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靈修

生活靈修

成為上帝手中的杖

◎&nbsp陳榮爝(台中中會霧峰教會牧師) 出埃及記4章1~5節 個人什麼時候需要使用柺杖?答案可能很多,例如:身體受傷、走路不便、眼盲、爬山等。霧峰是爬山運動的美地,有一次我去晨間健走運動,走上樟公巷的爬山路線,因怕野狗,我會拿一根柺杖出門,保護自己,杖的用途真的很多。 聖經裡面杖的用途,除了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是有關摩西的杖以外,大都是含有「管教、鞭策」的作用。例如箴言13章24節說:「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勤加管教。」箴言29章15節說:「杖打和責備能增加智慧;任性的少年使母親羞愧。」箴言22章15節說得很好:「愚昧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啟示錄2章27節也說:「他必用鐵杖管轄他們,如同打碎陶器。」 另外,柺杖也有醫治、安慰的功能與效果。很出名的經文詩篇23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中有安慰的話語:「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出埃及記4章1~5節提及上帝賜摩西行神蹟的力量,這是上帝呼召摩西的時候,讓摩西看見了許多神蹟奇事,上帝命令摩西去帶領上帝的子民離開埃及,摩西卻用很多的理由躲避、推卸上帝的召命。摩西說出:「我算什麼?我怎能到埃及王那裡去,把以色列人領出來呢?」(出埃及記3章11節)他又以一向沒有口才、是一個笨口笨舌的人當藉口來拒絕上帝的呼召,要求上帝差派別人去做這件事。 上帝使用人的方法常常是超乎我們的意料、想像之外。有的人一直想要當牧者、當牧師娘,上帝偏偏不用這樣的人,有的人口口聲聲說這輩子絕對不當牧者、不當牧師娘,上帝卻要用這種人來成為祂的僕人。所以聖經這樣說:「我的意念不是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不是你們的道路。正如天高過地,我的道路高過你們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55章8~9節) 一根朽木變成神奇的木杖 雖然上帝用許多方法要說服摩西接受祂的召命去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但是摩西還是一再以不同的理由推卸,不接受上帝的呼召。摩西回答上主:「要是以色列人不信我,不聽我的話,說?從來沒有向我顯現過,我怎麼辦呢?」上主問他:「你手裡拿的什麼?」他回答:「一根杖。」於是上主說:「把它扔在地上。」摩西把杖一扔,杖就變成蛇,他就逃開。上主對摩西說:「伸出手來,抓住蛇的尾巴。」摩西伸手抓住蛇的尾巴,蛇又變成杖。上主說:「這樣做就能夠向以色列人證明,上主──他們祖宗的上帝,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曾經向你顯現。」(出埃及記4章1~5節) 上帝引領摩西將注意力轉移到他手中的杖,使一根平凡的木頭發揮神奇的果效。上帝命令摩西把杖丟在地上,一支普通的木杖就變成蛇。我們從出埃及記4章20節的經文看見了這根杖的祕密,摩西手中牧羊人的杖,從此變成了上帝之杖。 嚴厲、審判之杖變成溫柔、供應之杖 後來,這根被上帝所使用的木杖常常被交在亞倫的手中(出埃及記7章17~20節),它能夠使水變為血,或使水潔淨,只要摩西或亞倫聽從上帝的吩咐「伸出你的杖」,就會使埃及人的災難不斷地出現(出埃及記8章1節~10章15節),我們看見了這根毫無活力的木頭,竟然在上帝手中成為懲罰和毀滅的工具。 由於上帝的施恩拯救,祂用10種災害,逼得埃及法老剛硬的心軟化了,他終於答應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但是不久又反悔,派遣軍隊追趕以色列人,當以色列人走到進退兩難的困境,一邊是險峻的高山,另一邊是浩瀚的大海,於是上帝吩咐摩西:「你舉手向海伸杖」(出埃及記14章16節),在此之前,摩西的杖一直被用來向埃及人施行懲罰和降災,如今這杖卻是要向以色列人施行神蹟救贖,這根杖在上帝手中可行萬事。這根嚴厲、審判的杖變成溫柔、供應之杖。 沒有人是微不足道的 在利非訂之地,以色列人乾渴難忍,他們向摩西發怨言,當以色列百姓親眼目睹摩西怎樣站立磐石之前,伸杖擊打磐石,就有生命之水不斷湧流,使人和牲畜都得到滿足,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景象。平凡的一根木杖交在上帝手中,就可以降禍,也可以成為賜福的源頭。 我們都是上帝手中的一根杖,不但要向這失落的世代宣講上帝審判的信息,更要成為湧現生命、祝福的泉源,滋潤乾渴的人心。雖然我們軟弱無用,有時能力不足,上帝一樣可以使用我們來行出神蹟奇事。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要先改變自己的生命,敬畏上帝,成為上帝願意重用,也肯為上帝所用的人。 沒有地方是無足輕重的 在上帝的眼中,不但不會有微不足道的人,也沒有一無可取的人。一個完全委身、獻身於上帝的人在上帝指示他事奉的地方全心擺上,這就是榮耀神。因此,我們必須在上帝所揀選而且也是上帝要你專心、認真、捨己的地方,做一個合乎上帝心意的人。 沈正牧師在《建造主的家》一書中提到:「在一個教會服事、事奉多久才是合宜的?」他說這沒有標準答案。作者勉勵信徒,在職場上如果覺得該公司正派經營,又有發展潛力,那麼就要積極上進努力、殷勤工作與學習,這樣才不會一直換工作,甚至到了最後一事無成。 沈牧師說了一句讓我很認同的話,他說:「初到一個事奉場所,一定要有『埋』個5年的心理準備,若有這樣的心志,就不會見利思遷,把現在的崗位當成一個跳板,心裡也就不會搖擺不定了。」這個「埋」字,台灣話就是「khut」(蹲)的意思,一個肯謙卑、認真、腳踏實地事奉主耶穌的人,雖然有時也會遭受閒言閒語,甚至不友善的對待,但是,上帝是鑒察人心的神,祂不會離棄、不顧忠於受召使命、盡忠職守的人。 &nbsp 被主耶穌誇讚的僕人,雖然可能不是八面玲瓏、處處討人喜歡的人,也不一定都是位居重要地位的領袖人物,有一些人待在世人眼中無足輕重的地方,一生堅守上帝所託付的使命,常常安靜等候上主,這樣的人是上帝所親近、所要使用的僕人。 每一位基督徒都應在上帝所揀選的場所成為上帝的一根杖。台灣東部花東地區有許多外國的宣教師、神父、修女以及本地的牧者,她/他們默默地奉獻一生,無怨無悔地從事關顧弱勢族群,傳揚主耶穌犧牲救世的福音。 那些自以為微不足道、乏善可陳的人,只要獻身於主耶穌,討神喜悅,一生活在上帝的帶領之下,靠著上帝的恩典,必定會影響許多的人,到那時候,我們就可以歡喜驚訝地感謝上帝,感謝祂讓我們成為上帝手中的一根杖。 &nbsp

【舉目向山】看吧!成熟了,去收割!

