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泰青北監亡 族人要真相

【義工記者Umav採訪報導】去年12月1日,來自苗栗龍山部落的泰雅青年林偉孝疑似在台北監獄遭虐死,其大體經驗剖採樣至今已過兩個月,死因仍然未明,相關單位也沒有任何人受到懲處。1月23日上午林偉孝家屬、泰安鄉代表盧光明、泰安鄉總頭目伍家福及青年團體「原住民族青年陣線」號召上百名關心人士前往法務部抗議。同為泰雅族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也前往聲援,呼籲相關單位公布真相、還給傷心的家屬一個公道。 家屬質疑,林偉孝領有躁鬱症及重度殘障手冊,為何獄方在沒有通知家屬的情況下,將他從台中培德轉移至北監,直到出事?盧光明指出,林偉孝曾寫家書提及北監房長對他說「屁股借我用」等言語,懷疑他是因遭性騷擾及暴力致死。對此,矯正署主任秘書吳永彬表示,案子已進入偵查程序,不便公開。最後吳永彬與矯正署主秘在現場簽字承諾,會在一個星期內提出驗屍報告與相關錄影資料。 23日抗議訴求包括北監立刻道歉、公布錄影帶、告知家屬死因、懲處失職人員、提出監獄獄政改革等,期盼真相水落石出,並讓林偉孝的大體盡快回家。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於臉書網路頁面發起「來自泰雅族人的怒吼:還我真相,不要再有下一個偉孝」活動,表列出林案數項疑點,擔憂林偉孝是遭到不當管束並被刻意隱瞞死因,呼籲眾人關心此案,避免再有侵害人權的類似事件發生。

東南亞書店 望見書間 募書表達善意

台灣目前有5、60萬的東南亞移工,加上2、30萬的東南亞婚姻移民,將近百萬人,卻只有在都會區的圖書館有母語書籍可借,中華外籍配偶暨勞工之聲協會秘書長張正於日前發起「帶一本看不懂的書回家」活動,號召前往東南亞旅行的民眾攜帶當地的書籍返台,交給全台各地的「收書站」,提供免費借閱,盼藉此帶動台灣人向東南亞朋友表達善意,溫暖他們心靈。

「神愛之音」原民少女樂團 出片圓夢 教會鼎力支持

【邱國榮採訪報導】原民少女力爭上游,教會給予最大扶持,協助出CD圓星夢!由一群都市原住民少女所組成「神愛之音」樂團,曾經與著名的原住民歌手張惠妹、蕭敬騰、高惠君、范逸臣等合作過,這個少女樂團即將發行首張自創專輯,除了她們本身努力朝著夢想前進以外,在台北市牧養都市原住民的神召會台北神愛教會也一直在旁邊陪伴她們,給予鼎力支持與協助。 神召會台北神愛教會為了更進深牧養都市原住民信徒,早年即成立了社團法人台北市原住民關懷協會,透過社工模式,幫助都市原住民。樂團成員珍珍(化名),國中後從原鄉部落來到台北求學,母親迫於經濟困境,進入聲色場所工作,珍珍不僅面臨生活文化差異,同時面臨同儕異樣眼光,而自顧不暇的母親,也造成珍珍的心靈有許多傷害。 即將發行新的創作歌曲專輯的「神愛之音」,長期以來受到台北市原住民關懷協會的照顧和支持,創立該協會的神愛教會主任牧師顏金龍指出,有鑑於過去看見許多原住民婦女從部落來到都市,時常無法融入都市的生活,於是決定成立協會,關懷都會區原住民的身心靈,更要利用社會工作的模式,提供務實且實際的必要協助。 協會方面表示,神愛之音樂團成員都是成長於類似的家庭背景,她們透過協會參與了課後照顧班,協會則發現她們對音樂的熱愛,於是成立了「神愛之音」樂團,透過樂團建立她們的自信、愛與歸屬感。 協會預計在1月31日為神愛之音舉辦首張專輯發表記者會,讓更多人聽見她們的美妙歌聲,並欣賞其創作的好聽音樂。

