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仁傳道師分享教會禮拜預錄和直播經驗

(相片提供/陳煒仁)

【張原境採訪報導】面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來勢洶洶,美國教會比台灣教會更早面臨實體禮拜無法進行的困境,台南神學院道學碩士畢業生、現任職美國聯合基督教會傳道師的陳煒仁,自5月19日開始在臉書分享禮拜直播的經驗,分為「我的天啊!怎麼辦?」「事先錄影」及「手機線上直播」等3個篇章。

陳煒仁表示,若是在完全沒有開放會友參與的情況下,可採用「事先錄影」;好處是可以避免手忙腳亂、可以進行重錄、後製等,並可重複使用過去的媒材;缺點則是需要提早準備好、講章、報告事項或是音樂等其他內容,且無法直接與會友互動,但是仍可透過文字留言互動。

若期盼讓會友有參與感,他建議用「線上直播」,優點是一次完成不用再後製,可將即時資訊納入、增加互動性,且依然可重複使用過去的媒材;然而若不熟悉操作流程時,恐怕手忙腳亂,且遇到沒影像、沒聲音、網路不穩等突發狀況會影響收看者情緒,且直播的另一項缺點就是禮拜節奏難以掌握。

廣告

陳煒仁表示,自己目前任職的教會一般情況採用有會友在場的直播方式,若遇牧師休假且同工也想休假,則偶爾採事先錄影模式。影像器材方面使用2台相機,若有聖餐時則3台;聲音方面則有講台麥克風、鋼琴麥克風、領唱麥克風、小提琴麥克風等,若有聖餐則多架一支麥克風;燈光方面各有1組LED燈照射講台與樂手;介面使用Blackmagic ATEM Mini pro (video and audio) 、Zoom F6 (audio)與OBS,直播平台則有Facebook、YouTube及Zoom,直播人力編組為2人。

陳煒仁提醒,若教會缺乏相關器材,則建議採用「事先錄影」的模式,此模式僅需手機與有線耳麥即可達良好效果。此外也不一定需要在教會的講台錄影,僅需抓住內容聲音清楚、光線足夠及步調明快等3個重點即可。

(相片提供/陳煒仁)

針對事先錄影,陳煒仁分享自身操作:先將禮拜內容分別錄製成單獨的短片,如講道、報告、代禱等,而若是要錄音樂如鋼琴的聲音,則取下有線耳麥錄製。下一步便是影片後製,短片之間可有簡單過場,如淡出、淡入等特效,提升畫面舒適感;此外也需留意各短片的音量平衡,避免有講道特別大聲,但音樂不清楚的情況;他建議可留30秒至60秒的「預備心,禮拜已經開始」字幕,讓會友有時間預備自己進入禮拜狀態。

剪輯完後,檔案的匯出大小「1280×720」就已足夠,檔案格式選擇mp4或mov均可。最後可在週六事先將檔案上傳至平台,填入標題、內容陳述、選定排程時間並設定為「首映」即可發佈,不論Facebook或YouTube,都會提供該首映的內容連結,可發送給會友,禮拜日上午即可與會友們一起收看「首映」,並用文字留言彼此互動。

(相片提供/陳煒仁)

關於「手機線上直播」,陳煒仁認為有下列狀況者適合採用此方式:第一、教會沒有網路,但是牧者的手機有4G或5G訊號;第二、教會沒有相機與其他可直播設備,但是牧者手機相機功能尚堪用;第三、直播人力資源有限;第四,弄不清楚「事先錄影」方式且已無計可施。

陳煒仁指出,若要透過Facebook直播,畫面品質720p為上限,但常常會因為手機訊號的關係,只能有480p的品質;若要透過YouTube直播,該頻道需要超過1000個人訂閱(行動裝置直播限制,其他器材則不受此限制)。直播前,先把「標題」與「內容陳述」打好,並將手機橫放、固定在手機腳架、譜架或任何平台上,開始直播即無法改變畫面方向;並將隱私設定為公開。

陳煒仁指出,環境切記光線充足、安靜,手機與拍攝對象保持距離在2公尺內,這樣畫面與收音就會乾淨、清楚,且不用納入全禮拜堂,只要拍攝到講員、司琴、樂手等重點即可;另可安排數位招待服事同工,協助回應會友即時的問題。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