約翰福音4章34~42節 ◎蘇畢娜‧那凱蘇蘭(布農中會卓溪教會牧師) 不知身為基督徒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常常與主耶穌之間發生「看山非山,看水不是水」的冏樣?當主耶穌對著門徒說:「看看那片田地吧,農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但是看在那些摸不著頭緒的門徒們眼中,那可是還需要再4個月才能收割的田地! 當先知約拿認為尼尼微城裡的罪人應當毀滅;上帝卻說:「拯救!」正如門徒雅各和約翰見撒瑪利亞村莊的人不歡迎耶穌,巴不得立刻呼喚上主降下天上之火燒滅他們;但主耶穌卻說:「不!我要救他們!」 用眼看異象 近來,台灣演藝圈頻繁的報導許多藝人信主、受洗的好消息,但令人婉惜的是,前些日子傳來本名余炳賢的「大炳」受洗後不久,卻因急性肺炎而驟逝,令人感到哀傷。而電視媒體無論是深度報導或是走馬燈消息,非得提起他的吸毒、同志傾向、墮落的過去,才算得上是精采的新聞。他不堪的過去看在眼裡,不免叫人心中各有判斷,但屬神的人在這事上所著眼的,必是他得救後所得著的新生命,並為此感到欣慰。 台灣當今時代已經是一個「全民審判」的時代,各人所見的各自解釋,我行我素,但主耶穌要我們明察時代的徵兆,觀看這世代的變化,並且只能用真理和和新眼光來理解和行動。主的心意乃是要世人都得救,神藉著使我們觀看社會人群,向我們發出呼召,藉著心與行動的回應,把我們帶進服事的禾場。 心與行動的回應 當上主向亞伯拉罕說:「向東、西、南、北四周的土地觀看」(創世記14章14~18節)的時候,他將那些地方走過一遍(縱橫走遍這地),建立屬神的祭壇,這麼做不是為了計算土地面積,而是他「看見」了其上居民崇拜偶像、玷污土地,他開始在各處建立祭壇,好吸引神的同在,將土地分別為聖歸於上主之名。 保羅在雅典等候其他同工到來的時候,他「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心裡就非常難過,於是他有一個行動的計畫,他開始在公開場合,向人見證基督。 1947年,孫雅各牧師在一位37歲年輕牧師面前,攤開台灣地圖說:「布農這地區,沒人去,你去吧!」就這樣,年輕人「看見」地圖上位置,呼召的號角在他內心響起大聲,他就帶著妻子及10歲以下的5個幼兒,全家一起前往上帝藉著孫牧師所指示他的地方去,直去到深山野地之中,成為布農族人的Tama Qusung(信仰之父),他是胡文池牧師。 綜上述之所有人,「看見異象」使他們同時也看見了自己的身分、能力與責任,如今,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充分了解自己的恩賜才能,並在這時代環境中奉獻自己成為耶穌的見證人呢?當社會大開人人審判的自由之風時,我們是否仍保有屬神的心,為那些失喪的人痛心,為那些悖逆的人感到遺憾,而願意起來為他們代求? 委身作僕人 主耶穌對門徒說:「我的食物就是實行差我來那一位的旨意,並且完成祂交給我的工作。」(約翰福音4章34節)主表明自己以僕人的身分成就上帝的旨意。 要看見從神來的異象,明白神的旨意,除非我們先抬頭看,「抬起頭」意味著我們必須先離開自己的需要、所求、所愛,離開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態度和信仰,開始轉向天上、關心上主心中的願,看向祂的憂傷,並樂意的奉獻自己。不過,一旦看中了上主的心意以後,我們要低頭才能夠開始專注的執行工作,「低下頭」意味著唯有效法基督的謙卑順服,我們才能像主耶穌一樣有效的完成福音工作。 X  X  X 藉著奉獻自己在家庭、教會、職場各方面作僕人,來完成神的工,與人分享生命見證和主耶穌的恩典,用神所賜的諸般智慧、恩賜、才能,引人來到主基督的施恩寶座前。隨著異象的成熟蒙召者和委身的深度加強,也因蒙召者能自由充份揮灑天分與恩賜,禾場上必見收割。 舉目向山祈禱會 靜默 宣召:上帝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祂始終持守祂的諾言。祂為被欺壓的人伸張正義;祂賜食物給飢餓的人。上主使被囚的人得自由,使盲人能看見。祂扶起被欺壓的人;祂愛惜正直的人。祂保護寄居的外人;祂扶助孤兒寡婦,但要挫敗邪惡人的詭計。上主要永遠作王;錫安哪,你的上帝要永遠掌權。要讚美上主!(詩篇146篇6~10節) 聖詩:67首〈我心讚美上帝〉 祈禱:上主,我們高舉?至聖名。?手所做奇妙的事我們雖無法參透,但我們卻享盡?右手中的福樂,我們為著?無條件的包容與慈愛獻上全心感謝。我們每一次的聚集,能得著靈裡的大喜樂和滿足,皆因?聖靈的澆灌和充滿,願?今日使這聚會再次充滿榮耀,願喜樂和信心從我們內心湧流出來,將禱告的祝福流向各地萬民,願主與我們同在。靠著主耶穌基督聖名,我們祈求。阿們! 聖經:約翰福音4章34~42節 信息:看吧!成熟了,去收割! 聖詩:308首〈聽見救主出聲在叫〉 代禱 1.為神國福音的工人祈禱。 主耶穌,感謝?!我們為著?選召獻身者委身在這土地上所成就的工作獻上感謝。感謝?歷世歷代以來,信任並差遣?的眾百姓,延續傳福音、救靈魂的偉大工作。當世界的角度愈來愈多元,交通愈來愈發達,許多神國福音的工人藉著陸、海、空的道路,到處宣揚?的名和大能,有時候他們經歷如死蔭、艱危的道路,有時候也如羊入狼群般的遭受許多無情的逼迫和攔阻,但願神加倍的呼召與差遣,並且堅固獻身者的信心,這些傳道者、宣教師、牧者及在職場上為福音委身,如今已在這條道上捨命奉獻,願?悅納、成全、扶持、幫助,直到完工。阿們! 2.為教會祈禱。 呼召使徒、賜下建立教會使命的上主啊!我們為著能夠成為教會的一員感謝?。我們得以蒙受揀選成為?家中的一分子,是何等大的福分。但我們也深知?對教會所定的旨意和責任,因此,我們要為著願?恢復教會起初的愛心來愛?、委身於?、分別為聖歸於?,來尋求?的憐憫,求?使我們能從?真理的教訓,並真實、無偽的教會團契生活中,明白?的呼召。帶領我們明白教會哪些是榮耀主名的教會事工,讓十字架的溫柔、合一、得勝,成為眾人眼中所見教會的記號。願?堅固教會為宣揚福音所做的一切工作,在?信實不變的同在應許當中,我們能夠不斷的經歷人心回轉、病得醫治的神蹟奇事,我們懇求?,上主。阿們! 3.為台灣社會各社群(校園、外籍勞工、外籍配偶、孤兒、獄友&hellip&hellip)祈禱 上主!?的愛仍然向今天的世人顯明,?的眼、?的心仍在今日那受苦的百姓中間,?必看顧困乏、貧窮、無助軟弱的人。在台灣有許多我們無法用肉眼看盡的受苦人群,即便看見了,但我們承認我們的眼光有限,我們看不見人內心的憂鬱和絕望,便無法說安慰、幫助的話。求主使我們能看見、體會、感受。願?看顧在台灣處於弱勢的人們,如外籍勞工、外籍配偶、孤兒、獄友,以及那些長年處於貧窮的家庭和孩子。願?感動教會、社會,教導我們憑智慧在他們中間成為肢體,求?激動人心成為?的手、腳來服事我們受苦的弟兄姊妹,主啊!願我們得著?憐憫的心腸,與苦難的人同在。阿們! 主禱文 祝禱 殿樂

