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聖詩研習 音樂中認同文化之美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1117日下午屏東中會迦南教會舉辦新聖詩研習,邀請台灣神學院副教授、《立足聖道的創意禮拜》作者陳琇玟主講,簡介2009年出版之新《聖詩》外,也挑選其中多首特色曲目帶領全體學員試唱。

陳琇玟首先提出,新《聖詩》是台灣的第6版聖詩,而第5版是1964年出版,期間長達45年的斷層,讓許多長久使用1964年版的教會,不習慣使用2009年版並對歌末沒有「阿們」和不使用「耶和華」等改變有疑慮。但陳琇玟表示,這些更改都有其道理。

(攝影/林婉婷)

台灣在詩歌末加唱「阿們」是從1936年的第4版開始,而這個作法最早可追溯到4世紀歐洲。當時異端懷疑耶穌的神性,於是善於透過聖樂進行信仰教育的安布羅修斯(Ambrosius)主教在聖詩後加了「三一頌」與「阿們」,強調三一上帝之外,再藉由「阿們」讓當時會眾在唱詩後更有認同感,可說是一種護教行動;在2009年版《聖詩》也有類似例子,例如184首〈上帝疼痛哪會赫大〉,第1段談到上帝、第2段談到耶穌、第3段談到聖神、第4段以「父、子、聖神」作結。

然而中世紀時,只有受過語言和音樂訓練的修士們才有權唱詩歌,會眾只能透過「阿們」回應。直到馬丁路德時期,因「萬民皆祭司」等思想,會眾才恢復唱詩權力,以自己讚美也能同心稱頌上帝,不再只是透過「我也同意」的「阿們」來回應。

不過到了1833年的牛津運動,基於對希羅文化下中世紀基督信仰的興趣與研究,當時英國學者翻譯很多拉丁聖詩,所以唱「阿們」的習慣再度出現。又再到1920年,英國聖公會提出修正,於是約從1950年起,包含英國、美國、韓國等,世界有9成以上教會沒有在詩歌末唱「阿們」。陳琇玟總結:「你已經自己唱詩,就代表認同與頌讚,何必要多唱一個『阿們』呢?」不過她認為教會還是可以有自己的習慣,因為這不是很嚴格的議題。

(攝影/林婉婷)

至於避免使用「耶和華」,也是有其歷史故事。希伯來文聖經以大寫YHWH來代表上帝自己啟示祂的名字,因為都是子音、沒有母音,所以無法讀出來。到了中世紀,猶太經學家在YHWH旁標記Adonai,意指「我的主」。但在1520年,義大利學者將Adonai的母音aoa加入YHWH,創造了YAHOWAH,音譯成「耶和華」。

陳琇玟指出,「耶和華」一詞是人類創造,非上帝所啟示,也因此近年來中文聖經譯本改意譯「上主」,也就是英文聖經的「LORD」。至於有沒有嚴格規定以後都不能使用「耶和華」?她相信上帝能夠包容人在信仰裡的親切感與習慣性,但身為教育者,她會提醒自己要避免使用。

除了詞語的改變,新《聖詩》收錄75個不同國家、地區與族群的聖詩。陳琇玟說明,人不能小看上帝,也不應該從音樂來分階級,認為只有哪些國家、哪些類型的作品才是聖詩。她相信母語和本土詩歌能讓人產生歸屬感,而普世與他國詩歌能讓人學習開闊心胸。

陳琇玟分享自己曾在德國教會做禮拜,當天的回應詩歌不是古典莊嚴的德國詩歌,而是活潑動感的巴西詩歌。禮拜後詢問牧師,得知原來是牧師覺得德國人沈浸在自己的信仰堡壘,與普世距離遙遠,於是每個禮拜都教會友唱一首他國詩歌。「如果上帝喜愛一切小孩,那祂也喜歡各種聖詩風格。」因為音樂風格也代表族群的認同與信仰的內化,而不同的編曲、發聲與腔調,都有它獨特的美感。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