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 2096

竹中、東中通過馬偕捐助章程修改案

【林宜瑩採訪報導】繼台北、七星中會之後,新竹中會第76屆第2次議會、東部中會第76屆春季議會,在1月26日也決議通過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董事會捐助及組織章程修改案。在獲得北部四中會「同意」後,將在今年3月底送總會年會審議,完成教會體制內相關行政程序後,會送回馬偕董事會通過,再經衛福部核准後生效,以符合醫療法相關規定。 馬偕董事長劉伯恩表示,能夠順利完成四中會的「同意」,他要感謝第17屆董事以及四中會議長在各中會向牧長說明的努力,該捐助章程一經衛福部核准生效後,馬偕紀念醫院董事會將從原本「社會事業」轉為「醫療財團法人」,他指出,醫療法第45條之二規定:「董事與監察人為政府機關代表、其他法人或團體推薦者,其本職異動時,應隨本職進退。」這一條就可避免有教會醫療機構董事不聽從教會體制、自行互選董事的情事發生。 不過,劉伯恩也強調,若是「宗教團體法」能早日通過立法、落實,這才是真正保障教會事業機構的根本解決之道,而屆時馬偕董事會也一定會恪守長老教會財產的體制章程,並依據宗教團體法的相關規定執行。不過在「宗教團體法」還未通過立法前,現行仍須遵守醫療法相關規定,以符合衛福部相關的要求。

原青大專事工研討會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於2月1至2日,在台北捷運會館舉行「2016年第3屆全國原住民青年、大專事工研討會」,交流原民青年宣教策略。 會中邀請總會原宣國外宣教師代表、台北中會國際日語教會牧師臼杵翠,於開會禮拜時主禮,她指出,聖經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在葡萄樹結實纍纍的台灣,我們應更能感同身受這句話,青年所經歷的人生,不管任何時刻,只要與上主相連結,就會產生巨大力量。 排灣中會青年幹事周成輝牧師於開會禮拜後分享「青年幹事的異象與機會」,並以排灣中會現行辦法流程,介紹排中青年幹事如何參與中會內青年事工運作,以及協助地方教會青年培訓。 專題演講則是邀請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暢談「落實世代正義」、「從社會議題看教會如何看待青年角色的現況」等議題。

【社論】特色教會,教會特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2010年啟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後,宣教運動推動中心與台灣教會公報社合作透過教會公報來報導具有宣教特色的教會,期盼藉此和眾教會分享每個地方的宣教努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倍加運動」,達到讓教會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生根,不論高山、海邊、都市或鄉下;倍加運動由「量」的增長間接地影響了「質」的改變。深入台灣各地的教會感受到台灣人民的「痛」,因而接下來的「新世紀宣教運動」第一期中,教會以「多角宣教」為目標,提供多元的宣教方式,以回應工業社會所帶來的衝擊;在第二期則以「忠僕運動」來強化使命感,使教會走進社會,關心人民的需要,實踐基督的教訓。第三期「自立與互助運動」則致力尋求合一的信仰共同體,以夥伴關係協助小型教會自立。而後,信徒什一增長運動及2000年福音運動也都不斷在質、量上求突破。 這幾波的宣教運動中,教會關心台灣社會、關懷人民的表現,也進而成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特色。走上街頭關心台灣的前途、關心在台灣受忽視的族群、關心台灣的環境污染及核能問題等,這些都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表達整全宣教的一角。 除了走上街頭的遊行、抗議、倡議之外,教會也將「基督的愛」直接落實在所處的地域之中。有些透過課後輔導、有些透過關懷新住民、有些透過活化社區、有些則關懷外籍看護工……。無論何種事工,這都是看見在地的需要而以基督的愛分享、服務有需要的人。這種分享及服務的本質,基本上都是不計代價,僅是學習基督「愛人如己」的精神及「釘根本地」的信仰告白。 其實,每一間教會都有其在地的事工特色。特色教會系列期待透過實際報導、影片和所有弟兄姊分享每一段在地宣教故事。有時候我們常因看到都會區教會成長而羨慕,看到超大型教會而露出讚賞的眼光,甚而否定目前我們教會的宣教努力。 請不要忘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我們的獨一性,有其他教派無法取代的特色。我們知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150年的宣教歷史中,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不自負,也當不自卑,誠實地來看我們在宣教上所面臨的問題。 每一間教會在所處的地方都以自有的形式述說宣教故事,這些宣教故事的累積,形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史。這個故事將繼續由你我述說下去,繼續寫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特色。

