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五一三事件真相 交流台灣轉型正義經驗

(相片來源/天下事線上談直播網頁)

【林宜瑩採訪報導】1969年5月13日,馬來西亞發生大規模的種族衝突、連續數月,據大馬官方統計,共造成196人死亡、受傷人數439人,被稱為「五一三事件」;至今大馬政府尚未道歉、賠償。為此,大馬文化資產保存基金、隆雪華堂民權委員、林連玉基金、隆雪華堂等單位於5月27日舉辦「除去記憶中的恐懼」線上講座,邀請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曾慶豹、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葉浩主講,期望透過汲取台灣政府與民間處理二二八事件的經驗,也將「五一三事件」真相公諸於世,對當時罹難者家屬及傷者給予應有的道歉、賠償,藉此促進大馬國家社會及族群和解。

曾擔任台灣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諮詢委員會的葉浩,先向聽眾們說明二二八事件,也分析台灣社會在追求真相過程中,二二八事件罹難者家屬如何從悲憤、不敢公開談論處境,到政府願意公開道歉、賠償、記念,強調「轉型正義」確實有助於促進族群、政治意識對立的和解。

曾慶豹則是分享台灣基督教界如何透過當時《曠野》雜誌社社長蘇南洲的召聚,在1990年12月8日在台北懷恩堂舉行「紀念二二八平安禮拜」,由台語教會牧師翁修恭(前總統李登輝家庭牧師)、華語教會牧師周聯華(蔣介石家庭牧師)一起主持,並邀請二二八受難家屬以柔性訴求講述親身經歷的故事,來獲得台灣社會大眾的理解、認同與接納。

曾慶豹表示,無論是以街頭抗爭、遊行,還是舉辦各樣柔性訴求活動來呈現二二八事件的既存事實,都有助於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但他較認同後者所產生的影響。因為事實證明,民間團體透過柔性表達較易獲得民眾的認同與接納,這也是後來林茂生之子林宗義與蘇南洲合作推動的二二八平安運動,逐漸讓犯錯的執政國民黨當局願意放下敵意,進而承認錯誤、道歉、賠償、建立紀念碑,到如今有二二八紀念館、各樣人權活動來訴說「二二八事件」的原因。

(相片來源/天下事線上談直播網頁)

葉浩、曾慶豹都認為,「五一三事件」造成族群衝突產生仇恨殺戮的歷史真相不該被忽視或掩沒,但必須先願意讓歷史真相呈現,若是民間團體能適時以柔性訴求來爭取社會群體的了解,進而同情、認同「五一三事件」受害者處境,才有可能轉化成促進族群融合的正向力量。整場講座直播請見連結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