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青年行腳 起造台灣文化

2019年適逢賴和文教基金會25週年,基金會串連近30個文化團體展開「2019台灣文化日:文化行腳」,透過10天行走,與不同階級、世代對話交流,共同尋找台灣自主的未來路。這10天的行腳路線,從台北出發,途經苗栗,以彰化為終點。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相片提供/白佳琳、魏辰安、胡妤萱、李安、曾筱鈞、廖建豪

◎白佳琳(賴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為記念台灣文化協會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文化部與民間團體推動將文協成立的10月17日這天訂為「台灣文化日」,以1920年代台灣新思潮的精神,再造台灣文化。

1921年,林獻堂、蔣渭水、賴和、蔡培火等台灣青年,受「民族自決」思潮影響,以啟發台灣文化向上為目的,成立了「台灣文化協會」。儘管在日本殖民統治下,仍積極透過讀報社、文化演講、美台團放映電影、下鄉搬演文化劇等,喚醒民眾爭取民族自決、階級平等及婦女權益;同時期,美術、戲劇、文學、音樂等創作蓬勃發展,形成台灣獨有的風華年代。

島內行腳,串接民主文化

2019年適逢賴和文教基金會25週年,基金會串連近30個文化團體展開「2019台灣文化日:文化行腳」,透過10天行走,與不同階級、世代對話交流,共同尋找台灣自主的未來路。這10天的行腳路線,從台北出發,途經苗栗,以彰化為終點。這是緣於1912年,就讀台北醫學校的賴和與學長杜聰明,寒假相約徒步回彰化,歷經6天5夜的壯遊。這次文化行腳,除了串接不同時代的台灣民主運動、文化藝術,也仿效文化協會以說唱、影片、講演等方式跟在地民眾交流。

起行記者會,特別選在自由民主意識覺醒的大稻埕台灣新文化運動館廣場舉辦。隨後繞行與台灣文化協會相關景點至蔡瑞月舞蹈社,沿途由致力於人文旅行的「島內散步」導覽,藉此認識「台灣人」意識如何萌芽及前輩追求自由平權的努力。

在台灣現代舞之母蔡瑞月老師留下的玫瑰古蹟裡,聽著舞蹈社浴火重生的歷史,及蔡瑞月如何在白色恐怖陰影下實現舞蹈夢想的經歷。舞者更為我們演繹蔡老師的經典舞作,最後以《五指歌》勉勵此次行腳青年。

● 交流對話,青年夢想起飛

經三角湧,拜訪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的三峽清水祖師廟,由李景文老師為我們導覽其父李梅樹畫筆下的土地故事。近年,李家後代致力於地方文化推廣教育,讓藝術走進社區、走進日常,與人民生活相結合。

入山城,在菱潭街興創基地感受到一股新生活力,一群在地青年將荒廢已久的老市場重新改造,為髒亂老街道注入光,蛻變為青年實踐夢想的基地、在地人聚集之地。過苗栗,在中石化工大煙囪旁的蘆竹湳古厝聚落停留,多位地方工作者與行腳團對話,交流對地方未來的想像。除此,也前往灣寶抗爭現場,一邊吃著這片土地長出來的農作,一邊聽長輩述說他們如何守下農地,也看見台灣農村在開發利益下的傷痕。

進入台中,透過台中新文化協會規劃走訪相關景點,從火車站出發、台中公園、公會堂等處。重返見證風華年代的中央書局,新生代創作者劉攸盈以說唱方式,讓分屬日治時期不同世代的林獻堂、賴和、楊逵等同聚於這場音樂沙龍裡。回彰化前,特地前往霧峰林家,於萊園共聚,仿若回到百年前「夏季講習會」。

最終,沿著古香路回彰化城,在基金會創會董事長、也是賴和長孫賴悅顏先生陪同下,走過賴和晚年被囚禁之處,抵達當年文協志士講演的場所,也是此行最終站:天公壇(元清觀)。這趟文化路徑,過程見證台灣基層蓬勃的創生力,更體認百年來無數前輩的坎坷經歷,企圖走出正常國家的道路,需細心共同守護,承接再續才有起造的一天。

 行腳青年心聲   ◎魏辰安  

行至灣寶  聽見農村的證言

灣寶人追求土地正義的印記

10月21日文化行腳進入一半,我們自苗栗竹南出發。前4天,我們走了近90公里,身體大概適應了夏秋的炎熱及各種狀況。一早在市場吃過早餐,就開始研究路線,預計中午前抵達灣寶。

中部,是自小在宜蘭生活的我十分陌生的地方,我知道那裡有科技園區、工業區,也有許多農田。這些混雜的印象,就像糾成一團的毛線球。親自走過後,從看到的地理人文景觀、從聽到的故事,漸漸理出線索。烈日下,揣著濕毛巾降溫,我們經過台鐵海線木造車站之一的談文車站,駐足,幾輛火車經過,然後從大馬路拐進田間小路,抄往灣寶方向,身旁稻穗已經低垂,黃黃綠綠的在風中搖擺著。