談正義:聚焦亞洲的女性與青年

◎張祐慈 【世界傳道會東亞區會──女性與青年公義計畫】 世界傳道會(Council for World Mission,簡稱CWM)是一個普世性的宣教組織,目前在世界上共有31個會員教會,其中世界傳道會東亞區會(CWM EAR)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很重要的一個普世宣教夥伴,其會員教會包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HKCCCC)、基督教馬來西亞長老大會(GPM)、基督教新加坡長老大會(PCS)、大韓耶穌教長老會(PCK)、緬甸基督長老教會(PCM),共6個會員教會。2015年7月25到29日於馬來西亞舉辦的研討會,聚焦於女性與青年的公義議題。在會議中,透過專題演講、各會員教會的事工現況分享、社會議題討論和代禱,冀望女性與青年敢於成為改變的力量。  死亡經濟(Economy of Death) VS. 生命經濟(Economy of Life) 台灣身為亞洲的一份子,必須了解亞洲在世界版圖裡的時空脈絡,更精確來說,這一個多世紀以來,亞洲一直是個被殖民、剝削、掠奪的客體,在經濟層面上尤其明顯。台灣與其他亞洲國家無疑是個生命共同體。前菲律賓國家經濟和發展管理局的經濟專家佩拉爾塔(Athena Peralta)在專講一開始介紹「生命的經濟」(Economy of Life),這顛覆了我對經濟的認知。要認識這個詞之前,不妨由它的相反面──「死亡經濟」(Economy of Death)──來了解。 亞洲人口佔全世界總人口數5成以上,然而,拜經濟高度全球化發展所賜,亞洲有許多項表現都位居悲傷的「世界之冠」,如亞洲的日薪在1.25美金以下、強迫性勞動人口、居住環境衛生品質惡劣之人口、5歲以下孩童體重過輕人數、感染肺結核人數、缺乏乾淨水源使用的人口數等,皆位居世界之冠。在陳列出這些悲傷的「世界第一」後,「死亡經濟」便不需多加解釋。 另一方面,在現行的經濟模式中,勞動女性長期被邊緣化、女性身體被物品化、商品化等,種種的不公義,正是生命經濟論述中,主要的形成背景。由於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常扮演著社會中最重要卻最不被重視的勞動層級,如無給薪的家事及照顧病人、老人及兒童等;而在性的議題方面,年輕女性成為人口繁衍的工具、人口販賣的貨品(我的認知中,仲介外籍配偶亦是一種變相的人口販賣)、性產業的商品。根據統計指出,亞洲的強迫性勞動人口居世界之冠,而女性在此數字中,更是佔了55%。言及於此,由此看「生命經濟」,便呼之欲出。 佩拉爾塔引用《Economy of Life, Justice & Peace for All》一段話來定義生命經濟:「經濟是來自於神所恩賜予全體生靈的豐富資產。」因此,以神學的角度看來,宣教使命的最終目的,應在於「使全體生命皆得到個體的滿足」(Fullness of...