台灣國辦公室 還財於民 呼籲黨產歸零

【邱國榮採訪報導】去年九合一選舉,中國國民黨慘敗之後,人民對於追討國民黨不義黨產的聲音比以往更加殷切。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朱立倫1月21日首次主持中常會,台灣國辦公室特別邀集多個公民團體,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前召開記者會並上演行動劇,要求國民黨黨產歸零、還財於民。 台灣國辦公室指出,馬英九在2005年8月當選國民黨黨主席的就職演說中,曾宣示國民黨要「2008年前把黨產清理完畢」,即所謂「黨產歸零」,但此宣示已跳票,而接任國民黨主席的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仍不見任何具體作為。創辦「台灣國辦公室」的長老教會義光教會會友王獻極說,難道黨產「歸零」口號,要改成黨產「龜齡」,讓黨產像烏龜般長壽嗎? 根據國有財產署2014年統計,中國國民黨佔用國家財產的資產總價值,以「公告地價」計算高達610億元,而若按「市價」計算,其黨產總價值高達數千億元。朱立倫在登記參選黨主席時曾說,黨產若不合理、不合法、不合情、有疑慮的,就要捐給國家或公益。針對朱立倫的宣示,台灣國辦公室認為,既然朱立倫已言之鑿鑿,全民應要求他帶領的國民黨勿迴避政黨法等陽光草案的修法,同時儘速處置黨產歸公,還財於民。 記者會中也上演行動劇,呼籲朱立倫簽署「黨產歸零」承諾書,強調這會是他參與競選2016年總統的最後一哩路。王獻極指出,朱立倫不願簽署承諾書,並且在農曆年前無具體的作為,台灣國辦公室與多個社團不排除結合公民力量,仿效去年318「太陽花」精神,年後發起一個全民要求黨產歸零的「龜苓花(歸零花)運動」。  

照顧失智文明病 新樓醫院獲肯定

【陳怡萱整理報導】失智症為全球快速增加的文明病之一,至2013年底65歲以上、至少輕度失智症盛行率上升為4.79%,已高達13萬人。台南新樓醫院社區醫學部去年起承辦衛福部「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設置計畫」,在台南市永康區復國里設置服務據點,榮獲衛生福利部評定為103年度績優,新樓長照計畫團隊近日在全院禮拜時把得獎殊榮回贈給院長。 衛福部失智症社區服務據點設置計畫在全國共23站,台南新樓醫院是台南市唯一的承辦醫院,設置「永康區復國里長照樂智社區服務據點」,舉辦各類非藥物團體治療健康促進活動,如:懷舊治療、音樂治療、運動治療、電話問安諮詢、轉介服務、關懷訪視、家屬照護訓練課程以及家屬支持團體。 新樓醫院表示,投入這項社區服務,在於幫助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規劃每週2次的非藥物團體治療,共有16位長輩受惠,有家屬表示,參與課程服務的長輩不僅笑容增加、壓力明顯減少,居家生活能力也有進步。而參加照護者教育訓練的學員指出,透過社區課程對失智症的介紹,對家中失智長者的怪異行為問題較能夠理解及釋懷,感謝新樓的用心。