在田間走走停停,終於看到寫著「土地正義」的鐵皮屋,那就是灣寶驛站了。穿著素樸的洪箱阿姨和戴著西瓜鴨舌帽的陳幸雄伯看到我們,就熱情吆喝我們吃午餐。一面扒著炒米粉,一面聊天,才知道這房子是提供給來灣寶「幫忙」的外人休息的。為何會有外人來呢?這要從10年前一場徵收引發灣寶的抗爭行動談起。眼前的洪箱阿姨、幸雄伯和已故的張木村伯當年組織自救會,帶領村民反對不合理的開發案。

灣寶的土地原本是排水不良的砂質旱田,盛產地瓜、西瓜、花生等作物。我們方才經過的稻田,早年是不存在的景象。這片稻田得來不易,除了來自水庫的滋潤,更是村民合力以黏土改造土質,才得以保住水分,開始種稻。

洪箱阿姨說起從前天未亮就起床,坐遊覽車北上抗議的往事。10年前,村民收到公文,發現自己的土地被縣府劃為「後龍科技園區」,他們將被迫離開世代耕種、生活的家園。居民隨即召開緊急里民大會,決議抗爭反對。洪箱阿姨和幸雄伯回憶當年肩負鄰里的期待,談到官員來村莊宣傳科技園區將帶來的榮景,卻忽視許多現有園區荒蕪的事實。村民於是組成灣寶自救會,在一場場會議中宣示決心,展現團結意志,最後獲勝,保護了家園和農村。

幸雄伯遞來《黏土》一書,內容是關於灣寶、台灣農業歷史的故事,轉頭又拿了灣寶的西瓜帽子送我們。是什麼讓灣寶村民堅持要留在這裡種田、生活?洪箱阿姨不時說到運命。生長在灣寶,是運命;土地遭徵收,是運命;團結抗爭,是運命。時代巨輪轉動,士農工商價值更迭,農人盡本分守好先祖拓墾的土地繼續滋養後代。

和灣寶道別,文化行腳的路途還有一半。遙想賴和在彰化愛鄉愛土的行醫工作、反對不公義的殖民政權的印象,島國的前路與運命是怎樣呢?

一步、一步,走在苗61公路上,天色漸暗,越過後龍溪、西湖溪,遠方白色巨大風車轉動著,內心也陷入長長的思索。

 行腳青年心聲   ◎胡妤萱

拋下擔憂 走出憂鬱之城

累了就蹲下休息,是行腳途中的一種享受。

卡夫卡在寫給菲莉絲的情書中寫道:「離開這裡就是我唯一的目的。」而對我來說,離開台北就是我參加文化行腳最大的目的。

18歲的我為了求學到台北,花了一年才適應台北的生活步調。大二時,我突然意識到,原來這個看似什麼都有的地方,其實什麼都沒有。我開始尋找機會,讓自己的視野不狹隘。受老天眷顧,某日在網路看到「文化行腳」活動,當下,只是直覺生命裡應該要有這樣的風景。不過,這一趟從台北走到彰化的旅程,坦白說,我也是相當畏懼的,我怕家人不支持、怕耽誤學校課業、怕自己不能走完……。但是令人擔心的事太多了,不去試試看,怎知道自己不行呢?

因此,我拋下一切擔憂,下定決心參加行腳,用自己的能力走出台北這個令人憂鬱的城市。

行腳的第6天,我們從通霄出發。很不幸的是,建豪在白沙屯的海灘誤觸礁石受傷,無法繼續同行。少了一個夥伴的路上,格外安靜,也多了些難過的滋味。由於時間有耽誤到,我們沒辦法準時走到苑裡。導演說,我們可以搭車到苑裡,但是不能花錢買車票。最後,我們決定在通霄的火車站詢問旅客,是否願意買車票贊助我們?請求陌生人贈予我們車票,實在需要足夠的勇氣。還記得那時車站裡有一個家庭,我厚著臉皮向他們說明我們是誰,想做什麼,卻只得到冷冷的眼神。這讓我很害怕,也相當氣餒。

走出車站,我們再次討論策略,打算詢問一位帶著可愛小女孩的媽媽,如果她願意贊助我們車票,我們的回饋是由筱鈞為小女孩畫一張素描。最後,那位媽媽答應了。筱鈞也在短短幾分鐘順利完成素描,送給這對趕著搭火車的母女。

從通霄到苑裡這段旅程,對我來說印象特別深刻。雖然困難,我們還是在短時間內得到信任與支持,那張15元的車票至今我仍保留著,因為它有著價值不斐的回憶。每次看到車票,都會想起那位媽媽和小女孩,也希望她們一切安好。

印象深刻的一段搭火車旅程
 行腳青年心聲   ◎曾筱鈞

不論多微小的事  都值得擁抱

親近土地的步伐,無形中囤積了十天,
沿路傾聽文化的重量,背在身上行走。

每天早晨睜眼的瞬間,腳非常的痛。不過沒關係,有一群陪在身旁,腳同樣酸痛、連拉肚子也一起,生活型態完全不同,但旅程最後共同不捨的朋友。不過,說到生活型態,相信很多和我一樣二十初頭原汁原味的都市人,生活的日常就是:打開Ig,輸入#打上想查的地方,排開我們這時代新出現的名詞「打卡景點」……

在這個行腳旅程中,安靜的時候很多,就會有很多自我對話冒出。我想,這也是有人徒步的原因。時空一慢,腦袋想問題的時間也變多了。

走著走著,不禁有疑問:什麼方式才是印象深刻的旅遊?