【樂揚真理】等候主來的年歲

◎季韌 〈萬物的結局近了〉 萬物的結局近了, 所以我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 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我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   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曾經有一個年代,台灣的學子們以背著吉他、隨處彈唱為時尚,青年們以俯首案前、振筆創作為豪;那一段歲月中,不可勝數的詞曲深入人心,成為那一代不可抹滅的旋律。 那時代的氛圍,激發了無數的作品與創作,不過留在舞台上的創作者畢竟是少數。1980年底,以筆名「啞歌」聞名的創作者鄒昌富,在國父紀念館的一場民歌演唱會演出後告別了歌壇,這位曾創作〈媽媽的喜歡〉、〈畫意〉等作品的音樂人,雖然告別了民歌,卻沒停下音樂的創作。他隨後加入主恩合唱團,專心於詩歌的創作,以彼得前書4章7~10節為基礎作曲的〈萬物的結局近了〉即是其中一首,略帶蒼勁的音韻,提醒我們這個世界的必然發展,而我們又當如何在世寄居、存心等候。       萬物何時結局 對好些人而言,這首詩歌所引用的聖經並不是那麼中聽,因為「萬物的結局近了」,意味著我們今日看為美好、珍而重之的事物終有盡頭,終將歸於無有,就是賺得全世界,也是如此。我們雖不能得知何時發生,但因著聖經的啟示,知道那有如賊來的日子終必來到(彼得後書3章10節),這不是說主如同偷兒暗暗地來,而是來的時間點如同賊一般無法預料。 坦白說,談論末日並非聖經的專利,末日之說可謂五花八門,有的源自科學界、有的來自宗教、也有個人宣稱受到啟示,甚至成為電影主題,因應之道也堪稱推陳出新。不過彼得可沒要求弟兄姊妹興建末日避難所、預備避禍方舟,這位跟隨耶穌的使徒勸勉弟兄姊妹:「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彼得前書4章7節) 那些聲稱知道主基督要什麼時候來、在哪裡來的,聖經直接了當地說:「你們不要信。」(馬太福音24章23、26節)只是聖經也明言,有些人還是當真了:「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馬太福音24章24節)求主保守憐憫,使我們不要因這世界諸般怪異的現象、教訓隨風而動,願我們在這末後的世代中靠著主恩站立得穩,憑恃十字架上為屬祂的人捨命的主,仰望天天加力量給我們的牧者。       無法躲避祂的面 彼得的勸勉切合聖經對末世的描述,因為我們可以在聖經多處看到,末日可怕並不像災難電影那樣天災頻傳、人禍四起,而是死後必有的審判(希伯來書9章27節)。可怕的是這審判不只會殺人的身體,更會滅人的靈魂(馬太福音10章28節);可怕的是這審判無論善惡,都無法迴避(約翰福音5章29節);可怕的是這審判無法掩蓋,一切在鑒察人心的審判者面前無所遁形(耶利米書17章10節)。 人們所建的避難所再堅固,仍然無法逃避死亡,人們安排的求生之道再周延,仍然無法面對聖潔公義的審判者,我們可以往哪裡去躲避至高者的面?(詩篇139篇7節)這才是我們應當萬分畏懼面對的。 這首詩歌引用彼得的勸勉,無疑是幫助屬主的人在末後的日子等候快要再來的主,如同經上所記:「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告祂。」(以賽亞書55章6節)阿們,這話直到今日仍是如此。       愛遮掩許多的罪 彼得與約翰雖然所領受、關注的有別,但他們都深諳「愛是基督徒的記號」,因為這是主給他們的誡命(約翰福音15章12節),也是主給他們的榜樣(約翰一書3章16節)。因此「彼此切實相愛」是彼得對弟兄姊妹的要求,主要目的如這首詩歌所說「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這話乍聽下頗有文過飾非的意涵。遇到這樣的疑難,我們當尋求聖經解決疑難,而非用我們的直覺、觀點解釋聖經。 最主要的關鍵,是我們需要認識聖經的愛是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哥林多前書13章6節),是寧可自己受損,也要使人得益(羅馬書13章8~10節)。這樣的愛,不是屬於血氣的生命,乃是聖靈所結的果子,乃是神使我們與祂性情有份的應許;這樣的愛,完全了律法,自然也就遮蓋了許多的罪。 彼此切實相愛,與彼得接下來所要表達關於「恩賜」的信息關係密切。因為無論是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表述的也好(哥林多前書12~14章)、約翰奉主的意旨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信也罷(啟示錄2章4節),都讓我們認識到恩賜需有愛的支撐,而恩賜則是愛的外顯作為。也因此,我們可以體會保羅對哥林多教會分享他對恩賜的領受後,隨之提醒這些若沒有愛,就不算什麼,在論完如今常存的之後,又當切慕能造就教會、先知講道的恩賜。        作百般恩賜的管家 這首詩歌以「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為結束,而非如彼得前書以榮耀、權能歸與神作為這段論述的小結(彼得前書4章11節),這或許有編曲的考量,但我們可以藉此思考彼得何以將恩賜與管家連結。 這使我們想起耶穌五千兩銀子的比喻,主將各樣的恩賜給人,是要他盡心其中,善盡管理之責,但既為管家,我們當承認我們只是經手管理,而非持有所有權,這是我們面對恩賜當有的態度。更進一步說,我們經辦的事物既然不是屬自己的,就當依著主人的意思行事,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乃是要得主人的稱許,那些銀子再多也不是僕人的,但得主人讚譽:「良善又忠心。」又與主人同樂,是僕人的滿足(馬太福音25章)。 百般恩賜的教導也提醒我們,聖靈隨己意給予、為要建造教會的恩賜,並非單一,而是多元的,我們作為基督身體中的一部分,各有功用、各盡其職。從這可以衍生一個討論,我們曉得有些人非常重視方言,甚至認為這是聖靈充滿的明證。然而,我們羅列聖靈的恩賜時,尚不需檢視那像是咒語的方言是不是聖經中的方言,也不需要引用保羅認為在造就的前提下,聚會應謹慎使用方言(哥林多前書14章),便可以發現,聖靈所賜不是只有方言一個恩賜,這意味著有些人有、有些則否。並非如靈恩派聚會時那樣幾乎所有人都能說方言,甚至被教導如何說方言。在百般恩賜之中,我們看見聖經中對恩賜的論述極為多元,與這群朋友獨獨強調方言的恩賜,實有差異。 更重要的是,恩賜的目的乃是為了榮耀神,而不是給我們誇口的機會。我們藉著聖經,曉得恩賜並非來自我們的努力,乃是神白白給予;知道恩賜並非教我們可以誇耀自己,乃是為了榮耀神;領略恩賜乃是期望使教會得建造、使人得屬天益處。我們怎麼樣得著,也怎麼樣捨去,為著愛弟兄的緣故,為要得主人的喜悅。 啞歌這首〈萬物的結局近了〉,使我們思想使徒的書信,在這個終有盡期的世界中,在寄居、等候主來的年歲裡,尋求主藉著使徒所傳的教訓。

