命,使人類有食物生存、有皮衣保暖,有藥草並有儀式可以得到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