【舉目向山】上帝的傑作

哥林多前書12章14~27節;以弗所書2章10節 ◎王子豪(高雄中會三一教會牧師) 今年倫敦奧運,一位過去眾人都不熟的名字,如今卻成為眾人口中的台灣英雄,這個名字是舉重選手許淑淨。她為台灣奪得一面奧運舉重銀牌,以台灣的人口和體力實力,要得牌真的是不容易,當大家都為她慶賀的同時,我們卻進一步得知,許淑淨是在讀崙背國中的時候被體育老師所發掘,原本家裡也不是很贊成她走這條路,但因她的堅持,一路不變,終於在今年以大學三年級的年紀為台灣爭光。 或許很多人沒聽過崙背,更不知道崙背國中在哪個縣市,但卻藉由許淑淨,使全台都知道這裡出了一個奧運銀牌選手。如果當時沒有她的體育老師,這塊未經雕琢的瑰寶是否就此被埋沒呢?如果當時她被大家壓著去補數學、英文,今日的她還是個體育選手嗎? 教育殺手 體育是大家都不陌生的課程,進入小學之後,我們都上過體育課,一直到大學三年級,我們至少接觸了15年的體育課。但似乎多數的人都只認為體育就是練練身體,有誰會特別把體育當作「專業」呢?不只是體育,包括美術、音樂等術科也都一樣。但對於數學和英文,家長的態度就不一樣了,特別到了國中,還沒開學就有許多家長要孩子去補英文和數學先修班。 很奇怪,為什麼沒有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體育不好去補體育,音樂不好補音樂,美術不好補美術呢?在台灣會有重視音樂的家長,提早就讓孩子學音樂,有想學畫畫的孩子去學美術,想游泳的孩子去學游泳,但是沒有家長是因為孩子到了國中,發現孩子的體育、音樂、美術成績不理想而去補這些科目的。 補英文、數學、理化的學生佔了補習的大宗,難道這些學生是因為英文、數學、理化方面很有潛力才去補習的嗎?我想大部分都不是。那為什麼要去補這些科目?答案很清楚,因為未來考大學只考數學、英文、理化這些學科,至於體育、音樂、美術,這留給體育班、音樂班、美術班的學生就夠了。 都是因為升學主義,分數至上的關係,所以才讓台灣的教育變了調,讓台灣的教育只想把孩子教育成很會讀書的樣子,而這個所謂的會讀書的樣子還可能只是個書呆子。誰是教育的殺手,其實就是這些被高舉的學科,就是所謂的「主要學科」。台灣教育的重心反而成為教育的殺手,而不是教育的溫床。 上帝傑作 綜觀台灣的教育,就是過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害了大家。其實在上帝眼中,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的傑作,在以弗所書2章10節這樣說:「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另外一個譯本翻譯為:「我們是上帝藉基督耶穌重新造成的『傑作』。」我們都是上帝的作品,但是不只是作品,更是傑作。重點是,上帝會把我們做成一模一樣嗎?全世界那麼多人,每一個人瞳孔和指紋都不一樣,所以可以用瞳孔或指紋做辨識器。 既然上帝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又為何我們要把孩子都教成數學、英文或是學科很強呢?上帝不就在每一個人身上有了不同的恩賜嗎?但人卻反其道而行,要把大家都教成智育100分,但原本的恩賜就被埋沒了。 今天,不只是台灣教育環境如此,很多基督徒的父母親也是這樣,沒有從孩子身上看見上帝美好的創造,而是仍舊一窩蜂的追隨升學主義,看重學科成績,把孩子往分數裡推,甚至為了分數最後也將信仰給犧牲了。 上帝創造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也應以不同的眼光欣賞每個人,不要像過去一樣,不會讀書的孩子就是笨,不會讀書的孩子就是不乖,那是我們大人現實社會將他們標籤化的。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也教導我們,每個人都像身體的各個肢體或器官一樣,每一個都不同,但每一個都有他的功能,缺一不可。 我們每一個人也是如此,當我們用上帝的眼光來欣賞每一個孩子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上帝在他身上的奇妙作為,當你欣賞他、尊重他的時候,我相信上帝在他身上的恩賜也會越發掘出來,成為榮耀的見證。 舉目向山祈禱會 序樂:默禱預備心 詩歌敬拜: 1.新《聖詩》527首〈咱攏成做一家人〉 禱告:感謝上帝讓我們成為一家人,因著耶穌的救贖成為兄弟姊妹。讓我們重新用上帝的創造和上帝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人,看見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美好的創造。 2. 新《聖詩》502首〈主將細子交代咱〉 禱告:為著孩子禱告,感謝主將孩子賞賜給我們,也求主讓我們用祂的話語來教導孩子,而不是用世上的學問來教導,甚至用世上的期待來看待孩子,讓我們重新看見上帝在我們孩子一生的計畫。 3.新《聖詩》173首〈懇求永活主聖神〉 禱告:求聖靈充滿我們,破碎我們,重造我們。讓我們在生活中、在家庭裡、在教會、在社會都能靠著聖靈行事,活出主的樣式,謙卑和犧牲。讓我們的禱告帶著力量,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希望。 聖經:哥林多前書12章14~27節;以弗所書2章10節 信息:上帝的傑作 回應詩歌:〈你是唯一〉(作詞╱曲:簡英慧) 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寶貝,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會都是「第一」,但是我們在上帝眼中的確是「唯一」,沒有誰可以取代誰。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把上帝所創造的美好展現出來。 回應禱告: 1.為自己禱告:求主讓我們看見原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上帝美好的作品,是有上帝形像的,我們單單為主而活,也活出上帝在我們身上特別賞賜的才能和恩賜。 2.為教會禱告:求主讓台灣教會,特別我們自己的教會真能進入學校,影響新一代的年輕學子,讓他們重新找著他們生命的重心和目標,不被填鴨式的教學給打垮,也把他們帶到上帝的面前,知道自己是上帝美好的作品。 3.為台灣禱告:為台灣的教育禱告,求主讓我們台灣的教育真能擺脫過去只求「智育」的錯誤觀念,讓台灣開始重視每一個人不同的才能和優點,也求主憐憫讓台灣的教育真能達到教育的功能,而不是把學生教成只會死讀書,讓台灣的教育有未來。 代禱: 1.總會 為總會推動的「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禱告,到2015年每一間教會都能達到倍加的目標。讓每一間教會都能進入社區和學校服事廣大的年輕學子,給予他們上帝的話語,讓他們重新活出生命的價值。也求主讓總會的「一領一‧新倍加」運動不只在教會,也進入學校。 2.教會 為著教會的異象和事工禱告,以及配合總會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的相關活動禱告,並為著教會宣教和社區事工,以及會友的靈命禱告。也讓教會眾會友看重上帝對每一個孩子的創造,擺脫台灣社會重學歷和考試的錯誤看法,用上帝給每一個的人不同的恩賜才能來教導他們,讓他們找著自己生命的特點。 3.五指禱告法 (1)為親人(大拇指最靠近自己,代表親人) (2)為牧師、長執、同工等教導者(食指常指著別人,代表教導者) (3)為在上位者,為國家、政府、所在地縣市長(中指是最長的,代表領導者) (4)為軟弱者,為教會軟弱的會友,不論是身體、經濟、家庭等(無名指是無力的,代表軟弱者) (5)為自己(小指是最小的,謙虛的意思,代表自己) 4.為教會會友的家庭(可每個禮拜選擇一戶會友的家庭禱告) 聖詩:《聖詩》267首〈祈禱的時此時極好〉 祝禱: 彼此祝福:握手請安,彼此問候說:你我攏是上帝 的創造,咱都是上帝美好的作品。