人子來

當耶穌帶來的天國臨到撒該這個羅馬帝國的得利者、權勢者,他完全被俘虜了,他放下他的武器、他的增高器,也就是他的錢財,他不要錢了,因為他生命完全滿足,降服在耶穌面前…… ◎梁心 總統大選結束了,很多人會把選舉結果帶來的改變叫「變天」。這讓我想到我以前總是對自己人生的每一天充滿希望,覺得自己是要改變世界的那一個,所以每天早上起床都熱血沸騰。後來讀了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發現這樣的想法其實表示我的心智一直停留在青少年階段。再後來,我慢慢覺得這個世界不可能改變,因為我連改變自己的能力都沒有。所以我開始過著「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日子。 他的身量又矮,所以不得看見。 耶穌一路往耶路撒冷去,祂醫治人、教導人,赦免人的罪,祂是誰?所有人都議論紛紛,被醫治的人讚美祂,宗教人士痛恨他,政治人物對祂好奇。路加福音19章說到,耶穌進了耶利哥,遇到撒該。 我身高只有155公分,大概和撒該一樣矮,是家裡最小的小孩,又是女生,從小我說什麼話,幾乎不會有人聽,又因為是女生,鄉下地方對女生沒有什麼期待。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我更不甘心,所以什麼事情都想要表現得跟男生一樣好。然而,我應該表現到什麼程度才叫做一樣好呢?我要怎麼做,才能夠比男生更好呢?大學時,我學習心理學、哲學、社會學,想知道生命有沒有答案,難道只是讀書、嫁人、生孩子、工作、死亡?當時,耶穌是誰,我一點概念也沒有。 耶穌到了那裡,抬頭一看,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地接待耶穌。 一次我進教會看到一部戲,講一個女人生了11個女兒。最大的女兒看著媽媽一直生孩子,每生出一個妹妹,這個家就陷入更深的絕望,她認為如果自己是男孩子,媽媽就不會受苦,覺得自己不應來到這個世界。 我是做家庭治療的,常常有許多家庭來到治療室。我心裡想著這個女人如果跟她11個女兒來治療,我可能會傻眼,因為這不是人可以「治療」的範圍。但是這個大女兒信了耶穌,然後傳福音給她的10個妹妹、她的媽媽,因為神的救恩臨到,這個家庭竟然改變了。 那之後,我的人生也改變了,決定要認識這位神。我越認識耶穌,越感到祂的與眾不同,越感到過去所想的、所認為的都是驕傲、都是虛空。過去我自認為算是好人,但是這個自認為也變成一種虛空,我曾經得罪過誰、背後說誰的壞話,一一浮現心裡。 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當耶穌帶來的天國臨到撒該,這個羅馬帝國的得利者、權勢者完全被俘虜了,他放下他的武器、他的「增高器」(錢財),他不要錢了,因為他生命完全滿足,降服在耶穌面前,稱祂:「主啊!」他歡天喜地變賣自己的一切,買了這顆珍珠。 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信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祂與罪人、稅吏在一起,祂對渴望祂的人說話,祂不迴避問題,祂看顧每個微小的人,祂讓與祂相遇的生命,都產生驚人的改變。 我受洗之後,有一天醒來,突然感到非常驚訝,我怎麼成為一位基督徒了?就像我看到稅吏撒該的改變,非常想知道他如何決定將自己所有一半給窮人?如何決定要改變、要悔改?在路加福音19章7~8節,發生了什麼事?當我決定相信這位神,我發現自己沒辦法繼續用過去的技巧幫助人改變,我開始覺得自己過去的諮商是瞎子領瞎子,因為我連自己的生命都改變不了。 撒該的生命改變了,他的家庭、社會階層也改變。一個人改變時,可以是驚天動地的事。我有個朋友原本是工作狂,非常愛錢,脾氣暴躁,她受洗後,全家人都很開心,因為他們有好日子過了。她原本抽菸,醫生要她戒,於是她加入敬拜團,我和她一起算,如果戒菸多久,可以買一把不錯的吉他。戒菸前,她很喜歡吃零食及重口味的東西,戒了菸後,喜歡吃有營養的食物,也開始運動,開始願意花多一點錢買誠實商家賣的東西。一開始,救恩好像是很小的事情發生在一個人心裡,但是卻在這個人身上爆炸,然後開始影響到這個人的家庭、社會、所有層面。 