現代人,大多只因想拍照而去找景點、為了快樂而拍。想記念某時刻而拍的心情,正與社群世代「人人看起來亮眼」的想法拉鋸。過程中,也相對失去對旅程中深刻印象的重量。我發現,許多打卡景點大致相同,只要某網美店爆紅,就會有好幾個地方爭相模仿,以致稀釋掉各城鄉的特色。當然,旅行也可以記念一段與誰的緣分,但這次旅途我想分享的是,除了被貼上觀光勝地與打卡景點以外,什麼是台灣的特色呢?該怎麼去發現呢?

在這次旅程中,徒步的腳彷彿自動變成身體感知的一把尺,丈量了很多地方。我想說的是,總有一種旅遊方式,可以把眼界敞開,在與陌生人聊天的過程中,用他的視角俯視翱翔。

不論多微小的事,都值得擁抱起來。找個哪天,開始旅行吧!

筱鈞畫給徒步的夥伴們

 

 行腳青年心聲   ◎李安

用自己的方式   與土地連結

路邊的樹與行腳的夥伴們。

有個想冒險的念頭在心底已久,看到「2019台灣文化日:文化行腳」活動時,覺得是個很好的機會,何不試試呢?沒思考太多就去填寫表單了。直到出發前一天,才意識到自己真的要踏上旅程了。行前準備沒有太多 ,只抄下了21首詩,關於賴和19歲時和學長杜聰明從台北一路走回彰化記錄的沿途景色與趣事,想知道現在與過去的變化,其中讓我感覺最貼近的是賴和的第一首詩〈遊伴〉,內容如下:

自向風塵試遠征,火車不坐卻徒行。
吃苦本來愚者少,相隨難得有聰明。

第二天的路線「三峽─龍潭」輪到我帶領,因為我找的地圖版本不一樣,又只是利用截圖的照片,無法隨時追蹤位置,以致繞進陌生坡道。幸好,後來靠著妤萱的Google地圖,加上當地人的指引,順利到達第一個休息點。由於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徒步,還有同行夥伴和所有工作人員、攝影團隊,這個差錯令我感到無比愧疚。但他們都安撫我說沒關係,真是善良的人!

路途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觀察的事物,拿起相機,按下快門記錄的景象自然不同,走路的速度也不同,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與土地連結。

在此分享一個走到體力下降、雙腳痠痛時的化解妙招:可以試著好好感謝自己的雙腳,讓自己能感受踏著這片土地的美好。聽起來雖然荒謬,但是真的有用!

 行腳青年心聲   ◎廖建豪

光著腳很危險 卻也能碰觸土地

2019年秋季,有幸參加一個為期10天的行腳活動,從台北走到彰化。在這段旅途中,我們不斷用文字、用雙腳、用照片記錄所見所聞,透過慢條斯理的行腳,才發現許多在大時代轉動下,難以發現的人事物與情懷,像是旅途中為團隊打氣的路人、街邊晒柿子的小農家、熱愛土地的在地創生工作者、刻劃於牆面上的台文詩集、鄉間小徑的流水與人家……。

每個當下,我們都透過行腳讀著不同的故事。只是當我還耽溺於這些故事所帶給我的浪漫想像中時,我的旅途卻在第6天停歇了。我依然記得,我光著腳踩著海浪底下的沙,前一刻還深陷於對土地的感觸,下一刻就因腳底被石頭割傷而上了救護車。雙腳縫了幾針,確認無法繼續行走後,只好在第6天回家。到家後,難過的情緒慢慢湧起,才發現自己失去重要機會,在床上哭了好久。

那些眼淚並不是因為腳底受傷,更多是無法和夥伴一起走完的感慨,甚至是坐在輪椅上的感受……。當時覺得好空虛,好像突然抽離了某個連結,無論是與人或與土地,又回到平時的匆忙,得不到喘氣的空間,很難過。那時,滿腦子只覺得好多事都不那麼重要了,好想此時就能放一段長假去認識台灣,和這個島嶼上的人們。

我是個感性的人,喜歡聽故事,喜歡緩慢生活,喜歡將情緒寄託在迷人的人事物上……。在意外中,我也體悟到好多曾經無法體會的事──台灣真的好美,有好多人的故事是迷人的,如同土地一樣迷人,如緣分一樣珍貴,但我們真的好趕,無法靜下來欣賞。

所以,等到我能坦然面對那片讓我受傷的海洋,我想,我會再次回到那裡,繼續完成旅行,也願你我都被世界溫柔以待。最後,為此行作一首詩:

  〈寄故事的海〉
寄放一點故事
  泅泳於此
  也寄放一點事故
  泅泳於此
  雋永而令人著迷
  用不同的力道 聽我聽你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