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採訪報導】疫情切斷實體社交與群體活動,行動自由受到限制,許多人生計更受到嚴重影響;疫情警戒時間拉長,心理的憂愁與煩躁跟著增加,輔仁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系系主任施以諾教授建議民眾囤積「笑料」,在這段苦悶期間分享笑料到網路社群裡,雖是苦中作樂,但讓彼此都變得更快樂。

《職能治療師法》第12條談到職能治療師的業務範圍其中包含「娛樂治療」;職能治療師所執行的業務應依醫師開具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施以諾表示,用休閒娛樂去治療病人,意思是利用娛樂作為媒介,可以治療人的身心疾病;許多人在這波疫情中感到苦悶、憂愁,雖然可能沒有到需要治療的程度,但適度用娛樂、笑料,可以達到讓人快樂的啟迪作用。

「環境的改變,那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可是我們可以讓彼此變得更快樂;苦中作樂一下,這是我們可以有的選項。」他說,很多人會在社群網路裡面傳笑話圖,也許有人會覺得很不正經,可是他覺得其實這是維繫著社會的心理健康,若能夠讓親友圈看到娛樂或笑料資訊,似乎只是苦中作樂,卻也不見得是壞事。

廣告

另外他提到,看新聞只要知道了內容就好,不要整日追新聞;尤其許多新聞報導方式偏向製造恐懼,因為恐懼具有吸引力,「所以恐怖片就是這樣賣的,新聞某方面跟心理作用是有點像。有些新聞報導或政論名嘴,不斷加深閱聽人心理上的恐怖感受,增加心理負擔。「恐怖的話,理論上看一次就記住了。」他說,對疫情新聞的資訊需求,只要有知道資訊就好,沒必要花整日時間浸淫新聞。

「可能不要期待會回到2019年前,即便病毒沒有了,現在大家的習慣已經改變了。」施以諾點出,就算疫情過去,社會也已經受到很大衝擊,疫情過後的生活型態一定會改變,也會衝擊到某些人的工作;但不要認為改變是可怕的事,只要能夠跟上就不會被淘汰,建議可以趁現在好好思考未來的調整方向。

封面圖片提供|Freepik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