撒該從腐敗者變成了防腐的鹽!悔改之後,他面臨怎樣的壓力和兩難的抉擇?他的同僚是不是嘲笑他?甚至威脅他?我相信他可能孤單一陣子,跟我們初信時的景況一樣,朋友覺得你怪怪的,以前會一起講別人壞話、聊八卦,現在變得只想講耶穌。 許多人想要改變這個世界,也許他成為一個政治家,也許他成為一位律師,也許成為一位老師,然而救恩臨到的時候、將一個人的心更新的時候,這個更新不是從人而出,不是一個人立志可以得來,而是神的作為。神的作為,不但帶來個人的更新,也帶來家庭、社會結構、政治各方面的更新。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人子來」這三個字很值得思考,按字面,我們會直接想到祂從哪裡來,也想到祂來的目的。如果就整個路加福音來看,耶穌從天上來,目的是為尋找、拯救失喪的人,如舊約所說:「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以西結書34章16節) 神主動地來到這個世界,尋找妓女、瞎子、稅吏、有病的,祂創造、拯救背後的動機超乎我們想像的良善與憐憫,也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大能。祂從那最軟弱、最邊緣、被唾棄的人當中找到我們,與我們同在,使用我們一起參與天國開展的工作。 我曾經被帶去參加一貫道的特別法會,據說一個人一生只能參加一次。那個法會中,一貫道拜的神會附身在人身上,然後對所有人說話,人們可以問他問題。我當時很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大會發給每個人一張紙條,我很誠心誠意地寫下:「請問你是真的神嗎?」我覺得如果他是真的神,應該會回答我。後來,被附身的人用抽籤方式回答問題,而我的問題沒有被抽中。我覺得很失望,開始懷疑他,因為我的問題被跳過去了,我覺得要嘛就是他不想理我,要嘛就是他逃避我的問題。如果他逃避我的問題,表示他不是真神,如果他不想理我,表示他若是真神,也跟我沒有關係。 然而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這句話是我們人生的答案。祂離開天上的榮華而來,祂來到祂揀選的迷失者生命中,這是祂來的目的,祂自己成為答案,然後與我們建立真實的關係,回答我們對生命的一切問題。 基督徒是擾動天下的一群人。 基督徒是擾動天下的一群人。從原本的十二門徒,到整個基督教文明,我們看到了許多跟隨耶穌的人,打破了社會階級,擾動了世界。基督教來台宣教才150年,1869年第一批跟著馬偕博士信主的台灣人,是當時社會底層的底層,底層到改信耶穌也沒有人在意。然而,1902年至1906年間,46名台北醫學校畢業生中,即有10人是基督徒,幾乎佔畢業人數的四分之一,這個階層產生流動與翻轉。由於許多富足階層被神的救恩激勵,捨棄自己的富足,甘願宣教,造成另一種階層的流動。福音打破人的自私,打破自私所建立的階級,也打破了權勢。 耶穌的救恩帶來的改變,跟歷史上一切偉人、一切偉大的君王相比,不是只有政策上,也不只是一個榜樣,而是像祂說的,像是酵母一樣整團發起來。撒該改變了,將他原本倚靠的錢財送給人,接下來他會發現同是稅吏的同僚,有人仍然過一樣優渥的生活,然後他會掙扎問自己是不是值得,然後一次又一次得勝,決定要跟隨主,這個酵會從撒該每一次的改變開始發起來。接著會有另一個撒該來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做?然後他會到這個有疑問也渴望神的同事家裡去吃飯。他會一次又一次重複述說那天耶穌如何到他家住宿,讓他重整生命的優先次序,知道救恩比一切財寶更好。 有一本小書叫做《誰來晚餐》,寫的是一個人收到耶穌的邀請卡,然後與祂共進晚餐。他們從沙拉討論到前菜,然後討論到主餐,最後是甜點,男主角把所有對神的抱怨、對生命的不滿及對宗教的問題都說了,最後耶穌留給他一張卡片,裡面寫著:「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這好像給我們一幅畫面,神熱切地想跟人在一起,跟我們同桌吃飯,建立親密且真誠的關係。 耶穌是人子,是神子,是唯一能改變這個世界的答案。唯願我們認識人子從哪裡來、怎麼來、來做什麼,祂真實來到我們生命中,叫我們能愛祂。

