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一字之差產生的誤解

台灣出現重大食安事件,曾於3月底在寶林茶室用餐的顧客食物中毒,導致多人重症甚至有兩人死亡。經查,是一種在台灣極為罕見的「米酵菌酸」作祟,由於高度懷疑是炒粿條遭到汙染所致,引發民眾對米食的恐慌。

然而,這場風暴對米製品業者而言,可能是一場無妄之災。根據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所言,產生米酵菌酸有三大要件:一是菌種,台灣過去未曾有過此菌種的紀錄,也非強勢菌種;二是汙染,此菌多在椰子及澱粉類出現;三是溫度,必須在22至33℃的中性環境且輕微發酵才會產生。

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暨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貞祥指出,此毒素名為「Bongkrekic acid」,其原文是源自印尼一種用椰子製成的食品「天貝」,因此正確譯法應改為「椰酵菌酸」,避免因錯誤的中文翻譯,導致社會大眾對米製品產生誤解。事實上,在1988年一起大規模中毒事件後,印尼政府已經立法禁止生產和銷售椰製天貝。

由此觀之,翻譯上一個字的差異,就可能會讓讀者產生不同的聯想,甚至影響後續的行動。近年來,台灣各族群母語譯本聖經不斷推陳出新,因著文化、語言的差異,期許透過翻譯幫助讀者更貼近聖經的本意。因為不同語言無法完全互通,翻譯難免有其局限,若無適當的詮釋與更新,將有可能產生錯誤的理解與行動。

五百多年前,推動宗教改革的信仰前輩曾提出「五個唯獨」,其中「唯獨聖經」所要確立的信仰原則,乃是教會傳統與聖經記載發生牴觸或衝突時,應該以聖經做為最高指導原則,而非教會。當時有許多秉持信仰良知發言的神學家,因為這個主張遭判為異端而殉道。

如今,信徒可以用自己的母語讀經,不再因信仰見解差異而受生命威脅。然而面對具有絕對權威的聖經,字字句句都更應該謹慎看待,切莫輕率的望文生義,辜負這個得來不易的珍寶。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