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運動是消弭偏見或矯枉過正?

Image by Annalise Batista from Pixabay
◎陳宸

美國非裔男子死於美裔警察之手,引發一連串種族議題及反種族歧視運動。有許多品牌、組織受反歧視運動影響,因而下架某些產品,或者擬定更改可能帶有歧視意味的名稱。風潮越演越烈,連看起來幾乎無關歧視的名字與物品也受波及,不禁使人反思,該運動除了消弭紛爭之外,是否也在無形中挑起更多對立?

舉例來說,Google瀏覽器前日發布消息,從此不再使用「黑名單」(Blacklist)與「白名單」(Whitelist)等用詞,改用「允許名單」(Allowlist)與「阻擋名單」(Blocklist)替代,以支持反歧視運動。然而黑白名單本身並不具有歧視非裔的意思,僅是因為「黑」可能讓人聯想到種族,便與歧視沾上了邊。另外,某些企業將旗下美白產品下架,期望能停止散播「白皮膚」等同「更優越」的暗示。然而消費者或許只是認為讓肌膚更亮白,氣色會較好,與「白人至上」的思維沒有關聯,且西方某些國民反而喜歡將身體晒黑,由此可見,不同民族對於美的定義亦不相同。時至六月底,甚至出現「西洋棋讓白棋先走是種族歧視」的論調,不禁使人啼笑皆非,這麼說來,難道圍棋黑子先行,就是尊重非裔的表現?

我們能由這些事件來思考,為何「白」一定是代表好,而「黑」一定代表不好。就中文語境上而言,我們資訊相關業者也很習慣使用「黑名單」「白名單」等詞彙,但是壓根不會聯想到種族歧視。中華傳統文化中,京劇的「白臉譜」通常為奸佞小人,「黑臉譜」則有忠臣形象,與上述情境恰恰相反。語言中的顏色不一定與種族本身相關,就算詞彙本身有貶義,也不代表該膚色的人種遭到歧視,就像我們也不會認為「黃色書刊」一詞有歧視黃種人之嫌。

種族歧視是非常值得關注的議題,然而若將看似無關的事情直接掛勾(例如,明明不帶有種族暗示,卻被激進者強行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難免使人產生困惑:究竟是想消弭種族偏見,或無形中加深對立?支持特定立場的時候,無需過度放大檢視一切,而在表態的同時亦須審慎思考,以免適得其反,悖離初衷。 (作者為慕道友、台灣大學外文系學生)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