【時論】公民的高度

2016大選甫落幕,新科立委也在本月初踏入立院,全面啟動國會新政,而你手中的那票,是否按照自己的想法思量誠實地投給了合心意的候選人呢?90年代的台灣拉高了選舉層級,出現了許多民主典範的首次;1992年首次全面改選立法委員、1996年首次全民直選正、副總統,2004年舉行首次全民公投,更將民主的列車開進直接性的全民展現集體意志階段。國家民主轉型、開放至今也逾20年,過往公民選舉可能有的不成熟表現,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中,台灣人漸漸找出以選票向中央政府表達聲音的方式。 此次立委選舉,參與的政黨可說是百花齊放,有關心勞工、環境等公共議題的政黨,也有關心國家未來主權走向的政黨,其中更不乏摻染宗教色彩的政黨出現,為維護信仰價值發聲。作為一個以代議制決定教會內大小事的長老教會信徒,所受到的選舉、投票訓練,肯定比一般人來的高,小至團契幹部、大至教會聘任牧師,無一不是透過和會中「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方式產生出來。而在每一次選賢與能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斷禱告,懇求在選舉中能彰顯出上主的真正旨意。 除了信仰身分外,我們同時也在這塊土地上,承擔另一個同樣重要的角色──台灣公民;身為一名公民,投票行為同樣也彰顯出,自身對國家未來走向的渴望與期盼,我們所投所選,是為了決定出一名能真正為群體制訂好政策的候選人,因此在公民投票的考量,勢必與在教會內和會表決時,有不一樣的地方。 現代民主社會的立基,是來自於公民意識的抬頭,而公民意識強調的是每個獨立個體都具備表達意志的平等機會,因此民主投票機制,正是讓個體反應想法的一場大型展演。由於基督徒在台灣仍是少數群體,因此常常會陷入同為弱小的基督徒,你我就是一家人,而家人必須要互相幫助的泥沼中;信仰團體的從屬情感成了我們下決定的重要考量,人情壓力有時壓得我們做出不得不的選擇。這樣看來,原本投票機制是讓每個個體在理性分析、比較利弊等考量下,做出最好的選擇,經過宗教力量搖旗吶喊的浸染下,竟變成了一個不成熟的公民遊戲。如此行為,並非基督徒之利,反倒成為群體之弊。 我們同時做為一名基督徒與台灣公民,當思量投票於哪位候選人時,應該跳脫情感綑綁意志;個體性的公民意識必須要高過於團體性的信仰從屬感,也不該因為候選人的信仰身分與自己有出入,而成為投票最重要的考量。如此並非離群於宗教教誨之外,而是只要我們秉持信仰理念,用更多獨立思考、自主的行為來投票,未來的每一場選舉,你我都會是更具有公民高度的基督徒。