由新約聖經看「說方言」

&nbsp◎陳明文(台中中會豐原教會牧師) 《The HarperCollins Bible Dictionary》認為:「&hellip&hellip在舊約和新約,方言是有時是指一種語言,通常是一種外語或聽不懂的語言。明顯地,方言的現象至少在早期教會某些團體的生活中扮演主要角色&hellip&hellip。」 另外,根據《牛津教會歷史字典》(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Church History)記載:「說方言(glossolalia),用舌頭講話&hellip&hellip在19世紀,將希臘文的『舌頭』和『說話』兩個字根合併為glossolalia,來描述哥林多前書14章6、23節記載的現象。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視為放棄用意識,而用下意識控制說話器官。長期以來,有些人們相信這是超自然力觸發而說話的結果。」 而校園出版社的《21世紀保羅書信辭典》則說:「五旬節運動和靈恩派人士都說方言(舌音)&hellip&hellip社會科學研究並沒有否定方言是某種現代的可能性,但通常認為這是受到心理或社會學的影響&hellip&hellip。」 對於方言,不論是神學界或學術界,充斥各種不同的說法,也產生各自支持或反對的立場。我認為,以耶穌基督所立的新約為根基而建立的教會,既然以聖經為最高指導原則,應當單純回到新約聖經的記載,充分加以分析探討「說方言」存在的合法性,以及使用之規範。 新約關於「說方言」的記載 在使徒行傳一開始,使徒在五旬節被聖靈充滿,使用「方言」向從各地回到耶路撒冷朝聖的人傳福音。和合本聖經將「方言」譯為「鄉談」,指各國的語言(使徒行傳2章6~11節)。上帝透過使徒使用各國語言向世人說話,為了使人能聽懂。 然而,在馬可福音以及使徒行傳彼得為哥尼流施洗起,和保羅在哥林多書提到的「方言」則是指「舌頭捲起來說」的靈語,人無法聽懂之天國溝通的語言(哥林多前書14章24節;哥林多後書12章2~4節),在聖靈充滿人時帶領人說的,也被視為是一種恩賜(馬可福音16章16~17節;哥林多後書14章18節)。 後來,為區分方言以上兩種不同字義,從19世紀開始,聖經學者將之區分為兩個字:1.Tongues,「方言」,就是指各國和各族的人類語言;2.Speaking in tongues 或Glossolalia,「說方言」,也就是靈語或舌語。 馬可福音和使徒行傳與「說方言」 新約第一次出現「說方言」是在馬可福音16章6~17節:「信而受洗的&hellip&hellip必有神蹟隨著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將「說方言」定義為「信而受洗之人的賞賜」。使徒行傳有兩段插曲回應馬可福音此一定義:1.當彼得傳福音給渴慕信主的哥尼流和他的親屬密友,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hellip&hellip他們說方言,稱讚上帝為大。」(10章46節)2.當保羅在以弗所遇到12個約翰的門徒,他們歸信耶穌,接受洗禮。當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就降臨在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19章6節)可見,說方言有2個前提:1.必須是真心悔改歸信、接受洗禮的人;2.必須有聖靈降臨和充滿在這些人身上。 根據新約聖經,教會或神學實在沒有禁止在教會中聖靈充滿和說方言、與否定其存在價值的立場。單單從馬可福音和使徒行傳來看,被聖靈充滿和說方言是為真心悔改信主的人施洗和接受禱告時,會發生之最自然不過的現象。 保羅與「說方言」 新約書信中唯一出現「說方言」的書卷是哥林多前書,而且共達20次之多。保羅提到他是說方言的專家(哥林多前書14章18節):「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那麼保羅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接觸和說方言的呢?聖經中唯一可以追溯的答案在哥林多後書12章記載的保羅之天堂遊記。他以旁觀者立場陳述自己被帶入天堂,接觸學習方言的經歷:「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他前14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根據猶太人的觀念,第三層天是天堂)&hellip&hellip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哥林多後書12章2~4節)他聲明,這是主的啟示和顯現(哥林多後書12章1節)。 