復活的人 翻轉失落的西拉雅記憶

【黃以勒高雄報導】基督徒小說家胡長松近日出版最新台語長篇小說《復活的人》,內容是一位馬卡道年輕人與西拉雅女孩的大時代愛情,以愛情文藝包裹1990年代台灣政治、社會的歷史,精采萬分。1月17日晚間,胡長松應哲學星期五之邀於高雄三餘書店分享「翻轉失落的記憶:西拉雅族群的身世與反抗」。 胡長松是打狗人,他在1996年開始尋根,當時出版《柴山少年安魂曲》想把在地傳說與歷史寫入文學,但是發現找到的都是殖民者的故事,曾經的「打狗社」今日何在?他分享自己蒐集的史料表示,在尋找資料的時候慢慢拼湊起自己的身世,彷彿從失根的狀態中慢慢又活過來。 《復活的人》藉由分享馬卡道人從鳳山被鄭成功驅趕,一部分遷移至屏東,最後於清代歸化的歷史資料,胡長松說,文學在這些史料中取得一種權力,能夠將零碎的資料組合成一個故事。對此,他才將男主角設定為來自屏東的馬卡道族青年,這其實是他追尋自我的一個角色。「很榮幸以馬卡道打狗社子孫的身分發言!」胡長松說,他希望能夠戳破「炎黃子孫」「龍的傳人」這類謊言,找回屬於自己的歷史與認同。 胡長松也提到,談論一個人的「認同」不是指過去的事,而是對未來的想像,我們期望成為什麼樣的共同體?「如果是憑藉著殖民者的故事,我們就什麼都沒有。」提問討論中,胡長松提到基督教信仰與這本小說創作的關係,他說本書不是在講過去的時代,而是在講現代的平埔族故事,但是故事中角色所面對的問題,是跨歷史、跨族群的,而創作的原型其實就是聖經中的約瑟。約瑟從小在異族文化中長大,一直到他終於認同自己希伯來人的身分,最終離開埃及,其實是台灣人共同的寫照。 有與會者提到台語書寫太困難,讀者很難讀懂。胡長松說,他一開始讀台文也很慢,習慣了就會越來越快;他的志趣、目標就是寫台文小說,其餘的事大家要分工合作,不是他一個人有辦法做到的。負責編輯本書的前衛出版社編輯黃紹寧說,小說內容精采,尤其對鄉土的描述讓人讀了也很想開始創作,讀著時常會投入情境而忘了自己是在校稿,十分推薦給大家。 《復活的人》既是一本有關族群的書,也是一本有關語言的書,更是一本文學的書,胡長松說,全書600頁耗費了5年半時間,作為一位作家的責任,是把語言、思想與科學轉化成情感的行動,文學畢竟和學術研究不同,但是他盡量將參考資料附於書後,希望對相關族群議題有興趣的讀者有進一步的幫助。(攝影╱黃以勒)

桃園山地原住民族行政區 獼猴為害 農委會准獵殺

【邱國榮採訪報導】被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台灣獼猴,因長期危害農作物,日前農委會林務局通令可對入侵破壞農作的獼猴予以「人道方式」獵殺。對此,動保團體強烈反彈,痛批是「國際笑話」。但獼猴肆虐造成農民經濟嚴重損失,卻是不爭事實,就桃園市山地原住民族行政區的比亞外部落來看,台灣彌猴數量遽增,去年甜柿遭到彌猴破壞的農損高達八成,當地原住民期待政府在保育野生動物和保障原住民生存之間取得平衡。 即將就任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總幹事的Yabu Eyo(亞馥‧誒宥)牧師表示,桃園市山地原住民族行政區內,台灣獼猴數量不斷增加,因數量龐大,已不懼人類驅趕,大舉侵入農地覓食。1月15日,Yabu Eyo在玉山神學院參加綜合大樓落成感恩禮拜中受訪時說,以他父親耕作的比亞外部落為例,去年甜柿經濟農損高達80%是遭台灣獼猴肆虐,不僅父親的果園如此,部落族人的農地均遭獼猴破壞。 「獼猴很聰明,懂得利用族人無力驅趕的空檔,成群結隊出入覓食。」Yabu Eyo指出,部落族人的果園因獼猴肆虐損失慘重,政府應在保育及不影響族人生存間取得平衡。而農委會林務局新令讓農戶可以獵殺入侵果園的獼猴,對務農的族人來說,有助降低損害。 對動保團體的反彈,林務局也在15日說明,指出獼猴危害農作是長久存在的問題,政府必須有所做為,讓人民有感,當然也要顧及台灣獼猴保育。  

公民團體 飛雁都更 民眾合力護樹

【陳怡萱採訪報導】關心台南永康飛雁新村都更案,公民團體於1月17日號召近百位民眾親自到現場,合力清查樹籍、留存證據,力保飛雁新村逾200棵老樹「不砍也不移」。 飛雁新村是台南市第一個公辦都更案,由遠雄集團得標,若照遠雄規劃,基地內樹群261 棵只原地保留34棵。去年,遠雄曾以「修剪病枯木」為由,不當修剪飛雁新村樹木,使得原本蓊鬱的樹群變得稀疏,民眾拍攝的前後對照空拍圖廣為流傳,十分不解,認為:「這哪是修剪,根本是屠殺老樹!」 為力保飛雁新村範圍內的樹木生存權,同時保障台南人的綠地生態空間,綠黨台南支黨部與台南社區大學共同在網路發起「樹籍清查」活動,邀請民眾親自走訪現場、了解真相,並協助調查樹種、樹齡、樹圍及GPS定位資訊等,以做為未來比對追蹤之用。 當日有近百人親自到場協助清查,分成5組展開工作,有不少高雄、嘉義的民眾前來幫忙,也可看見許多小朋友帶筆記本,認真聽樹公民老師的導覽與解說。活動結束前,參與民眾排成數字「261」隊形,象徵飛雁新村內261棵樹群,同時喊出「飛雁261、不砍也不移」訴求。綠黨台南支黨部評議委員游子昂表示,台北公民團體力抗遠雄,成功守住30棵樹,台南絕不能讓遠雄砍移這261棵樹! 現場一位民眾表示,從網路上看過遠雄修剪樹木的前後對比空拍照,到現場更看見許多大小坑洞,「很難相信這僅只修剪,反而更像整群被移除了。」他強調,台南是文化古都,飛雁新村承載著日治時代以來的記憶,地底下更有尚待進一步鑑定的六甲頂文化遺蹟,在場的大小朋友除了對老樹充滿情感,也透過實際行動傳達「保留飛雁更勝於建大樓」的心願。(相片提供/綠黨台南支黨部)  