悠悠醫者心──半世紀獻身兒童醫療的故事讀後感

◎柯玉雪 拜讀《悠悠醫者心──半世紀獻身兒童醫療的故事》後,我看到一位基督徒醫師的前半生。該書是作者黃富源教授學醫、行醫的紀錄,他從各個面向素樸道出為人子、人夫、人父、人師、人後、人醫、和為他人病患之心聲,乃至不同職場的各種經驗,恰恰從不同角度來滋潤讀者的心靈。 值得一提的是,從黃醫師與人互動中,可以看出他與上帝的關係日漸改變,從完全不信,過渡至因妻子敬虔愛主而勉強被動的信一下,到最後經歷生死關口、嚐到主恩滋味的信仰歷程,整個過程有如約伯記從「風聞有你」,到「親眼見你」的體會,箇中滋味猶如唐代詩人溫庭筠〈醉歌〉所言:「朔風繞指我先笑,明月入懷君自知。」 可喜的是,黃教授的「明月入懷」不只是自知而已,他不吝寫出人生重要閱歷的動人片段,與所有讀者共享。學中醫第2年的我,特別喜歡書中卷二「診間裡的二三事」;裡頭重要的醫學知識,不僅醫學院學生必須熟記,一般人也應該謹記在心,以備不時之需。就好像牢記CPR的技巧一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救我們的親友,或是某個命不該絕的路人一命。書中揭櫫些許醫界議題,也都是重要,須不斷反覆討論以求改善的問題。 該書傳達出一個重要的訊息,即使再優秀的醫師,若是太過勞累,也會面臨生死關頭、也有群醫束手無策的場面。黃醫師曾關起門來為病患禱告,人醫只能盡人事,能力非常有限,而神的醫治大能是無限,疾病時不僅要找人醫,也要相信禱告的力量。 若要說這本書是黃醫師的傳記,也只能說是前傳。以現在科技發達,人類的總體壽命提高,「人生70才開始」已經不只是一句鼓勵長輩的話,而是事實。尤其保養得宜者,活到120歲都不無可能。傳福音與救人一樣,都是沒有退休期限,只有不同階段不同的服事形式與作為。 黃醫師在信仰成熟穩健後,生命更加豐富,若他在日常醫人救人的同時,能不忘繼續寫更多文章,就是我等病患、讀者之福。 (作者為台北中會金城教會會友)