保羅的「說方言」,不是人隨便說的,而是在天堂中溝通的語言。聖靈降臨在人身上時,藉由人口說天堂溝通的語言。如此說法,應算是相當合理,也合宜呼應使徒行傳關於方言的兩段插曲(使徒行傳10章46節;19章6節)。保羅擅長說方言,在個人禱告中經常說方言(哥林多前書14章8節)。 禁止或規範 維基百科對於方言的解釋中,特別標記一位聖經學者羅伯茲的觀點:「&hellip&hellip『說方言』分成兩種,一種是『方言的恩賜』(The Gift of Tongues),另一種則是『聖靈的禱告語言』(The Prayer Language of the Spirit)。兩者對於說方言的原則有其雷同之處,也就是聖靈透過禱告者意願上想對神說話但心智上卻不能夠時,加以代求。」從這個觀點來看,「聖靈的禱告語言」為私人目的而給予每一位信徒,而「方言的恩賜」則是給某些基督徒做為公開使用的目的,羅伯茲也強調說方言能夠為基督徒帶來深入的屬靈生活,因為說方言可以強化信徒的靈命,也可使基督徒得以更深入了解如何服事他們的神&hellip&hellip。 根據哥林多前書,說方言不具爭議性,有爭議的是教會和信徒對於說方言的態度和使用方式。保羅聲明,教會沒有禁止說方言的立場:「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要切慕作先知講道,也不要禁止說方言。」(哥林多前書14章40節)但是,他也深知說方言確實帶給教會困擾,並給予柔婉的道德勸說。 1.說方言是恩賜 a.並非每個人都具有:恩賜,意思只有部分人具有。聖靈藉由自己的意思分配給那些要藉由說方言服事的人,並非每一個人都必定具有(哥林多前書12章11節)。 b.說方言不是屬靈地位的象徵:許多哥林多人心目中所認為說方言是最大的恩賜,以說方言來定位靈性的高低和信仰的深度。保羅特別列出恩賜表,把說方言列為最小的恩賜:「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哥林多前書12章28節) 2.說方言不是公開服事的恩賜 公開服事的工具是必須使用人聽得懂的語言;若要使用人聽不懂的方言,必須有人能夠翻譯出來才可使用(哥林多前書12章10節;14章6、13節)。哥林多人把說方言的人視為先知,將方言講道當做是先知講道。保羅認為,這不是正確的觀念,而且帶來教會的混亂和困擾。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4章詳細說明誤用方言帶給教會和信徒的困擾: a.使人受到驚嚇:「所以,全教會聚在一處的時候,若都說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進來,豈不說你們癲狂了麼。」(哥林多前書14章23節) b.公開聚會時要考慮不懂方言的人之需要和感受:若人聽不懂,就沒有幫助。「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哥林多前書14章16節)保羅並不禁止信徒在公開聚會中說方言或用方言禱告;但要公開講道或帶領眾人禱告,最好是使用一般人的語言;若非得用方言,也必須有人能翻譯。保羅的原則是:「使用人聽得懂的語言」。 &nbsp

領洗e路行?五十年

領洗e路行?五十年 (邱淑華) Ng?i出世th?拜-y? e家庭,知人事後,th?n-n?n大人-s?燒金拜-y?,一直到小學三年生ne時節,基督教醫院th? ng?i-n?n屋-kh?隔壁動工?,經過兩年ne建設醫院n? lu開始營業?。醫院n?籌備期間,ng?- m? lu同ng?-爸參詳講:『耕田耕m?-t?食,一息本錢p?n-ng?i做生-l?,好m??』 ng?-爸同意?,ng?-m? lu khiong-快請師傅來搭一間寮-?開雜貨店。 基督教醫院係美國、挪威、芬蘭三國le醫護宣教士共下設立做醫療e傳道。第一任e代理院長姓「阿」,來店-hong同ng?i-n?n交官一段時間以後,lu開始載ng?i同老弟、老妹共下去「國語禮拜堂」上主日學。第一擺去到教堂,心情盡緊張,好在先生蓋親切,講盡好聽e聖經故事p?n ng?i-n?n聽,教ng?i-n?n唱聖歌;ng?i還記得唱e第一首聖歌係:『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上het主日學,拿-n?n先生p?n-e金句卡歡歡喜喜歸到屋-kh?,阿-m?譴到拿khia-把絲si? ng?i-e腳-p? ,講:『去做mak-ke禮拜??愛反教?,he-m??再過去lu打p?n ?g死…』。院長來買東西,看到ng?i-e腳-p?一-long一-long,k?知得原因以後lu同ng?-m?講:『去做禮拜m?-he做壞事,m?-好ko打細人n? ?,好m??』Ng?-m?...