台中第一花園公墓 遺族陳情 民政局釋善意

  【林家鴻台中報導】台中第一花園公墓因管理人百齡社會福利事業管理會經營不善,去年4月遭市府以「多數殯葬設施未合法啟用」為由,撤銷法人資格、下令禁用,波及10萬用戶權益。日前天主教及基督教信徒帶著先人骨灰罈到市府陳情,含淚控訴過去因市府背書合法才購買納骨塔及土葬墓基使用權憑證,如今卻變廢紙,進入園區還遭警方裁罰,呼籲新市府團隊勿讓他們的親人繼續「死無葬身之地」。 數十名受害基督徒代表1月16日在「盯住大台中公民團體」協助下,由貴格會中心教會牧師廖金河、長老教會台中忠孝路教會牧師曾仁杰等人陪同召開記者會,多位信徒聲淚俱下,其中去年底還為權益奔走的林老弟兄卻已抱憾而終,由兒女捧著骨灰和遺照代表陳情。其女兒說,父親生前唯一遺願就是跟母親長眠在第一花園公墓的榮美殿中,但告別禮拜舉辦在即,市府仍禁止進入,市府不用負責嗎? 台中市民政局現為第一花園公墓強制管理人,局長蔡世寅聆聽陳情後,邀牧者信徒入府溝通。他說,百齡已被認定違法,卻還繼續拿以前資料招搖撞騙,無論如何會給憑證持有者交待,公墓將來由國產局拍賣後,4年內由市府買回,朝合法化努力,在這期間會先找一處墓園免費提供教會受害信徒優先使用。已受裁處者也協助審視適當性,呼籲勿再購買、入葬該公墓內除中台福座納骨塔6000多個櫃位以外的違法殯葬設施。(攝影/林家鴻)  

青年佔領政治 告中選會 訴求青年參選

【邱國榮採訪報導】主張投票及參選年齡門檻都應降低的社運團體「青年佔領政治」,去年九合一選舉也推派多人參選,但因參選人年齡未達門檻,而被中選會撤銷參選資格。該團體兩位共同發起人冼義哲、巫紫汝,1月16日分別至高雄、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遞狀,為去年九合一大選時被剝奪參選權提告中選會。 冼義哲表示,這次提告中選會是希望透過訴訟突顯憲法更新應從降低參政年齡門檻開始,不讓高門檻阻卻有志青年參政。他說,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社會對憲政改革的呼聲更殷切,「時逢台灣修憲成敗關鍵的一年,我們期盼這一年能完成第一階段『程序性修憲』。」他說,參政年齡門檻降低的修憲,讓台灣的國家體制可以注入新血。 去年9月,該團體在全國有多位成員至地方選舉委員會登記參選,最後僅冼、巫兩人順利登記參選馬公市民代表、宜蘭縣議員成功,但10月中旬,兩人收到中選會來函,以「登記者未滿23歲,登記無效」為由駁回登記,雖兩人立即提起訴願,但仍於11月中遭行政院駁回。 冼義哲說,憲法第130條設定參政年齡門檻規定,跟憲法本身所揭示的「平等參選權」矛盾。他指出,此次提告中選會是希望高等行政法院能裁定「訴願決定及原處分均撤銷」,並且依行政訴訟法第178條之1規定,由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他期望進入司法程序,可以改變當前青年參政的過高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