◎陳香君 每逢新的一年開始,我都會拿起過去一年的行事曆,看看自己記錄發生過的事,如果是造成困擾或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否都已經做過一次的心靈大掃除?哪些是已經除舊佈新了,哪些還有更好的修正方法?誠實的與自己對話。 我認為「憂鬱情結」會呈現在每個男女及每個年齡階層的人身上。我們常因為無法適應日常生活的壓力,以及遭遇非常折磨的事件,就產生莫名的憂鬱情結,心靈如同禁錮無法破繭而出;甚而產生人生絕境的念頭。 其實,生活就是這麼簡單,生命終有出口之處,累的時候,不要勉強自己,就喝口水;做個伸展操;哪怕是休息10分鐘;都有如鷹展翅的新活力。再則要注意: 一、均衡營養及運動:身體健康奠立在一切活動的基礎;唯有保持最佳的身體機能,才能往前衝。 二、培養幽默心志;多看漫畫、卡通;用詼諧的角度看待人生的生活方式,腦子裡的快樂因子自然迎刃而生;為生命注入新活水。 三、專注學習興趣:如寫作 唱歌、彈琴、跳舞、下棋、爬山、打球、游泳、健走、跑步……只要是自己願意的,就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享受生命。 四、結交志同道合及樂觀開朗的朋友:遠離嘴唇不潔、落井下石的人;因為唯有開朗樂觀的人才有積極的生命觀,及散播快樂的種子。  在過去的歲月中,我走過雙親辭世的悲痛,領悟到時間一秒一秒走,日子一天一天過,歷史終究會流傳,不要專注自己的小地方,將視野放寬,心靈廣闊,自然生活就是這麼簡單,生命就是這麼寶貴,因為在上帝眼中,在這個世界上, 你是獨一無二的。 (作者為基督徒)

神與人同在的家

◎中里遙 家重要嗎?眼看時下年輕人,有許多人不顧家人,老是往外跑,是否代表家庭已經不再重要?又看見許多男人不願待在家裡,在外面尋歡取樂,另找一段情慾上的關係,這些事是否告訴我們家已經過時,已不再是重要的傳統? 若是這樣,為何人仍然需要建立家庭?若世上只需要情慾,那為何人還要成家立室?到底家是什麼?我們是否都需要一個家? 家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是一個避難所,是一個能保護他、使他能在其中得著智慧、安全、成長的居所,家讓所有人在其中得安慰、鼓勵。一個有愛的家庭,能給予全家人最適切的需要。人確實需要家,無論人對現在的家如何不滿意,心中仍是盼望著能有一個可以讓身心休息的地方。 但是,何為家?是否只要有人住在一起便是家?還是說要有一群有血緣關係的人同住才能稱為家?若是如此,為何我們常聽到人仍然會在自己的居所中說:「這根本不是家!」到底一個家的核心是什麼?一個家最不能缺少的是什麼?今日人追求的只是表面上的事情,尋求的只是情感上、物質上的滿足,為一個居所花許多心思布置,為免孤單便常邀請朋友來到自己的居所,以尋求家的感覺。但是,家的核心並不是這些,而是愛。 愛,是家的中心,因為有愛,才能成為家。一個地方縱使人再多,若沒有愛,也只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並不能稱之為家。縱使這地方有父親、母親、兒女,若沒有愛在其中,這仍不是家。 那什麼又是愛?聖經約翰一書中向我們說:「上帝是愛。」那麼,我們就近上帝,不就得著一切的愛? 然而,人因犯罪、墮落,與神隔絕,無法靠自己來恢復與上帝的關係,無法享有與神連結的一切好處。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羅馬書6章23節),人只能在絕望之中等候末日的審判,滅亡的結局。今日人際充滿對彼此的不信任,各人專顧自己,想要獲得愛,卻不知道唯有上帝才是愛的源頭。 幸而,上帝早已為我們預備了救恩,就是差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作我們的拯救者,成就了這個救恩計畫。 聖經如此告訴我們:「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祂受責罰,被上帝擊打苦待了。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以賽亞書53章4~6節) 因基督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我們的罪便歸在祂的身上。凡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因著祂的復活,叫我們有永生的盼望,亦能因祂的同在,叫我們可以靠著基督而不再生活在罪中。「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祂叫你們活過來。」(以弗所書2章1節) 親愛的朋友,你知道嗎?家,並非是因為有許多人,而是因為「神與人同在」,這也就是「以馬內利」的意思。我們縱使孤身一人,只要有主同在,也能得享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平安、喜樂。人若得著基督、得著這救恩,因著再次與上帝有正確的關係,能叫我們縱使獨處之時,仍然能說:「其實我不是一個人,乃是有基督與我為伴,祂與我同在。」感謝上帝!使我們能同得福音的大好消息!讓我們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