內在和平 世界和平

文圖 &nbsp◎&nbspYuji Miyata 譯 ◎陳惠世 日本青年Yuji於2011年2月中旬自敘利亞開始徒步種樹旅行,這段路程也是使徒保羅傳道行程中的一段,保羅傳揚基督福音、Yuji宣達愛與和平理念,他們的行動都帶來愛與盼望。目前Yuji已抵達目的地英國,本專欄即將進入尾聲,盼望您閱讀文章的感動能化為行動,持續關心環境議題。 4月17日到5月26日期間,在瑞士經歷了申根簽證問題及和平行動難以推展的困境之後,最終我取得簽證,順利進入法國。在徒步最艱難時刻,為何我還能堅持著走下去?因為我受到太多人的幫忙了,尤其瑞士當地的住民給我莫大的支持,真的讓我銘感於心,難以言表。 與其他國家比較起來,瑞士顯得相當特別。這是個由義大利語、德語、法語和羅曼什語(Romansh)4種語言民族組成的國家,4個族群雖然有不同的文化、語言和思想,但他們卻能彼此合作,營造出「瑞士」這樣美麗的國家! 在瑞士這樣的國家徒步,我感受到不同族群間的彼此尊重與信任。這裡每個區域的行政機關各自擁有不同的行政系統,從中央政府到地方市政府各自獨立作業。這情形本是好事,但在這個國家的嚴謹系統下,卻讓我難以有什麼作為。由於各地區的政府部門各自獨立,與其他地區毫無關聯,所以我必須親自到每個地方拜訪,到各個區域詢問合作的可能性。可惜,每個地區各自固守自己的行事規章,我的行動屬於他們額外的活動,因此很自然地被排拒於外。儘管如此,大部分的公務員仍然樂意以居民的身分協助我,而非以替政府辦事的態度應付我。因著有人了解我的和平行動,以居民身分協助我,我才得以順利解決簽證問題,並在瑞士進行一些和平活動,也讓我得以在瑞士停留1個多月的期間,學到許多事。 我從瑞士朝著法國徒步,現在(6月27日)我已走到法國美麗青翠的勃根地(Bourgogne),這裡是瑞士和法國的邊界,距離倫敦約有740公里,即使我無法進行許多和平行動,我還是努力徒步,朝著和平前進。 在法國,從政府到平民,每個地方在環保與和平的意識上仍有很大的落差,而就我的經驗,不只法國,中歐的義大利和瑞士也一樣。要有環保與和平的意識,端賴人們態度全然的改變。 即使人們沒有環保與和平意識,我對每個人依然沉著地保持中肯的態度,從政府、公司、到學校,從成人到小孩,我對他們保持敬意和謝意地融入他們。當我試著融入他們,他們也會試著接納我。甚至像市長、政府官員或一些自視甚高的高階層人士,當我融入他們,他們也會試著了解我的理念。良好的態度經常會為人帶出一些好行動,比方我在法國的貝桑松(Besancon)雖然只停留了2天,但因著我的態度,當地的大學仍然支持我的行動,發起了種樹和對當地居民的演講。 在演講的時候,有個婦女說:「我認為都市的人和鄉下的人不同,都市的人比較冷酷、自私,鄉下的人比較開明、善良。就你所見,都市和鄉村的人有何不同?」 我說:「每個地方都有冷酷和開明的人,每個地方也都有好人和壞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因此可能會感受到都市和鄉下人的不同,實際上二者的不同只在於他們與大自然的親近程度,在於人與大自然的關聯。至於好人與壞人的數量,在都市和鄉村是沒有太大差別的。我堅定地相信,你的態度會決定別人對你的態度,所以,每個人都能成為好人或壞人,也能成為冷酷的人或善良的人。」 我要說的是,每件事的決定都在於你!都市和鄉村都有樂善好施的人,也都有愛批評挑剔的人。但我們若經常保持中肯沉著與冷靜,滿富愛心、憐憫與尊敬,人們就會開始改變態度。良好的態度會產生和平及善良人性的循環,也會讓許多謙和善良的好人親近你! 近來世界充滿了情緒化,尤其是負面的憎恨、憤怒、悲痛、哀傷等情緒!人有情緒原是好事,因為我們是人類,所以我們會有情緒!但是負面情緒會帶來更多的負面情緒,以致產生其他問題,這就不是好事了!每件事都有它的客觀性,所以想要從負面情緒轉換到正面情緒,我們需要保持中肯的態度並有人性化的心腸。 人生,有時如你所願,有時不然!大部分的人有著不同的個性和想法,試著了解人們的個別差異和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維持彼此間的良好循環,這是獲得內在和平的途徑。內在和平會促進地區的和平,然後帶來世界的和平! 譯者雲彩語錄 真正的和平是內心的自在安穩,是內在的真平安。主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章27節)不論人生如何起伏不定,世界局勢如何變動,有主在心中,就有真平安;有了真平安,世界就能邁向真正的和平。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瑞士那沙泰爾(Neuchatel)的新聞報導

只有小教會沒有弱教會

◎洛威曼 我在近幾個禮拜期間,分別在幾個不同的地方,竟不約而同地聽到了「弱小的教會」這個名詞。甚至在某牧者的信息分享中,當提到自己過去牧養過的教會時,竟也說該教會為「弱小教會」。 固然在地狹人稠的台灣,有部分教會因著地域的限制,所以能使用的空間或者教堂的建築確實是不大。甚至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可能一間不到30坪大小的教會,卻動輒需要上千萬的建堂基金,而且僅能容下50至60人左右的會友。但是,能因為「小」就應該被冠上「弱」這個形容詞嗎? 或者筆者要問的是,按主名設立的教會有「弱」的嗎?不過說真的,倒也沒聽過有人會介紹自己的教會是「強大」的教會吧!或許我們應該摒除這種信仰的「優越感」,大教會或許是因為在教會早期設立之初,建堂者對於教會建堂土地購買具前瞻性的眼光,地點選得好、土地買得夠大,再加上牧者對於宣揚福音很有負擔,多重因素造就了教會人數增長。但在一些客觀條件不佳的教會,牧者的努力並不見得會與教會增長成正比,所以會友對於教會的大小認知應有正確的心態。 筆友也曾耳聞一位會友人數上百人的教會牧者,至一間50、60人的教會募款建堂基金時,卻仍自稱是「弱小的教會」,我當下真想問,那麼被募款的這間教會又該怎麼稱呼自己呢?可見這是心態的問題,或者說被稱呼習慣了,自己也就麻痺了? 但就像馬太福音25章14節~30節的比喻,各個教會按著從神所領受到的,只要盡各自的本分去行,不也都能得到神的讚賞嗎?(21節、23節)希望這樣的觀念分享對大家有幫助!

