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畫】走入歷史 賴永祥的佳美腳蹤1-4:願接得下他的棒子

彙整史料、做圖書館學、翻譯聖經、推廣台文等無役不與

2012年同遊華爾騰湖。(相片提供/王昭文)

3773期專題企劃

走入歷史 賴永祥的佳美腳蹤2-4|亦師亦友的長者 謙和的上帝忠僕

走入歷史 賴永祥的佳美腳蹤3-4|盡全力完成使命 開創時代的先鋒

走入歷史 賴永祥的佳美腳蹤4-4|長老教會的寶藏 用愛催生史料庫

|總編踏話頭|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這是任何一個曾經上網查找教會故事材料的人,都不可能跳過的名字。他就像一座大山,指引來人的方向,也滋養每一個尋找前人腳跡的研究者。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祈願賴永祥長老的佳美腳蹤,引領後輩棒棒接力,開創新局。

總編輯|陳逸凡


願接得下他的棒子
繼續向前方奔跑

【特稿/王昭文】2024年6月7日,傳來賴永祥長老安息的消息。雖然享嵩壽102歲,得知消息時仍感到非常不捨。

自1988年賴長老開始在《台灣教會公報》寫「教會史話」專欄時,我就是忠實讀者,知道他收集很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資料,後來才逐漸了解他在圖書館學、台灣歷史研究上的貢獻。2004年,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邀請他回台舉辦「賴永祥先生的學術世界」,我才見到他本人。他是一位讓人感到溫暖的長者,總是謙虛和藹;知識廣博,宛如一口汲取不盡的井;治學態度嚴謹,絕不做無根據的臆測,總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在他面前,會很惶恐地檢視自己是否浮誇不實。

2007年,賴長老的口述歷史《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出版。此書可以看到賴長老風格——講話很謹慎,描述事實簡潔清楚,很多關鍵都點到為止,對自己在事件中的重要性更是輕描淡寫。在新書發表會後,賴長老聊到,整稿的過程拖了很久,最後因為趕不及,把一整章談家族信仰歷程及一些個人感想的內容刪掉了。我們聊了這章的內容,很感動於他「理性又敬虔」的長老教會精神體現。

2012年,我和當時任教於台南神學院的妹妹王貞文牧師,在林皙陽牧師的安排及支持下,到波士頓拜訪賴長老。在賴家叨擾了幾天,和賴長老談了很多,學了很多,非常難忘。我們看到他對長老教會的歷史、自己的家族、相遇的人們、經歷的事件、生活周遭事物……都有清楚的紀錄,這不只是靠記憶力,更是靠長期有系統地整理資訊。也見識到他如何一點一滴蒐集教會及人物的相關史料,那一盒盒的資料,令人嘆為觀止。他建立的系統,可以很快找到需要的資料。

除了專業上令人無比敬佩之外,賴長老對求教者不藏私,真誠關懷,時常提攜,更讓人感動。他敏銳地理解、關心後進的處境,平等尊重,相處起來如沐春風。在波士頓那幾天,真是美好至極。

賴永祥長老的貢獻已有很多人寫過。我還是想談一下他對長老教會的重大貢獻:1957年他是第一屆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委員,為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製作了〈基督教台灣宣教史文獻目錄〉,又增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1970年代起蒐集整理教會史料,龐大的收藏於2017年無償捐贈給長老 教會。1988年起在《教會公報》撰寫「教會史話」專欄,共寫了近700篇。2007年在李秀卿女士協助下設立「賴永祥長老史料庫」網站,除了「教會史話」之外,也放上長期蒐集的史料並加以解題,現移轉給教會歷史檔案館繼續運作。

賴長老長期關心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的事工,經常給予協助。2016年委員阮宗興長老提議出版賴永祥文集,透過台灣文學館副研究員林佩蓉和我的介紹,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劉維瑛將此案納入台史博出版計畫內。2017年6月賴長老和歷史委員會簽訂授權書,2017年年底台史博、總會歷史委員會和台灣教會公報社正式達成協議,隨即展開賴永祥文集編輯出版工作。2018出版教會篇第一二冊、2019出版教會篇第三四冊,2020出版歷史研究五六七冊。目前期待賴長老的回憶錄做為第八冊能在今年出版。現任的台史博館長,正好是《坐擁書城》的促成者張隆志。

2021年2月底《賴永祥文集》分享會後,我給賴長老發了短訊:「賴長老,今天下午的文集出版分享會,我代表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致詞,說明您對教會史研究的貢獻。在座談會中更談及您對小輩們的關心、指導、啟發,還有您的治學與信仰追求的態度。在文集中讀到您在台北高等學校時期寫的論文,欽佩不已, 非常感動。從那時候起,您就一路關注教會、信仰與歷史。那位少年的亮光,越來越大越亮,持續影響,不斷擴大。初心不忘,堅實建造,美麗人生,上帝賜福。」

賴長老敬虔的信仰態度,對長老教會的認同與疼愛,永為典範。願我們接得下他的棒子,繼續向前奔跑。(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主委)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