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走入歷史 賴永祥的佳美腳蹤3-4:永遠懷念他的祥和謙遜

(相片提供/盧啟明)

3773期專題企劃

走入歷史 賴永祥的佳美腳蹤1-4|願接得下他的棒子 繼續向前方奔跑

走入歷史 賴永祥的佳美腳蹤2-4|亦師亦友的長者 謙和的上帝忠僕

走入歷史 賴永祥的佳美腳蹤4-4|長老教會的寶藏 用愛催生史料庫

|總編踏話頭|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這是任何一個曾經上網查找教會故事材料的人,都不可能跳過的名字。他就像一座大山,指引來人的方向,也滋養每一個尋找前人腳跡的研究者。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祈願賴永祥長老的佳美腳蹤,引領後輩棒棒接力,開創新局。

總編輯|陳逸凡


盡全力完成使命
開創時代的先鋒

【特稿/盧啟明】6月9日剛好我幫波士頓台灣基督教會(BTCC)線上錄影講道,也跟賴永祥長老家傳訊多次。台灣時間5月31日大兒子賴嘉成伯來訊,說賴長老內出血住院,病因在查,怕是胃潰瘍。這禮拜很煎熬,不便驚擾多人,因此都默默代禱。6月7日二媳婦林婉玲長老則說,他是在親人讀主禱文的祈求中安然被上帝接走,息了勞苦。

(相片提供/盧啟明)

賴長老是1957年第四屆總會開始設立歷史委員會的首屆委員(第一次開會是1958年1月10日)。這年很有代表性,因是總會強化案通過,南部大會撤銷,象徵真正南北合一,開始有了整體的歷史意識。當年徐謙信牧師邀請他加入,但賴長老對於編撰《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則很客氣,他說編輯時剛好赴美,因此沒幫到很多忙,只附上二百多篇的文獻目錄。然而,所有研究者都知道,文獻回顧是最重要的,回顧文獻才能站在前人肩膀上再出發。現在,這最後一位碩果僅存的歷史委員,也走入歷史。

(相片提供/盧啟明)

關於賴長老的偉大事蹟,相關文章已經很多,他在每個領域都是開創時代的先鋒者。他的早期南明史、台灣史研究剛好呼應今年的1624台灣400年,現在已經是當代顯學;而中文圖書分類法更是全世界都在用,他還推動台語文運動例如《全民台語聖經》等,真的是國寶!

在此想稍微談一下關於「賴永祥長老史料庫」的小軼事。2019年9月,我赴美訪問,先去紐約收集資料,受到林皙陽牧師照顧;再到波士頓向賴長老學習網站和史料架構,該週就住在他家,受到二兒子賴嘉德長老夫婦的款待。這個禮拜的一對一教學,讓我永生難忘。當時賴長老的資料大部分都運到台灣,但他手邊仍留著最親密的家族史料,以此做教材。

事實上網站就像個圖書館,所有資料都有它對應的位置,就好像每本書都有一個登錄號和索書號,賴長老設定brief、bio、family……等大量索引標籤,然後透過樹狀結構形成龐大的體系,最後透過搜尋引擎將之組織起來。他先將路徑和資料設定好,然後傳email給李秀卿師母上架,十幾年如一日,用過人的整合能力,造就了驚人的知識系統。他說,網路資料和實體書籍一樣,要兼容考慮「安定性」和「擴充性」,一旦上架就不輕易更改,卻要很靈活地因應各種體系。他把自己積攢畢生功力的資料庫免費給大家用,包括超過百萬字的著作!他說越是分享,就會吸引越多資料。

(相片提供/盧啟明)

2007年以後他就改存電子檔,一個百歲的人,桌上有桌機、筆電、平板及手機,用最先進的方式與世界交流!他說以後要怎麼改都可以,我說未來可能用台大DSpace/GC Scholar數位典藏系統,到時再和史料庫嫁接即可,電腦時代問題不大。至於網站維運的方式雖然是有點年代的FTP和SharePoint,但結構單純不常出問題,到2024年,在李秀卿、林皙陽牧師夫婦的教學下,他的史料庫台灣方面逐漸承接起來。未來的挑戰是,賴長老因著崇高的地位和人格,因此大家覺得資料提供給他公開,是一種「榮譽」,但未來是否仍有此契機,則考驗著眾人。

2017年6月,賴長老的所有藏書檔案資料,都捐贈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阮宗興長老帶著我搬運;2019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歷史檔案館開幕時,他錄影致詞鼓勵大家,他起個頭,大家要一起來參與。2021年在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教會公報社的幫助下,出版了文集七大冊;在阮宗興長老協助下,增補回憶錄原本就是2024年6月定稿,9月原本還想去祝壽,今年PCT150年史要出版,他也看了初稿,寫了序。

(相片提供/盧啟明)

我知道這一天必會來臨,特別是超過百歲的人,活著每一天都是恩典,我心中只能交託。盼望他的精神能永遠活在所有的人心中,包括辦學校、圖書館學、台灣史、教會史、台語文運動、聖經翻譯等等。他們那一代人已經盡全力完成了使命,接下來是後面的人要承擔了。

賴長老辭世,我好像走了一位阿公。他覺得叫我很親切,因他從母姓,父親叫做「盧明」,只差一字,又是台南人、台北高校或師大的淵源、文史研究等等。我想,自己還是會常常與他在「懷念」中視訊,空間沒有遙遠距離,歷史沒有最後一版。(作者為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主任)

(相片提供/盧啟明)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