生命分享2:信仰陪伴走過生命低谷

口述◎施密特 譯 ◎&nbsp吳信如 &nbsp 譯者前言 今年初以來,「基督徒運動員」被炒得火紅,尤其一些走成功神學路線的教會,只要一看到「成功」的基督徒運動員,必定會馬上跳出來沾光、抓典範。但是當這些運動員處於谷底的時候,教會在哪裡呢?如果教會只會「錦上添花」,那麼,當某個基督徒運動員因為備受打壓與深陷低潮而舉目無助,反而求助於其他信仰時,教會還有權苛責嗎?運動員的心靈強度,其實是賽場表現的關鍵,我們可以從帕運桌球金牌得主施密特牧師的親身經歷,再度思考教會如何用信仰來幫助身心經常處於極大壓力的運動員。 &nbsp 我相信一種價值,一個高於人類存在的價值。我相信每個人自己必須去檢驗,他心中深信的基本價值是否耐得住考驗。 我想到摩西,當上帝要他去做一些事時,他馬上跟上帝說:「我是誰,我不可能做到的。」然後上帝也回答了他。摩西又問:「?是誰?我真的可以相信?嗎??的存在有那麼強大,強大到足以讓我倚賴嗎?」然後上帝就回答他說:「我是自有永有的。」意思就是說:「我就在你身邊,我會支持你,但是你必須自己嘗試看看。只有當你真正信任我的時候,你才會經驗到我就在你身邊。」我想,信任就是這裡最關鍵的字。 實際上,只有當人對這個更高的存在、這個更高的價值產生「信任」時,這樣的信任才會連結生命,而與生命產生連結,這個信仰才能堅持下去。就是這樣的信仰,陪我度過美好的時光,也陪我走過生命的低谷。 對我而言,相信上帝就意味著:我信任上帝,而上帝也信任我。聖經中有很多故事談到一些人類初始的基本經驗。這些經驗,是不管處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的人類都一再經歷的。這些故事對我的意義深長,因為我從中再度認識了自己,因此我很喜歡在演講中使用聖經故事來對照我的生命。正因為我曾經深刻地把聖經故中的價值連結到我的生命,我就不會單純地把基督教信仰認為是一種「趨吉避凶」的信仰,而在低潮時對上帝失去信心,反而相信上帝的慈悲與全能正顯現在各種考驗中。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命故事中見證這樣的信仰。 我想到聖經中約瑟的故事,約瑟的哥哥們欺騙了他,又把他賣了,後來他在埃及變成宰相,因此也拯救了他整個家族。後來約瑟跟他的哥哥們說:「你們對我存的是壞的意念,但是上帝讓它變成好的。」我也在想我的生命中是不是有這樣的意味。雖然當我出生時,外在條件看起來不好,也沒有人對我的人生有什麼期待,沒有人希望我能成功,但是也許在人們眼中評價為不好的事情,在上帝眼中卻是另外一回事,這也是基督教信仰的內涵。在人們以為無路可走時,卻可能峰迴路轉,突然有一道門在前面開啟,讓人有勇氣繼續向前走。 因此,信仰對我絕對是有幫助的。雖然,我不知道自己在下一個危機發生的時候,我對上帝的信仰是否強到能夠托住我,但我相信即使我對祂失去了信心,上帝還是會無條件托住我。就像德國神學家潘霍華說的:「上帝會在我們每一次遇上危機的時候給我們力量,但是祂不會事先就給我們,而是在我們需要的那一刻才給我們。」 &nbsp

如羊走迷6-2:承受不起之福

&nbsp◎林煜智 許多人一生中應該都有過中獎經驗,不管是現在流行的彩券,或者早期的愛國獎券,還是統一發票,中獎的感覺沒有人不喜歡,但有一種「中獎」卻令人痛苦!台灣這10幾年來有一種殘障障別叫做「罕見疾病」,以我罹患的「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來說,發生的機率是2萬分之一或10萬分之一,這麼低的機率,我就是「中獎」的那一個。 成骨不全症患者就是一般俗稱的「玻璃娃娃」,因為患者的骨頭很脆弱而得名。父母生我的時候,身體都健康,我是因為基因突變才得到這種病。就我的記憶所及,我不曾走過路、不曾站立過,但我爬過,當玻璃娃娃是什麼滋味?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從小到大不停地骨折會如何? 曾有人問我一生骨折過多少次?有的人一生只發生過1次,多者可能2、3次,都是因為意外,但我骨折的次數已無法計算,只知道骨折可說是伴我成長。也有人問我骨折有多痛?相信骨折過的人都知道非常痛,但我不曾因骨折去過醫院,都是讓它自然痊癒。 這個病帶給我一個充滿喜怒哀樂的人生,但我儘量不讓外人看到我的痛苦,我的痛苦只有父母兄弟姊妹知道,別人通常只會看到快樂的我。 我常常想,為什麼是我?世上人那麼多,為什麼偏偏是我中獎?我沒有選擇的權利,推都推不掉,硬是把這個獎領回家,一輩子都用不完。這個獎讓我失去很多東西,學歷、興趣、工作、女朋友&hellip&hellip很多、很多,這個病就像兇神惡煞一樣,有好事要臨到我時,就把他們推開,似乎在告訴我,我不配擁有這些東西,就像是佛教說的「命中注定」,爺爺、奶奶也是如此告訴我。 但我又想,虧我家人對神明這麼虔誠,每次拜拜都不錯過,這樣勞心勞力為神明付出,竟落得如此下場,但他們又能怎樣?控告神明嗎?不再拜嗎?不可能,那是背祖忘宗的大罪。 事實上,家人不僅默默承受,而且和以前一樣虔誠,只能期盼這樣的咒詛在來世能夠解脫。可是他們不是我,不了解這多麼不公平,若神明是公平的,那應該求神明不要把這病加在我身上。 另一方面,從小長輩告訴我,家裡有一位身障的孩子,會帶給家庭很大的祝福。我以前從不曾懷疑,因為我的確生長在福氣的家庭環境中。 我的阿公17歲時,帶著4個兄弟從桃園客家庄到現在住的地方打天下,從佃農做起,工作很辛苦。我出生後家裡就沒有務農了,爸爸去大公司上班,媽媽到小工廠工作,他們照顧家庭及生病的我,雖然辛苦,但還不至於為經濟困難煩惱,因為我家有一些田地。所以我從小不愁吃穿,雖然不像有錢人家的公子哥可以揮金如土,但想要什麼,只要不過分,父母就能夠滿足我。在那個年代,父親為了我的行動方便而買車,在一般家庭仍是比較少見的。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從未認識過什麼身障朋友,因此無法比較,不知道自己的幸福有多少人夢寐以求,我雖沒有什麼不滿足,但也不特別感恩,覺得一切是那麼理所當然。 所以我的家真的因我的身障而受祝福?唉!長大後我才知道那是多無知的想法,尤其當我看到越多身障朋友的狀況,便知道那是一個謊言。像我這樣的家庭很少,而且少得可憐,我真是太幸福了!一般家庭有身障孩子,不僅不是祝福,反而更像是咒詛,帶給家庭很大的重擔。 很多時候我為我的朋友感到難過,為什麼我可以這麼幸福、這麼幸運,而他們卻沒有?我們同樣是人,為什麼他們有那麼多困難?我的心裡有很多衝擊。 我這才知道自己很幸運,我若像他們一樣,能夠挺下來嗎?我不知道。當時能確定的是,家裡不是因為我身障而得到祝福,若是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受苦的身障朋友家庭了! &nbsp(未完待續) &nbsp 「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章45節)

走踏花蓮 處處驚喜

圖◎bamboo 文◎裊裊 進入職場已滿1年,今年4月底,終於有機會使用特休與友人來一趟花蓮小旅行。搭著太魯閣號抵達花蓮火車站,晚上入住阿美克背包客棧,我特別挑選這個許多外國背包客喜愛入住的地方,想體驗與外國人一起住宿、交友,分享旅行經驗。背包客棧類似青年旅店,房間大多是上下鋪,有些是男女分房,有的是男女同間,因為價錢比飯店便宜許多,是許多背包客的住宿首選。 &nbsp  慕谷慕魚啖蝸牛 在花蓮的旅途上,常可看到十字架聳立在山間,許多教堂座落在山裡守護當地人的信仰,前面一間,轉個彎又一間。 第一站前往花蓮縣秀林村銅門鄉的「慕谷慕魚」(Mukumugi),這個名字源自太魯閣族語的譯音,最早遷徙到此的族人用他們的母語頌讚這片世外桃源。因為是自然保護區,須先拿身分證在銅門派出所辦理入山證,一天的開放名額也有限制,早上、下午各300人。 山谷裡的河流是木瓜溪支流清水溪,清澈的水裡可以看見魚兒成群嬉戲,大理石一塊塊堆疊在河床上,相當壯觀。迷人的大理石花紋搭配遠方的翠綠山影,真是美不勝收。 在巨石間攀爬花費了不少力氣,接著我們在附近的原住民餐廳用餐。點了竹筒飯及炒蝸牛,常聽原住民友人說起這道佳餚,這天終於一嚐美味。端上來的炒蝸牛黑黑亮亮,蝸牛肉形體完整,只是脫了殼,心一橫、眼一閉,大口將肉放入口中,肉質滑潤有嚼勁。老闆說,蝸牛是當天清晨在山谷裡抓的,非常新鮮。來此遊玩的朋友,不妨嘗試一下這道佳餚。 &nbsp  舞鶴品茗加納納 夜宿瑞穗「山下的厝」民宿,環境舒適,還有露天溫泉池,民宿老闆Terry帶我們去古道探訪生態祕境,沿途上蛙鳴四起,青蛇在路中爬行,螢火蟲就像聖誕燈一閃一閃亮晶晶,點綴整個樹林。老闆說這裡是原住民的古道,沿著山路一直走會到南投。旅行中若有當地人帶路,就能更深入地體驗在地文化及許多私房景點。 Terry帶我們拜訪舞鶴茶區紅茶王子「阿翔」,品嚐出名的蜜香紅茶,學習到許多茶葉的知識。蜜香紅茶的故事很有趣,源於當地的茶農意外發現有小葉綠蟬咬過的茶葉帶有蜜香,泡起來甘醇順口。阿翔家的茶園採用無農藥有機耕種,最近在迦納納種植咖啡,當地的原住民說,別人是黃金曼特寧咖啡,他們則有「鑽石加納納咖啡」。 Terry跟阿翔都是年輕人,願意留在自己的家鄉打拚,推廣在地的特色產業,堅持不使用農藥,人工拔草、施肥,用心對待土地,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用他們的理念及創意延續這畝土地的生命力。這讓我想到自己是否也能向他們學習,為家鄉做些什麼。 &nbsp  雨中金針開滿懷 安排行程時,以為5月的金針花都還未開,不值得一遊,但是既然到了富里,還是上山去看看吧。窗外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讓我想到富里除了金針花,另一項有名的農產就是富麗米。 沒想到眼前突然出現一片鮮黃的花海,我立刻驚呼請友人停車,然後一溜煙衝到田裡去拍照。蒙著臉、戴著斗笠的農婦正彎著腰,雙手飛快地摘取花苞,我好奇地問她們為什麼金針花這時就開了,才知原來平地跟山上的花種不一樣,平地的金針花比較早開,花季恰是5月。金針花又稱「一日美人」,從花開到花謝只有一日的時間,每年的8~10月是產季,有經濟價值的是花苞,花開了僅有觀賞價值而已。 細雨綿綿,山嵐包圍著整座山,眼前一片霧濛濛,我們龜速前進。羊腸小徑上一團團粉紫、鵝黃、淺粉的繡球花迎接著我們。附近金針花開了不少,一朵朵金針花含著小水珠,輕輕地在風中搖擺,連竹雞也跑來湊熱鬧,躲在花田裡啼叫,能住在這夢幻般的仙境,真是太羨慕竹雞了。雖然因為氣候因素,我們看不到遠方的縱谷山脈及平原,但是享受到不同以往的夢幻花海,已令人心滿意足! 放空,心中沉靜,想著此次的旅行讓我更認識東台灣的美好。感謝主一路上給我們出其不意的驚喜,將許多意想不到的美景或好事擺在我們面前。旅行在此劃下句點,我帶著滿滿能量回去繼續打拚,相約下一次繼續來走踏冒險。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